资源简介 教 案系部:教研室 课程名称 外科护理 学时层次、专业 授课方式 多媒体授课教师 专业技术职务授课章节 第二十章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患者的护理教学目标 1.掌握结、直肠与肛管疾病的身体状况、护理措施。 2.熟悉结、直肠与肛管疾病的治疗要点、护理诊断。 3.了解结、直肠与肛管疾病的病因、病理、分类。 4.学会按照护理程序对结、直肠与肛管疾病实施整体护理。 5.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内容 第二十章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患者的护理 第一节 直肠与肛管良性疾病患者的护理 一、痔病人的护理 二、肛裂病人的护理 三、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病人的护理 四、肛瘘病人的护理 第二节 大肠癌患者的护理教学重点 与难点 重点:结、直肠与肛管疾病的身体状况、护理措施 难点:结、直肠与肛管疾病的护理措施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案例导入、启发讨论式、情境教学使用教具 多媒体基本教材 参考书目 基本教材:《外科护理》狄树亭等主编,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外科学》陈孝平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外科护理学》郭书芹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课后小结 教学反思课后作业 1.记忆本章重点内容. 2.完成本章课后护资体验。教学内容情景导入 患者王先生,男性,49岁,主因排便次数增多、排粘液脓血样大便1月余来院就诊。患者既往体健。查体:一般情况可,腹平软,左下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肛镜检查:距肛缘5cm有一肿物,表面溃烂、坏死。初步诊断:直肠癌。 工作任务 1.为王先生做出主要的护理诊断。 2.为王先生做好术前和术后护理。 第一节 直肠与肛管良性疾病患者的护理 一、痔病人的护理 【概述】 1.病因 痔的形成与解剖因素、腹内压增高等密切相关。 2.分类 根据痔所在部位的不同,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 【护理评估】 (一)术前评估 1.健康史 2.身体状况 (1)内痔:主要表现是排便时出血和痔核脱出。 (2)外痔:主要表现为肛门不适、潮湿不洁,有时有瘙痒。 (3)混合痔:同时兼有内痔和外痔的临床特点。 3.心理-社会状况 4.辅助检查 (1)血常规检查 (2)直肠肛门检查 (二)治疗要点 1.一般治疗 2.注射疗法 3.胶圈套扎法 4.手术疗法 (三)术后评估 了解麻醉和手术方式及术中情况;术后生命体征及出血情况;术后疼痛不适及尿潴留情况;有无肛门失禁、肛门狭窄或感染等并发症;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及心理反应。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1.便秘 与不良排便习惯、排便出血畏惧排便及饮食中纤维素含量减少有关。 2.疼痛 与痔核感染、嵌顿、坏死有关。 3.舒适改变 与肛周瘙痒、痔核脱出、粘液刺激肛周皮肤有关。 4.潜在并发症:贫血、尿潴留、肛门失禁、伤口感染等。 【护理措施】 (一)非手术疗法及术前护理 1.饮食 2.保持大便通畅 3.保健活动 4.坐浴 5.对症处理 6.观察病情 7.术前护理 (1)饮食 (2)肠道准备 (3)皮肤准备 (二)术后护理 1.饮食 2.排便 3.止痛 4.尿潴留 5.伤口护理 6.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三)健康教育 1.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保持肛门卫生;多吃蔬菜、水果,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饮酒。 2.鼓励病人进行肛门肌肉舒缩运动,避免久站或久坐。 二、肛裂病人的护理 【概述】 肛裂是肛管皮肤全层裂开后所形成的溃疡裂隙。 1.病因:常因干硬粪便通过肛管时,引起肛管过度扩张而被撕裂后继发感染所致,病人常有长期便秘史。 2.病理:急性肛裂裂口边缘整齐,底红,无瘢痕形成;慢性肛裂因损伤反复发生或由肛窦、肛腺炎症向下蔓延而成,裂口边缘增厚纤维化,底部肉芽组织苍白(图20-2)。 【护理评估】 (一)术前评估 1.健康史 2.身体状况 肛裂患者常有便秘史,典型表现为疼痛、便秘和出血。 3.心理-社会状况 (二)治疗要点 1.