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财务管理》(西南财大版·2020)同步教案:项目三 钱从哪里来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职《财务管理》(西南财大版·2020)同步教案:项目三 钱从哪里来

资源简介

项目三 钱从哪里来
教学要求
了解资金需要量的预测方法
了解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和最优资本结构
掌握筹资的主要途径,明确相应的优缺点
教学重点
筹资的动机、渠道和方式
计算债券的发行价格
财务杠杆的计算
教学难点
销售百分比法预测资金需要量
资金成本的计算
每股收益分析法的应用
课时安排
5课时
教学内容
任务一 筹资管理
一、企业筹资的概念和动机
(一)企业筹资的概念
企业筹资是指企业作为筹资主体,根据自身对生产经营、对外投资和调整资本结构等的需要,通过各种筹资渠道和金融市场,运用各种筹资方式,经济有效地筹措和集中资本的活动。
(二)企业筹资的动机
1.创立性筹资动机
创立性筹资动机是指企业设立之初为取得资本金并形成开展经营活动的基本条件而产生的筹资动机。
2.扩张性筹资动机
扩张性筹资动机是指企业因扩大经营规模或对外投资需要而产生的筹资动机。
3.支付性筹资动机
支付性筹资动机是指为了满足经营业务活动的正常波动所形成的支付需要而产生的筹资动机。包括原材料的大量采购、员工工资的集中发放等。
4.调整性筹资动机
调整性筹资动机是指企业因调整资本结构而产生的筹资动机。
5.混合性筹资动机
同时满足多种需求的筹资动机称为混合性筹资动机。
二、企业筹资的分类
(一)按所筹资金的性质分类
1.权益性筹资
又称自有资金筹资,是指企业通过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留存收益等方式筹措资金。权益性资金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2.债权性筹资
是指企业依法筹措并依约使用、按期偿还的资本来源,主要包括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各种借款、应付债券、应付票据等。
3.混合性筹资
是指兼具权益性筹资和债权性筹资双重属性的筹资方式,主要是发行优先股和可转换债券。
(二)按所筹资金的使用期限分类
1.短期筹资
短期资金一般是指使用期限不超过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经营周期以内的资金。短期资金主要通过采用商业信用、短期银行借款、短期债券融资、应收账款转让等方式来筹集。
2.长期筹资
长期资金是指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或超过一年的一个经营周期以上的资金。长期资金通常采用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发行债券(除特别说明,本书所指债券均为公司债券)、取得长期借款、融资租赁和留存收益积累等方式来筹集。
(三)按所筹资金的范围分类
1.内部筹资
内部筹资是指在企业内部通过留存利润的方式来实现资金的筹集。
2.外部筹资
外部筹资是指利用企业外部的资金来源来筹集资金。除企业内部积累外,其他都属于外部筹资。
三、企业筹资的渠道和方式
(一)企业筹资的渠道
1.国家财政资金
通常情况下,只有国有独资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才能利用国家财政资金进行筹资。
2.银行信贷资金
银行信贷资金是银行对企业的各种贷款。
我国银行主要分为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三类。其中,中央银行即中国人民银行;商业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政策性银行有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
3.非银行金融机构资金
非银行金融机构是指除了银行以外的各种金融中介机构,主要有信托投资公司、保险公司、租赁公司、证券公司、财务公司等。
4.其他企业资金
其他企业资金主要是指其他法人单位以其可以支配的资产对企业投入的资金,主要包括企业之间的相互投资和商业信用。
5.民间闲置资金
民间闲置资金是指企业职工和居民个人的结余货币,是游离于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之外的个人资金。
6.企业自留资金
企业自留资金是企业内部形成的资金,主要包括提取的公积金和保留的未分配利润等。
(二)企业筹资的方式
1.吸收直接投资
企业按照“共同投资、共担风险、共享利润”的原则直接吸收国家、法人及个人投入资金的一种筹资方式。这种筹资方式形成的是企业的权益性资金。
2.发行股票
发行股票是指股份公司通过发行股票筹措权益性资金的一种筹资方式。
3.利用留存收益
利用留存收益是指根据投资者的意见和企业的具体情况把留存的、应分配给投资者的未分配利润和提取的盈余公积转化为投资的过程。
4.向银行借款
向银行借款是指企业根据借款合同从有关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借入资金,到期需要还本付息的一种筹资方式。
5.利用商业信用
利用商业信用是指商品交易中延期付款或延期交货所形成的借贷关系。
6.发行债券
发行债券是指企业通过发行债券筹措债务性资本的一种筹资方式。
任务二 预测资金需要量
一、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又称分析调整法,是以有关项目基期年度的平均资金需要量为基础,根据预测年度的生产经营任务和资金周转加速的要求进行分析调整,预测资金需要量的方法。
