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10.2.2 滑轮及其应用(课件)(共17张PPT)八年级物理下册(沪科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课时10.2.2 滑轮及其应用(课件)(共17张PPT)八年级物理下册(沪科版)

资源简介

(共17张PPT)
第十章 机械与人
第二节 滑轮及其应用(第二课时)
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 全一册
1.课堂引入
一、滑轮的分类:
定滑轮:使用时,滑轮的轴固定不动
动滑轮:使用时,滑轮的轴随物体一起移动
二、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
定滑轮不省力、不省距离,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但费二倍距离,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1.课堂引入
定滑轮
支点在轴心O处
动力臂L1等于阻力臂L2
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
不计摩擦时,拉力大小等于物重的大小(F=G)
F
G
L2
L1
O
.
动滑轮
支点在边缘O处,L1=2L2
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不计摩擦和动滑轮自重时,拉力大小等于物重的一半
L1
L2
F
G
F
O
2.课堂活动
定滑轮的优点是可以改变拉力的方向;动滑轮的优点是可以省一半力。如果即要省力又要能改变拉力的方向,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滑轮组
2.课堂活动
1、定义
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的装置
2、特点:
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具备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优点)
滑轮组
2.课堂活动
实验探究:滑轮组的特点
1)两段绳子承担物重
n=2
2)三段绳子承担物重
n=3
2.课堂活动
【总结】滑轮组的特点:
使用滑轮组的时候,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由n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拉力就是总重的n分之一,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 就是重物升高的高度 h 的n倍。
若不计摩擦和动滑轮重,则有:
注意:n 的确定:遮住定滑轮,数绕在动滑轮上绳子段数。
2.课堂活动
由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
F
F
F
G
G
G
1
2
F=
G
1
3
F=
G
1
2
F=
G
拉力F的大小与吊起动滑轮的绳子股数n有关。
n=2
n=2
n=3
2.课堂活动
G
G
F3=
F3=1/3G
F4=
F4=1/4G
2.课堂活动
G
G
F5=?
F5=1/4G
F6=?
F6=1/5G
2.课堂活动
G
G
G
G
G
G
F1=1/2G
F2=1/3G
F3=1/3G
F4=1/4G
F5=1/4G
F6=1/5G
n=2
n=3
n=3
n=4
n=4
n=5
看谁最先找出规律
当n为偶数时,绳子的固定端系在定滑轮(偶定)
当n为奇数时,绳子的固定端系在动滑轮(奇动)
偶定奇动
3.典例分析
G
一组滑轮组,要想省3/4
的力,应该如何绕线?
分析:省3/4的力就是
F=1/4G
即n=4
绳子端点在定滑轮上
G
要想省4/5的力,应该如何绕线?
3.典例分析
补充:滑轮组横拉的情况
1.如图1所示,物体A重G=80N,在拉力作用下匀速前进,此时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40N,则绳端拉力F=______N(滑轮自重及绳子与滑轮的摩擦不计)
20
图1
3.典例分析
2.如图2所示,用滑轮组拉着重物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在绳的端点A的作用力F=30N,重物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多大?物体移动的距离为1m,绳端A移动的距离为多少?(不计滑轮本身的质量以及轴与轮间的摩擦)
S绳 = 3S物 = 3m
n = 3 f = 3F = 90N
图2
4.课堂小结
使用滑轮组的时候,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拉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 就是重物升高的高度 h 的几倍。
注意:省力多少由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n 的确定。
当n为偶数时,绳子的固定端系在定滑轮(偶定)
当n为奇数时,绳子的固定端系在动滑轮(奇动)
5.巩固训练
G
F
受力分析滑轮匀速上升,受力平衡。
F
F
F
G物
G动
3F=G动+G物
G
5.巩固训练
思考题:
在左图所示的滑轮组中,
(a)若动滑轮重G动不计,拉力F是多少?
(b)若动滑轮重G动不能忽略,那么图中的拉力F应等于多少?
G动
G
F
1
5
F=
G
1
5
F=
(G+G动)
分析:图中吊起动滑轮的绳子股数为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