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4张PPT)4.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生活中的凸透镜现象:同一个凸透镜能成不同的像。问题:猜想:实验为什么同一个凸透镜能成不同的像 凸透镜成的像的不同跟 有关系.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蜡烛、凸透镜、光屏、光具座等1、实验器材:FF2F2F40预 备 知 识u物体凸透镜中心A.物距(u): 到 的距离;v凸透镜中心像B.像距(v): 到 的距离;402568u= V = 40-25=15(cm)68-40=28(cm)2、注意: 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实验探究、收集数据实 验 步 骤1.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好2.保持凸透镜不动,蜡烛放在距透镜较远处,移动光屏,找清晰缩小的像3.记录物距、像距4.蜡烛靠近透镜一些, 移动光屏找清晰放大的像5.记录物距、像距像的性质 实验序号 物距u/cm 像距v/cm倒立 缩小 实像 ①②③倒立 放大 实像 ①②③物 距 像 距 大小 正倒 虚实u > 2fu = 2ff < u < 2fu = fu < f3、凸透镜成像规律fv > 2fv > u缩 小放 大倒 立倒 立放 大正 立虚 像实 像实 像实 像倒 立等 大v = 2f不 成 像4、归纳规律:1)两个关键点:1焦分虚实,2焦分大小;2)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3)倒立的一定是实像;缩小和等大的一定是实像;正立的一定是虚像;放大的可能是实像或虚像;4)实像物像异侧;虚像物像同侧;5)成实像时,u>v,成缩小像; u讨 论1.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某同学在光具座上将蜡烛放置在凸透镜前,然后移动光屏,可他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无法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的像。请你分析发生这一现象可能原因。2、用黑纸遮住凸透镜的一部分,在光屏上还能看到完整的像吗?(1)当物距为18cm时,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焦距范围为 。(2)当物距为18cm时,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则焦距范围为 。(3)当物距为18cm时,通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则焦距范围为 。f <9cmf >18cm9cm (4)当光屏距透镜18cm时,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焦距范围为 。(5)当光屏距透镜18cm时,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则焦距范围为 。9cm f <9cm例、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例、如图所示是“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图,(1)若在透镜右边的光屏上(光屏未画)得到清晰缩小的实像,则蜡烛可能置于透镜左边 点处;(2)能在光屏上成离透镜最近的像的是 点处;能在光屏上成最大的像的点是 点处;(3)成虚像的点是 点。aadc例、凸透镜焦距f=5cm,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u=12cm,在光屏上成什么像?像距v范围是什么?例、在光屏上得到像,u=30cm,v=20cm,成什么像?例、凸透镜焦距f=15cm,物体从距凸透镜40cm处向20cm处靠近,分析像的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