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01张PPT)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课前自主预习案课堂互动探究案课前自主预习案素能目标★考向导航基础梳理——系统化知识点一 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杂交方法1.豌豆作杂交实验材料的优点自花异花2.孟德尔遗传实验的杂交操作“四步曲”自花传粉外来花粉知识点二 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假说—演绎”分析高茎相对显性性状分离遗传因子彼此分离随机结合Ddd1∶1知识点三 分离定律等位基因减数分裂Ⅰ后期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有性生殖基能过关——问题化一、判一判(判断正误并找到课本原话)1.孟德尔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并证明了遗传因子就是基因。(必修2 P5正文)( )2.在孟德尔提出对分离现象解释的假说时,生物学界还没有认识到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必修2 P5相关信息)( )3.如果孟德尔当时只统计10株豌豆杂交的结果,则很难正确地解释性状分离现象。实验统计的样本数目足够多,是孟德尔能够正确分析实验结果的前提条件之一。(必修2 P6讨论)( )4.“演绎”就是进行测交实验,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测相符,就可以证明假说正确。反之,则证明假说错误。(必修2 P7科学方法)( )×√√×5.子代中只要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即属于“性状分离”。(必修2 P4正文)( )6.F1测交子代表型及比例能直接真实地反映出F1配子种类及比例,但无法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必修2 P7正文)( )7.F2的表型比例为3∶1的结果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必修2 P7正文)( )8.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必修2 P8概念检测1)( )9.纯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纯合子。(必修2 P8概念检测1)( )×√×××二、议一议【教材易漏拾遗】1.[必修2 P4表1-1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结果分析]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F2出现3∶1的分离比的条件是什么?提示:①所研究的每一对相对性状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相对性状为完全显性。②每一代不同类型的配子都能发育良好,且不同配子结合机会相等。③所有后代都处于比较一致的环境中,且存活率相同。④供实验的群体要大,个体数量要足够多。2.[必修2 P6探究·实践拓展]材料用具 两个小桶,分别标记甲、乙;两种大小相同、颜色不同的彩球各20个,一种彩球标记D,另一种彩球标记d。思考:有同学认为本实验中甲、乙两个小桶中彩球的数量不一定相等,只要每个小桶中颜色不同的彩球比例为1∶1即可。该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提示:该同学的观点正确。甲、乙小桶代表生殖器官,颜色不同的彩球代表配子的种类。杂合子产生的雌配子或雄配子的种类均有两种,比例均为1∶1,且雄配子数量一般多于雌配子的数量(雌雄配子经减数分裂产生的数目不同)。3.[必修2P8拓展应用]水稻的非糯性和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非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而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是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现在用纯种的非糯性水稻和纯种的糯性水稻杂交,取F1花粉加碘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半数花粉呈蓝黑色,半数呈橙红色(并非任何淀粉遇碘液均变蓝)。思考:(1)花粉出现这种比例的原因是什么? (2)实验结果验证了什么? 提示:在F1水稻细胞中含有一个控制支链淀粉合成的遗传因子和一个控制直链淀粉合成的遗传因子。在F1形成配子时,两个遗传因子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含支链淀粉遗传因子的配子合成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含直链淀粉遗传因子的配子合成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其比例为1∶1。提示:分离定律。即在F1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4.[必修2 P8思维训练拓展]本来开白花的花卉,偶然出现了开紫花的植株。如何获得纯种开紫花的植株? 提示:获得纯种开紫花植株的方法有两种:①用紫花植株的花粉进行花药离体培养,然后用秋水仙素处理,保留紫花品种。②让该紫花植株连续自交几代,即将每次自交后代的紫花植株选育后再进行自交,直至自交后代不再出现白花植株为止。课堂互动探究案考点一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任务1 完成杂交实验的相关问题孟德尔选用豌豆为实验材料进行杂交实验,运用“假说—演绎法”成功揭示了遗传的两个基本定律,请分析作答:(1)“假说—演绎法”中“假说”与“演绎”的内容:①“假说”的内容:a.生物性状是由________决定的;b.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c.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d.受精时______________是随机的。②“演绎”的内容:F1(Dd)能___________________(D∶d=1∶1)。遗传因子雌雄配子的结合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2)孟德尔运用“遗传因子”解释了豌豆杂交实验现象,那么,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分开发生在什么时间?(3)“演绎”是否就是测交实验?孟德尔的演绎推理结果与实验结果分别是多少?是否吻合?杂种子一代在产生配子时,即F1的性原细胞在减数分裂Ⅰ后期,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演绎”不同于测交实验,前者只是理论推导,后者则是在大田中进行杂交实验验证。孟德尔演绎推理的结果为Dd×dd→子代显隐性性状之比为1∶1,其测交实验验证的结果为87∶79,这与理论推导比例基本吻合。任务2 填写完成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中的相关种类和比例(1)F1(Dd)的配子种类和比例:________________。(2)F2的基因型种类和比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F2的表型种类和比例:____________________。(4)F1的测交后代基因型种类和比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F1的测交后代表型种类和比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种(D、d),1∶13种(DD、Dd、dd),1∶2∶12种(显性、隐性),3∶1 2种(Dd、dd),1∶12种(显性、隐性),1∶1任务3 观察下列图示,回答相关问题(1)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图示是______。(2)发生时间:________________。(3)基因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是______________。C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4)适用范围①______(填“原核”或“真核”)生物______(填“无性”或“有性”)生殖的______(填“细胞核”或“细胞质”)遗传。②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的______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真核有性细胞核一一任务4 完善验证分离定律的四种方法(1)自交法:若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则________基因的分离定律,性状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________基因控制。(2)测交法:若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则________基因的分离定律,性状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________基因控制。(3)花粉鉴定法:取杂合子的花粉,对花粉进行特殊处理后,用显微镜观察并计数,若花粉粒类型比例为________,则可直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4)单倍体育种法:取花药离体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若植株有____种表型且比例为________,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符合一对等位符合一对等位1∶1 两1∶11.孟德尔实验的3个易错点(1)对母本去雄、套袋:去雄应在花粉未成熟时就进行,套袋的目的是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2)正交和反交:纯种高茎豌豆和纯种矮茎豌豆杂交,不论高茎豌豆作父本还是作母本,实验结果相同,即正反交实验结果相同。(3)“演绎”≠测交:“演绎”不同于测交实验,前者只是理论推导,后者则是在大田中进行杂交实验验证。2.“四步法”理顺“假说—演绎”推理过程3.孟德尔分离定律F2出现3∶1分离比的条件(1)所研究的每一对相对性状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相对性状为完全显性。(2)每一代不同类型的配子都能发育良好,且不同配子结合机会相等。