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4单元基础知识检测卷(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4单元基础知识检测卷(有答案)

资源简介

第1-4单元基础知识检测卷-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蒙古(měng) 妩媚(wǔ) 烟渚(zhǔ) 婆娑(suō)
B.憧憬(tōng) 鏖战(áo) 咔嚓(chā) 叱咤风云(chà)
C.璀璨(cuǐ) 陨石(yǔn) 黑魆魆(qū) 鸣啭(zhuǎn)
D.叉腿(chà) 惟妙惟肖(xiào) 参差(cēn) 勾勒(l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柔美 俯案 纹丝不动 自做自受 大步流星
B.屹立 爆发 念念有辞 别出心裁 排山倒海
C.书籍 旗帜 忘乎所已 斩钉截铁 不可思议
D.颓然 青翠 居高临下 势不可当 威风凛凛
3.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
A.今天早上妈妈说会下雨,让我带上伞,我嫌麻烦就没带。放学的时候果然下起了雨,我一路淋着雨跑回家,真是自作自受啊!
B.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忘乎所以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C.王刚在乒乓球比赛中技高一筹,击败了对手,获得了冠军。
D.我军势如破竹,以排山倒海之势歼灭了敌人的残余部队。
4.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辆火车缓缓地飞驰出柏林。
B.车厢里坐着头发灰白的一位战时后备役老兵。
C.旅客们看见一位老妇人在数着“一、二、三”。
D.德国法西斯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各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的苦难。
5.“他”是个被遗弃的孩子,被“我”的外祖母养大。“他”聪明能干,却因为自私的雅科夫舅舅,在搬十字架时被压死。“他”是高尔基《童年》中的。(  )
A.“好事儿” B.阿廖沙 C.小茨冈 D.格里高利
6.下列与蒙古族有关的是 。(  )
A.泼水节 B.那达慕大会 C.竹筒饭
7.下列词语中,不是神话故事的是(  )
A.女娲补天 B.精卫填海 C.刻舟求剑 D.夸父逐日
8.“古老的钟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省略号的作用是(  )
A.表示列举的省略 B.表示话未说完
C.说话断断续续 D.引文的省略
9.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月别枝惊鹊(别的)
B.路转溪桥忽见(同“现”,出现)
C.孤帆远影碧空尽(全;都)
D.以子之矛陷子之盾(因为)
10.下列对各句所用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对偶,拟人)
B.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比喻,夸张)
C.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反复)
D.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反问、比喻)
11.“枨”字和“飧”字都是会意字,依照汉字的构字规律,它们的意思分别与什么有关?(  )。
A.长木柱、晚饭 B.木头、夕阳
C.长度、食物 D.成长、早餐
12.下列与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有关的歇后语,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
A.武松打虎——有去无回
B.刘姥姥进大观园——眼花缭乱
C.孔明夸诸葛亮——自吹自擂
D.唐三藏念紧箍咒——痛苦在后(猴)头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与“说”有关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毛主席向全世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②法官当庭 了判决书。
③这个人大肆 封建迷信,败坏民风乡风,破坏社会稳定。
④统计完选票,老师当场 了选举结果。
A.宣布 宣读 宣扬 宣告
B.宣告 宣读 宣扬 宣布
C.宣扬 宣布 宣告 宣读
D.宣读 宣告 宣布 宣扬
14.下列短语依次填入语段中空白处,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习近平爷爷指出,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梦想。因为,梦想是一盏灯, ;梦想是一叶帆, ;梦想是一首歌, ;梦想是一股泉, 。
①带我们驶向未来的海
②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
③浇灌出希望的花朵
④鼓舞我们前行的斗志
A.④①②③ B.④①③② C.②①④③ D.②④①③
15.请选择仔细阅读的部分。
张明的爷爷新买了一部手机,让张明帮他下载安装QQ、微信等一些常用的软件。张明也不知道该如何操作,他拿着手机的用户手册,应该仔细阅读哪个部分?(  )
A.手机安全信息 B.安全警示
C.手机使用说明 D.保修政策
16.下列句子中分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到处收集资料并认真分析;不拘泥于前人的说法,终于有了新的发现。
B.他时而歌唱,欢笑;时而悲伤,哭号。
C.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
D.清晨,天气骤然变冷,天空布满了铅色的阴云;中午,凛冽的寒风刮起来了,呼呼地吹了一个下午;黄昏时分,风停了,下起鹅毛般的大雪来。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7.看拼音,写词语。
páo xiào     gē da     shēn yín     bào yuàn    
yōng dài     jǔ sàng     dǐ yù     kū wěi    
yōu lǜ     cēn cī    
18.补充词语,并选择一个词语写一句话。
       不安 汹涌            不可     惟    惟    
威风            高一     别出         自    自    
   
19.查字典填空。
(1)“微”字是    结构,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第九画的笔画名称是    。
(2)“藏”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第十画是    。“宝藏”一词中“藏”的读音是    ,请写一个带“藏”字的成语    。
20.把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只填序号)
①   天    地 ②   钉    铁
③弄   成     ④   芳    赏
⑤   精    神 ⑥   驰    往
(1)含有反义词的词语有    、   。
(2)与“顾影自怜”意思相近的词语是    。
(3)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A、他说话办事    ,从不拖泥带水。
B、我怎能不仰望星空,对光明    ?
