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黔科版】《综合实践活动》六上 面对地质灾害 第三课《山体滑坡能防护》课件+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沪科+黔科版】《综合实践活动》六上 面对地质灾害 第三课《山体滑坡能防护》课件+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沪科+贵科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 第6课
《山体滑坡能防护》教学设计
课题 山体滑坡能防护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综合实践活动 年级 六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案例聚焦引入话题,然后再通过智慧加油站了解山体滑坡发生前有哪些征兆,遇到山体滑坡怎么办及日常活动中如何预防山体滑坡;在实践生活中感受确定是否存在山体滑坡的安全隐患。 从而达到本课的教学目的,让学生通过学习增强灾害防御意识,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学习目标 1.了解山体滑坡发生前的征兆,能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山体滑坡的安全隐患。2.掌握1~2条山体滑坡时的脱险方法。3.家住在山坡附近, 通过实践感受确定是否存在山体滑坡的安全隐患。3通过对山体滑坡的危害和产生原因的认识,增强灾害防御意识,并能说出预防山体滑坡的措施。
重点 掌握在不同情况下遭遇山体滑坡时的脱险方法。
难点 认识山体滑坡产生的原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知道什么是山体滑坡?山体滑坡俗称“走山”“垮山”和“山剥皮”,是岩土体在重力和水以及其他外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整体或局部向下滑动的现象。2.你知道山体滑坡造成的自然灾害吗? 2021年10月6日。山西蒲县发生山体滑坡5人被埋其中3人遇难1人失联。2022年6月2日,湖南省麻阳县境内发生两起山体滑坡自然灾害。 已造成2人死亡4人失联。 那么,我们在日常活动中如何预防山体滑坡呢?今天,我们走进课文《山体滑坡能防护 》从中寻找答案吧!出示课题。 通过设疑引出话题。 通过设疑,引导学生在思考中激发学习兴趣,为下步开展活动做好准备。
讲授新课 一、案例聚焦阅读:小强的故事。这一案例,我们明白了什么?如果掌握了山体滑坡灾害的预防和应对方法,就可以在灾害来临时安全逃生,逃生方法得当,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二、智慧加油站 1.山体滑坡发生前有哪些征兆山坡上有明显的裂缝,裂缝在近期有不断加长、加宽、增多现象。山坡中上部发生沉陷。坡脚有泥土松脱、垮塌或地面隆起现象。坡体某一坡段上的房屋、道路、地坪、水渠出现变形现象。电线杆、烟囱、树木出现歪斜。泉水井水异常变化,地下发出异常声响。2.遇到山体滑坡怎么办发现滑坡灾害前兆时,预先选定避灾场地和撤离路线,做好必要的物资储备。处于滑坡体上感到地面有移动时,用最快的速度向两侧稳定地区撤离。处于滑坡体中部无法逃离时,找一块坡度较缓的开阔地停留,远离房屋、围墙、电线杆。处于滑坡体下方时,应迅速向两边空地逃离。3.日常活动中如何预防山体滑坡在建房、修路、挖砂、取土等工程活动中,不能随意开挖山坡坡脚;若坡脚开挖后,应砌筑挡土墙,墙体上要留足排水孔。不随意在斜坡上堆砌土石。管理好饮水和排水沟渠。 三、火眼金睛山体滑坡的形成与很多因素有关,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下列哪些项目是山体滑坡的诱发因素,请把它们圈出来,并说明理由。(1)地震可能引起地质、地理环境发生变化,引起山体滑坡。(2)开挖坡脚坡脚被挖,地貌部位被破坏,又具备一定坡度的斜坡,故发生山体滑坡 。(3)连降暴雨因连续下雨,引起地质变化,故易发生山体滑坡。(4)在山坡上种满樟树(5)闪电(6)在山坡上随意堆砌土石山坡上随意堆砌土石,因连雨不断,导致山体滑坡。(7)在边坡上建挡土墙2.山体滑坡灾害的发生往往有迹可循。如果你家住在山坡附近,可以查看是否有以下问题,以确定是否存在山体滑坡的安全隐患。检查的项目评估结果住家附近的树木和电线杆是否出现倾斜?山坡上原本垂直生长的树木发生倾斜,说明有发生山体滑坡的可能。山坡坡面和路面有没有出现裂缝?山坡坡面和路面 出现裂缝,说明有发生山体滑坡的可能。房屋梁柱是否有裂纹或产生歪斜现象?房屋梁柱有裂纹或产生歪斜现象,说明有发生山体滑坡的可能。房屋靠山的墙体或地下室地面,墙壁是否有渗水发霉现象?房屋靠山的墙体或地下室地面,墙壁 有渗水发霉现象,说明有发生山体滑坡的可能。挡土墙有没有出现外面凸起或是变形的现象?挡土墙出现外面凸起或是变形的现象,说明有发生山体滑坡的可能。 挡土墙的排水口是否正常排水?挡土墙的排水口不正常排水,说明有发生山体滑坡的可能。 三、我们在行动1. 