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新政说课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罗斯福新政说课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30张PPT。罗斯福新政李家初中 徐鉴教学过程说课提纲教法学法学情分析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时是2014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的第二课时。第三单元是在中外混编的编写模式下,选取同一时期中外不同国家对发展道路的创新和革新,探讨各国如何开辟新的发展道路。罗斯福新政是美国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实施的。它使美国摆脱了危机,并且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对二战后整个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影响深远。学好它,有助于学生较好地理解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特点,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唯物主义思维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和内部调整。帮助学生懂得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如何借鉴资本主义的先进经验。3、教学重、难点:
重点: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及特点。
(依据:到底是什么样的新政不仅使美国度过危机而且对后来影响深远??这个问题是学生必须要分析并掌握的重点知识。)
难点: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依据: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起怎样的作用?这个问题是学生感到迷惑的,因而是难点问题。)
二、学情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基本情况制约着学习的开展和深入,影响着教学目标的达成。依据新课改的要求和学生的心理特征分析,初三的学生开始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探究的渴望和信心,但学习方法和习惯还待养成。因此,我认为应该引导他们自主、探究、合作地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教法学法一、说教法:由于本课理论性较强,初三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尤其对于世界史内容比较生疏,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故采取“设置情景---激发兴趣---师生交流---落实重点---启发诱导---合作探究—-引导分析---突破难点---学以致用”过程,充分体现教师的引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师生互动贯穿其中。二、说学法:教学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改变其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理解和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前小测试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胡佛政府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
活动二:罗斯福当选总统
活动三:罗斯福新政的措施
(三)板书设计
现在要选举一名领袖,而你这一票很关键,下面是关于三个候选人的一些事实:课前小测试:候选人A:跟一些不诚实的政客有往来,而且会星象占卜学。他有婚外情,是个老烟枪,每天喝8到10杯的马丁尼。
候选人B:他过去有过2次被解雇的记录,睡觉睡到中午才起来,大学时吸鸦片,而且每天傍晚会喝一大夸特威士忌。
候选人C:他是一位授勋的战争英雄,素食主义者,不抽烟,只偶尔喝一点啤酒。从没有发生婚外情。请问你会选择谁?A:富兰克林.罗斯福B:温斯顿.丘吉尔C:阿道夫.希特勒经济危机持续近三年时,1932年美国的国民收入下降不足1929年的一半,半数银行都已经倒闭,破产的企业高达13万家,完全失业的人口约1300万。Q:面对如此严重的经济危机,当时政府采取怎样的态度面对的?一、胡佛政府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阅读课文,找出胡佛所赞同的经济理论和胡佛所采取的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及结果经济理论:最好的经济是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最好的政府是不干预经济的政府,生产是企业的事,国家不应干预。(自由经济)胡佛制定了有限的反危机措施:由联邦政府和私人企业合作,扶持私人企业以摆脱危机结果:国家收入下降50%,银行挤满了前来取款的人,美国国内危机加深,经济危机在世界范围内蔓延,宣告了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的失败胡佛的名字一时成为“贫困”的代名词,美国人讥讽地把流浪汉的窝棚称为“胡佛屋”,把裹身取暖的报纸叫做“胡佛毯”。很多失业者在失去住所后纷纷集中到空置的厂区里,用废木料、油纸、硬纸板等搭建栖身的棚舍,这样的窝棚集中区被称为“胡佛村”。在危难关头,美国急需一位英雄人物来拯救,他是谁呢?二、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胡佛的竞选主题是“促进自愿主义、个人自由主义、联邦不对市场进行经济干预……”——《美国通史》罗斯福在竞选中承诺:“我向你们保证,我不会让你们空欢喜一场的。我会把新政贯彻到每个方面……这不是竞选演说辞,这是全民动员。我需要你们的帮助,投我一票,让我们一起建造一个属于人民的美国。
——《罗斯福传》说说胡佛和罗斯福竞选的观点分别是怎样的?自由放任政策;实行新政,国家干预经济。如果你是当时的美国选民,你会把选票投给谁?
