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工业布局 导学案-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2工业布局 导学案-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含答案)

资源简介

工业布局
学习目标:
结合实例,理解工业布局的意义及工业区位选择的变化。
【回归课本】
工业布局
1.工业布局:工业生产的空间分布和
2.工业布局分类:宏观与 两大层面
(1)宏现上包括 、 的总体布局,某工业部门的战略配置,区域工业综合布局。
(2)微现上指工业企业的布局(主要是 选择人工业点的布局等。
3.合理的工业布局的意义:
有助于推动区域 快速增长,促进地区 均衡发展,有利于城乡统筹。
4.地域表现形式—工业区
(1)工业区:工业布局的 表现形式
(2)工业区分类: 工业区与 工业区,或专业性工业区与综合性工业区
5、世界工业布局的特点:
①工业基地向 、综合化的方向发展。
②集中与 相结合。
③在近 地、近 地、近消费地、 型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临空型、科技型的新布局类型。
④不 状态依然存在。
具体工业区布局的区位因素:(工业布局变化)
(1)随着全球化的快速推进, 创新使工业区位因素发生了很大变化。
(2)区域从 转向开放, 、人员、 、技术、 的流动性显着增加,提高了企业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3)政策、 、通信网络的日益完善,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步增强,使工业区位的选择愈发
和灵活。
(补充)7.高技术工业的特点:
(1)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
(2)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较短
(3)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的比例高
(4)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8.美国硅谷区位条件:
(1)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背山面海)
(2)气候宜人(阳光充足,工作环境)
(3)交通便捷(航空港、高速公路)
(4)靠近高等院校(斯坦福大学)
(5)军事订货
【思考讨论】
阅读课本70页,回答以下问题
分析美国本土东北部老工业区兴起和衰落的原因。
对比分析美国本土东北部老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的布局条件,并作出简要评价。
【巩固练习】
读工业部门产品成本比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发展甲类工业最具优势的地区( )
A.中国的西宁 B.中国武汉的光谷
C.美国的华盛顿 D.墨西哥的墨西哥城
2.下列工厂布局与乙类工业的区位要求相符合的是( )
A.在珠江三角洲建棉纺织厂 B.在上海建钢铁厂
C.在北京建石油化工厂 D.在大连建水产加工厂
3.目前,丙类工业分布的趋势是( )
A.由乡村向城市转移 B.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移
C.由我国内地向沿海地区转移 D.由我国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法国洛林地区铁矿资源丰富。二战后,该地采煤和钢铁业发展迅速,成为主导产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20世纪60、70年代,世界各地出现钢铁“过剩”,洛林地区经济直线下滑。因此,法国政府实施了第一个“钢铁工业改组计划”,将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益低的矿厂关闭,实行“合理化”生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钢铁工业改组计划”直接使得洛林地区( )
A.经济迅速发展 B.失业人口剧增 C.产业结构升级 D.就业岗位增加
5.针对“钢铁工业改组计划”产生的社会问题,当地政府应( )
A.提供优惠政策,鼓励自主创业 B.建立延迟退休制度
C.吸纳技术人才,重振矿区经济 D.完善养老服务体制
答案:
【回归课本】
二、1.地域组合2.微现(1)工业部门、多个企业(2)厂址3.经济、产业
4.(1)地域(2)传统、新兴5、①大型化②分散③原料、燃料、临海④平衡
6.(1)科技(2)封闭、资源、资金、信息 (3)交通、复杂
【思考讨论】
1.兴起的原因
①矿产资源丰富:阿巴拉契亚山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五大湖西部有铁矿分布;
②市场广阔:人口密集,城市众多,消费市场广阔;
③交通:密西西比河、五大湖及大西洋沿岸便利的水运。
衰落的原因:
①日本、西欧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激烈竞争,美国传统制造业呈现衰落趋势,美国国内的钢铁、汽车、化学、机械等部门停滞不前;
②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以重化工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堵,地价昂贵,高税收等,工厂大量倒闭,失业率不断上升;
③在美国西部太平洋沿岸和南部“阳光地带”,高科技园区、新兴工业区迅速崛起,其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了被称之为“锈带”的美国东北部地区。
2.美国本土东北部老工业区资源丰富、市场广阔、交通便利,适合发展传统的原料指向型工业。美国新兴工业区资源丰富(如墨西哥湾沿岸的石油、天然气)、土地资源丰富、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有高等院校分布、人才资源丰富,适合发展新兴的技术指向型工业。
【巩固练习】
1.B
2.D
3.D
4.B
5.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