制作疏散避难图你们所在的社区或村庄附近是否有发生山体滑坡的潜在危险?如果有的话,请为社区居民(村民)设计制作一份疏散避难图,用平面示意图结合文字、图画等表现形式介绍灾害发生点、避难场所、疏散路线、防灾用品、紧急通报及医疗电话等信息。设计前先查阅资料,了解避难场所、疏散路线等相关内容的选择标准和要求。××社区(村)山体滑坡防灾疏散避难图2.案例讨论与分析通过上网搜索等途径,收集近几年来发生在当地或省内的山体滑坡事件的详细报道。然后从中选择几则典型案例,围绕以下问题展开班级讨论:这些滑坡灾害是什么原因引发的 地震,造成地质变化,土质疏松。是否造成人员伤亡 无人员伤亡。人们是否及时察觉灾害发生先兆?观察山体是否有裂痕,树木有无倾斜现象。事件中的人们采取了怎样的避灾措施?这些措施是否得当?方法得当,制订疏散线路图和灾害应急措施。3.安全记我心 山体滑坡避灾口诀滑坡来时有预兆,作出判断很重要。预先选好避灾地,防灾用品先备齐。滑坡镇静别慌张,迅速逃离防受伤。两侧空地较安全,向上向下都危险。 五、拓展空间1.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是引发泥石流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妨设计一个小实验,验证植被对水土保持的作用。实验时需要准备三个长方形盆栽,盆栽中种植的植物数量有所差别。用砖头垫高盆栽,使盆栽有一定的斜度。用喷壶从上方以同样的速度洒水,观察水流冲击盆栽表面的情形、水流的速度、底部积水的数量。实验:植被对水土保持的作用实验器材:喷壶、盆栽、钻头实验方法:将一盆只有盆栽的和另一盆有盆栽和其他植物的花盆,用砖头 垫高,然后,用喷壶喷水(喷水时,水量、方法、时间等相同)。实验记录:盆栽表面的情形水流的速度底部积水的数量没有其他植物的盆栽有沟痕快多有其他植物的盆栽无沟痕慢少结论植被对水土有保护作用。和同伴一起收集预防和应对地质灾害方面的资料,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编制—份《科学预防地质灾害××问》宣传单,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发放给社区居民(村民),增强大家的防灾减灾意识,扩大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的普及面。 学生搜集材料,制作宣传单。 3崩塌是山区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常常给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查阅资料,了解崩塌灾害的相关知识,如:形成的原因,与滑坡的区别,可能带来的危害,预防和减少崩塌发生的方法,以及灾害发生后如何自我防护。整理收集到的资料,以漫画的形式呈现,并装订成小册子,发放给本校学生。(1)什么是崩塌?崩塌(崩落、垮塌或塌方)是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 ( https: / / baike. / doc / 6562444-6776198.html" \t "https: / / baike. / doc / _blank )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 ( https: / / baike. / doc / 6583467-6797237.html" \t "https: / / baike. / doc / _blank )。崩塌发生前一般会有这样的前兆:①崩塌体后部出现裂缝;②崩塌体前缘掉块、土体滚落、小崩小塌不断发生;③坡面出现新的破裂变形,甚至小面积土石剥落;④岩质崩塌体偶尔发生撕裂摩擦错碎声。滑坡与崩塌的区别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崩塌(崩落、垮塌或塌方)是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发生山体滑坡的原因有哪些? 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就地理条件来说,坡度大于10度、小于45度、下陡中缓上陡以及上部呈环状的山体是容易产生滑坡的地形。作为产生滑坡物质基础的土体,结构松软、抵抗风化破坏能力较低、在水的作用下容易发生变化的岩土一般发生滑坡的可能性较大,如黄土等。 从诱因上看,地震、降雨、冰雪融化以及河流对斜坡坡脚的冲刷和浸泡都是诱发滑坡的自然原因。如经常发生地震的地区,震动使山体变得破碎、松散;当出现暴雨和长时间降雨时,雨水在斜坡上渗入到土体或岩石缝隙中,岩石或土体的强度降低,从而导致滑坡的发生。 从人为因素上看,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如开挖坡脚、坡体上堆载、水路蓄泄水等都可能诱发滑坡。修建铁路、公路、依山建房时,如进行大力爆破、强行开挖,会使坡体下部失去支撑而发生滑坡。(5)如何防御崩塌?①护遮挡:即遮挡斜坡上部的崩塌物。这种措施常用于中小型崩塌或人工边坡崩塌的防治中,通常采用修建明硐、棚硐等工程进行,在铁路工程中较为常用。 ②拦截:对于仅在雨后才有坠石、剥落和小型崩塌的地段,可在坡脚或半坡上设置拦截构筑物。如设置落石平台和落石槽以停积崩塌物质,修建挡石墙以拦坠石等,也常用于铁路工程。 ③支挡:在岩石突出或不稳定的大孤石下面修建支柱、支挡墙或用废钢轨支撑。 ④护墙、护坡:在易风化剥落的边坡地段,修建护墙,对缓坡进行水泥护坡等。一般边坡均可采用。 ⑤镶补沟缝:对坡体中的裂隙、缝、空洞,可用片石填补空洞,水泥沙浆沟缝等以防止裂隙、缝、洞的进一步发展。 ⑥刷坡、削坡:在危石孤石突出的山嘴以及坡体风化破碎的地段,采用刷坡技术放缓边坡。 ⑦排水:在有水活动的地段,布置排水构筑物,以进行拦截与疏导。除降雨、地质环境脆弱等自然因素之外,过度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合理的开矿及工程建设等人为因素,也是诱发地质灾害的重要原因。收集近几年当地发生的地质灾害案例,分析人为因素在其中所起的影响,并针对避免和减少人为因素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提出意见。制作图文并茂的展板,向附近居民(村民)进行宣传。示例:大石山隧道位于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是一座重要的公路隧道。该隧道因地势陡峭,存在着多处斜坡地质灾害隐患。2018年7月,该隧道东口附近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斜坡滑坡事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1)分析原因①地质条件不稳定。大石山隧道所处地区地质条件非常复杂,这些地质条件很容易引起滑坡等地质灾害。
②人为开发。大石山隧道修建工程过程中,人们开发了附近的土地,破坏了周围的植被覆盖和土层结构,使原本稳定的地质环境变得不稳定。
③天气条件。在本案例中,斜坡滑坡也与暴雨等极端天气条件有关。
④地下水位。大石山隧道所在区域地下水位较高,长期以来,水流浸润了土壤和岩石,加剧了滑坡隐患。(2)灾害影响斜坡滑坡事件发生后,造成了严重的道路封闭,导致了交通拥堵和经济损失。许多车辆被困在大雨中,向道路的周围流动的泥沙灰尘也给行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威胁。
(3)应对措施
在灾害发生后,隧道管理部门立即采取了应对措施,包括:
①设置警示标志,提醒车辆和行人注意路面状况。
②组织人员清理现场,防止新的灾害发生。
③开展地质勘探和监测工作,及时发现隐患。
④加强通信和交通管理,确保事故周围的安全。
七、总结与交流1.通过本主题的学习,我对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1)地震灾害是指由地震引起的强烈地面振动及伴生的地面裂缝和变形,使各类建(构)筑物倒塌和损坏,设备和设施损坏,交通、通讯中断和其他生命线工程 ( https: / / baike. / doc / 5852679-6065519.html" \t "https: / / baike. / doc / _blank )设施等被破坏,以及由此引起的火灾、爆炸、瘟疫、有毒物质泄漏、放射性污染、场地破坏等造成人畜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灾害。(2)泥石流灾害在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大量冰雪融水或江湖、水库溃决后的急速地表径流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碎屑物质,并具有强大冲击力和破坏作用的特殊洪流造成的灾害。(3)气象灾害是由台风、暴雨、暴雪、寒潮、大风(沙尘暴)、低温、高温、雷电、冰雹、霜冻、冰冻和大雾等造成的灾害。2.结合学校和地区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应该从下列方面做好地质灾害的预防和应对准备:(1)关于地震灾害:①教室的照明灯具、实验室的橱柜及图书馆的书架应加以固定。 ②地震时避于桌下,背向窗户,并用书包保护头部。③地震时切忌慌乱冲出教室,并避免慌张地上下楼梯。④地震时如在室外,应远离建筑物。⑤地震时如在行驶的校车上,应留在座位上勿动,直至车辆停妥。(2)关于泥石流灾害:泥石流虽然流域面积小,但是爆发突然、运行速度快、危害严重,人一旦裹进泥石流后,逃生机会非常渺茫。
①校舍选址:学校校舍要建在没有泥石流威胁的安全地带。
②安全警示:学生上下学的路上 ( http: / / www. / s q=%E8%B7%AF%E4%B8%8A&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https: / / wenda. / q / _blank )如果经过可能有泥石流发生的区域,当地政府和学校要设置警示牌,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 ( http: / / www. / s q=%E5%AE%89%E5%85%A8%E6%95%99%E8%82%B2&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https: / / wenda. / q / _blank ),让学生在雨水季节提高警惕。