(3)所有后代都处于比较一致的环境中,且存活率相同。(4)供实验的群体要大,个体数量要足够多。4.分离定律核心概念间的联系5.相同基因、等位基因与非等位基因考向一 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1.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合子,可使杂交实验结果更可靠B.进行人工杂交时,必须在豌豆花未成熟前除尽母本的雄蕊C.在统计时,F2的数量越多,理论上其性状分离比越接近3∶1D.孟德尔提出杂合子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的假说,并通过实际种植来演绎答案:D解析: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合子,可使杂交实验结果更可靠,A正确;进行人工杂交时,必须在豌豆花未成熟前除尽母本的雄蕊,以防止其自花传粉,B正确;在统计时,F2的数量越多,理论上其性状分离比越接近3∶1,C正确;杂合子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是演绎推理,之后通过实际种植来验证,D错误。2.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的过程中运用了假说—演绎法。在孟德尔的研究过程中,“演绎推理”的步骤是指( )A.完成了豌豆的正、反交实验B.提出假说,解释性状分离现象C.设计测交实验,预期实验结论D.完成测交实验,得到实验结果解析:假说—演绎法的基本步骤是提出问题→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的过程中,通过豌豆的正、反交实验,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假说,解释性状分离现象;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即设计测交实验,预期实验结论;完成测交实验,得到实验结果,属于对“演绎推理”的验证。答案:C考向二 相关核心术语的比较和应用3.[经典模拟]下列有关概念之间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般来说,基因型决定表型B.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C.杂合子自交后代没有纯合子D.性状分离是由于基因的分离解析:基因型对表型起决定作用,基因型相同,表型一般也相同,但环境条件也影响表型,A正确;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B正确;杂合子自交,后代中可能有纯合子出现,C错误;性状分离是由于基因的分离,D正确。答案:C考向三 分离定律的实质4.[经典模拟]下图是基因型为Aa的生物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于( )A.① B.②C.③ D.①②解析: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于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答案:A5.[2023·日照检测]基因型为Aa的大豆植株产生的配子及比例是( )A.雌A∶雄a=1∶1 B.雌A∶雄a=3∶1C.雄A∶雄a=3∶1 D.雌A∶雌a=1∶1解析:基因型为Aa的大豆植株产生的雄配子数量远多于雌配子,根据基因分离定律可知,Aa产生的雄配子和雌配子各有A、a两种,并且两种雄(或雌)配子的数量相等。答案:D考向四 分离定律的验证方法及关键点6.[经典高考]孟德尔对于遗传学的重要贡献之一是利用设计巧妙的实验否定了融合遗传方式。为了验证孟德尔遗传方式的正确性,有人用一株开红花的烟草和一株开白花的烟草作为亲本进行实验。在下列预期结果中,支持孟德尔遗传方式而否定融合遗传方式的是( )A.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1代全为红花B.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1代全为粉红花C.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2代按照一定比例出现花色分离D.红花亲本自交,子代全为红花;白花亲本自交,子代全为白花答案:C解析:融合遗传主张子代的性状是亲代性状的平均结果,融合遗传方式传递的遗传性状在后代中不分离。基因的分离定律是双亲杂交的F1表现显性亲本性状(或显性的相对性),F1自交产生的F2代会出现一定的性状分离比。7.[2023·冀州中学模拟]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红褐色。下面是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进行观察的结果,其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分离定律的一项是( )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B.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红褐色C.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D.F1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解析:验证分离定律的方法有自交法、测交法和花粉鉴定法等,其中花粉鉴定法可直接证明杂合子能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是最直接的验证方法,C正确。答案:C考向五 杂交实验过程的综合考查8.[经典高考]鸭蛋蛋壳的颜色主要有青色和白色两种。金定鸭产青色蛋,康贝尔鸭产白色蛋。为研究蛋壳颜色的遗传规律,研究者利用这两个鸭群做了五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问题:(1)根据第1、2、3、4组的实验结果可判断鸭蛋壳的_____色是显性性状。(2)第3、4组的后代均表现出__________现象,比例都接近________。(3)第5组实验结果显示后代产青色蛋的概率接近______,该杂交称为____,用于检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第1、2组的少数后代产白色蛋,说明双亲中的________鸭群中混有杂合子。(5)运用________方法对上述遗传现象进行分析,可判断鸭蛋壳颜色的遗传符合孟德尔的__________定律。青性状分离3∶11/2测交F1相关的基因组成,F1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金定统计学分离考点二 分离定律的题型归类分析 任务1 显、隐性性状的判断与实验设计(1)根据子代性状判断:①不同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 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 子代所出现的性状为______性状,另一性状为______性状。②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 子代出现不同表型 子代所出现的新的表型为______性状。(2)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 F2代性状分离比为3∶1 其中“3”的表型为______性状。显性隐性隐性显性(3)合理设计杂交实验,判断性状的显、隐性:显性显性显性隐性(4)根据遗传系谱图进行判断:双亲表现正常,后代出现“患者”,则致病性状为隐性,如图甲所示,由该图可以判断白化病为隐性性状;双亲表现患病,后代出现“正常”,则致病性状为显性,如图乙所示,由该图可以判断多指是显性性状。任务2 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判定(1)自交法:此法主要用于植物,而且是最简便的方法。(2)______:待测对象若为雄性动物时应注意与多个隐性雌性个体交配,以产生更多的后代个体,使结果更有说服力。无性状分离有性状分离测交法隐性纯合子无性状分离有性状分离(3)单倍体育种法:此法只适用于植物。秋水仙素杂合子纯合子(4)花粉鉴定法: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液呈现不同颜色。如果花粉有两种,且比例为1∶1,则被鉴定的亲本为 ;如果花粉 ,则被鉴定的亲本为纯合子。此法只适用于一些特殊的植物(如水稻等)。杂合子只有一种任务3 杂合子Aa连续自交,子n代的比例分析根据上表比例,杂合子、纯合子所占比例坐标曲线图为:图中a、b、c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纯合子、显性(隐性)纯合子、杂合子某群体中AA占2/5、Aa占3/5,则自由交配的方式有4种,分析如下: ♀ ♂ 1.易错提醒(1)应用测交法的前提条件是已知生物性状的显隐性,此方法常用于动物遗传因子组成的检测。(2)植物遗传因子组成的检测常用自交法,也可用测交法,但自交法更简便。(3)若据性状分离比3∶1来确认显隐性,则须符合“大样本”条件,即在大量统计基础上,得出结论。2.自交和自由交配的区分(1)自交自交强调的是相同基因型个体之间的交配。对于植物,自花传粉是一种最为常见的自交方式;对于动物(雌雄异体),自交更强调参与交配的雌雄个体基因型相同。如基因型为AA、Aa的植物群体中自交是指:(AA×AA)、(Aa×Aa),其后代基因型及概率为AA、Aa、aa,后代表型及概率为A_、aa。(2)自由交配自由交配强调的是群体中所有个体进行随机交配,以基因型为AA、Aa的动物群体为例,进行随机交配的情况如下:♂×♀欲计算自由交配后代基因型、表型的概率,有以下几种解法。解法一 自由交配方式(四种)展开后再合并♀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合并后,基因型为AA、Aa、aa,表型及概率为A_、aa。解法二 利用基因频率推算已知群体基因型AA、Aa,不难得出A、a的基因频率分别为、,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后代中:AA=()2=,Aa=2×=,aa=()2=。考向一 显隐性及纯合子、杂合子的综合判断1.[经典高考]人类常染色体上β 珠蛋白基因(A+)既有显性突变(A)又有隐性突变(a),突变均可导致地中海贫血。一对皆患地中海贫血的夫妻生下了一个正常的孩子,这对夫妻可能( )A.都是纯合子 B.都是杂合子C.都不携带显性突变基因D.都携带隐性突变基因解析:突变的结果是产生相应的等位基因,若为显性突变,则患者的基因型为AA+或AA,若为隐性突变,则患者为aa。由于一对皆患地中海贫血的夫妻生下了一个正常的孩子,则这个正常孩子必含A+基因,故夫妻双方中不可能有AA,而只能为AA+,据此可排除A、C、D三项。答案:B2. 某植物的紫花与红花是一对相对性状,且是由单基因(D、d)控制的完全显性遗传。现有一株紫花植株和一株红花植株作实验材料,设计如表所示实验方案以鉴别两植株的基因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两组实验中,都有能判定紫花和红花的显隐性的依据B.