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开学模拟练习(二)(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开学模拟练习(二)(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开学模拟测试卷(二)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干燥(cāo)芬芳( fēn ) B.灼伤( zhuó)关系( xì )
C.适应( shì)组词(zǔ) D.文雅(yǎ)亲吻(wěn)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骄傲 倒应 B.均称 狮子 C.疲劳 木筏 D.争辨 配合
3.下词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发明造纸术 创造文字 B.记录事情 满足需要
C.改正造纸术 携带方便 D.积累经验 传承方法
4.下列词语中,和其他三项不是一类的一项是( )
A.潮湿——湿润 B.自由——约束
C.破裂——散裂 D.娇软——娇弱
5.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小蘑菇钻出泥土戴一顶斗笠。
B.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
C.一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
6.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差不多““出差”“参差不齐”“差错”中“差”的读音全不相同。
B.“和弄”“附和”“和面”“和药”中“和”的读音全不相同。
C.“泡沫”“电灯泡”“眼泡”中“泡”的读音全部相同。
D.“散裂”“散步”“松散”中“散”的读音全部相同。
7.读了《增广贤文》这本书,我知道了下列( )是错误的。
A.“一寸光阴一寸金”的下一句是“寸金难买寸光阴”。
B.《卧薪尝胆》的主人公是勾践。
C.“满招损,谦受益”中“满”的意思是全部。
D.“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意思是说话算话。
二、填空题
8.读拼音,结合语境写词语。
(1)在浩瀚的宇宙中,眼睛与星光的每一次xiāng yù( ),都会liú tǎng( )出美好的故事。
(2)hú li( )见到了wēi wǔ xiōng měng( )的狮子,不得不xùn sù hòu tuì( )。
(3)chuí liǔ( )依依,红艳艳的桃花,jīn càn càn( )的油菜花,在春风中散发着阵阵芳香。
9.近义词。
绽开— 适宜— 密闭—___________
艳丽— 发现— 观察—___________
10.在句子中填入恰当的量词。
(1)大地万物加上一( )大雪等于一( )白茫茫。
(2)那里有( )一样的城市,有( )一样的街道,街角处有( )一样的房子。同学们正在上一( )语文课,老师让同学们写一( )关于风的习作。
11.按课文内容填空。
(1)自然美景让人心生遐想。站在荷花池边,“我忽然觉得 ”,“一阵微风吹过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 ”。自然美景让人陶醉其中。“鲜花朵朵, , 。”
(2)这学期,我从诗文中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春天是杜甫笔下“ ,春风花草香”的明媚迷人;是苏轼笔下“竹外桃花三两枝, ”的无限生机。春日里还有可爱的生灵,“一身 ,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 。”
(3)“千门万户曈曈日, ”描写的节日是 ,这一节日的习俗有 (写出一项习俗即可)
三、诗词曲鉴赏
课内阅读,完成练习。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2.把诗中描绘的画面补充完整。
绿色的 掩映着几枝粉红的 。江上春水荡漾,一群 在欢快地嬉戏,它们最先感知到春天的江水已经变 。岸边长满初生的 和刚刚发出嫩芽的 。这正是 将要逆流而上产卵的季节。
13.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前三句写的都是诗人从画中观察到的,是真实存在的。
B.第四句是诗人的联想,画中并没有真正出现,这样写是不合理的。
C.诗人按“江岸—江面—江边—水中”的顺序呈现出了一幅春江美景图。
D.“暖”“欲”两个字是诗人的想象和联想,写出了画家的难画之意和未画之意。
四、现代文阅读
带着你的一颗纯真童心,跟小鹿去探索世界吧。
海底世界
①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要快。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作免费的长途旅行。
②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它们的色彩多种多样,有褐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最大的海藻长达二三百米。最小的单细胞海藻,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