③普及预防知识:在山区,如果连降大雨 ( http: / / www. / s q=%E5%A4%A7%E9%9B%A8&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https: / / wenda. / q / _blank ),容易暴发山洪 ( http: / / www. / s q=%E5%B1%B1%E6%B4%AA&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https: / / wenda. / q / _blank )和泥石流。如果听到异常响声,看到有石头 ( http: / / www. / s q=%E7%9F%B3%E5%A4%B4&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https: / / wenda. / q / _blank )、泥块频频飞落,向某一方向冲来,表示附近可能有泥石流袭来。如果响声越来越大,已经可以看见泥块、石头等,说明泥石流就要发生,要尽快逃生。自然灾害①下暴雨时,行人不要在高压线路、电气设备、大树、陡崖、桥洞、低洼处或易滑坡区等危险区域避雨。
②在积水中行走要注意观察,防止跌入窨井或坑中。
③地势低洼的居民住宅区,可采取砌围墙、大门口放置挡水板、配置小型抽水泵等措施。将贵重物品放到楼上或置于高处。一旦室外积水漫进屋内,应及时切断电源,防止触电伤人。
④车若在低洼处熄火,千万不要在汽车上等候,要下车到高处等待救援。
3.经过本主题的各项实践活动,我有了不少收获和感想:我们要掌握各种自然灾害的应对方法,积极地观察,要保持镇静,不要慌乱,以生命为重,以积极的心态进行逃生,直至到达安全的地方。 学生阅读故事。 阅读课文内容,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交流。 活动、交流、讨论 。 调查、建议。 实践活动 。学习拓展空间交流、总结 通过故事引导学生懂得科学防范和应对能将山体滑坡造成的危害降至最低。 通过阅读了解山体滑坡发生前有哪些征兆,遇到山体滑坡怎么办及日常活动中如何预防山体滑坡,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辨析山体滑坡的诱因 ,从而增强防范意识。 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建议,了解家住在山坡附近,感受确定是否存在山体滑坡的安全隐患,唤醒人们的防范意识。 通过实践活动,增强预防山体滑坡发生的安全意识。 通过拓展空间,引导学生了解植被对水土保持的作用;积极宣传预防和应对地质灾害,增强大家的防灾减灾意识,扩大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 。通过交流、总结,引导学生了解掌握自然灾害的应对与预防,增强学生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 。
课堂练习 说一说,如果发生山体滑坡,你会怎么办?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的收获是什么? 1.我们学习了山体滑坡发生前有哪些征兆。2.我们了解了遇到山体滑坡怎么办。3.我们学习了日常活动中如何预防山体滑坡。4.我们学习了在实践生活中确定是否存在山体滑坡的安全隐患。5.我们学习了制作疏散避难图和进行案例讨论与分析活动。 对本课主要内容进行总结梳理。
板书 山体滑坡能防护 山体滑坡发生前有哪些征兆 遇到山体滑坡怎么办 日常活动中如何预防山体滑坡 在实践生活中确定是否存在山体滑坡的安全隐患 制作疏散避难图和进行案例讨论与分析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51张PPT)
山体滑坡能防护
沪科+黔科版 六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了解山体滑坡发生前的征兆,能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山体滑坡的安全隐患。
2.掌握1~2条山体滑坡时的脱险方法。
3.家住在山坡附近, 通过实践感受确定是否存在山体滑坡的安全隐患。
4.通过对山体滑坡的危害和产生原因的认识,提高灾害防御意识,并能说出预防山体滑坡的措施。
新知导入
同学们,你知道什么是山体滑坡?
山体滑坡俗称“走山”“垮山”和“山剥皮”,是岩土体在重力和水以及其他外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整体或局部向下滑动的现象。
新知导入
你知道山体滑坡造成的自然灾害吗?
2021年10月6日。山西蒲县发生山体滑坡5人被埋其中3人遇难1人失联。
2022年6月2日,湖南省麻阳县境内发生两起山体滑坡自然灾害。 已造成2人死亡4人失联。
新知讲解