①全为紫花,④的基因型为DD×DdC.②紫花和红花的数量之比为1∶1,⑤为Dd×ddD.③的基因型为Dd,判定依据是子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亲本有隐性基因答案:B解析:紫花自交,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可以判定出现的新性状为隐性性状,亲本性状(紫花)为显性性状,亲本(③)的基因型为Dd;由紫花×红花→后代全为紫花,可以判定紫花为显性性状,A、D正确;①全为紫花,且亲本紫花自交,故④的基因型可能为DD×DD,B错误;紫花×红花→后代中紫花和红花的数量之比为1∶1,则⑤为Dd×dd,C正确。考向二 自交与自由交配(随机交配)的考查3.已知果蝇的灰身(B)对黑身(b)是显性,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让某一种群内的灰身果蝇自由交配,发现F1中灰身与黑身的比例为24∶1。在F1中,除去黑身果蝇,然后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理论上F2中灰身与黑身的比例是( )A.15∶1 B.24∶1C.35∶1 D.48∶1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F1中灰身BB占4/5×4/5=16/25,Bb占2×1/5×4/5=8/25,则除去黑身果蝇后F1中BB∶Bb=2∶1,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其比例为B∶b=5∶1,因此让该剩余的灰身果蝇自由交配,F2黑身的比例为1/6×1/6=1/36,则理论上F2灰身与黑身的比例是35∶1。答案:C4.用基因型为Aa的小麦分别进行连续自交、随机交配、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根据各代Aa基因型频率绘制曲线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曲线Ⅱ的F3中Aa基因型频率为0.4B.曲线Ⅲ的F2中Aa基因型频率为0.4C.曲线Ⅳ的Fn中纯合体的比例比上一代增加(1/2)n+1D.曲线Ⅰ和Ⅳ的各子代间A和a的基因频率始终相等答案:C考点三 分离定律的遗传特例归纳任务1 完成复等位基因问题复等位基因指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控制某类性状的基因有2种以上(如ABO血型涉及IA、IB、i三种基因)。复等位基因在群体中尽管有多个,但其在每个个体的体细胞中仍然是成对存在的,而且彼此间具有显隐性关系,遗传时遵循________定律。例如,人类ABO血型的决定方式如下:IAIA、IAi―→A型血;IBIB、IBi―→B型血;IAIB―→AB型血(共显性);ii―→O型血。注意:复等位基因涉及的前后代遗传的推断及概率运算比正常情况要复杂。分离任务2 完成异常分离比问题(1)不完全显性F1的性状表现介于显性和隐性亲本之间的显性表现形式,如紫茉莉的花色遗传中,红色花(RR)与白色花(rr)杂交产生的F1为粉红花(Rr),F1自交后代有____种表型:红花、________、白花,性状分离比为1∶2∶1,图解如下:3粉红花粉红花粉红花(2)致死现象①胚胎致死:某些基因型的个体死亡,如下图: 1AA∶2Aa∶1aa 3 ∶ 1②配子致死:指致死基因在配子时期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有生活能力的配子的现象,例如,A基因使雄配子致死,则Aa自交,只能产生一种成活的a雄配子、A和a两种雌配子,形成的后代有两种基因型即___________。Aa∶aa=1∶1任务3 完成从性遗传问题由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表型上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如绵羊的有角和无角受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有角基因H为显性,无角基因h为隐性,在杂合子(Hh)中,公羊表现为有角,母羊则表现为无角,其基因型与表型关系如下表: HH Hh hh雄性 有角 ______角 无角雌性 ______角 无角 ______角有有无任务4 完成表型模拟问题生物的表型=________+环境,由于受环境影响,导致表型与基因型不符合的现象。如果蝇长翅(V)和残翅(v)的遗传受温度的影响,其表型、基因型与环境的关系如下表:基因型分离定律中的特殊示例:分离定律异常题型示例:[海南单科]直翅果蝇经紫外线照射后出现一种突变体,表现型为翻翅,已知直翅和翻翅这对相对性状完全显性,其控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翻翅基因纯合致死(胚胎期),选择翻翅个体进行交配,F1中翻翅和直翅个体的数量比为2∶1。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紫外线照射使果蝇的直翅基因结构发生了改变B.果蝇的翻翅对直翅为显性C.F1中翻翅基因频率为1/3D.F1果蝇自由交配,F2中直翅个体所占比例为4/9答案:D[分项研究]项目1 若显性纯合致死,同种基因型个体交配若翻翅基因为A,则显性纯合致死的典型特征是翻翅个体(Aa)自交后代显性∶隐性为2∶1。项目2 随机交配的两种分析方法如上述生物F1中,Aa占2/3,aa占1/3,个体间可相互交配,求后代直翅(aa)所占的比例。(1)棋盘法:在表格的第一行和第一列列出雌雄个体可能的基因型,分别分析每种杂交类型后代的基因型,然后综合分析所有后代中基因型与表型的比例。由表可知:杂交类型有Aa×Aa,Aa×aa,aa×Aa,aa×aa共4种,后代中aa的比例为2/3×2/3×1/4+2/3×1/3×1/2+1/3×2/3×1/2+1/3×1/3=4/9,而后代中AA=2/3×2/3×1/4=1/9致死,则aa所占比例为4/9/(1-1/9)=1/2。 ♀ ♂ 2/3Aa 1/3aa2/3Aa 1/9AA(致死) 2/9Aa 1/9aa 1/9Aa 1/9aa1/3aa 1/9Aa 1/9aa 1/9aa(2)配子比例法:2/3Aa个体产生含A或a的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均为1/3,1/3aa产生一种配子a,则A配子所占比例为1/3,a配子所占比例为2/3。则由表可知,后代中有4/9Aa,4/9aa,aa在后代中所占比例为1/2。 ♀(配子) ♂(配子) 1/3A 2/3a1/3A 1/9AA(致死) 2/9Aa2/3a 2/9Aa 4/9aa1.杂合子(Aa)产生雌雄配子数量不相等基因型为Aa的杂合子产生雌配子有两种A∶a=1∶1或产生雄配子有两种A∶a=1∶1,雌雄配子的数量不相等,一般来说,生物产生的雄配子数远远多于雌配子数。2.母性效应母性效应是指子代某一性状的表型由母体的核基因决定,而不受本身基因的支配。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正反交时,F1总是表现出母本的性状可能是母系遗传,也可能是母性效应。椎实螺是一种雌雄同体的软体动物,一般通过异体受精繁殖,但若单独饲养,也可进行自体受精,其螺壳的旋转方向有左旋和右旋之分。遗传遵循母性效应。3.巧用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进行计算(1)加法原理:当一个事件出现时,另一个事件就被排除,这种互斥事件出现的概率是它们各自概率之和。例如,肤色正常(A)对白化病(a)是显性,一对夫妇的基因型都是Aa,他们孩子的基因型就有三种可能,即AA、Aa、aa,且它们的概率分别为1/4、1/2、1/4,然而,这些基因型都是互斥事件,一个孩子的基因型如果是AA,就不可能是其他的基因型,所以,一个孩子表现正常的概率是1/4(AA)+1/2(Aa)=3/4。(2)乘法原理:一个事件的发生不影响另一个事件的发生,这样的两个独立事件同时发生或相继发生的概率是各自发生概率的乘积。例如,一个母亲的第一个孩子是男孩不影响她的第二个孩子也是男孩,所以,这位母亲的第一个孩子和第二个孩子都是男孩的概率是(1/2)×(1/2)=1/4。考向一 遗传中的特例分析1.[天津卷]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1A2,A1和A2的表达产物N1和N2可随机组合形成二聚体蛋白,即N1N1、N1N2、N2N2三种蛋白。若该生物体内A2基因表达产物的数量是A1的2倍,则由A1和A2表达产物形成的二聚体蛋白中,N1N1型蛋白占的比例为( )A.1/3 B.1/4 C.1/8 D.1/9解析:基因A1、A2的表达产物N1、N2可随机结合,组成三种类型的二聚体蛋白N1N1、N1N2、N2N2,若该生物体内A2基因表达产物的数量是A1的2倍,则N1占1/3,N2占2/3,由于N1和N2可随机组合形成二聚体蛋白,因此N1N1占1/3×1/3=1/9,D正确。答案:D2.[经典高考]无尾猫是一种观赏猫。猫的无尾、有尾是一对相对性状,其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为了选育纯种的无尾猫,让无尾猫自由交配多代,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有尾猫,其余均为无尾猫。由此推断正确的是( )A.猫的有尾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B.自由交配后代出现有尾猫是基因突变所致C.自由交配后代无尾猫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D.无尾猫与有尾猫杂交后代中无尾猫约占1/2解析:依题意可知:猫的无尾是显性性状,有尾是隐性性状,且表现出显性纯合致死。无尾猫自由交配后代中的无尾猫全部是杂合子,有尾猫的出现是隐性基因纯合所致。无尾猫与有尾猫杂交属于测交,后代中无尾猫和有尾猫约各占1/2。答案:D3.[经典高考]食指长于无名指为长食指,反之为短食指,该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TS表示短食指基因,TL表示长食指基因)。此等位基因表达受性激素影响,TS在男性中为显性,TL在女性中为显性。若一对夫妇均为短食指,所生孩子中既有长食指又有短食指,则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长食指的概率为( )A.1/4 B.1/3 C.1/2 D.3/4答案:A解析:因TS在男性中为显性,TL在女性中为显性,该夫妇均为短食指,则女性的基因型为TSTS,男性的基因型为TSTL或TSTS;如果该男性的基因型为TSTS,则子代基因型都为TSTS,全部为短食指,与题干信息不符,因此男性的基因型为TSTL,则其子代的基因型和表型分别为男性:TSTS(短食指)、TSTL(短食指),女性:TSTS(短食指)、TLTS(长食指),且每种基因型所占比例均为1/4,因此再生一个孩子为长食指的概率为1/4。考向二异常分离比问题4.科学家利用小鼠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①黄鼠×黑鼠→黄2 378∶黑2 398;②黄鼠×黄鼠→黄2 396∶黑1 235。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实验①能判断小鼠皮毛黄色是隐性性状B.实验②中黄鼠很可能是杂合子C.实验②中亲本小鼠均不是纯合子D.