14.这两个自然段分别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 ”在短文中画出来。第②自然段从海底植物的 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两方面把意思写清楚。
15.读第①自然段,根据海里动物的活动方法,选择合适的雅号并连一连。
海参 梭子鱼 乌贼和章鱼 贝类
闪电侠 慢性子 旅行家 逆行者
16.联系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上“√”,错误的画上“×”。
(1)把梭子鱼攻击时的速度与普通火车的速度进行比较,突出了它的速度之慢。( )
(2)作者用“爬、游、后退、巴”分别形容海参、梭子鱼、乌贼和章鱼以及贝类的活动方法,用词很准确。( )
(3)作者列举最大的海藻和最小的海藻,突出了海底植物的差异很大。( )
17.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把贝类当作人来写很有意思,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免费”一词说明贝类很小气,不想花钱旅行。
B.这句话说明贝类很聪明,能借助轮船节省自己的力气。
C.这句话说明贝类很懒,自己不想花力气移动。
课外拓展我能行。
孔雀与鹤
①一天,孔雀邀请鹤作客。他们一起吃饭,并滔滔不绝地交流着。后来却为究竟谁的天赋更多而争论起来。
②孔雀说:“你看看我这五彩缤纷的羽毛,闪烁着多么艳丽的光彩。你看看我的尾巴!”孔雀开起屏来,将它们俩都遮住了。它说:“现在你总该看到我的艳丽多姿了吧!要是你瞧瞧自己那灰白而单调的外衣,你就不得不承认,我远远地超过了你。”
③鹤不紧不慢地说:“我不想为我们的羽毛而争论,确实,你的羽毛是比我漂亮多丁。( ),这美丽的羽毛并不能使你高飞;你只能老挨着地面,那这美丽又有什么用呢?尽管我的羽毛是灰色的,它却能载着我高高飞翔,直至九天云霄。在那儿,我将心旷神怡地俯视着大地,看着你在地面上如何趾高气扬,神气活现。”
18.请选择一个合适的关联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里。(填序号)
A.所以 B.但是 C.无论
19.请联系文段内容说说你对加点词语“趾高气扬”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下列最能反映孔雀性格的词语是( )(填序号)
A.谦虚认真 B.不紧不慢 C.华而不实
21.边读故事边思考,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22.习作。
以下两题任选一题:
选题一:时至今日,人类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如果有一天你也能上天、入地、下海……,去你想去的地方,会发生什么神奇、有趣的事情呢?请发挥想象,写下来吧!
选题二:我们身边有很多给我们印象深刻的人,他们有的智慧超群,有的幽默搞笑,有的乐于助人,有的诚实守信……他们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了欢笑,让我们明白宝贵的道理,请写一个你印象最深刻的人,抓住人物特点,写出真情实感。
参考答案:
1.A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识记。
A.有误。干燥(cāo)——(zào)。
2.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
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A.错误。倒应——倒映,意思:人或物的形象倒着映在水面上。
B.错误。均称——匀称,意思:均匀;比例和谐、协调匀称也可指身材和谐对称。
C.正确。
D.错误。争辨——争辩,意思:争论,辩解。
故选C。
3.C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C.“改正造纸术”,改正:(动)把错误的改成正确的。“改正”与造纸术不搭配。应改为“改进”意思是改变旧有情况,使有所进步。
故选C。
4.B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分类。
A.“潮湿——湿润”是近义词。
潮湿:指含有比正常状态下较多的水分。
湿润:潮湿,润泽。
B.“自由——约束”是反义词。
自由: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随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②哲学上把人认识了事物发展的规律性,自觉地运用到实践中去,叫作自由。③不受拘束;不受限制。
约束:指有缠缚,束缚,限制,管束,处罚等意思。
C.“破裂——散裂”是近义词。
破裂:①完整的东西出现裂缝。②双方的感情、关系遭破坏而分裂。
散裂:分流。
D.“娇软——娇弱”是近义词。
娇软:柔美;轻柔。
娇弱:娇嫩柔弱。
故选B。
