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3节 声的利用?一、教学目标?1.物理观念?(1)了解现代科技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2)了解次声的产生与危害。?2.科学思维?通过教学活动,了解现代科技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3.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参观或观看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生活中与声的利用有关的知识。?4.科学态度和责任?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初步建立物理应用与生活的意识。?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超声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次声的利用。?2.难点:区分在声的利用中,是利用声传递能量还是传递信息。?三、教学过程?(一)导入?一艘国际商船在“火地岛”,发现了多年前神秘失踪的“马可·波罗”号帆船,船上的全体船员离奇死亡,没有一丝伤痕,而船上的一切设备及物品却完好无损。经过科学家们多年的研究和探索,终于揭开了这些遇难者的“死亡之谜”,原来他们都死于风暴所产生的次声。次声为什么能杀人呢?因为人们内脏固有的振动频率和次声频率极为相似(0.01Hz~20Hz)。当外界的次声频率与内脏频率相同或相似时,就会形成人体内脏的共振状态,产生种种不良反应,还会导致视觉模糊、吞咽困难、肝功能失调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四肢麻木,胸部产生压迫感。尤其是当人的内脏、胸腔及颅腔内的固有频率与次声频率相一致时,就会导致人体的内脏系统损坏而丧生。通过这个小故事,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声音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利用。(二)新课教学?1.声与信息?(1)声与信息?教学情境:这些情景中,声起到了什么作用??①远处轰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来临的大雨;?②医生通过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状况;?③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能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知识归纳:声波能传递信息。?提问:除了人类会利用声音传递信息,动物们也会利用声音传递的信息来求生或捕猎,你能举几个例子吗??总结:蝙蝠觅食。?(2)声波的应用?教学情境:人类向蝙蝠学习了用声波传递信息的技巧,你能看出人类是怎么做到的吗??总结:?声波的应用:声呐、倒车雷达、超声导盲仪、B超、超声波探伤仪、超声波测厚仪、超声波测速仪等。(3)例题:有一艘漂在海面的渔船向水下的鱼群发出一个声信号,0.05s后听到了这个声信号的回音,鱼群大约在海底多深?要计算出这个深度,还需要什么条件?总结: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2.次声波与信息教学情境:自然界中有哪些现象与次声波有关?次声波有什么特点及应用?知识归纳:(1)有些动物可以产生次声波,并且用于动物间的交流。(2)次声波的产生:伴随地震、台风、核爆炸、火山、海啸产生。(3)次声波的特点:传播时能量损失小,传播距离远。(4)次声波的应用:预测自然灾害、军事监测。3.声与能量教学情境:演示实验现象。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的前方,当扬声器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随着声音的节奏晃动。知识归纳:(1)声能传递能量。(2)应用:超声波碎石机;超声波清洗机;超声波药液雾化器;超声波加湿器等。四、布置作业与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