阅读:小强的故事。
这一案例,我们明白了什么?
如果掌握了山体滑坡灾害的预防和应对方法,就可以在灾害来临时安全逃生,逃生方法得当,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新知讲解
山体滑坡发生前有哪些征兆





①山坡上有明显的裂缝,裂缝在近期有不断加长、加宽、增多现象。
②山坡中上部发生沉陷。
③坡脚有泥土松脱、垮塌或地面隆起现象。
④坡体某一坡段上的房屋、道路、地坪、水渠出现变形现象。
⑤电线杆、烟囱、树木出现歪斜。
⑥泉水井水异常变化,地下发出异常声响。
新知讲解
遇到山体滑坡怎么办





①发现滑坡灾害前兆时,预先选定避灾场地和撤离路线,做好必要的物资储备。
②处于滑坡体上感到地面有移动时,用最快的速度向两侧稳定地区撤离。
③ 处于滑坡体中部无法逃离时,找一块坡度较缓的开阔地停留,远离房屋、围墙、电线杆。
④处于滑坡体下方时,应迅速向两边空地逃离。
新知讲解
日常活动中如何预防山体滑坡





①在建房、修路、挖砂、取土等工程活动中,不能随意开挖山坡坡脚;若坡脚开挖后,应砌筑挡土墙,墙体上要留足排水孔。
②不随意在斜坡上堆砌土石。
③管理好饮水和排水沟渠。
新知讲解




山体滑坡的形成与很多因素有关,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下列哪些项目是山体滑坡的诱发因素,请把它们圈出来,并说明理由。
地震
开挖坡脚 连降暴雨 斜坡土层松散
在山坡上种满樟树 闪电 在山坡上随意堆砌土石
在边坡上建挡土墙





新知讲解




山体滑坡的形成与很多因素有关,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下列哪些项目是山体滑坡的诱发因素,请把它们圈出来,并说明理由。
地震
可能引起地质、地理环境发生变化,引起山体滑坡。
新知讲解