因素分析法下资金需要量的计算公式为
资金需要量=(基期资金平均占用额-不合理资金占用额)×(1+预测期销售增长率)×(1-预测期资金周转速度增长率)
二、销售百分比法
销售百分比法是指以资金与销售额的比率为基础,预测未来资金需要量的方法。
(一)前提假设
(1)企业的部分资产和负债与销售额同比例变化。
(2)企业各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结构已达到最优。
(二)基本步骤
(1)确定随销售额的变动而变动的资产和负债项目。
(2)计算敏感项目销售百分比。敏感项目销售百分比的计算公式为
敏感项目的销售百分比=基期敏感项目金额÷基期销售额
(3)预计销售增长率。
(4)确定需要增加的资金数额。
需要增加的资金数额=(资产的增加额-负债的增加额)×销售增长率
(5)根据有关财务指标的约束确定对外筹资数额。
(三)对外筹资需要量
对外筹资需要量=资产的增加额-负债的增加额-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
=
式中,A为随销售变化的资产(敏感资产);B为随销售变化的负债(敏感负债);S1为基期销售额;S2为预测期销售额;ΔS为销售的变动额;P为销售净利率;E为留存收益比率。
任务三 筹资的主要途径
一、权益资金筹集
(一)吸收直接投资
1.吸收直接投资的种类
吸收直接投资的种类有吸收国家直接投资、吸收法人直接投资、吸收个人直接投资、合资经营。
2.吸收直接投资的优缺点
(1)吸收直接投资的优点:①有助于企业尽快形成生产能力;②沟通容易,不必公开披露;③有利于提高企业信誉;④筹资风险小。
(2)吸收直接投资的缺点:①资金成本较高;②容易分散企业控制权;③不便于产权交易。
(二)发行股票
1.股票的分类
(1)按股东权利和义务的不同,股票可分为普通股股票和优先股股票。
(2)按股票票面是否记载股东的姓名或名称,可将股票分为记名股票和无记名股票。
(3)按股票票面有无金额,股票可分为面额股票和无面额股票。
(4)按发行对象和上市地区不同,股票可分为A股、B股、H股等。
2.发行普通股
(1)普通股股东具有的权利具体如下:
①参与经营管理权。主要体现在可以在股东大会上行使表决权。
②查阅权。普通股股东对公司的有关文件有查阅的权利。
③股利分配请求权。
④出让股份权。
⑤优先认股权。当公司增发普通股股票时,原有股东有权按持有公司股票的比例,优先认购股票。
⑥剩余财产的分配请求权。当公司解散、清算后,在向全体债权人清偿债务之后尚有剩余财产的,股东有权请求分配。
(2)股票上市。股票上市是指股份公司公开发行的股票符合规定条件,经过申请核准后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过程。
(3)普通股筹资的优缺点。普通股筹资的优点主要有:没有固定利息负担,是永久性的资本,筹资风险小,能提高公司的信誉。普通股筹资的缺点主要有:筹资成本较高,容易分散公司的控制权,增发新股可能会降低每股收益。
3.发行优先股
(1)优先股可按不同的标准,分为不同的类型。
①按股利能否累积,优先股可分为累积优先股和非累积优先股。
②按能否赎回,优先股可分为可赎回优先股和不可赎回优先股。
③按能否转换为普通股,优先股可分为可转换优先股和不可转换优先股。
累积优先股、可转换优先股均对股东有利,可赎回优先股对股份公司有利。
(2)优先股筹资的优缺点。优先股筹资的优点主要有:没有固定到期日,不用偿还本金;股利支付固定且具有一定弹性;可以调整资本结构;能够发挥财务杠杆作用。优先股筹资的缺点主要有:筹资成本高,筹资限制多,筹资财务负担重。
二、债务资金筹集
(一)向银行借款
1.银行借款的分类
按借款期限的不同,银行借款可分为短期借款、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三类。按有无担保,银行借款可分为信用借款和担保借款。
2.银行借款的信用条件
按照国际惯例,银行借款往往附加一些信用条件,主要有信用额度、周转信用协议和补偿性余额。
3.银行借款筹资的优缺点
优点:筹资速度快;筹资成本低;借款弹性大。
缺点:财务风险较大;限制条件较多;筹资数量有限。
(二)发行债券
1.债券的分类
按是否记名,债券可分为记名债券和无记名债券。按有无抵押担保,债券可分为担保债券和信用债券。按能否转换为普通股,债券可分为可转换债券和不可转换债券。按能否公开发行,债券可分为公开发行债券和非公开发行债券。
2.债券的信用等级
3.债券的发行价格
当票面利率高于市场利率时,溢价发行债券;当票面利率低于市场利率时,折价发行债券;当票面利率与市场利率一致时,则可以平价发行债券。
其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n为债券期限;t为计息期数。
4.债券筹资的优缺点
(1)债券筹资的优点:①资本成本较低;②可以发挥财务杠杆作用;③可以保障股东的控制权;④便于调整资本结构。
(2)债券筹资的缺点:①债券筹资的风险高;②债券筹资的限制条件多。
(三)利用商业信用
1.商业信用的主要类型
(1)应付账款。应付账款是卖方允许买方在购货后一定时期内支付货款的一种形式。
(2)应付票据。应付票据是指由出票人出票,由承兑人允诺在一定时期内支付一定款项的书面证明。
(3)预收账款。预收账款是卖方企业在交付货物之前向买方先收取部分或全部货款的信用形式。
2.商业信用的条件
(1)预付货款。
(2)延期付款,但不提供现金折扣。
(3)延期付款,但提前付款可以享受现金折扣。例如,“2/10,N/30”的意思是:如果买方在10天内付款,将享受2%的现金折扣。
放弃现金折扣的成本可按下式计算
3.商业信用筹资的优缺点
(1)商业信用筹资的优点。
①与银行借款相比,商业信用筹资的限制条件较少。
②商业信用筹资比较便利。
③商业信用筹资的成本低。
④商业信用筹资的弹性大。
(2)商业信用筹资的缺点。商业信用筹资的缺点表现为期限一般较短,如果企业取得现金折扣,则时间会更短;如果企业放弃现金折扣转而寻求其他的筹资途径,则要付出较高的资金成本。