理由由是什么?VS1 575万票—2 280万票win胡佛罗斯福1.金融危机:货币贬值,赋税增加
2.财政危机:政府财政收入锐减
3.工业危机:工业企业倒闭
4.农业危机:农产品生产“过剩”,出现滞销
5.贸易危机:商品交换锐减
6.社会危机:失业问题严重三、罗斯福新政措施(1)当选后面临的时局面临这样的时局,美国人内心充满了恐惧,罗斯福采取了什么方式,安慰美国人焦虑的内心?炉边谈话通过阅读卡,了解炉边谈话,并且说说炉边谈话有什么作用?有利于稳定美国人民恐慌的心理,有利于取得人民的信任和认可,有利于新政措施的推行和实施1.宣布银行歇业整顿
2.国会通过相关法案,开始实行国家对银行、货币等的控制与管理
3.规范股票市场及公司发行股票的程序1.通过相关法律,对工业进行调整
2.制定了有关劳工权利的社会立法
3.给与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限制的保护
4.使工人有权组织工会帮助农民减少粮食产量以提高价格以提供工作机会代替赈济,大力兴建公共工程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在政府的资助下,银行业重新焕发生机劳资关系得到调整,缓和阶级矛盾农业生产得以恢复为人们提供了较多的工作机会,降低失业率使退休工人能够获得养老金,失业者可以获得保险金,子女年幼的母亲和残疾能得到补助(2)罗斯福新政措施核心:复兴、救济、改革Q:从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可以看出来罗斯福新政“新”在哪里? “新”在它抛弃了美国信奉的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3)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  该流域位于美国的东南部,包括了田纳西州、密西西比州、亚拉巴马州、佐治亚州、北卡罗来纳州、弗吉尼亚州和肯塔基州的部分地区。 Q:政府为什么选择在田纳西河流域修建水电站?4.修建水电站还可以招募大量工人,解决失业等既有地理环境的原因,又有经济发展的原因:
1.该地区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具有建水电站的天然优势2.这一地区河水经常泛滥,修建水电站可控制水量,并向周边地区提供水力发电和灌溉3.该地区位于美国东南部,历史上是美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通过修建水电站可发展航运,带动其他行业的经济复苏,促进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新年伊始,国会曾拨款5亿美元资助需要帮助的人。对这一措施,有人坦言:“我宁愿下半生呆在排水沟里,网页不愿去领一分钱救济了。”政府则担心仅靠救济会造就一个专门等靠救济的惰性群体。想一想,新政中为什么要采用以工代赈的方法解决失业问题?2.从人文的角度看:它给予失业者以尊严,让他们能通过工作而非领取救济经的方式摆脱危机,改善生活。这种良好的人文环境,是政府和民众共同营造的,新政中广泛实施1.从经济的角度看:以工代赈不仅能够提供国家建设所需的人力,还能够解决失业,促进社会稳定资料1:罗斯福就任不到一周,13 500家银行重新开业,股票价格猛涨15%,金融恐慌基本结束;1935年,农民收入增加了24亿美元;1935年,工业产量比1933年增加了14%;以工代赈兴建公共工程在6年的时间里解决了800万人失业问题。
   ——纪录片《世界历史·罗斯福新政》解说词(4)罗斯福新政影响资料2:1935年8月国会通过《社会保障法》,据此成立了社会保障局,实行老年保险和失业保险,并帮助那些无力养活自己的人,它使美国走上通往福利国家的道路。领到社会保险卡的人Q:罗斯福新政有哪些影响?(4)罗斯福新政影响1.经济:慢慢恢复,逐渐走出低谷2.政治:缓和社会矛盾,遏制法西斯势力,维 护了民主制度;3.制度: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国家垄 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4)罗斯福新政影响Q:罗斯福新政的目的?(5)罗斯福新政目的1.直接目的:通过国家干预经济来缓解经济危机,属于资本主义内部的调节2.间接目的: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局限性:(6)罗斯福新政启示Q: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哪些经验教训?1.避免市场经济的盲目性2.充分发挥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3.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联系,联合应对可能出现的经济问题罗斯福新政1.胡佛政府应对措施:自由经济,有限的发危机措施2.罗斯福新政(1)复兴银行业(2)调整工业(3)整顿农业(4)解决失业(5)建立社会保障3.罗斯福新政
影响美国经济 逐渐摆脱危机板书设计谢谢指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