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九年级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知识点(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知识点(无答案)

资源简介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一、考试说明与课程标准对照表
知识要点 目标要求 区别
课程标准 层级 遵义考试说明 层级
物质的三态 描述固、液和气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及其应用。 认识 与课标相同 认识 相同
温度 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了解 与课标相同 了解 相同
温度计原理及其使用 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了解 与课标相同 了解 相同
物态变化 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了解 与课标相同 了解 相同
水循环与水资源 用水的物态变化说明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了解我国和当地的水资源状况,有关心环境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了解 与课标相同 了解 相同
知识梳理
一、温度和温度计
1、物质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变化叫__________。
2、温度:温度是表示物体的_________的物理量,用字母______表示。生活中,人们常用摄氏温标来表示温度,它的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______表示。物理学中规定: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__________温度定为0℃,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约为______,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温度计的原理: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液体的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温度计的使用:
(一)使用规则:(1)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_______,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是否在____内;(2)测量时温度计的________应被包围在被测物体内;(3)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_______在液体中,但不能与________和
________接触;(4)待温度计内夜柱的液面示数________时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_______。
(二)实验室温度计的读数:(1)实验室温度计的分度值是_______℃;(2)看清温度计内的液面在0℃以上还是以下。
6、体温计的使用:
(一)体温计玻璃泡前面有一小段细弯管,它的作用是让玻璃泡内的汞在温度升高时_____自动进入刻度直管内,但在温度降低时却_____自动回到玻璃管的玻璃泡内。因此,体温计在每一次测量前都要_________,使进入管内的汞回到玻璃泡内。
(二)体温计的分度值是______,量程是______
7、实验室用温度计读数时______(选填“能”、“不能”)离开被测物体;体温计读数时______(选填“能”、“不能”)离开人体
二、物态变化
(一)、熔化和凝固
1、熔化:物质由______态变为______态的过程。熔化要_____热。
(1)、晶体熔化:当晶体温度升高到一定值时开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尽管外界不断加热,但其温度____________。熔化时的温度叫________。熔化完后,温度才继续上升。冰的熔点是______。
(2)、非晶体熔化:在熔化过程中,外界不断加热,其温度会_________。非晶体_______(选填“有”、“没有”)熔点。
2、凝固:物质由_____态变到_______态。凝固时要________热。
(1)、在坐标中大致画出晶体和非晶体的凝固图像
(2)、晶体凝固:晶体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开始凝固,凝固时继续向外界放热,但温度___________。凝固时 的温度叫________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________(选填“相同”、“不相同”)凝固完后,温度才开始下降。
(二)汽化和液化
1、汽化:物质由______变化到______态。汽化有两种方式:________和________。汽化要_____热。
(1)沸腾:沸腾是在_______温度下,液体的______和_____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
(2)在坐标中大致作出水沸腾的图像。当给水加热,水的温度升高到一定温度,
水开始沸腾。沸腾时,外界继续给水加热,而温度_____________。不同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不同。把沸腾时的温度叫_________。
(3)蒸发:只在液体________发生的汽化现象。蒸发可以 在_______温度下进行。
(4)影响液体蒸发的因素:液体的_______越高、液体的________越大、液体表面_______________越快,液体蒸发越快。
(5)在表中比较沸腾和蒸发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吸(放)热情况 有无特定温度 发生位置 有无气泡产生
沸腾
蒸发
2、液化:物质由______态变化到_______态叫液化。液化要____热。
(1)液化方式:降低_______和________压强
(2)生活中的液化现象:烧开水时的“白气”、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打开冰箱时的“白气”、夏天冰棒周围的“白气”。这些“白气”是______态,是由水蒸气_____而成。自然界中的液现象:雾、露、冬天窗玻璃______(选填“内”、“外”)的水雾,都是由水蒸气____而成。
(3)冰箱的制冷原理:冰箱通电后,压缩机将蒸发器内的制冷剂气体吸出,使其变成温度较高的气体;接着,该制冷剂气体在冰箱的冷凝器中液化,_____热量;然后,制冷剂液体经过毛细管进入蒸发皿,在蒸发皿中汽化而大量_____冰箱内的热量,这样,冰箱内的温度就降低了。
三、升华和凝华
1、升华:物质由______态直接变化到______态叫升华。升华要______热。
升华实例:给碘加热,看见紫色的烟雾,这是_______现象;樟脑丸放一段时间自动消失,是______现象;舞台上的缕缕青烟是干冰________,使水蒸气遇冷_______所致;白炽灯的钨丝用久了会变细,是钨丝发生了_______现象。
2、凝华:物质由______态直接变化到_______态叫凝华。凝华要______热。
凝华实例:在升华实验中,当停止加热后,烧瓶壁上会出现碘颗粒,这是碘蒸汽______而成;自然界的霜、雾凇、云中的小冰晶、冬天窗玻璃上的冰花,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汽______而成。
典型例题
1.下列使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的操作,正确的是( )
2.用体温计测得甲的体温是38℃,若没有甩过,又用它去依次测量乙和丙的体温,已知他们的实际体温是37.5℃和38.5℃,那么两次测完后记下的数据是( )
A.37.5℃和38.5℃ B.38℃和38.5℃
C.37.5℃和38.5℃ D.38℃和38℃
3.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5℃的是( )
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B、健康成年人的温度
C、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温度 D、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
4.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
时间图像。该物态变化过程可能是( )
A.水的凝固过程 B.海波的凝固过程
C.玻璃的凝固过程 D.蜡的凝固过程
5.如图所示的各种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 )
6.图中,水的三态之间转化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标注都正确的是( )
7.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春天,河里冰雪消融,是升华现象
B.夏天,冰棍儿周围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C.秋天,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是熔化现象
D.冬天,温暖的车内窗玻璃变模糊,是车内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8.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物质 熔点/℃ 沸点/℃
酒精 -117 78
水银 -39 357
铅 328 1 740
A.80℃的酒精是液态
B.气温接近-50℃时,应选用水银作温度计的测温液体
C.-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
D.铅的凝固点是-328℃
9.标准大气压下,在盛水的大烧杯A内放着盛有80℃热水的大试管B,如图所示,当对大烧杯内的水加热时,烧杯内的水很快就烧开,若继续加热,试管B内的水将( )
A.到100℃就沸腾
B.到100℃不能沸腾
C.管内水温保持80℃不变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9.游泳时,在水里不觉得冷,上了岸觉得冷,这是因为水_______会吸收热量。
10.现在市场热销的空调扇,与秦王建造的阿房宫相似,盛夏来临时,空调扇的盒子中装入冰块,这样房间的温度就会下降,这是利用冰块熔化时要 热。室外的气温高达35℃,而冰块尚未完全熔化时,冰盒内的温度为 ℃。(1标准大气压下)
11.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 侧,使玻璃变模糊,水蒸气变成水珠会 热量。
12.如图甲所示,在液体的表面上,某些能量较大的分子能克服液体内其他分子的束缚而“飞离”液体表面,这就是 。如图乙所示,在液体内部,有一些分子由于获得足够的能量,摆脱其他分子的束缚,进入液体内部的小气泡中。从而使小气泡逐渐变大并上升到液面,气泡破裂,其中的水蒸气“飞”到空气中,这就是 。(选填汽化的两种方式中的一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