纯合的黄色小鼠可能在胚胎期死亡解析:实验②中亲代黄鼠产生黑色子代,说明黄色是显性性状,黑色是隐性性状,亲代均为杂合子,子代正常比例应为3∶1,但实际为2∶1,说明纯合的黄色小鼠可能在胚胎期死亡,故A错误,B、C、D正确。答案:A5.[原创]基因型为Aa的某植株产生的“a”花粉中有一半是致死的,则该植株自花传粉产生的子代中AA∶Aa∶aa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 )A.3∶2∶1 B.2∶3∶1C.4∶4∶1 D.1∶2∶1答案:B6.某种品系的鼠毛色灰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杂交实验得到了如下结果,由此推断,错误的是( )A.杂交a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亲本为纯合子B.由杂交b可判断鼠的黄色毛基因是显性基因C.杂交b后代黄色毛鼠既有杂合子也有纯合子D.鼠毛色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杂交 亲本 后代杂交a 灰色×灰色 灰色杂交b 黄色×黄色 2/3黄色,1/3灰色杂交c 灰色×黄色 1/2黄色,1/2灰色答案:C解析:由杂交b的结果可知,黄色为显性性状,灰色为隐性性状,且杂交b中的双亲均为杂合子;杂交a的亲子代均表现为隐性性状(灰色),因此亲代均为隐性纯合子;结合杂交b后代中2/3黄色、1/3灰色,可知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黄色个体纯合时会死亡,因此杂交b后代黄色毛鼠都是杂合子,而没有纯合子。考向三 从性遗传和表型模拟问题7.[2023·贵阳模拟]在某种奶牛品种中,毛皮的红褐色(R-)与红色(R+)是一对相对性状。杂种的毛皮颜色与性别有关,雄牛是红褐色,而雌牛是红色。现将纯种红色雌牛与纯种红褐色雄牛杂交,产生大量的F1,再将F1雌雄个体交配产生F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F1雄牛、雌牛的表型不同,基因型相同B.F1雌牛与红色纯合雄牛杂交,子代中红色∶红褐色=1∶1C.F1雄牛与红褐色纯合雌牛杂交,子代中红色∶红褐色=1∶3D.F2中红色牛∶红褐色牛=1∶1答案:B8.某种两性花的植物,可以通过自花传粉或异花传粉繁殖后代。在25 ℃的条件下,基因型为AA和Aa的植株都开红花,基因型为aa的植株开白花,但在30 ℃的条件下,各种基因型的植株均开白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同温度条件下同一植株花色不同说明环境能影响生物的性状B.若要探究一开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最简单可行的方法是在25 ℃条件下进行杂交实验C.在25 ℃的条件下生长的白花植株自交,后代中不会出现红花植株D.在30 ℃的条件下生长的白花植株自交,产生的后代在25 ℃条件下生长可能会出现红花植株答案:B解析:在25 ℃条件下,基因型所决定的表型能够真实地得到反映,因此,要探究一开白花植株的基因型需要在25 ℃条件下进行实验,但杂交实验操作复杂、工作量大,最简单的方法是进行自交。[网络建构提升]性状分离测交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长句应答必备]1.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2.性状分离是指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3.纯合子体内基因组成相同,杂合子体内基因组成不同。4.纯合子自交后代一定是纯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5.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6.测交的原理是隐性纯合子只产生一种带隐性基因的配子,不能掩盖F1配子中显、隐性基因的表现,因此测交后代表型及其性状比能准确反映出F1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分离比,从而得知F1的基因型。[等级选考研考向]1.[2022·浙江1月]孟德尔杂交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是选择了严格自花授粉的豌豆作为材料。自然条件下豌豆大多数是纯合子,主要原因是( )A.杂合子豌豆的繁殖能力低B.豌豆的基因突变具有可逆性C.豌豆的性状大多数是隐性性状D.豌豆连续自交,杂合子比例逐渐减小解析:自然条件下豌豆大多数是纯合子,原因是豌豆是严格的自花授粉和闭花授粉植物,杂合豌豆植株连续自交,纯合子所占比例逐渐增大,D符合题意。答案:D2.[2022·浙江6月]番茄的紫茎对绿茎为完全显性。欲判断一株紫茎番茄是否为纯合子,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A.让该紫茎番茄自交B.与绿茎番茄杂交C.与纯合紫茎番茄杂交D.与杂合紫茎番茄杂交解析:纯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A可行;显性纯合子测交子代均为显性杂合子,杂合子测交子代中显性杂合子∶隐性纯合子= 1∶1,B可行;待测紫茎番茄不管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与纯合紫茎番茄杂交,子代都只有显性个体,C不可行;与杂合紫茎番茄杂交,若待测个体是纯合子,则子代只有显性个体,若待测个体是杂合子,则子代中显性个体∶隐性个体=3∶1,D可行。答案:C3.[2021·浙江6月]某同学用红色豆子(代表基因B)和白色豆子(代表基因b)建立人群中某显性遗传病的遗传模型,向甲乙两个容器均放入10颗红色豆子和40颗白色豆子,随机从每个容器内取出一颗豆子放在一起并记录,再将豆子放回各自的容器中并摇匀,重复 100 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模拟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B.重复100 次实验后,Bb组合约为16%C.甲容器模拟的可能是该病占36%的男性群体D.乙容器中的豆子数模拟亲代的等位基因数解析:自由组合是两对及以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基因频率B=20%,b=80%,棋盘法,随机婚配后代Bb=32%;甲容器模拟男性患显性遗传病情况,患病个体(BB+Bb)=1/25+8/25=36%;乙容器中的豆子数模拟亲代产生配子类型的数量比。答案:C4.[2020·山东卷]某二倍体植物的性别是由3个等位基因aD、a+、ad决定的,其中aD对a+、ad为显性,a+对ad为显性。aD基因决定雄性,a+基因决定雌雄同株,ad基因决定雌性。若没有基因突变发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条件下,该植物的基因型最多有6种B.通过杂交的方法能获得纯合二倍体雄性植株C.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可直接获得纯合二倍体雄性植株D.若子代中1/4是雌株,则母本一定是雌雄同株答案:D5.[2022·江苏卷]大蜡螟是一种重要的实验用昆虫,为了研究大蜡螟幼虫体色遗传规律。科研人员用深黄、灰黑、白黄3种体色的品系进行了系列实验,正交实验数据如下表(反交实验结果与正交一致)。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表1可推断大蜡螟幼虫的深黄体色遗传属于____染色体上____性遗传。常显(2)深黄、灰黑、白黄基因分别用Y、G、W表示,表1中深黄的亲本和F1个体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表2、表3中F1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群体中Y、G、W三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3)若从表2中选取黄色(YW)雌、雄个体各50只和表3中选取黄色(GW)雌、雄个体各50只,进行随机杂交,后代中黄色个体占比理论上为________。(4)若表1、表2、表3中深黄(YY♀、YG♀♂)和黄色(YW♀♂、GW♀♂)个体随机杂交,后代会出现_____种表现型和_____种基因型。(5)若表1中两亲本的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存在纯合致死基因S和D(两者不发生交换重组),基因排列方式为__________,推测F1互交产生的F2深黄与灰黑的比例为________;在同样的条件下,子代的数量理论上是表1中的________。YY、YGYW、GW50%(1/2)463∶150%(1/2)[国考真题研规律]6.[2020·全国卷Ⅰ]已知果蝇的长翅和截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多只长翅果蝇进行单对交配(每个瓶中有1只雌果蝇和1只雄果蝇),子代果蝇中长翅∶截翅=3∶1。据此无法判断的是( )A.长翅是显性性状还是隐性性状B.亲代雌蝇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C.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D.该等位基因在雌蝇体细胞中是否成对存在答案:C解析:亲代全为长翅,后代出现了截翅,可推出长翅为显性性状,A不符合题意;不管控制长翅和截翅的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亲代雌蝇都是杂合子,B不符合题意;不管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后代性状表现都可能出现题述比例,故无法判断该等位基因的位置,C符合题意;雌蝇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该等位基因不管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在雌性个体中都是成对存在的,D不符合题意。课堂互动探究案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考点一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任务1 完成杂交实验的相关问题孟德尔选用豌豆为实验材料进行杂交实验,运用“假说—演绎法”成功揭示了遗传的两个基本定律,请分析作答:(1)“假说—演绎法”中“假说”与“演绎”的内容:①“假说”的内容:a.生物性状是由________决定的;b.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c.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d.受精时______________是随机的。②“演绎”的内容:F1(Dd)能________(D∶d=1∶1)。(2)孟德尔运用“遗传因子”解释了豌豆杂交实验现象,那么,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分开发生在什么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演绎”是否就是测交实验?