非手术治疗 (1)肛门温水坐浴 (2)保持大便通畅 (3)扩肛疗法 2.手术治疗 (三)术后评估 了解麻醉和手术方式及术中情况;术后生命体征及出血情况;术后疼痛不适及尿潴留情况;有无肛门失禁、肛门狭窄或感染等并发症;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及心理反应。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1.便秘 与肛门疼痛、惧怕排便有关。 2.疼痛 与肛裂排便刺激及感染有关。 3.潜在并发症:肛门失禁、感染等。 【护理措施】 (一)非手术疗法及术前护理 1.保持大便通畅 2.温水坐浴 3.扩肛 4.肠道准备 (二)术后护理 1.保持大便通畅,注意局部卫生,每日2次高锰酸钾温水坐浴。 2.观察有无出血、尿潴留、感染、肛门失禁等并发症发生。 (三)健康教育 1.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保持肛门卫生;多吃蔬菜、水果,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饮酒。 2.鼓励病人进行肛门肌肉舒缩运动,避免久站或久坐。 三、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病人的护理 【概述】 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是指直肠肛管周围软组织间隙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及脓肿形成。 【护理评估】 (一)术前评估 1.健康史 2.身体状况 (1)肛门周围脓肿:最常见,全身感染症状不明显,以局部表现为主,肛周持续性跳动性疼痛和红、肿、热、触痛,病人行动不便,坐卧不安。 (2)坐骨肛管间隙脓肿:又称坐骨直肠窝脓肿,较常见,初期表现为局部疼痛,炎症较重时局部红、肿、热、痛明显,炎症波及直肠和膀胱时病人出现里急后重和膀胱刺激症状。 (3)骨盆直肠间隙脓肿:常表现有直肠坠胀感、排便不尽、排便痛和排尿困难。急性炎症期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头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表现;重症(深部脓肿)可有寒战、高热,甚至出现感染性休克。 (4)直肠肛门检查:①肛门周围脓肿:肛门视诊可见病变处明显红肿,检查有硬结和压痛,脓肿形成后可有波动感,穿刺可抽出脓液。②坐骨肛管间隙脓肿:脓肿形成后直肠指检于侧壁可触及波动感,穿刺可抽到脓液。③骨盆直肠间隙脓肿:直肠指检可触及痛性包块,穿刺可抽到脓液。 3.心理-社会状况 (二)治疗要点 1.非手术治疗 ①抗生素治疗:选用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有效的抗生素;②温水坐浴;③局部理疗;④口服缓泻剂或石腊油以减轻排便时疼痛。 2.手术治疗 (三)术后评估 了解麻醉和手术方式及术中情况;术后生命体征及出血情况;术后疼痛不适及尿潴留情况;有无肛门失禁、感染等并发症;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及心理反应。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1.体温过高 与肛周感染毒素吸收有关。 2.疼痛 与感染有关。 3.潜在并发症:肛瘘。 【护理措施】 (一)非手术疗法及术前护理 1.有效缓解疼痛 2.控制感染 3.对症处理 4.局部理疗 (二)术后护理 加强病情观察,注意切口护理,及时更换切口敷料。放置引流管者观察记录引流液的色、量和性状,并防止引流管滑脱。继续抗感染、对症处理。 (三)健康教育 1.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保持肛门卫生;多吃蔬菜、水果,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饮酒。 2.鼓励病人进行肛门肌肉舒缩运动,避免久站或久坐。 四、肛瘘病人的护理 【概述】 肛瘘是指直肠下部或肛管与肛周皮肤间形成的慢性感染性管道。 1.病因:常为直肠肛管周围脓肿自行溃破或切开引流后形成。 2.病理:典型的肛瘘由内口、瘘管、外口3部分组成,其内口多位于齿状线附近,外口位于肛周皮肤。 【护理评估】 (一)术前评估 1.健康史 2.身体状况 (1)疼痛 (2)瘘口排脓 (3)肛周瘙痒 (4)发热 (5)直肠肛门检查 3.心理-社会状况 4.辅助检查 (1)肛门镜检查:有时可发现内口。自外口注入亚甲蓝溶液,肛门镜下可见蓝色液体溢出。观察填入肛管至直肠下段白色纱布蓝染部位可判断内口位置。 (2)X线:经外口注入碘剂造影,可以明确瘘管走行。 (二)治疗要点 1.瘘管切开术或瘘管切除术,适用于低位肛瘘。 2.挂线疗法。 (三)术后评估 了解麻醉和手术方式及术中情况;术后生命体征及出血情况;术后疼痛不适及尿潴留情况;有无肛门失禁、感染等并发症;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及心理反应。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1.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肛周皮肤溃破有关。 2.疼痛 与感染有关。 3.潜在并发症:伤口感染、肛门失禁、肛门狭窄。 【护理措施】 (一)非手术疗法及术前护理 保持排便通畅,术前2~3日肠道准备,忌辛辣食物,多饮水。保持肛门部清洁,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二)术后护理 1.保持肛周皮肤清洁。 2.养成良好排便习惯。 3.肛周皮肤保持干燥,避免搔抓。 4.挂线后护理。 5.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三)健康教育 1.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保持肛门卫生;多吃蔬菜、水果,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饮酒。 2.鼓励病人进行肛门肌肉舒缩运动,避免久站或久坐。 第二节 大肠癌患者的护理 【概述】 1.病因 目前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饮食和运动。 (2)癌前病变。 (3)遗传因素。 2.病理生理 (1)大体分型:以肿块形态分为肿块型、浸润型和溃疡型。 (2)组织学分型:大肠癌较常见的组织学类型有腺癌、粘液癌、未分化癌等。 (3)分期:大肠癌的临床病理分期,以Dukes改良分期法应用最方便。 (4)转移途径:大肠癌有4条转移途径。①直接浸润;②淋巴转移;③血行转移;④种植转移。 【护理评估】 (一)术前评估 1.健康史 2.身体状况 (1)结肠癌:主要表现为排便习惯、性状改变以及肠梗阻症状。 (2)直肠癌:早期多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肿瘤增大,发生感染或溃疡,才出现明显症状。 3.心理-社会状况 4.辅助检查 (1)粪便隐血检查 (2)内镜检查 (3)直肠指检 (4)影像学检查 (5)癌胚抗原(CEA)测定 (6)其他检查 (二)治疗要点 外科手术治疗是大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辅以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 (三)术后评估 了解麻醉及手术方式、术中出血、补液情况。评估术后病人生命体征、切口情况、有无术后不适。如有引流,了解引流管的情况等。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1.焦虑/恐惧 与患癌症及手术的恐惧、结肠造口影响生活工作有关。 2.疼痛 与癌肿刺激周围神经、癌肿致肠梗阻、手术创伤有关。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腹泻、食欲下降及癌肿慢性消耗有关。 4.自我形象紊乱 与结肠造口的建立有关。 5.潜在并发症 术后尿潴留、出血、感染、吻合口瘘、造口坏死或狭窄等。 【护理措施】 (一)非手术疗法及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2.加强营养支持 3.做好肠道准备 4.坐浴及阴道冲洗 5.协助医师完善手术前各项检查,遵医嘱准备手术中使用的抗肿瘤药物。 (二)术后护理 1.体位 2.饮食 3.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4.引流管及局部伤口护理 5.结肠造口护理 6.手术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三)健康教育 1.教育病人改变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的饮食习惯;预防和治疗血吸虫病。 2.对疑有大肠癌或有家族史及癌前病变者,应尽早行筛选性及诊断性检查。 3.做好造口护理的健康指导 4.指导病人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病人出院后维持均衡饮食,定时进餐,避免生、冷、硬及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避免进食易引起便秘和腹泻的食物。 5.鼓励病人参加适量活动和一定社交活动,保持心情舒畅。出院后3~6个月复查一次。指导病人坚持术后化疗。7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