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2张PPT)1.内能的定义?内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课前复习2.改变内能的方法有哪几种?实质分别是什么? 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内能与物质的种类,物体的质量、温度和所处的物态等因素有关。同一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做功和热传递能量的转化 能量的转移13.3 比热容比热容学习目标认识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了解比热容的概念记住水的比热容(4.2×103J/(kg·℃))自探指导:请同学们对上述的问题自主探究阅读课本。(时间为4分钟)设 疑 自 探1、如何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2、比热容的定义以及公式?3、水的比热容是多少?生活中有哪些应用?4、热量的计算方法?——疑而探之则明1.小组讨论,交流自探成果,重点解决自探中的疑难问题,注意展示分工及要求。(时间为3分钟)解 疑 合 探——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问题 展示分工 展示方式1 2组 板书2 4组 板书3 6组 板书4 8组 板书展示要求:1、展示要板书工整、规范、快速;口头展示声音洪亮,吐字清晰。2、非展示同学结合展示仔细观察讨论或认真倾听,随时准备评价。2. ⑴组长带领,有序进行。⑵需要板书的同学迅速板书到指定位置。⑶ 口头展示同学理清思路,做好准备。⑷ 注意评价分工表。(时间为4分钟)解 疑 合 探——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问题 评价分工 展示方式1 1组 口头2 3 组(9组) 口头3 5组 口头4 7 组 口头5解 疑 合 探1、如何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2、比热容的定义以及公式?3、水的比热容是多少?生活中有哪些应用?4、热量的计算方法?中午海水很凉沙子很烫傍晚沙子变凉了海水很暖和思考:同一时刻,为什么海水和沙子的温度不一样?这个现象说明: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把一壶水烧开比把一壶水烧成温水用的时间长把一壶水烧开比把半壶水烧开用的时间长说明了什么?说明:同种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体的质量和温度的变化量有关探究物质的吸热本领(1)比什么?拿谁比?怎么比?(2)怎么知道哪种物质吸收热量多?(3)要记录哪些数据?实验准备一、实验:探究物质的吸热本领实验探究不同物质吸热本领设计实验a. 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温度的升高情况选取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控制变量A. 温度升高多的吸热本领强B. 温度升高少的吸热本领强一、实验:探究物质的吸热本领实验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设计实验a. 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温度的升高情况选取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控制变量b. 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热量的多少加热方法和时间相同温度升高少的吸热能力强吸收热量多的吸热能力强一、实验:探究物质的吸热本领实验探究不同物质吸热本领设计实验选取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a. 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温度的变化情况b. 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热量的多少实验器材水、食用油、烧杯、天平、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温度计、停表一、实验:探究物质的吸热本领进行实验a. 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温度的变化情况水的温度油的温度6789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20 22 24 26 28 30 32 34 36 38温度升高少的吸热能力强一、实验:探究物质的吸热本领实验结果 等质量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温度,水需要的加热时间更长,所以吸收热量更多,即水比食用油吸热能力更强水的温度油的温度6789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20 22 24 26 28 30 32 34 36 38水煤油t1t2t1 < t2b. 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热量的多少时间/min温度/0C510040201030一、实验:探究物质的吸热本领结论:水的吸热能力比煤油的大,不同物质吸热的能力是不同的。实验结果选取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a. 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温度的变化情况b. 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热量的多少一、实验:探究物质的吸热本领一、实验:探究物质的吸热本领1、实验设计---选取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a. 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温度的变化情况, 升高温度小的吸热能力强;b. 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热量的多少,吸收热量多的吸热能力强.2、实验方法:a.转换法:利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反映物体吸热的多少。b.控制变量法:控制物质的质量、升高的温度或吸收的热量相同。物理学中,为了描述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引入了比热容。1、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2、公式:3、单位:焦每千克摄氏度 符号:J/(kg · ℃)二、比热容4、物理意义:比热容是反映物质吸放热本领强弱的物理量,是物质自身的一种性质,物质的比热容越大,吸放热本领越强5、影响因素:对某种确定的物质来讲,比热容是一个确定的数值,跟物体质量、温度、形状、体积、位置、吸放热等因素无关,它仅与物质的种类和物态有关。