5.A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修辞手法的掌握。
A.句中将“小蘑菇”当做人来说它“戴一顶斗笠”。是拟人句。
B.句中将“斗笠”比作了“蘑菇”。是比喻句。
C.句中“头上坑坑洼洼”比作了“层层梯田”。是比喻句。
根据分析综合,BC是比喻句,A是拟人句。
故选A。
6.A
【详解】本题考查多音字。
A.“差不多”读chà bu duō ,“出差”读chū chāi,“参差不齐”读cēn cī bù qí,“差错”读chā cuò;
B.“和弄”读huò nong,“附和”读fù hè ,“和面”读 huó miàn ,“和药”读huò yào;
C.“泡沫”读 pào mò ,“电灯泡”读diàn dēng pào,“眼泡”读yǎn pāo ;
D.“散裂”读sàn liè ,“散步”读sàn bù ,“松散”读sōng sǎn ;
故选A。
7.C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言警句的理解。
C.“满招损,谦受益”意思是:骄傲自满招致损害,谦虚谨慎得到益处。满:骄傲;自满。
故选C。
8. 相遇
流淌
狐狸
威武凶猛
迅速后退
垂柳
金灿灿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流、狐、武、迅、垂”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9. 开放 适合 关闭 美丽 出现 观看
【详解】本题考查近义词。
绽开:是指植物的皮、壳等裂开,也比喻人们的笑脸。近义词有:开放、绽放、绽裂、开绽、盛放。
适宜:恰当的,不超过心理预期度的,与某事不冲突的,相吻合的。近义词有:恰当、合适、得当、符合。
密闭:指封闭的事物或空间等,与外界不接触。近义词有:封闭、密封。
艳丽:鲜明美丽,颜色很鲜艳而美丽。形容文辞华美。近义词有:俊俏、富丽、秀美、奇丽、秀气。
发现:是人类对于自我的内在、具体性的自然及其整体的认识,也是一种再加工的行为。近义词有:发觉、察觉、察觉、发掘、挖掘。
观察:仔细地察看事物或现象。近义词有:视察、观测、寓目、张望。?
10. 场 片 座 条 栋 节 篇
【详解】本题考查量词的掌握。
量词通常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叫做量词。
(1)形容“大雪”用“场”;形容大雪白茫茫用“片”。
(2)形容“城市”用“座”;形容“街道”用“条”;形容“房子”用“栋”或者“座”;
形容“语文课”用“节”;形容“习作”用“篇”。
11. 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
随风飘动
争奇斗艳
芬芳迷人
迟日江山丽
春江水暖鸭先知
乌黑的羽毛
加上剪刀似的尾巴
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节
贴春联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默写。
(1)注意“佛、飘”的正确写法。
(2)注意“暖、剪”的正确写法。
(3)“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元日》,意思是: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描写的传统节日是春节,春节的习俗有放鞭炮、喝屠苏酒、贴春联等。
12. 竹林 桃花 鸭子 暖 蒌蒿 芦节 河豚 13.B
【分析】1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学生可结合古诗的翻译进行填空。
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戏的鸭子最先察觉到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长满了蒌蒿,芦苇也长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1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竹外桃花三两枝”,隔着疏落的翠竹望去,几枝桃花摇曳身姿。桃竹相衬,红绿掩映,春意格外惹人喜爱。这虽然只是简单一句,却透出很多信息。首先,它显示出竹林的稀疏,要是细密,就无法见到桃花了。其次,它表明季节,点出了一个“早”字。春寒刚过,还不是桃花怒放之时,但春天的无限生机和潜力,已经透露出来。
“春江水暖鸭先知”,视觉由远及近,即从江岸到江面。江上春水荡漾,好动的鸭子在江水中嬉戏游玩。“鸭先知”侧面说明春江水还略带寒意,因而别的动物都还没有敏感到春天的来临,这就与首句中的桃花“三两枝”相呼应,表明早春时节。
“蒌蒿满地芦芽短”,这两句诗仍然紧扣“早春”来进行描写,那满地蒌蒿、短短的芦芽,黄绿相间、艳丽迷人,呈现出一派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河豚欲上”借河豚只在春江水暖时才往上游的特征,进一步突出一个“春”字,本是画面所无,也是画笔难到的,可是诗人却成功地“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给整个画面注入了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
