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4植物的呼吸作用素养提升练(含解析)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6.4植物的呼吸作用素养提升练(含解析)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3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六章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第四节 植物的呼吸作用
基础过关全练
知识点1 呼吸作用的实质
1.(2023广东江城期末)下列各物质中,既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又是呼吸作用的原料的是 (  )
A.有机物和氧气    
B.有机物和水
C.二氧化碳和水    
D.二氧化碳和氧气
2.(2021江苏无锡中考)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家里放上几盆植物,除了看上去赏心悦目外,还能净化室内空气。但丽丽建议妈妈睡前把卧室的花卉搬出来。理由是植物放在卧室里过夜,卧室里的空气将会
(  )
A.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B.氧气含量增多
C.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不变
D.有毒气体增多
3.【时事热点·农业】2022年10月,为改善耕地质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辽宁将开展2022年耕地深松(深耕)整地作业补助工作。深耕可以为植物根的呼吸作用提供充足的 (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有机物    D.水
4.【数据分析题·图】【跨学科·数学】(2022江苏苏州中考)密闭的保温装置中装有正在萌发的种子,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其内的温度和氧气量,并将结果绘制成坐标图。下列坐标图中与上述实验结果一致的是 (  )
A   B
C   D
5.(2022四川成都嘉祥外国语学校期末)下列不能进行呼吸作用的是 (  )
A.煮熟的黄豆    
B.农田中的玉米
C.采摘下的果实    
D.刚孵出的小鸡
6.【跨学科·数学】(2019山东日照中考)从同一植株中挑选长势相同、重量相等的2片叶片,编号为①②。将①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并置
于适宜光照下;将②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并置于黑暗处。在相同的
适宜温度下,向水中通入空气,6小时后取出①和②叶片,烘干称重
分别得到a和b。叶片在6小时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是
  (  )
A.a     B.a-b   
C.a+b     D.a-2b
知识点2 呼吸作用的意义
7.(2023河北路北期中)呼吸作用的重要意义是 (  )
A.制造有机物
B.消耗空气中的氧气
C.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能力提升全练
8.【教材变式·P106图片变式】(2022山西晋中中考,11,★☆☆)将一植物枝条按如图所示进行处理后,放在暗处。一段时间后,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说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了 (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水蒸气
9.(2022山东滨州中考,8,★☆☆)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能量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B.呼吸作用: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C.光合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贮存能量
10.(2022北京中考,5,★☆☆)同学们在课堂上利用萌发的和煮熟的种子(初始温度相同)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甲组
乙组
A.煮熟的种子无法进行呼吸作用
B.甲组温度计示数低于乙组
C.甲组蜡烛迅速熄灭,乙组蜡烛继续燃烧
D.实验可证明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11.(2023四川巴州期末,10,★☆☆)将萌发的种子放在暖水瓶中,插入温度计,一段时间后观察发现温度上升了,说明 (  )
A.萌发的种子吸收了能量
B.萌发的种子释放了能量
C.萌发的种子储存了能量
D.萌发的种子放出了二氧化碳
12.(2023四川泸县五中期末,24,★★☆)如图为探究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此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呼吸作用是否生成二氧化碳
B.甲、乙两瓶内的种子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C.甲瓶中的蜡烛立刻熄灭说明里面的氧气被呼吸作用消耗了
D.甲、乙瓶内的温度在实验过程中始终保持相同
13.(2022山东章丘期中,23,★☆☆)要验证绿色植物在呼吸过程中释放二氧化碳,以下哪一项条件是必需的 (  )
A.把植物完全浸没在水中
B.在黑暗无光条件下实验
C.用具有根、茎、叶的植物
D.将植物先暗处理2小时
素养探究全练
14.【学科素养·探究实践】溴麝香草酚蓝(简称BTB)是一种常用的酸碱指示剂,短时间内对生物的生活没有影响。在清水中加入0.1%的BTB,水溶液呈蓝色。如果此水溶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则溶液颜色会由蓝变绿再变黄;如果此溶液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减少,
溶液颜色则又会逐渐恢复为蓝色。为验证植物在不同条件下的生理活动,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在大烧杯内注入一定量的清水,滴入少量0.1%的BTB;然后用导管向BTB溶液里吹气,使溶液变成黄绿色。
②将大烧杯中黄绿色的BTB溶液等量注入4个广口瓶内,如图所示。
③在甲、乙两瓶中各放入10 g金鱼藻,并用橡皮塞塞紧4个广口瓶瓶口。
④把4瓶溶液都放到阳光充足的地方,并对甲、丁两瓶进行遮光处理。2小时后观察,丙、丁两瓶中溶液颜色没有发生变化,依然为黄绿色。那么甲、乙两瓶中溶液的颜色如何变化呢?