孟德尔的演绎推理结果与实验结果分别是多少?是否吻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务2 填写完成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中的相关种类和比例(1)F1(Dd)的配子种类和比例:________。(2)F2的基因型种类和比例:________。(3)F2的表型种类和比例:________。(4)F1的测交后代基因型种类和比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F1的测交后代表型种类和比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务3 观察下列图示,回答相关问题(1)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图示是______。(2)发生时间:________________。(3)基因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适用范围①______(填“原核”或“真核”)生物______(填“无性”或“有性”)生殖的______(填“细胞核”或“细胞质”)遗传。②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的______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任务4 完善验证分离定律的四种方法(1)自交法:若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则________基因的分离定律,性状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________基因控制。(2)测交法:若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则________基因的分离定律,性状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________基因控制。(3)花粉鉴定法:取杂合子的花粉,对花粉进行特殊处理后,用显微镜观察并计数,若花粉粒类型比例为________,则可直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4)单倍体育种法:取花药离体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若植株有________种表型且比例为________,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1.孟德尔实验的3个易错点(1)对母本去雄、套袋:去雄应在花粉未成熟时就进行,套袋的目的是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2)正交和反交:纯种高茎豌豆和纯种矮茎豌豆杂交,不论高茎豌豆作父本还是作母本,实验结果相同,即正反交实验结果相同。(3)“演绎”≠测交:“演绎”不同于测交实验,前者只是理论推导,后者则是在大田中进行杂交实验验证。2.“四步法”理顺“假说—演绎”推理过程3.孟德尔分离定律F2出现3∶1分离比的条件(1)所研究的每一对相对性状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相对性状为完全显性。(2)每一代不同类型的配子都能发育良好,且不同配子结合机会相等。(3)所有后代都处于比较一致的环境中,且存活率相同。(4)供实验的群体要大,个体数量要足够多。4.分离定律核心概念间的联系5.相同基因、等位基因与非等位基因考向一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1.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合子,可使杂交实验结果更可靠B.进行人工杂交时,必须在豌豆花未成熟前除尽母本的雄蕊C.在统计时,F2的数量越多,理论上其性状分离比越接近3∶1D.孟德尔提出杂合子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的假说,并通过实际种植来演绎2.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的过程中运用了假说—演绎法。在孟德尔的研究过程中,“演绎推理”的步骤是指( )A.完成了豌豆的正、反交实验B.提出假说,解释性状分离现象C.设计测交实验,预期实验结论D.完成测交实验,得到实验结果考向二相关核心术语的比较和应用3.[经典模拟]下列有关概念之间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般来说,基因型决定表型B.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C.杂合子自交后代没有纯合子D.性状分离是由于基因的分离考向三分离定律的实质4.[经典模拟]下图是基因型为Aa的生物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于( )A.① B.②C.③ D.①②5.[2023·日照检测]基因型为Aa的大豆植株产生的配子及比例是( )A.雌A∶雄a=1∶1 B.雌A∶雄a=3∶1C.雄A∶雄a=3∶1 D.雌A∶雌a=1∶1考向四分离定律的验证方法及关键点6.[经典高考]孟德尔对于遗传学的重要贡献之一是利用设计巧妙的实验否定了融合遗传方式。为了验证孟德尔遗传方式的正确性,有人用一株开红花的烟草和一株开白花的烟草作为亲本进行实验。在下列预期结果中,支持孟德尔遗传方式而否定融合遗传方式的是( )A.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1代全为红花B.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1代全为粉红花C.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2代按照一定比例出现花色分离D.红花亲本自交,子代全为红花;白花亲本自交,子代全为白花7.[2023·冀州中学模拟]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红褐色。下面是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进行观察的结果,其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分离定律的一项是( )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B.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红褐色C.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D.F1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考向五杂交实验过程的综合考查8.[经典高考]鸭蛋蛋壳的颜色主要有青色和白色两种。金定鸭产青色蛋,康贝尔鸭产白色蛋。为研究蛋壳颜色的遗传规律,研究者利用这两个鸭群做了五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问题:(1)根据第1、2、3、4组的实验结果可判断鸭蛋壳的________色是显性性状。(2)第3、4组的后代均表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比例都接近________。(3)第5组实验结果显示后代产青色蛋的概率接近________,该杂交称为____________,用于检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第1、2组的少数后代产白色蛋,说明双亲中的________鸭群中混有杂合子。(5)运用________方法对上述遗传现象进行分析,可判断鸭蛋壳颜色的遗传符合孟德尔的__________定律。考点二 分离定律的题型归类分析任务1 显、隐性性状的判断与实验设计(1)根据子代性状判断:①不同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 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 子代所出现的性状为______性状,另一性状为______性状。②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 子代出现不同表型 子代所出现的新的表型为______性状。(2)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 F2代性状分离比为3∶1 其中“3”的表型为______性状。(3)合理设计杂交实验,判断性状的显、隐性:(4)根据遗传系谱图进行判断:双亲表现正常,后代出现“患者”,则致病性状为隐性,如图甲所示,由该图可以判断白化病为隐性性状;双亲表现患病,后代出现“正常”,则致病性状为显性,如图乙所示,由该图可以判断多指是显性性状。任务2 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判定(1)自交法:此法主要用于植物,而且是最简便的方法。(2)______:待测对象若为雄性动物时应注意与多个隐性雌性个体交配,以产生更多的后代个体,使结果更有说服力。(3)单倍体育种法:此法只适用于植物。(4)花粉鉴定法: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液呈现不同颜色。如果花粉有两种,且比例为1∶1,则被鉴定的亲本为 ;如果花粉 ,则被鉴定的亲本为纯合子。此法只适用于一些特殊的植物(如水稻等)。任务3 杂合子Aa连续自交,子n代的比例分析根据上表比例,杂合子、纯合子所占比例坐标曲线图为:图中a、b、c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某群体中AA占2/5、Aa占3/5,则自由交配的方式有4种,分析如下: ♀ ♂ AA AaAA AA AA+AaAa AA+Aa AA+Aa+aa1.易错提醒(1)应用测交法的前提条件是已知生物性状的显隐性,此方法常用于动物遗传因子组成的检测。(2)植物遗传因子组成的检测常用自交法,也可用测交法,但自交法更简便。(3)若据性状分离比3∶1来确认显隐性,则须符合“大样本”条件,即在大量统计基础上,得出结论。2.自交和自由交配的区分(1)自交自交强调的是相同基因型个体之间的交配。对于植物,自花传粉是一种最为常见的自交方式;对于动物(雌雄异体),自交更强调参与交配的雌雄个体基因型相同。如基因型为AA、Aa的植物群体中自交是指:(AA×AA)、(Aa×Aa),其后代基因型及概率为AA、Aa、aa,后代表型及概率为A_、aa。(2)自由交配自由交配强调的是群体中所有个体进行随机交配,以基因型为AA、Aa的动物群体为例,进行随机交配的情况如下:♂×♀欲计算自由交配后代基因型、表型的概率,有以下几种解法。解法一 自由交配方式(四种)展开后再合并♀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合并后,基因型为AA、Aa、aa,表型及概率为A_、aa。