“正是河豚欲上时”画面虽未描写河豚的动向,但诗人却从蒌蒿丛生、芦苇吐芽推测而知“河豚欲上”,从而画出海豚在春江水发时沿江上行的形象,用想象得出的虚境补充了实境。苏轼就是通过这样的笔墨,把无声的、静止的画面,转化为有声的、活动的诗境。在苏轼眼里,这幅画已经不再是画框之内平面的、静止的纸上图景,而是以内在的深邃体会和精微的细腻观察给人以生态感。前者如画,后者逼真,两者混同,不知何者为画境,何者为真景。诗人的艺术联想拓宽了绘画所表现的视觉之外的天地,使诗情、画意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C项:诗人先从身边写起:初春,大地复苏,竹林已被新叶染成一片嫩绿,更引人注目的是桃树上也已绽开了三两枝早开的桃花,色彩鲜明,向人们报告春的信息。接着,诗人的视线由江边转到江中,那在岸边期待了整整一个冬季的鸭群,早已按捺不住,抢着下水嬉戏了。然后,诗人由江中写到江岸,更细致地观察描写初春景象:由于得到了春江水的滋润,满地的蒌蒿长出新枝了,芦芽儿吐尖了;这一切无不显示了春天的活力,惹人怜爱。诗人进而联想到,这正是河豚肥美上市的时节,引人更广阔地遐想。全诗洋溢着一股浓厚而清新的生活气息。
14.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 颜色 形状 15. 16. × √ √ 17.B
【解析】14.本题考查中心句及对选文内容的理解。
中心句是指能够概括文章或段落主要内容的句子。
第①自然段主要写了海里的动物的活动方法各不相同,因此中心句是“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第②自然段从句子“它们的色彩多种多样,有褐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可知这是写颜色的;从句子“最大的海藻长达二三百米。最小的单细胞海藻,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可知这是写形状的。
所以主要从颜色和形状两方面写了海底的植物差距很大,因此中心句是“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
15.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掌握。
从第①自然段的句子“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可知海参是慢性子;
从句子“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要快”可知梭子鱼是闪电侠;
从句子“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可知乌贼和章鱼是逆行者;
从句子“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作免费的长途旅行”可知贝类是旅行家。
16.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掌握。
(1)题目叙述错误。把梭子鱼攻击时的速度与普通火车的速度进行比较,突出了它的速度之快。
(2)题目叙述正确。“爬、游、后退、巴”这些词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海参、梭子鱼、乌贼和章鱼以及贝类的活动方法。
(3)题目叙述正确。第②自然段主要写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
17.本题考查理解句子。
“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作免费的长途旅行”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说明了贝类的活动方式是借助外力。这说明贝类很聪明,能借助轮船节省自己的力气。
故选B。
18.B
19.走路时脚抬得很高,神气十足;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20.C 21.做人要表里如一,要做有真才实学的人
【解析】18.本题考查关联词的运用。
结合句子之间的关系理解,从“你的羽毛是比我的漂亮多了。这美丽的羽毛并不能使你高飞。”可知,这两个分句之间是转折关系。故应选用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但是”。
19.本题考查解释词语。
“看着你在地面上如何趾高气扬,神气活现。”是鹤评价孔雀的话,结合第②自然段鹤对自己的评价“在你总该看到我的艳丽多姿了吧!要是你瞧瞧自己那灰白而单调的外衣,你就不得不承认,我远远地超过了你。”可知孔雀非常骄傲自大,“趾高”是走路路时脚抬得很高,非常神气。所以“趾高气扬”骄傲自大、得意忘形。
20.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A.谦虚认真: 做人非常谦逊,做事很认真。不符合文中孔雀骄傲自大的形象。
B.不紧不慢:述一个人的做事态度,不急燥,也不慢吞吞,从容处事。形容心情平静,行动从容。在文中是用来形容鹤的。
C.华而不实:比喻外表好看而内容空虚。结合第③自然段“确实,你的羽毛是比我漂亮多丁。但,这美丽的羽毛并不能使你高飞;你只能老挨着地面,那这美丽又有什么用呢?”可知孔雀涂有华丽的外表,却没有是在的本事。符合孔雀的性格。