开挖坡脚
坡脚被挖,地貌部位被破坏,又具备一定坡度的斜坡,故发生山体滑坡。
新知讲解




连降暴雨
因连续下雨,引起地质变化,故易发生山体滑坡。
新知讲解




在山坡上种满樟树
闪电
新知讲解




在山坡上随意堆砌土石
山坡上随意堆砌土石,因连雨不断,导致山体滑坡。
新知讲解




在边坡上建挡土墙
新知讲解




山体滑坡灾害的发生往往有迹可循。如果你家住在山坡附近,可以查看是否有以下问题,以确定是否存在山体滑坡的安全隐患。
新知讲解




检查的项目 评估结果
住家附近的树木和电线杆是否出现倾斜? 山坡上原本垂直生长的树木发生倾斜,说明有发生山体滑坡的可能。
山坡坡面和路面有沒有出现裂缝? 山坡坡面和路面出现裂缝,说明有发生山体滑坡的可能。
房屋梁柱是否有裂纹或产生歪斜现象? 房屋梁柱有裂纹或产生歪斜现象,说明有发生山体滑坡的可能。
房屋靠山的墙体或地下室地面,墙壁是否有渗水发霉现象? 房屋靠山的墙体或地下室地面,墙壁有渗水发霉现象,说明有发生山体滑坡的可能。
挡土墙有没有出现外面凸起或是变形的现象? 挡土墙出现外面凸起或是变形的现象,说明有发生山体滑坡的可能。
挡土墙的排水口是否正常排水? 挡土墙的排水口不正常排水,说明有发生山体滑坡的可能。
新知讲解





你们所在的社区或村庄附近是否有发生山体滑坡的潜在危险?如果有的话,请为社区居民(村民)设计制作一份疏散避难图,用平面示意图结合文字、图画等表现形式介绍灾害发生点、避难场所、疏散路线、防灾用品、紧急通报及医疗电话等信息。设计前先查阅资料,了解避难场所、疏散路线等相关内容的选择标准和要求。
制作疏散避难图
新知讲解





人和社区(村)山体滑坡防灾疏散避难图
新知讲解





案例讨论与分析
通过上网搜索等途径,收集近几年来发生在当地或省内的山体滑坡事件的详细报道。然后从中选择几则典型案例,围绕以下问题展开班级讨论:
这些滑坡灾害是什么原因引发的
是否造成人员伤亡
地震,造成地质变化,土质疏松。
无人员伤亡。
新知讲解





人们是否及时察觉灾害发生先兆?
事件中的人们采取了怎样的避灾措施?这些措施是否得当?
观察山体是否有裂痕,树木有无倾斜现象。
方法得当,制订疏散线路图和灾害应急措施。
新知讲解





安全记我心
山体滑坡避灾口诀
滑坡来时有预兆,作出判断很重要。
预先选好避灾地,防灾用品先备齐。
滑坡镇静别慌张,迅速逃离防受伤。
两侧空地较安全,向上向下都危险。
新知讲解




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是引发泥石流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妨设计一个小实验,验证植被对水土保持的作用。实验时需要准备三个长方形盆栽,盆栽中种植的植物数量有所差别。用砖头垫高盆栽,使盆栽有一定的斜度。用喷壶从上方以同样的速度洒水,观察水流冲击盆栽表面的情形、水流的速度、底部积水的数量。
实验:植被对水土保持的作用
实验器材:喷壶、盆栽、钻头
实验方法:将一盆只有盆栽的和另一盆有盆栽和其他植物的花盆,用砖头 垫高,然后,用喷壶喷水(喷水时,水量、方法、时间等相同)。
新知讲解




实验记录:
盆栽 表面的情形 水流的速度 底部积水的数量
没有其他植物的盆栽 有沟痕 快 多
有其他植物的盆栽 无沟痕 慢 少
结论 植被对水土有保护作用。
新知讲解




和同伴一起收集预防和应对地质灾害方面的资料,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编制—份《科学预防地质灾害××问》宣传单,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发放给社区居民(村民),增强大家的防灾减灾意识,扩大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的普及面。
新知讲解




崩塌是山区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常常给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查阅资料,了解崩塌灾害的相关知识,如:形成的原因,与滑坡的区别,可能带来的危害,预防和减少崩塌发生的方法,以及灾害发生后如何自我防护。整理收集到的资料,以漫画的形式呈现,并装订成小册子,发放给本校学生。
新知讲解