任务四 筹资决策
一、资金成本
(一)资金成本概述
广义的资金成本是指企业筹集和使用任何资金,不论是短期还是长期,都要付出相应的代价;狭义的资金成本仅指企业筹集和使用长期资金(包括自有资金和借入长期资金)的成本。本节仅讨论长期资金的成本。
2.资金成本的构成
(1)资金筹集费。资金筹集费是指企业在筹措资金的过程中为获取资金而付出的费用,如向银行支付的借款手续费,发行股票、债券需要支付的发行费等。
(2)资金使用费。资金使用费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投资过程中因使用资金而付出的代价,如向股东支付的股利、向债权人支付的利息等。
3.资金成本的种类
按资金成本的用途不同,资金成本可分为个别资金成本、加权平均资金成本和边际资金成本。
(二)资金成本的计算
式中,K为资金成本,以百分率表示;D为资金使用费;P为筹资数额;F为资金筹集费;f为资金筹集费率。
1.个别资金成本的计算
(1)银行借款成本的计算。
式中,Ki为银行借款成本;L为银行借款总额;i为银行借款利率;T为所得税税率;f为银行借款的资金筹集费率。
由于银行借款的手续费很低,上式中的f常可以忽略不计,故上式可简化为
(2)债券成本的计算。
式中,Kb为债券成本;B为债券面值;i为债券的票面利率;T为所得税税率;B0为债券筹资额,按发行价格确定;f为债券筹资费率。
(3)权益资金成本的计算。
2.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的计算
式中,Kw为加权平均资金成本;Wj为第j种资金占总资金的比重;Kj为第j种资金的成本;n为筹资方式的种类数量。
3.边际资金成本的计算
边际资金成本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其权数为市场价值权数,不应使用账面价值权数。
二、财务杠杆
(一)财务杠杆的概念
由于债务利息和优先股股利的存在而导致普通股股东的权益变动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的现象就是财务杠杆。
(二)财务杠杆的计量
财务杠杆系数=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
式中,DFL为财务杠杆系数;EPS为变动前的每股收益;ΔEPS为每股收益的变动额;EBIT为变动前的息税前利润;ΔEBIT为息税前利润的变动额。
对于发行优先股并向银行借款的企业来说,其简化公式为
如果企业没有发行优先股,则财务杠杆系数的简化公式为
从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当企业既没有发行优先股,也没有向银行借款时,财务杠杆系数为1。
(三)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的关系
财务杠杆会加大财务风险,所以企业举债的比重越大,财务杠杆效应越强,其财务风险就越大。
三、资本结构及筹资决策方法
(一)资本结构
1.资本结构的含义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在实务中,资本结构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资本结构是指长期资本的结构,广义的资本结构是指全部资本的结构。本章所讲的资本结构是狭义的资本结构。
2.最优资本结构
最优资本结构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使企业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最低、企业价值最大的资本结构。
3.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
(1)企业的销售增长情况。
(2)管理人员的态度和企业股权的分布。
(3)企业的财务状况。
(4)资产结构。
(5)贷款人和信用评级机构的影响。
(6)行业因素。
(7)利率水平的变动趋势。
(二)筹资决策方法
1.每股收益分析法
每股收益分析法又称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法。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是指不同筹资方式下每股收益相等时的息税前利润,也就是说在每股收益无差别点上,无论是采用债务筹资方案还是权益筹资方案,每股收益都是相等的,表现在公式中为
式中,为息税前利润平衡点,即每股收益无差别点;I1、I2为两种筹资方式下的债务年利息;DP1、DP2为两种筹资方式下的优先股股利;N1、N2为两种筹资方式下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T为所得税税率。
2.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比较法
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比较法通过计算和比较各种可能的筹资组合方案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从而选择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最低的方案。即能够降低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的资本结构就是合理的资本结构。这种方法更侧重于从资本投入的角度对筹资方案和资本结构进行优化分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