故选C。
2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结合第③自然段“这美丽的羽毛并不能使你高飞;你只能老挨着地面,那这美丽又有什么用呢”可知文章讽刺了像孔雀一样华而不实,徒有虚名的人;结合“尽管我的羽毛是灰色的,它却能载着我高高飞翔,直至九天云霄。”可知赞扬了那些貌不惊人,却有真才实学的人。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是:不要只注重外表、徒有虚名,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是胜利者。
22.例文:
题目一:
神奇的侏罗纪之旅
2230年,周末的一天,我踏上我的飞船,按下侏罗纪的按钮,出发。
“呜”的一声,几分钟中,我就来到了侏罗纪,耳边时不时听见恐龙可怕的叫声。可是我还是鼓起勇气,珍惜这难得的机缘,去探索恐龙的奥秘了。
我首先找到温顺的食草恐龙-腕龙,他体型十分大,我努力爬到它身上,它足有40米高。我骑在它的脖子上,向远方眺望,看见了一个无边无际的新世界!这个世界里真是天高云远,密林无边呀。我正欣赏美景,突然所有的腕龙都奔跑了起来。原先,是暴龙来了。我必须想办法驯服暴龙。我试着拿地上的一块动物肉,把暴龙引到了一个老死的迅猛龙的身边,让它饱餐一顿。这只暴龙好像很感激我。它伏下身体让我骑上,我无所畏惧的继续前进。
走了不久,我碰到了一群迅猛龙,迅猛龙果然是群体动物,一共有十几只呢。我用肉和绳索驯化了它们做我的部下。迅猛龙是恐龙之中的“跑步”,别看它体型小,速度可不输给暴龙哟。
我来到海边,交了一个新朋友-鱼龙。我脱掉外衣,骑着它在海底看鱼,抓海螺,我们还在海面上跟野人对战,我的鱼龙队伍胜利了,我激动不已,连翻几个跟头。
时间差不多了,我跟它们挥手告别,再次踏上我的飞船,选择回家,按下了按钮。
题目二:
一个助人为乐的人
夜空中,总有颗最闪亮的星星;花丛中,总有朵最漂亮的花朵;沙滩上,总有个最耀眼的贝壳。在我成长的过程中,碰到过许多不同的人,但是有一个人,在我心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他就是我们班的小明。
小明今年十一岁了,和我同岁。他长得还挺英俊:黝黑的皮肤,浓黑的眉毛,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里,透着机敏和灵气。我之所以对他印象深刻,并不是因为他的外表,而是他的为人。
他学习不算好,但他乐于助人。假如你忘记带什么东西了,他准会在第一时间内借给你。他有时甚至会将自己唯一的英语书借给别人,自己却甘愿受罚。而我对他的印象深刻,是因为那件事。
那一回,是下课时间。我正做着老师布置的习题,突然,闻到了一股刺鼻的、令人恶心的“香”味。我放下笔,寻找气源,哦!原来是一位同学吐了,呕吐物散发出难闻的气味。这些呕吐物不堪入目,我们班的班长问:“谁去收拾一下?”大家都无动于衷,这时,有的同学鬼鬼祟祟地溜了出去,有的同学面面相觑,还有的同学若无其事。身为班干部的我,到底是去还是不去呢?我的心里很矛盾,这时,小明站了出来,把拖布和簸箕拿了出来,把呕吐物一点一点装进簸箕,倒进厕所。又坦然地回到自己地座位。
他做得是那样轻松,那样自然,没有一点儿嫌弃的意思。顿时,他的形象在我心中高大了,我由衷地佩服他!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题目一:
本题为自命题想象作文。人类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如果有一天你也能上天、入地、下海……,去你想去的地方,会发生什么神奇、有趣的事情呢?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个最想去的地方,展开想象,把你的经历写下来吧。
开头:用开门见山的方式,交代事件发生的背景。
。中间:可以记叙几件在旅行中有趣、惊险的事情,注意细节的刻画,尽量用语言、动作、心理和神态等描写手法写生动、具体。
结尾:写出收获或启示,点明中心。
题目二:
本次习作为自命题的写人作文,要求写一个特点鲜明,让你印象深刻的人。回顾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想想谁给你的印象最深刻,让你难忘,为什么难忘?以事写人。写作时可先介绍人物的外貌、性格等特点,然后选择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特点,要抓住重点,不要面面俱到。重点部分要详写,写具体,写详尽,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这一过程中,一定要把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写细致,写逼真,这样才能表达出人物的思想品质。
开头:开门 见山,开篇点题。
中间:写一两个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注重抓住细节,突出人物特点。要把人写真,除了对写作对象进行语言、行为和外貌的描写外,有时还要表现出人物的内心活动,刻画出生动的人物形象。
结尾:首尾呼应,点明主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