解法二 利用基因频率推算已知群体基因型AA、Aa,不难得出A、a的基因频率分别为、,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后代中:AA=()2=,Aa=2×=,aa=()2=。考向一显隐性及纯合子、杂合子的综合判断1.[经典高考]人类常染色体上β 珠蛋白基因(A+)既有显性突变(A)又有隐性突变(a),突变均可导致地中海贫血。一对皆患地中海贫血的夫妻生下了一个正常的孩子,这对夫妻可能( )A.都是纯合子 B.都是杂合子C.都不携带显性突变基因D.都携带隐性突变基因2. 某植物的紫花与红花是一对相对性状,且是由单基因(D、d)控制的完全显性遗传。现有一株紫花植株和一株红花植株作实验材料,设计如表所示实验方案以鉴别两植株的基因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两组实验中,都有能判定紫花和红花的显隐性的依据B.①全为紫花,④的基因型为DD×DdC.②紫花和红花的数量之比为1∶1,⑤为Dd×ddD.③的基因型为Dd,判定依据是子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亲本有隐性基因考向二自交与自由交配(随机交配)的考查3.已知果蝇的灰身(B)对黑身(b)是显性,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让某一种群内的灰身果蝇自由交配,发现F1中灰身与黑身的比例为24∶1。在F1中,除去黑身果蝇,然后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理论上F2中灰身与黑身的比例是( )A.15∶1 B.24∶1C.35∶1 D.48∶14.用基因型为Aa的小麦分别进行连续自交、随机交配、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根据各代Aa基因型频率绘制曲线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曲线Ⅱ的F3中Aa基因型频率为0.4B.曲线Ⅲ的F2中Aa基因型频率为0.4C.曲线Ⅳ的Fn中纯合体的比例比上一代增加(1/2)n+1D.曲线Ⅰ和Ⅳ的各子代间A和a的基因频率始终相等考点三 分离定律的遗传特例归纳任务1 完成复等位基因问题复等位基因指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控制某类性状的基因有2种以上(如ABO血型涉及IA、IB、i三种基因)。复等位基因在群体中尽管有多个,但其在每个个体的体细胞中仍然是成对存在的,而且彼此间具有显隐性关系,遗传时遵循________定律。例如,人类ABO血型的决定方式如下:IAIA、IAi―→A型血;IBIB、IBi―→B型血;IAIB―→AB型血(共显性);ii―→O型血。注意:复等位基因涉及的前后代遗传的推断及概率运算比正常情况要复杂。任务2 完成异常分离比问题(1)不完全显性F1的性状表现介于显性和隐性亲本之间的显性表现形式,如紫茉莉的花色遗传中,红色花(RR)与白色花(rr)杂交产生的F1为粉红花(Rr),F1自交后代有________种表型:红花、________、白花,性状分离比为1∶2∶1,图解如下:(2)致死现象①胚胎致死:某些基因型的个体死亡,如下图: 1AA∶2Aa∶1aa 3 ∶ 1②配子致死:指致死基因在配子时期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有生活能力的配子的现象,例如,A基因使雄配子致死,则Aa自交,只能产生一种成活的a雄配子、A和a两种雌配子,形成的后代有两种基因型即________。任务3 完成从性遗传问题由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表型上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如绵羊的有角和无角受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有角基因H为显性,无角基因h为隐性,在杂合子(Hh)中,公羊表现为有角,母羊则表现为无角,其基因型与表型关系如下表:HH Hh hh雄性 有角 ______角 无角雌性 ______角 无角 ______角任务4 完成表型模拟问题生物的表型=________+环境,由于受环境影响,导致表型与基因型不符合的现象。如果蝇长翅(V)和残翅(v)的遗传受温度的影响,其表型、基因型与环境的关系如下表:分离定律中的特殊示例:分离定律异常题型示例:[海南单科]直翅果蝇经紫外线照射后出现一种突变体,表现型为翻翅,已知直翅和翻翅这对相对性状完全显性,其控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翻翅基因纯合致死(胚胎期),选择翻翅个体进行交配,F1中翻翅和直翅个体的数量比为2∶1。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紫外线照射使果蝇的直翅基因结构发生了改变B.果蝇的翻翅对直翅为显性C.F1中翻翅基因频率为1/3D.F1果蝇自由交配,F2中直翅个体所占比例为4/9答案:D[分项研究]项目1 若显性纯合致死,同种基因型个体交配若翻翅基因为A,则显性纯合致死的典型特征是翻翅个体(Aa)自交后代显性∶隐性为2∶1。项目2 随机交配的两种分析方法如上述生物F1中,Aa占2/3,aa占1/3,个体间可相互交配,求后代直翅(aa)所占的比例。(1)棋盘法:在表格的第一行和第一列列出雌雄个体可能的基因型,分别分析每种杂交类型后代的基因型,然后综合分析所有后代中基因型与表型的比例。 ♀ ♂ 2/3Aa 1/3aa2/3Aa 1/9AA(致死) 2/9Aa 1/9aa 1/9Aa 1/9aa1/3aa 1/9Aa 1/9aa 1/9aa由表可知:杂交类型有Aa×Aa,Aa×aa,aa×Aa,aa×aa共4种,后代中aa的比例为2/3×2/3×1/4+2/3×1/3×1/2+1/3×2/3×1/2+1/3×1/3=4/9,而后代中AA=2/3×2/3×1/4=1/9致死,则aa所占比例为4/9/(1-1/9)=1/2。(2)配子比例法:2/3Aa个体产生含A或a的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均为1/3,1/3aa产生一种配子a,则A配子所占比例为1/3,a配子所占比例为2/3。 ♀(配子) ♂(配子) 1/3A 2/3a1/3A 1/9AA(致死) 2/9Aa2/3a 2/9Aa 4/9aa则由表可知,后代中有4/9Aa,4/9aa,aa在后代中所占比例为1/2。1.杂合子(Aa)产生雌雄配子数量不相等基因型为Aa的杂合子产生雌配子有两种A∶a=1∶1或产生雄配子有两种A∶a=1∶1,雌雄配子的数量不相等,一般来说,生物产生的雄配子数远远多于雌配子数。2.母性效应母性效应是指子代某一性状的表型由母体的核基因决定,而不受本身基因的支配。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正反交时,F1总是表现出母本的性状可能是母系遗传,也可能是母性效应。椎实螺是一种雌雄同体的软体动物,一般通过异体受精繁殖,但若单独饲养,也可进行自体受精,其螺壳的旋转方向有左旋和右旋之分。遗传遵循母性效应。3.巧用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进行计算(1)加法原理:当一个事件出现时,另一个事件就被排除,这种互斥事件出现的概率是它们各自概率之和。例如,肤色正常(A)对白化病(a)是显性,一对夫妇的基因型都是Aa,他们孩子的基因型就有三种可能,即AA、Aa、aa,且它们的概率分别为1/4、1/2、1/4,然而,这些基因型都是互斥事件,一个孩子的基因型如果是AA,就不可能是其他的基因型,所以,一个孩子表现正常的概率是1/4(AA)+1/2(Aa)=3/4。(2)乘法原理:一个事件的发生不影响另一个事件的发生,这样的两个独立事件同时发生或相继发生的概率是各自发生概率的乘积。例如,一个母亲的第一个孩子是男孩不影响她的第二个孩子也是男孩,所以,这位母亲的第一个孩子和第二个孩子都是男孩的概率是(1/2)×(1/2)=1/4。考向一遗传中的特例分析1.[天津卷]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1A2,A1和A2的表达产物N1和N2可随机组合形成二聚体蛋白,即N1N1、N1N2、N2N2三种蛋白。若该生物体内A2基因表达产物的数量是A1的2倍,则由A1和A2表达产物形成的二聚体蛋白中,N1N1型蛋白占的比例为( )A.1/3 B.1/4 C.1/8 D.1/92.[经典高考]无尾猫是一种观赏猫。猫的无尾、有尾是一对相对性状,其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为了选育纯种的无尾猫,让无尾猫自由交配多代,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有尾猫,其余均为无尾猫。由此推断正确的是( )A.猫的有尾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B.自由交配后代出现有尾猫是基因突变所致C.自由交配后代无尾猫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D.无尾猫与有尾猫杂交后代中无尾猫约占1/23.[经典高考]食指长于无名指为长食指,反之为短食指,该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TS表示短食指基因,TL表示长食指基因)。此等位基因表达受性激素影响,TS在男性中为显性,TL在女性中为显性。若一对夫妇均为短食指,所生孩子中既有长食指又有短食指,则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长食指的概率为( )A.1/4 B.1/3 C.1/2 D.3/4考向二异常分离比问题4.科学家利用小鼠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①黄鼠×黑鼠→黄2 378∶黑2 398;②黄鼠×黄鼠→黄2 396∶黑1 235。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实验①能判断小鼠皮毛黄色是隐性性状B.实验②中黄鼠很可能是杂合子C.实验②中亲本小鼠均不是纯合子D.纯合的黄色小鼠可能在胚胎期死亡5.[原创]基因型为Aa的某植株产生的“a”花粉中有一半是致死的,则该植株自花传粉产生的子代中AA∶Aa∶aa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 )A.3∶2∶1 B.2∶3∶1C.4∶4∶1 D.1∶2∶16.某种品系的鼠毛色灰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杂交实验得到了如下结果,由此推断,错误的是( )杂交 亲本 后代杂交a 灰色×灰色 灰色杂交b 黄色×黄色 2/3黄色,1/3灰色杂交c 灰色×黄色 1/2黄色,1/2灰色A.杂交a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亲本为纯合子B.由杂交b可判断鼠的黄色毛基因是显性基因C.杂交b后代黄色毛鼠既有杂合子也有纯合子D.鼠毛色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考向三从性遗传和表型模拟问题7.[2023·贵阳模拟]在某种奶牛品种中,毛皮的红褐色(R-)与红色(R+)是一对相对性状。