21.用“精”字组成恰当的词语填空。
这次艺术节活动真是丰富多彩!陈明对数码摄影比较    ,每次活动都能把其中    的镜头拍摄下来;李晨有一双    的小手,她做的浮雕画    极了;全班同学还    设计了新年邮票,那    的图案让人越看越喜欢。
2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死而后已。
(2)少小离家老大回,   。
(3)   ,无边光景一时新。
(4)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是啊!   
(5)月光下白的    ,紫的    。还有淡淡的    ,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    ,这是丁香。
(6)   ,   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
第1-4单元基础知识检测卷-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解答】A.正确。
B.有误,“憧憬”的“憧”应读“chōng”;“叱咤风云”的“咤”应读“zhà”。
C.有误,“鸣啭”的“啭”应读“zhuàn”;
D.有误,“叉腿”的“叉”应读“chǎ”;读“chà”时,指劈叉,两腿分开成一字形落地,是戏曲、杂技、体操、武术等的一种动作。
故选A。
2.【解答】A.有误,伏案:趴在桌子上(读书,写字,写作)。故“俯案”的“俯”错误,应改为“伏”。自作自受:自己做了错事,自己承受不好的后果。故“自做自受”的“做”错误,应改为“作”。
B.有误,念念有词:现多用来形容人嘟嘟囔囔说个不停。故“念念有辞”的“辞”错误,应改为“词”。
C.有误,忘乎所以:由于过度兴奋或骄傲自满而忘记了言行应该把握的分寸。故“忘乎所已”的“已”错误,应改为“以”。
D.正确。
故选:D。
3.【解答】A、C、D恰当。
B.不恰当,忘乎所以:指由于过度兴奋或骄傲自满而忘记了言行应该把握的分寸。与语境不相符。
故选:B。
4.【解答】A.有误,前后矛盾,去掉“缓缓地”。
B.有误,词序不对,把“一位”放在“头发灰白的”的前面。
C.正确。
D.有误,用词不当,把“苦难”改为“灾难”。
故选C。
5.【解答】《童年》是苏联作家马克西姆 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该作讲述了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沙俄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通过阅读可知,“他”是高尔基《童年》中的小茨冈。
故选C。
6.【解答】《草原》这篇课文记叙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蒙古族人民的重要节日是那达慕大会。那达慕大会多半选择在牧草茂盛、牛羊肥壮的七八月份举行。
故选:B。
7.【解答】“刻舟求剑”不是神话故事,它是寓言故事,寓言故事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故选:C。
8.【解答】句子中的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
故选:A。
9.【解答】A.“明月别枝惊鹊”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古诗词作品《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意思是:明亮的月光掠过枝头,惊飞了树上的鸟鹊。别:树枝、旁枝。解释错误。
B.“路转溪桥忽见”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古诗词作品《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意思是:道路转过溪水的源头,它便忽然出现在眼前。“见”同“现”,出现。解释正确。
C.“孤帆远影碧空尽”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意思是: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尽:尽头。解释错误。
D.“以子之矛陷子之盾”意思是:用你的矛,来攻击你的盾。以:用。解释错误。
故选:B。
10.【解答】A、B、C正确。
D.错误,有问有答,运用了设问的修辞。“一江春水”夸大了“愁”,运用了夸张的修辞。
故选:D。
11.【解答】枨,会意字,读作:chéng。从木,从长。“木”与“长”联合起来表示“长木柱”。飧,会意字,读作:sūn。从夕,从食。“夕”与“食”联合起来表示“晚饭”。
故选:A。
12.【解答】A.有误,“武松打虎”应对应“一举成名”。
B、C、D正确。
故选:A。
13.【解答】宣布:公开正式告诉(大家)。宣读:在集会上向群众朗读(布告、文件等)。宣扬:广泛宣传,使大家知道;传布。宣告:宣布(多用于重大事件)。
①根据词义,结合本题语境,应选填词语“宣告”。
②根据词义,结合本题语境,应选填词语“宣读”。
③根据词义,结合本题语境,应选填词语“宣扬”。
④根据词义,结合本题语境,应选填词语“宣布”。
