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教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教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简介

2.1《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本课地位。
本节课内容是思想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第二课的第一框题。本框题包含“党的性质和宗旨”和“党的执政理念”两目内容。教材的第一课主要讲述了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从第二课开始讲述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本课承接前一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继而讲述“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为后一课“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起到自然过渡作用。因此,本课在全书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通过本框题“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学习,引导学生明确中国共产党始终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党,知识上要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理念等知识点,情感上要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落实学生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的培育。
2.本课内容。
本框主要阐述了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理念,下设两目:第一目“党的性质和宗旨”,这一部分内容简要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内涵,以及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密切联系,能够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人民立场,是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政党。第二目“党的执政理念”,教材主要介绍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含义和如何坚持这一执政理念,并在“探究与分享”部分呈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能够让学生明确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的奋斗目标,从而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
二、学情分析
1.高二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强,善于思
考,能够通过自学主动获取知识。
2.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接触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相关知识,并且通过前一段时间对本课程的学习,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理念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他们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理念还缺乏系统性认识。因此,本节课采用议题式教学法,充分运用“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的事迹展开教学,增强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视频,归纳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带领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提高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认同感,明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的重要法宝。
2.通过分析“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的教育扶贫事迹,深化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理念的理解,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
3.通过畅谈对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期待和规划,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在自主探究中科学理解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性。
4.通过为“七一勋章”获得者撰写颁奖词,提高动手能力,进一步体会党员先锋精神,自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增强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增强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认同。
2.教学难点: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
旨,明确党在新时代的新目标、新任务。
五、教学过程
总议题:怎样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一)观看视频,导入新课
【情境】播放视频《这百年》
【任务】根据视频内容和所学知识思考,从1921年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哪些伟大成就?为什么能够取得这些成就?
【活动】观看视频,积极思考,师生交流。
师(小结):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历经百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守住了“初心”,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正是中国共产党能够经受住各种风浪考验
的重要法宝。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应当怎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这百年》进行课堂导
入,让学生明确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初心,是具有先进性的政党;同时,能够使学生较快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为之后的相关教学作好铺垫。
(二)议题探究,学习新课
环节一感受———初心的温度
议题一:如何认知中国共产党的“初心”?
【情境】2021年6月29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在颁授仪式当天,有一位获得
者连上了十几个热搜,堪称“当日顶流”,究竟是谁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观看视频,在视频中寻找答案。
【任务】认真观看视频并思考“什么是支撑张桂梅扎根贫困地区40余年的关键”。
【活动】围绕“什么是支撑张桂梅扎根贫困地区40余年的关键”,学生分组讨论,每组同学通过问题的讨论探究达成共识,并派小组代表发言,分享成果,教师适时进行点评并总结。
师(小结):正如张桂梅所说“其中有我对这片土地的感恩和感情,更多的,则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这些因素决定了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张桂梅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党建统领教学、以革命传统立校、以红色文化育人,真正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守住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
设计意图:党的性质和宗旨对于学生而言相对比较抽象,该环节以播放视频“‘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点亮贫困山区女孩梦想的‘校长妈妈’”的方式来呈现张桂梅的事迹,更加直观生动,能够让学生在真实的案例中深刻体悟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环节二感知———党员的坚守
议题二:中国共产党人应如何践行“初心”?
【情境】习近平总书记说:“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也正是张桂梅建立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初心。为了办好这所免费高中,张桂梅付出了哪些努力,下面就让我们继续了解张桂梅的教育扶贫事迹。
【任务】合作探究“张桂梅在教育扶贫路上经历了哪些困难,她是如何应对的?”结合张桂梅的教
育扶贫事迹,谈谈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的理解。
【活动】学生分组讨论,每组同学通过问题的讨论探究达成共识,并派小组代表发言,分享成果,教师适时进行点评并总结。
师(小结):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张桂梅作为共产党员在教育扶贫的过程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当面临办学资金短缺、家长教育观念落后,以及自身所患的疾病等多方面的问题时,她并没有退缩,心里一直想的都是贫困山区的孩子们,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设计意图:通过呈现张桂梅的教育扶贫事迹,能够让学生深入了解张桂梅在教育扶贫路上所历经的艰辛,体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深厚内涵,明确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从而增强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
环节三感悟———人民的力量
【情境】建校13年来,华坪女子高级中学让近2000名女孩走出大山,走进大学,改变了她们自己和家庭的命运。2020年,华坪女子高级中学159名学生参加高考,一本上线率44%,本科上线率94.33%,排名丽江市第一。
【任务】结合材料思考“华坪女子高级中学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主要靠的是什么?”
【活动】学生分组讨论,每组同学通过问题的讨论探究达成共识,并派小组代表发言,分享成果,教师适时进行点评并总结。
师(小结):在教育扶贫过程中,党和政府的支持至关重要,而更关键的在于人民的共同努力。只有人们的教育观念逐渐改变,并逐渐重视教育,才能够真正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因此,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就是要坚持人民立场和人民主体地位,切实做到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华坪女子高级中学能够取得今天成绩的原因,让学生明确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应当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坚持人民立场和人民主体地位。
环节四展望———下一个百年
议题三:中国共产党应如何坚守“初心”?
师(过渡):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
史交汇点,中国共产党仍然面临着许多考验,中国共产党又应如何坚守“初心”?让我们一起继续探究。
【情境】呈现教材第19页“探究与分享”: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任务】谈谈对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期待,并思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应该如何做。
【活动】学生分组形成“学习共同体”,组内同学进行讨论交流后达成共识,并派小组代表发言,各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分享。
师(小结):到21世纪中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设计意图:梳理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让学生感受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的生活正在不断改善;让学生畅谈对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期待,并思考应该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能够引导学生明确“立党为公、执政为公”必须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三)结束新课,延伸课堂
【情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七一勋章”获得者都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是立足本职、默默奉献的平凡英雄。他们的事迹可学可做,他们的精神可追可及。他们用行动证明,只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奋斗意志、坚定恒心韧劲,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每名党员都能够在民族复兴的伟业中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
【任务】课后观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选取被表彰的党员先锋中你最敬佩的一位,查阅资料,为他(她)撰写一份颁奖词(字数控制在200字以内)。
【活动】开展项目化学习,学生结合所学知识为“七一勋章”获得者撰写颁奖词。
师(小结):一百年风雨兼程,一百年砥砺前
行,一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中国人民共同铸就了如今的中国。当前,我国正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即将开启。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在今后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仍然要做到紧紧依靠人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只有这样,我国人民才能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才能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设计意图:让学生课后观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并为自己敬佩的党员先锋撰写颁奖词,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这些党员先锋的功勋,体会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与担当,增强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立足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力求在课堂教学中增强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厚植学生的爱党情怀。第一,在情境的创设上,紧扣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时代背景。以“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为总情境,让学生置身情境中,深刻体会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以“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的教育扶贫事迹为主要情境线贯彻整个教学过程,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情境分析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理念。第二,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逻辑清晰,环环相扣。围绕如何认知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中国共产党应如何践行“初心”———中国共产党应如何坚守“初心”三个议题展开课堂教学,能够逐步增强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让学生明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性。第三,在议学任务的设计上,具有一定的梯度。由思考“什么是支撑张桂梅扎根贫困山区40余年的关键”引出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由归纳总结“张桂梅在教育扶贫路上的经历”引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由讨论分享“对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期待和规划”引出怎样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从描述性任务逐渐转化为应用性任务,能够锻炼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