杂种的毛皮颜色与性别有关,雄牛是红褐色,而雌牛是红色。现将纯种红色雌牛与纯种红褐色雄牛杂交,产生大量的F1,再将F1雌雄个体交配产生F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F1雄牛、雌牛的表型不同,基因型相同B.F1雌牛与红色纯合雄牛杂交,子代中红色∶红褐色=1∶1C.F1雄牛与红褐色纯合雌牛杂交,子代中红色∶红褐色=1∶3D.F2中红色牛∶红褐色牛=1∶18.某种两性花的植物,可以通过自花传粉或异花传粉繁殖后代。在25 ℃的条件下,基因型为AA和Aa的植株都开红花,基因型为aa的植株开白花,但在30 ℃的条件下,各种基因型的植株均开白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同温度条件下同一植株花色不同说明环境能影响生物的性状B.若要探究一开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最简单可行的方法是在25 ℃条件下进行杂交实验C.在25 ℃的条件下生长的白花植株自交,后代中不会出现红花植株D.在30 ℃的条件下生长的白花植株自交,产生的后代在25 ℃条件下生长可能会出现红花植株[网络建构提升][长句应答必备]1.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2.性状分离是指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3.纯合子体内基因组成相同,杂合子体内基因组成不同。4.纯合子自交后代一定是纯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5.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6.测交的原理是隐性纯合子只产生一种带隐性基因的配子,不能掩盖F1配子中显、隐性基因的表现,因此测交后代表型及其性状比能准确反映出F1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分离比,从而得知F1的基因型。[等级选考研考向]1.[2022·浙江1月]孟德尔杂交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是选择了严格自花授粉的豌豆作为材料。自然条件下豌豆大多数是纯合子,主要原因是( )A.杂合子豌豆的繁殖能力低B.豌豆的基因突变具有可逆性C.豌豆的性状大多数是隐性性状D.豌豆连续自交,杂合子比例逐渐减小2.[2022·浙江6月]番茄的紫茎对绿茎为完全显性。欲判断一株紫茎番茄是否为纯合子,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A.让该紫茎番茄自交B.与绿茎番茄杂交C.与纯合紫茎番茄杂交D.与杂合紫茎番茄杂交3.[2021·浙江6月]某同学用红色豆子(代表基因B)和白色豆子(代表基因b)建立人群中某显性遗传病的遗传模型,向甲乙两个容器均放入10颗红色豆子和40颗白色豆子,随机从每个容器内取出一颗豆子放在一起并记录,再将豆子放回各自的容器中并摇匀,重复 100 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模拟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B.重复100 次实验后,Bb组合约为16%C.甲容器模拟的可能是该病占36%的男性群体D.乙容器中的豆子数模拟亲代的等位基因数4.[2020·山东卷]某二倍体植物的性别是由3个等位基因aD、a+、ad决定的,其中aD对a+、ad为显性,a+对ad为显性。aD基因决定雄性,a+基因决定雌雄同株,ad基因决定雌性。若没有基因突变发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条件下,该植物的基因型最多有6种B.通过杂交的方法能获得纯合二倍体雄性植株C.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可直接获得纯合二倍体雄性植株D.若子代中1/4是雌株,则母本一定是雌雄同株5.[2022·江苏卷]大蜡螟是一种重要的实验用昆虫,为了研究大蜡螟幼虫体色遗传规律。科研人员用深黄、灰黑、白黄3种体色的品系进行了系列实验,正交实验数据如下表(反交实验结果与正交一致)。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表1可推断大蜡螟幼虫的深黄体色遗传属于________染色体上________性遗传。(2)深黄、灰黑、白黄基因分别用Y、G、W表示,表1中深黄的亲本和F1个体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表2、表3中F1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群体中Y、G、W三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3)若从表2中选取黄色(YW)雌、雄个体各50只和表3中选取黄色(GW)雌、雄个体各50只,进行随机杂交,后代中黄色个体占比理论上为________。(4)若表1、表2、表3中深黄(YY♀、YG♀♂)和黄色(YW♀♂、GW♀♂)个体随机杂交,后代会出现________种表现型和________种基因型。(5)若表1中两亲本的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存在纯合致死基因S和D(两者不发生交换重组),基因排列方式为__________,推测F1互交产生的F2深黄与灰黑的比例为________;在同样的条件下,子代的数量理论上是表1中的________。[国考真题研规律]6.[2020·全国卷Ⅰ]已知果蝇的长翅和截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多只长翅果蝇进行单对交配(每个瓶中有1只雌果蝇和1只雄果蝇),子代果蝇中长翅∶截翅=3∶1。据此无法判断的是( )A.长翅是显性性状还是隐性性状B.亲代雌蝇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C.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D.该等位基因在雌蝇体细胞中是否成对存在课堂互动探究案1考点一【任务驱动】任务1 (1)遗传因子 雌雄配子的结合 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2)提示:杂种子一代在产生配子时,即F1的性原细胞在减数分裂Ⅰ后期,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3)提示:“演绎”不同于测交实验,前者只是理论推导,后者则是在大田中进行杂交实验验证。孟德尔演绎推理的结果为Dd×dd→子代显隐性性状之比为1∶1,其测交实验验证的结果为87∶79,这与理论推导比例基本吻合。任务2 (1)2种(D、d),1∶1 (2)3种(DD、Dd、dd),1∶2∶1 (3)2种(显性、隐性),3∶1 (4)2种(Dd、dd),1∶1 (5)2种(显性、隐性),1∶1任务3 (1)C (2)减数分裂Ⅰ后期 (3)同源染色体分离 (4)真核 有性 细胞核 一 一任务4 (1)符合 一对等位 (2)符合 一对等位 (3)1∶1 (4)两 1∶1【过程评价】1.解析: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合子,可使杂交实验结果更可靠,A正确;进行人工杂交时,必须在豌豆花未成熟前除尽母本的雄蕊,以防止其自花传粉,B正确;在统计时,F2的数量越多,理论上其性状分离比越接近3∶1,C正确;杂合子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是演绎推理,之后通过实际种植来验证,D错误。答案:D2.解析:假说—演绎法的基本步骤是提出问题→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的过程中,通过豌豆的正、反交实验,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假说,解释性状分离现象;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即设计测交实验,预期实验结论;完成测交实验,得到实验结果,属于对“演绎推理”的验证。答案:C3.解析:基因型对表型起决定作用,基因型相同,表型一般也相同,但环境条件也影响表型,A正确;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B正确;杂合子自交,后代中可能有纯合子出现,C错误;性状分离是由于基因的分离,D正确。答案:C4.解析: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于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答案:A5.解析:基因型为Aa的大豆植株产生的雄配子数量远多于雌配子,根据基因分离定律可知,Aa产生的雄配子和雌配子各有A、a两种,并且两种雄(或雌)配子的数量相等。答案:D6.解析:融合遗传主张子代的性状是亲代性状的平均结果,融合遗传方式传递的遗传性状在后代中不分离。基因的分离定律是双亲杂交的F1表现显性亲本性状(或显性的相对性),F1自交产生的F2代会出现一定的性状分离比。答案:C7.解析:验证分离定律的方法有自交法、测交法和花粉鉴定法等,其中花粉鉴定法可直接证明杂合子能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是最直接的验证方法,C正确。答案:C8.答案:(1)青 (2)性状分离 3∶1 (3)1/2 测交 F1相关的基因组成,F1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 (4)金定 (5)统计学 分离考点二【任务驱动】任务1 (1)显性 隐性 隐性 (2)显性 (3)显性 显性 显性 隐性 任务2 (1)无性状分离 有性状分离 (2)测交法 隐性纯合子 无性状分离 有性状分离 (3)秋水仙素 杂合子 纯合子 (4)杂合子 只有一种任务3 1- 纯合子、显性(隐性)纯合子、杂合子【过程评价】1.解析:突变的结果是产生相应的等位基因,若为显性突变,则患者的基因型为AA+或AA,若为隐性突变,则患者为aa。由于一对皆患地中海贫血的夫妻生下了一个正常的孩子,则这个正常孩子必含A+基因,故夫妻双方中不可能有AA,而只能为AA+,据此可排除A、C、D三项。答案:B2.解析:紫花自交,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可以判定出现的新性状为隐性性状,亲本性状(紫花)为显性性状,亲本(③)的基因型为Dd;由紫花×红花→后代全为紫花,可以判定紫花为显性性状,A、D正确;①全为紫花,且亲本紫花自交,故④的基因型可能为DD×DD,B错误;紫花×红花→后代中紫花和红花的数量之比为1∶1,则⑤为Dd×dd,C正确。答案:B3.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F1中灰身BB占4/5×4/5=16/25,Bb占2×1/5×4/5=8/25,则除去黑身果蝇后F1中BB∶Bb=2∶1,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其比例为B∶b=5∶1,因此让该剩余的灰身果蝇自由交配,F2黑身的比例为1/6×1/6=1/36,则理论上F2灰身与黑身的比例是35∶1。