请你预测2小时后甲、乙两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并回答问题。
(1)甲瓶溶液颜色变为    ,乙瓶溶液颜色变为    。
(2)甲、丁两瓶对照,说明甲瓶溶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原因是在无光的条件下,植物只进行           ,使溶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3)乙、丙两瓶对照,说明乙瓶溶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减少,原因是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

(4)甲、乙两瓶对照,说明                 。
(5)丙、丁两瓶对照,说明 。
(6)甲、丙两瓶能否形成对照?为什么?                            
                             
                             。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全练
1.A 呼吸作用的原料是有机物和氧气。
2.A 植物在夜间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使卧室内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氧气含量减少。
3.B 呼吸作用需要消耗氧气,深耕土壤可以让土壤疏松,透气性更强,氧气更充足。
4.A 正在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所以密闭的保温装置中温度升高,氧气含量降低。
5.A 煮熟的黄豆已死亡,不能进行呼吸作用。
6.B 将①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并置于适宜光照下,叶片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也可以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将②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并置于黑暗处,叶片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设原叶片烘干称重为x,6小时内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为m,6小时内叶片通过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的量为n,由题干可知,6小时后烘干称重①、②叶片分别得到a和b,则a=x+m-n,b=x-n,可求得m=a-b。
7.C 生物体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
能力提升全练
8.B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
9.A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
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贮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10.B 呼吸作用能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萌发的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而煮熟的种子不能进行呼吸作用,故甲组温度计示数高于乙组。
11.B 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使得温度计示数升高。
12.C 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消耗大量氧气,煮熟的种子已没有生命力,不再进行呼吸作用,乙瓶内的氧气不会减少,蜡烛燃烧需要消耗氧气,因此此实验目的是探究呼吸作用是否消耗氧气,A错误;乙瓶装的是煮熟的种子,种子已死亡,不能进行呼吸作用,B错误;甲瓶装的是萌发的种子,会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因此甲瓶的温度会上升,D错误。
13.B 在光下,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较强,会吸收二氧化碳,实验会受到干扰,应将植物置于黑暗无光的条件下进行该实验。
素养探究全练
14.(1)黄色 蓝色
(2)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3)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吸收二氧化碳的量大于产生二氧化碳的量
(4)植物在光下才能吸收二氧化碳(或其他合理答案)
(5)光照对BTB溶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无影响
(6)不能,因为甲、丙两瓶变量不唯一
解析 (1)(2)(3)甲、丁两瓶对照,可知甲瓶内的金鱼藻在无光条件下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导致甲瓶内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溶液颜色变为黄色;乙、丙两瓶对照,说明乙瓶内的金鱼藻在光下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且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导致乙瓶内二氧化碳含量减少,溶液颜色变为蓝色。(4)甲、乙两瓶形成以光照为变量的对照实验,由实验现象可知,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条件。(5)丙、丁两瓶内没有发生颜色变化,二者对照说明光照对BTB溶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无影响。(6)甲、丙两瓶不能形成对照,因为存在光照、植物两个变量,变量不唯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