二、比热容常见物质的比热容表(J/(kg · ℃))1、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表示的物理意义:1kg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0C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 读作:4.2×103焦每千克摄氏度4.2×103J水 4.2×103 砂石 0.92×103酒精 2.4×103 铝 0.88×103煤油 2.1×103 干泥土 0.84×103蓖麻油 1.8×103 铁、钢 0.46×103冰 2.1×103 铜 0.39×103空气 1.0×103 水银 0.14×103三、水的比热容大水 4.2×103 砂石 0.92×103酒精 2.4×103 铝 0.88×103煤油 2.1×103 干泥土 0.84×103蓖麻油 1.8×103 铁、钢 0.46×103冰 2.1×103 铜 0.39×103空气 1.0×103 水银 0.14×103常见物质的比热容表(J/(kg · ℃))a、水的比热容较大b、一般情况下,液体的比热容比固体大(水银例外)c、有些物质不同,但比热容相同(煤油和冰)d、同一物质不同物态下的比热容不相同(水和冰)2、观察表格可知:三、水的比热容大水的比热容大,一定质量的水降低(或升高)相同的温度,放出(或吸收)的热量较多(1)用于加热或冷却物体发动机用冷水降温北方暖气三、水的比热容大3、水比热容大的应用(2)有利于调节气温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水的比热容大,一定质量的水放出(或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变化较小沿海城市冬暖夏凉,城市建设人工湖调节气温…三、水的比热容大如果,某种物质的比热容为c,质量为m,温度的变化为 t,则它吸收或放出的热量Q的计算方法为:①公式:Q = cm t如果物体的初温为t0,末温为t,此公式可分解为:Q吸 =Q放 =cm(t-t0)cm(t0-t)四、热量的计算②注意:b.此公式不适用物态发生变化时物体吸放热的计算a.统一单位四、热量的计算c. 注意文字表述中升高t℃ ,升高了t℃对应的是 t,而升高到 t℃ ,对应的是末温t℃比热容计算公式:热量的计算公式:例1、质量为10kg的水的温度从25℃升高到65℃,水吸收了多少热量?解:Q吸 = cm(t-t0)= 4.2×103J/(kg·℃)×10kg×(65℃-25℃)= 1.68×106J答:水吸收了1.68×106J热量四、热量的计算例2、质量为2kg的沸水(100℃),温度降低了60℃,水放出了多少热量?解析:Q放 = cm t= 4.2 × 103J/(kg·℃)× 2kg × 60℃= 5.04 × 105J答:水放出了5.04 × 105J的热量四、热量的计算例3:质量为2千克,温度为20℃的水,吸收1.68 × 105 J的热量的,温度升高到多少摄氏度 解: m=2kg t0= 20℃ Q吸 = 1.68×105Jc = 4.2×103J/(kg·℃)t = t0 +△t = 20℃ + 20℃ = 40℃答:温度升高到40℃=20℃四、热量的计算例4:温度为20℃的水,吸收1.68×105J的热量,温度升高到60℃,水的质量是多少克 解: Q吸 = 1.68 × 105 J t0 = 20℃ t = 60℃c = 4.2×103J/(kg·℃)答:水的质量是1000克 =1kg=1000g四、热量的计算在热传递过程中,如果没有热量损失,则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就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即:Q放 = Q吸(热平衡方程)热平衡方程四、热量的计算(2015 钦州)小丽需用温度为40℃的水泡脚,便把90℃的热水与10kg 20℃的水混合,设混合过程没有热量损失,问:需要90℃的热水多少kg?解:忽略掉热量的损失,那么:根据 Q = cm△t,Q放 = c水 m1△t1= 4.2×103J/(kg·℃)×m1×(90℃-40℃ )Q吸 = c水 m2△t2= 4.2×103J/(kg·℃)×10kg×(40℃-20℃)需要90℃热水的质量m1 = 4kgQ放=Q吸四、热量的计算总结1、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选取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a. 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温度的变化情况b. 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热量的多少2、比热容a.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b.公式:c.比热容是物质自身的性质之一,反映了不同物质吸放热本领的强弱,物质的比热容越大,吸放热本领越强d.水的比热容:4.2×103J/(kg·℃)单位:焦每千克摄氏度J/(kg·℃)总 结1、热量的计算公式: Q = cm t或 Q吸 = cm(t-t0) Q放 = cm(t0-t)(t0表示初温、 t表示末温 )2、公式变形3、热平衡方程在热传递过程中,如果没有热量损失,则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就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即:Q放 = Q吸(热平衡方程)随堂练习:水的比热容是:它的物理意义是:4.2×103J/(kg·℃)1kg水温度每升高(降低)1℃ ,吸收(放出)热量4.2×103J(2018 长沙模拟)对公式 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的比热容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B.比热容与物体质量多少、温度变化大小、吸热或放热的多少无关C.物质的比热容与物体是吸热或放热有关D.物质的比热容与物体的温度变化大小成反比B烧杯中装有酒精,现用去一半,则剩余酒精的下列物理量中,发生改变的是( )A.质量 B.密度 C.比热容 D.沸点在农业生产中,为了保护秧苗夜间不致受冻,傍晚时要向秧田里多灌些水,这是因为水( )A.密度大 B.比热容大C.温度高 D.热膨胀大随堂练习:AB随堂练习:(2014秋 槐荫区校级期中)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下列现象中与此特点无关的是( )A.海边的昼夜温差较小 B.空调房里放盆水可以增加湿度C.冬天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 D.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B随堂练习:(2017秋 房山区校级期中)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值,并用钟表记录加热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表。(1)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加热时间相同,通过比较 来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3)通过实验可以得到不同的物质吸热能力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用 这个物理量来描述。(4)该实验所用主要研究方法 。升高的温度水大于比热容控制变量法随堂练习:(2018 永定县校级一模)质量相同的两球,已知甲球的比热容是乙球比热容的2倍,乙球吸收的热量是甲球吸收热量的2倍,那么甲球升高的温度与乙球升高的温度之比为( )A.1:2 B.1:1 C.2:1 D.1:4D随堂练习:(2018 丹江口市模拟)质量相等、温度相同的铜块和水放出相同的热量后,再把铜块放入水中后它们之间( )A.不发生热传递 B.热量由水传给铜C.温度由铜传给水 D.热量由铜传给水B随堂练习:(2018 泸县校级一模)用两个相同的电热水器给质量同为2kg的物体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甲物质10min吸收的热量为:[c水=4.2×103J/(kg ℃)]( )A.0.84×105J B.1.2×105JC.2.52×105J D.条件不足,不能计算C比热容1、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2、公式:3、比热容是物质自身的性质之一,反映了不同物质吸放热本领的强弱,物质的比热容越大,吸放热本领越强4、水的比热容:4.2×103J/(kg·℃)单位:焦每千克摄氏度J/(kg·℃)知识回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