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运动的快慢 (共21张PPT)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 运动的快慢 (共21张PPT)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3节 运动的快慢
速度
机械运动的分类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课后作业
逐点
讲练
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
1
课堂讲解
2
课时流程
运动是有快慢的,那怎样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图中是小猪赛跑过程的一个瞬间,你能判断它们谁跑得快吗?
所用时间相同时,跑在前面的运动快
下表中哪位运动员跑得最快?
谁运动的快?________
你是依据什么判断的?____________________
博尔特
路程相同时,所用时间较短者运动快跑在前面的运动快
男子100米决赛成绩表
博尔特:9.69秒
汤普森:9.89秒
迪克斯:9.91秒
鲍威尔:9.95秒
  小聪同学的100m跑成绩为17s,小明同学的50m跑成绩为8s,要知道他们谁跑得快,应该怎么办?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有两种方法:“相同时间比较路程”和“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物理学中采用了前一种,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时间,再进行比较。
总结:
一、速度
2.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也就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叫做速度。
3.公式:
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
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的物理量。物体运动块,速度就大;物体运动慢,速度就小。
可变形为
一、 速度
求路程
求时间
4.单位:
(a) 国际单位 : m/s 或 m ·s-1
读作: 米每秒
(b) 常用单位: km/h 或 km ·h-1
读作: 千米每小时
(c) 单位换算: 1m/s=3.6km/h
汽车速度表
一、 速度
速度的单位=
路程的单位
时间的单位
换算:
1m/s =
1m
1s
=
1
3600
h
1
1000
km
= 3.6km/h
1m/s=3.6km/h
1km/h =
=
5
18
m/s
1000
3600
1km
1h
=
m
s
=
1
3.6
m/s
1km/h
一、 速度
约1.1m/s
约20m/s
约5m/s
约250m/s
[小资料]
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m/s)
一、 速度
例1:将下列单位换算:
10m/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km/h
54km/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s
10m
1s
10/1000
1/3600
Km/h
36
54km
1h
54×1000
1 ×3600
m/s
15
课堂练习
例2:
课堂练习
我国优秀运动员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勇夺 110m 跨栏金牌,成绩是 12.91s。这项奥运会纪录的运动速度是多少?如果一辆行驶中的摩托车的速度表指示为 30km/h。哪一个的速度比较大?
解:根据公式 ,可以算出刘翔的运动速度为:    
摩托车的速度为:
所以刘翔的速度比摩托车大。
必要的说明
所用公式
代入数据,求出结果。数字后面要有单位。
单位要统一,化为统一单位后进行计算
二、机械运动的分类
二、机械运动的分类
列车沿直线运动
过山车沿曲线运动
  1.按照运动路线,机械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二、机械运动的分类
0
0
10s
20s
30s
40s
300m
600m
900m
1200m
0
0
10s
20s
30s
40s
200m
1200m
450m
750m
  沿直线行驶的两辆小汽车运动有什么不同?
  2.在直线运动中,按速度可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三、匀速直线运动
三、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注意:(1)运动路径是直线;
(2)运动的快慢程度不变。
即: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均不发生改变。
3.图像:
s
t
0
v
t
0
路程——时间图线为一直线,则该物体为匀速直线运动。
速度——时间图线中速度保持不变,则该物体为匀速直线运动。
四、变速直线运动
四、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物体做直线运动时,速度的大小是变化的(在任意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
  对变速运动做粗略研究时,可以根据平均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表示物体在某一段路程中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
2.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得出的速度叫平均速度。
公式:
例3:汽车在前20s内通过200m的路程,在后40s内通过250m的路程,则汽车在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7.5m/s
B 、8.125m/s
C 、6.67m/s
D 、无法计算
A
课堂练习
  例4: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 m用时6 s,后50 m用时7 s,小明前、后50 m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解:小明前50 m路程s1=50 m,用时t1=6s,后50 m路程s2=50 m,用时t2=7 s,全程s3=100 m,用时t3。根据公式和题意有:
分析:
50 m
50 m
6 s
7 s
全程
课堂练习
前50m平均速度:
后50m平均速度:
全程平均速度:
全程时间:
  例4: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 m用时6 s,后50 m用时7 s,小明前、后50 m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答:小明前、后50 m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分别为8.3 m/s、7.1 m/s和7.7 m/s。
  求变速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一定要明确路程和时间的对应关系。即使是同一运动过程的不同部分的平均速度也可能不同。
50 m
50 m
6 s
13 s
100 m
8.3 m/s
7.1 m/s
7.7 m/s
一、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计算公式是v=
3、速度的单位是米/秒(m/s)、千米/时(km/h).
1 m/s=3.6 km/h
二、在变速运动中,v= 求出的是平均速度。
《学习 探究 诊断》4-5页1-18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