什么是崩塌?
崩塌(崩落、垮塌或塌方)是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
崩塌发生前一般会有这样的前兆:
①崩塌体后部出现裂缝;
②崩塌体前缘掉块、土体滚落、小崩小塌不断发生;
③坡面出现新的破裂变形、甚至小面积土石剥落;
④岩质崩塌体偶尔发生撕裂摩擦错碎声。
新知讲解




滑坡与崩塌的区别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崩塌(崩落、垮塌或塌方)是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
新知讲解




发生山体滑坡的原因有哪些?
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就地理条件来说,坡度大于10度、小于45度、下陡中缓上陡以及上部呈环状的山体是容易产生滑坡的地形。作为产生滑坡物质基础的土体,结构松软、抵抗风化破坏能力较低、在水的作用下容易发生变化的岩土一般发生滑坡的可能性较大,如黄土等。
新知讲解




从诱因上看,地震、降雨、冰雪融化以及河流对斜坡坡脚的冲刷和浸泡都是诱发滑坡的自然原因。如经常发生地震的地区,震动使山体变得破碎、松散;当出现暴雨和长时间降雨时,雨水在斜坡上渗入到土体或岩石缝隙中,岩石或土体的强度降低,从而导致滑坡的发生。
新知讲解




从人为因素上看,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如开挖坡脚、坡体上堆载、水路蓄泄水等都可能诱发滑坡。修建铁路、公路、依山建房时,如进行大力爆破、强行开挖,会使坡体下部失去支撑而发生滑坡。
新知讲解




如何防御崩塌?
①护遮挡:即遮挡斜坡上部的崩塌物。这种措施常用于中小型崩塌或人工边坡崩塌的防治中,通常采用修建明硐、棚硐等工程进行,在铁路工程中较为常用。
②拦截:对于仅在雨后才有坠石、剥落和小型崩塌的地段,可在坡脚或半坡上设置拦截构筑物。如设置落石平台和落石槽以停积崩塌物质,修建挡石墙以拦坠石等,也常用于铁路工程。
③支挡:在岩石突出或不稳定的大孤石下面修建支柱、支挡墙或用废钢轨支撑。
新知讲解




如何防御崩塌?
④护墙、护坡:在易风化剥落的边坡地段,修建护墙,对缓坡进行水泥护坡等。一般边坡均可采用。
⑤镶补沟缝:对坡体中的裂隙、缝、空洞,可用片石填补空洞,水泥沙浆沟缝等以防止裂隙、缝、洞的进一步发展。
⑥刷坡、削坡:在危石孤石突出的山嘴以及坡体风化破碎的地段,采用刷坡技术放缓边坡。
⑦排水:在有水活动的地段,布置排水构筑物,以进行拦截与疏导。
新知讲解




除降雨、地质环境脆弱等自然因素之外,过度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合理的开矿及工程建设等人为因素,也是诱发地质灾害的重要原因。收集近几年当地发生的地质灾害案例,分析人为因素在其中所起的影响,并针对避免和减少人为因素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提出意见。制作图文并茂的展板,向附近居民(村民)进行宣传。
示例:大石山隧道位于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是一座重要的公路隧道。该隧道因地势陡峭,存在着多处斜坡地质灾害隐患。2018年7月,该隧道东口附近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斜坡滑坡事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新知讲解




分析原因
①地质条件不稳定。大石山隧道所处地区地质条件非常复杂,这些地质条件很容易引起滑坡等地质灾害。
②人为开发。大石山隧道修建工程过程中,人们开发了附近的土地,破坏了周围的植被覆盖和土层结构,使原本稳定的地质环境变得不稳定。
③天气条件。在本案例中,斜坡滑坡也与暴雨等极端天气条件有关。
④地下水位。大石山隧道所在区域地下水位较高,长期以来,水流浸润了土壤和岩石,加剧了滑坡隐患。
新知讲解




灾害影响
斜坡滑坡事件发生后,造成了严重的道路封闭,导致了交通拥堵和经济损失。许多车辆被困在大雨中,向道路的周围流动的泥沙灰尘也给行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威胁。
新知讲解