故选:B。
14.【解答】按照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排列,应是“一盏灯”搭配“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一叶帆”搭配“带我们驶向未来的海”,“一首歌”搭配“鼓舞我们前行的斗志”,“一股泉”搭配“浇灌出希望的花朵”。
故选:C。
15.【解答】本题考查了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选择不同的阅读内容的能力。结合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中“交流平台”的学习可知,要想知道手机的操作方法,应仔细阅读“手机使用说明”这一部分。
故选:C。
16.【解答】A.有误,“他到处收集资料并认真分析”只是句子间的简短停顿,后面加逗号。
B、C、D正确。
故选:A。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7.【解答】故答案为:
咆哮 疙瘩 呻吟 抱怨
拥戴 沮丧 抵御 枯萎
忧虑 参差
18.【解答】忐忑不安 汹涌澎湃 坚不可摧 惟妙惟肖
威风凛凛 技高一筹 别出心裁 自言自语
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
故答案为:
忐 忑 澎 湃 坚 摧 妙 肖
凛 凛 技 筹 心 裁 言 语
这幅画把儿童活泼有趣的神态画得惟妙惟肖。
19.【解答】(1)“微”是左中右结构,部首是“彳”,第九画的笔画名称是“横折提”。
(2)“藏”的音序“C”,音节是“cang”,第十画是“竖”。“宝藏”的“藏”读音是“zàng”,含有“藏”的成语是:藏龙卧虎。
故答案为:
(1)左中右 彳 横折提;
(2)C cang 竖 zàng 藏龙卧虎。
20.【解答】①欢天喜地;②斩钉截铁;
③弄巧成拙;④孤芳自赏;
⑤聚精会神;⑥心驰神往;
(1)“天”和“地”,“巧”和“拙”分别是反义词,故含有反义词的词语有“欢天喜地”“弄巧成拙”。
(2)顾影自怜:回头看看自己的影子,怜惜起自己来;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也指自我欣赏。孤芳自赏:指自命清高,自我欣赏的人。也指脱离群众,自以为了不起。故与“顾影自怜”意思相近的词语是“孤芳自赏”。
(3)
A、斩钉截铁:比喻言行坚决果断,毫不犹豫、拖沓。结合语境选择“斩钉截铁”。
B、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结合语境选择“心驰神往”。
故答案为:
①欢 喜;②斩 截;
③巧 拙;④孤 自;
⑤聚 会;⑥心 往;
(1)①③;
(2)④;
(3)
A、②;
B、⑥。
21.【解答】精通:熟练地掌握。
精彩:特别好,最出色的。
精巧:精致灵巧。
精美:精致美好。
精心:非常用心。
精致:精巧细致。
故答案为:
精通 精彩 精巧 精美 精心 精致
22.【解答】(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诸葛亮的名言,意思是: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
(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出自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3)“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出自宋代诗人朱熹的《春日》。
(4)出自课文《草原》,是现代作家、诗人老舍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 主要讲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和蒙汉联欢图,作者在最后引用了一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抒发了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和对蒙汉两族的深情厚谊。
(5)这句话出自《丁香结》,是作家宗璞的一部散文集,作者以丁香结象征生活中解不开的愁怨。这段话主要写了丁香花的颜色、气味。在晚间能辨出是丁香花的原因是它独特的淡淡的幽雅的甜香,能使人一下子辨别出来。
(6)这句话出自《开国大典》。《开国大典》写的是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课文先介绍了参与开国大典的各界人士与天安门广场的情况;然后描绘了广场的布置情况和群众队伍的场面;接着作者按照主席宣布新国家成立、进行升旗仪式、宣读公告的顺序介绍了开国大典的全过程;最后写了阅兵式和群众游行的盛况。
故答案为:
(1)鞠躬尽瘁;
(2)乡音无改鬓毛衰;
(3)胜日寻芳泗水滨;
(4)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5)潇洒 朦胧 幽雅 分辨出;
(6)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