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分子热运动 课件 (共33张PPT)人教版物理九年级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1分子热运动 课件 (共33张PPT)人教版物理九年级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13.1 分子热运动
学习目标
1、知道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斥力。
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一种现象
机械运动
分子、原子
运动
电磁运动
生命运动
分子热运动
一粒砂糖不断分割,有没有一个限度呢?
春秋战国时期,墨子提出:物体被不断分割到最小的一点,称为“端”。
1811年,意大利阿伏加德罗首次提出了分子的概念,并认为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古人对物质的构成思考
自探指导:
请同学们对上述的问题自主探究阅读课本。(时间为4分钟)
设 疑 自 探
1、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它具有什么特点?
2、扩散以及分子热运动的定义?
3、分子间有哪些作用力?
4、分子动理论的内容?
——疑而探之则明
1.小组讨论,交流自探成果,重点解决自探中的疑难问题,注意展示分工及要求。(时间为3分钟)
解 疑 合 探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
问题 展示分工 展示方式
1 2组 板书
2 4组 板书
3 6组 板书
4 8组 板书
展示要求:
1、展示要板书工整、规范、快速;口头展示声音洪亮,吐字清晰。
2、非展示同学结合展示仔细观察讨论或认真倾听,随时准备评价。
2. ⑴组长带领,有序进行。
⑵需要板书的同学迅速板书到指定位置。
⑶ 口头展示同学理清思路,做好准备。
⑷ 注意评价分工表。(时间为4分钟)
解 疑 合 探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
问题 评价分工 展示方式
1 1组 口头
2 3 组 口头
3 5组 口头
4 7 组 口头
5
解 疑 合 探
1、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它具有什么特点?
2、扩散以及分子热运动的定义?
3、分子间有哪些作用力?
4、分子动理论的内容?
电子显微镜
金原子
苯分子
1、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肉眼和光学显微镜都分辨不出
一般分子的直径只有百亿分之几米
10-10 m
一、物质的构成
1、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肉眼和光学显微镜都分辨不出
一般分子的直径只有百亿分之几米
10-10 m
分子的体积和质量很小
一颗露珠大约有1021个水分子
地球上的每个人每秒钟数八个
要数一千年
草叶上的露珠
一、物质的构成
分子体积那么小,它们是紧密堆积在一起的吗?
分子之间是存在着间隙的,其中一部分水分子和酒
精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分子间隙中,导致总体积变小
2、分子之间存在着间隙
一、物质的构成
二、分子热运动
为什么能闻到香味呢?
现象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抽掉玻璃板后,会发生什么现象?
实验: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
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之间用一个玻璃板隔开(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大)
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大,它为什么能进入上面的瓶子里?
二氧化氮
氧气
玻璃板
二、分子热运动
同时也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
1、扩散现象
那扩散现象在液体和固体中可不可以发生呢?
2、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
气体扩散最快,次之液体,固体的扩散最慢
二、分子热运动
扩散现象
3、扩散现象表明:
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二、分子热运动
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扩散现象
4、分子热运动:
二、分子热运动
①定义: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②影响因素: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例1、下列是事例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烟雾缭绕 B、花香怡人
C、雪花飘飘 D、水往低处流
烟雾、雪花、灰尘、流沙、细菌等等,都不是分子
注意:分子肉眼、光学显微镜不可见
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
B
例2、 坐在客厅里的客人能闻到厨房里做菜时的香味,这是因为 ( )
客人觉得饿了
B. 炒的菜是一种很特别的菜
C. 物质的分子是不停地运动着的
D. 只有气体的分子是运动的
练习3、 洗衣服时,同样的衣服用了同样多的洗衣粉,用热水时比用冷水时更容易洗干净,其原因是分子的运动与
有关;也因此也被称作分子 运动 。
C
温度

构成
分子
原子
分子之间有间隙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
三、 分子间作用力
为什么固体液体的分子不会飞散开来?
实验:将两个铅柱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压在一起,两个铅柱会怎样呢?
结论: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所以固体、液体才有一定的体积,不会飞散开
三、 分子间作用力
1、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荷叶上的露珠是聚在一起的
铁丝不容易折断
除了引力以外,分子之间还存在别的作用力吗?
三、 分子间作用力
1.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2. 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分子间有间隙,那为什么压缩固体、液体却很难呢?
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3、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三、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间同时存引力和斥力
(类比法:利用弹簧连着的小球类比分子间作用力)
压缩
拉伸
相距很远
斥力
引力
作用力十分微弱,可忽略
三、 分子间作用力
为什么破镜难以重圆?
因为破镜处分子间的距离很远,彼此之间几乎没有作用力
三、 分子间作用力
气体、液体、固体分子之间在距离上有何区别呢?
气体
液体
固体
气体分子之间距离很远
彼此之间几乎没有作用力
具有流动性,容易被压缩
三、 分子间作用力
气体、液体、固体分子之间在距离上有何区别呢?
气体
液体
固体
液体分子间作用力比固体的小,比气体大
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
较难被压缩,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三、 分子间作用力
气体、液体、固体分子之间在距离上有何区别呢?
气体
液体
固体
固体分子之间距离很小
很难被压缩
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三、 分子间作用力
气体、液体、固体分之结构和宏观特征对比
物质状态 分子间距离 分子间作用力 宏观特征
气体 很大 十分微弱 可以忽略 容易被压缩
没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具有流动性
液体 比固体稍大 较大 较难压缩
有一定的体积,没有一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固体 很小 很大 很难压缩
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没有流动性
三、 分子间作用力
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
物质的分子在不停的做热运动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四、分子动理论的内容
总 结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
质疑再探
运用拓展:
1. 关于下列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黄豆与芝麻混合,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的总体积,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B、物体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C、污水排出池塘不久,整个池塘的水都被污染了,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D、热水瓶瓶塞有时候很难拔出 ,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C
随堂练习:
3、在长期堆放煤的地方,剥去一层地皮,可以看到里面一层仍是黑色,这个现象是( )
A .蒸发现象 B .扩散现象 C. 升华现象 D. 凝固现象
2、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是,物质是由 构成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 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 和 。
4、(2017·扬州)一种神奇的“纳米纸”,厚度约3×10-8m,合 nm.如右图,水在“纳米纸”表面呈露珠状,两水滴靠近时常会自动结合在一起,这是因为 。
大量的分子、原子

引力
斥力
B
30
分子之间有引力
5、(2017·随州)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甲,量筒里上方清水和下方蓝色硫酸铜溶液静置几天,界面模糊,扩散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分子引力
B.如图乙,两个底面很平、很干净的铅柱压在一起后好像“粘”成一个整体,甚至在下面挂上重物也拉不开,主要说明分子是不停运动的
C.如图丙,玻璃片重为G,当测力计显示的力比G大很多时,仍然不能将玻璃片从水面提起,主要说明水分子和水分子之间有引力,玻璃分子与玻璃分子之间有引力
D.如图丁,两位同学分别握住处于原长的弹簧的两端,可以将人比作组成某些物质的分子,物质被压缩,分子间表现出斥力;物质被拉伸,分子间表现为引力
随堂练习:
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水分子和玻璃分子间存在引力
分子间存在引力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