应对措施
在灾害发生后,隧道管理部门立即采取了应对措施,包括:
①设置警示标志,提醒车辆和行人注意路面状况。
②组织人员清理现场,防止新的灾害发生。
③开展地质勘探和监测工作,及时发现隐患。
④加强通信和交通管理,确保事故周围的安全。
新知讲解
通过本主题的学习,我对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地震灾害是指由地震引起的强烈地面振动及伴生的地面裂缝和变形,使各类建(构)筑物倒塌和损坏,设备和设施损坏,交通、通讯中断和其他生命线工程设施等被破坏,以及由此引起的火灾、爆炸、瘟疫、有毒物质泄漏、放射性污染、场地破坏等造成人畜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灾害。





新知讲解
通过本主题的学习,我对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泥石流灾害在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大量冰雪融水或江湖、水库溃决后的急速地表径流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碎屑物质,并具有强大冲击力和破坏作用的特殊洪流造成的灾害。





新知讲解
通过本主题的学习,我对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气象灾害是由台风、暴雨、暴雪、寒潮、大风(沙尘暴)、低温、高温、雷电、冰雹、霜冻、冰冻和大雾等造成的灾害。





新知讲解
结合学校和地区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应该从下列方面做好地质灾害的预防和应对准备:
关于地震灾害:
①教室的照明灯具、实验室的橱柜及图书馆的书架应加以固定。
②地震时避于桌下,背向窗户,并用书包保护头部。
③地震时切忌慌乱冲出教室,并避免慌张地上下楼梯。
④地震时如在室外,应远离建筑物。
⑤地震时如在行驶的校车上,应留在座位上勿动,直至车辆停妥。





新知讲解
关于泥石流灾害:
泥石流虽然流域面积小,但是爆发突然、运行速度快、危害严重,人一旦裹进泥石流后,逃生机会非常渺茫。
①校舍选址:学校校舍要建在没有泥石流威胁的安全地带。
②安全警示:学生上下学的路上如果经过可能有泥石流发生的区域,当地政府和学校要设置警示牌,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让学生在雨水季节提高警惕。





新知讲解
③普及预防知识:在山区,如果连降大雨,容易暴发山洪和泥石流。如果听到异常响声,看到有石头、泥块频频飞落,向某一方向冲来,表示附近可能有泥石流袭来。如果响声越来越大,已经可以看见泥块、石头等,说明泥石流就要发生,要尽快逃生。





新知讲解
自然灾害
①下暴雨时,行人不要在高压线路、电气设备、大树、陡崖、桥洞、低洼处或易滑坡区等危险区域避雨。
②在积水中行走要注意观察,防止跌入窨井或坑中。
③地势低洼的居民住宅区,可采取砌围墙、大门口放置挡水板、配置小型抽水泵等措施。将贵重物品放到楼上或置于高处。一旦室外积水漫进屋内,应及时切断电源,防止触电伤人。
④车若在低洼处熄火,千万不要在汽车上等候,要下车到高处等待救援。





新知讲解
经过本主题的各项实践活动,我有了不少收获和感想:
我们要掌握各种自然灾害的应对方法,积极地观察,要保持镇静,不要慌乱,以生命为重,以积极的心态进行逃生,直至到达安全的地方。





课堂练习
说一说,如果发生山体滑坡,你会怎么办?
课堂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的收获是什么?
1.我们学习了山体滑坡发生前有哪些征兆。
2.我们了解了遇到山体滑坡怎么办。
3.我们学习了日常活动中如何预防山体滑坡。
4.我们学习了在实践生活中确定是否存在山体滑坡的安全隐患。
5.我们学习了制作疏散避难图以及进行了案例讨论与分析活动。
板书设计
山体滑坡能防护
山体滑坡发生前有哪些征兆
遇到山体滑坡怎么办
日常活动中如何预防山体滑坡
在实践生活中确定是否存在山体滑坡的安全隐患
制作疏散避难图和进行案例讨论与分析活动
作业布置
1. 回家后,把学到预防山体滑坡的知识,分享给身边的人,和他们一起分享!
2.反思与分享:
(1)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你有哪些感受和收获?
(2)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你还有哪些想法和建议 ?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