答案:C4.答案:C考点三【任务驱动】任务1 分离任务2 (1)3 粉红花 粉红花 粉红花 (2)Aa∶aa=1∶1任务3 有 有 无任务4 基因型【过程评价】1.解析:基因A1、A2的表达产物N1、N2可随机结合,组成三种类型的二聚体蛋白N1N1、N1N2、N2N2,若该生物体内A2基因表达产物的数量是A1的2倍,则N1占1/3,N2占2/3,由于N1和N2可随机组合形成二聚体蛋白,因此N1N1占1/3×1/3=1/9,D正确。答案:D2.解析:依题意可知:猫的无尾是显性性状,有尾是隐性性状,且表现出显性纯合致死。无尾猫自由交配后代中的无尾猫全部是杂合子,有尾猫的出现是隐性基因纯合所致。无尾猫与有尾猫杂交属于测交,后代中无尾猫和有尾猫约各占1/2。答案:D3.解析:因TS在男性中为显性,TL在女性中为显性,该夫妇均为短食指,则女性的基因型为TSTS,男性的基因型为TSTL或TSTS;如果该男性的基因型为TSTS,则子代基因型都为TSTS,全部为短食指,与题干信息不符,因此男性的基因型为TSTL,则其子代的基因型和表型分别为男性:TSTS(短食指)、TSTL(短食指),女性:TSTS(短食指)、TLTS(长食指),且每种基因型所占比例均为1/4,因此再生一个孩子为长食指的概率为1/4。答案:A4.解析:实验②中亲代黄鼠产生黑色子代,说明黄色是显性性状,黑色是隐性性状,亲代均为杂合子,子代正常比例应为3∶1,但实际为2∶1,说明纯合的黄色小鼠可能在胚胎期死亡,故A错误,B、C、D正确。答案:A5.答案:B6.解析:由杂交b的结果可知,黄色为显性性状,灰色为隐性性状,且杂交b中的双亲均为杂合子;杂交a的亲子代均表现为隐性性状(灰色),因此亲代均为隐性纯合子;结合杂交b后代中2/3黄色、1/3灰色,可知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黄色个体纯合时会死亡,因此杂交b后代黄色毛鼠都是杂合子,而没有纯合子。答案:C7.答案:B8.解析:在25 ℃条件下,基因型所决定的表型能够真实地得到反映,因此,要探究一开白花植株的基因型需要在25 ℃条件下进行实验,但杂交实验操作复杂、工作量大,最简单的方法是进行自交。答案:B课堂总结 网络聚焦大概念①性状分离 ②测交 ③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历届真题 分类集训培素养1.解析:自然条件下豌豆大多数是纯合子,原因是豌豆是严格的自花授粉和闭花授粉植物,杂合豌豆植株连续自交,纯合子所占比例逐渐增大,D符合题意。答案:D2.解析:纯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A可行;显性纯合子测交子代均为显性杂合子,杂合子测交子代中显性杂合子∶隐性纯合子= 1∶1,B可行;待测紫茎番茄不管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与纯合紫茎番茄杂交,子代都只有显性个体,C不可行;与杂合紫茎番茄杂交,若待测个体是纯合子,则子代只有显性个体,若待测个体是杂合子,则子代中显性个体∶隐性个体=3∶1,D可行。答案:C3.解析:自由组合是两对及以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基因频率B=20%,b=80%,棋盘法,随机婚配后代Bb=32%;甲容器模拟男性患显性遗传病情况,患病个体(BB+Bb)=1/25+8/25=36%;乙容器中的豆子数模拟亲代产生配子类型的数量比。答案:C4.答案:D5.答案:(1)常 显(2)YY、YG YW、GW (3)50%(1/2)(4)4 6(5) 3∶1 50%(1/2)6.解析:亲代全为长翅,后代出现了截翅,可推出长翅为显性性状,A不符合题意;不管控制长翅和截翅的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亲代雌蝇都是杂合子,B不符合题意;不管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后代性状表现都可能出现题述比例,故无法判断该等位基因的位置,C符合题意;雌蝇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该等位基因不管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在雌性个体中都是成对存在的,D不符合题意。答案:C课后定时检测案16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基础巩固练]——学业水平一、二考点一 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Ⅱ)1.下列各种遗传现象中,不属于性状分离的是( )A.F1的高茎豌豆自交,后代中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B.F1的短毛雌兔与短毛雄兔交配,后代中既有短毛兔,又有长毛兔C.花斑色茉莉花自交,后代中出现绿色、花斑色和白色三种茉莉花D.黑色长毛兔与白色短毛兔交配,后代均是白色长毛兔2.[2023·广西高三一模]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工异花传粉时要对母本进行去雄操作B.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正反交结果相同C.对测交实验结果的预测是实验的假说环节D.孟德尔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与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方法相同考点二 基因的分离定律(含模拟实验)的实质及应用(Ⅱ)3.[2023·平凉市第一中学模拟]下列鉴定生物遗传特性的方法中恰当的是( )A.鉴定一匹白马是否是纯合子用测交B.区分狗的长毛和短毛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测交C.不断地提高小麦的抗病系的纯度用测交D.检验杂种灰兔F1的基因型用杂交4.[2023·长春市高三质量监测]已知马的毛色栗色对白色为显性,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正常情况下,一匹母马一次只能生一匹小马。育种工作者从马群中选出一匹健壮的栗色公马,需要鉴定它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就毛色而言),为了在一个配种季节里完成这项鉴定,最佳的做法是( )A.让此栗色公马与一匹白色母马进行交配B.让此栗色公马与多匹白色母马进行交配C.让此栗色公马与一匹栗色母马进行交配D.让此栗色公马与多匹栗色母马进行交配5.某同学利用灰球(表示D)和白球(表示d)进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其操作过程中错误的做法是( )A.甲、乙两小桶内的小球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B.随机从每个小桶中抓取一个小球组成一组是模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C.每次抓取前要摇晃小桶的目的是保证下次抓取小球的随机性D.每次抓取之后将抓取的小球再放回原来的小桶中6.果蝇的等位基因(T、t)位于常染色体上,一对基因型为Tt的雌雄个体交配,子代雌蝇∶雄蝇=3∶5。下列对实验结果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A.含有t的雌配子不能受精B.含有T的雄配子存活率显著降低C.基因型为TT的个体不能存活D.基因型为ttXX的受精卵发育为雄蝇7.(不定项)已知某植物的紫花(A)与红花(a)是一对相对性状,杂合的紫花植株自交得到F1,F1中紫花植株自交得到F2。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F1中紫花的基因型有2种B.F2中的性状分离比为3∶1C.F2紫花植株中杂合子占1/3D.F2中红花植株占1/6[提能强化练]——学业水平三、四8.兔的毛色黑色(W)与白色(w)是一对相对性状,与性别无关。如图所示两项交配中,亲代兔A、B、P、Q均为纯合子,子代兔在不同环境下成长,其毛色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兔C和D的基因型相同B.兔C与兔R交配得到子代,若子代在30℃环境下成长,其毛色最可能是全为黑色C.兔C与兔R交配得到子代,若子代在-15℃环境下成长,最可能的表型及其比例为黑色∶白色=1∶1D.由图可知表型是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9.[2023·河北承德一中月考]萝卜的花有白、红、紫三种颜色,该性状由遗传因子R、r控制。三组不同类型植株之间的杂交结果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组别 亲本 子代性状表现及数量一 紫花×白花 紫花428,白花415二 紫花×红花 紫花413,红花406三 紫花×紫花 红花198,紫花396,白花202A.白花、紫花、红花植株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rr、Rr、RRB.白花植株自交的后代均开白花,红花植株自交的后代均开红花C.白花植株与红花植株杂交的后代中,既没有红花也没有白花D.可用紫花植株与白花或红花植株杂交验证分离定律10.[2023·高三联合质量检测]自交不亲和是指两性花植物在雌、雄配子正常时,自交不能产生后代的特性,它由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SX(S1、S2…S15)基因控制(如图)。当花粉的SX基因与母本有相同的SX基因时,该花粉的精子就不能完成受精作用。下列相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A.基因S1、S2…S15互为等位基因B.自然条件下,不存在SX基因的纯合个体C.基因型为S1S2和S2S4的亲本,正交和反交的子代基因型相同D.具有自交不亲和特性的品系进行杂交实验时,母本无需去雄11.[2023·浙江绍兴一中高三一模]某植物的花色受3个复等位基因控制,三者之间的显隐性关系为:W(红色)>Wd(红色花斑)>w(白色)。现有一些红花植株与一株红色花斑植株作亲本杂交,后代出现白花植株的比例为1/6,则亲本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A.WWd∶Ww=1∶1B.WWd∶Ww=1∶2C.WWd∶Ww=2∶1D.WWd∶Ww=2∶312.[2023·济南大学城11月](不定项)某一年生植物开两性花,花极小,杂交育种时去雄困难,而利用花粉不育的方法育种则不需要去雄。已知该植物花粉的育性是由细胞核基因A/a(Aa基因仅在花粉中表达)和线粒体基因N/S(每株该植物只含有其中的一种)共同控制的,基因型可表示为“线粒体基因(核基因型)”,如植株N(aa)、花粉N(a),花粉不育的机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P蛋白 ↓ S基因―→S蛋白―→花粉不育A.控制该植物花粉育性的相关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基因型为N(Aa)的母本可通过减数分裂过程将其N基因传递给卵细胞C.a、S基因的共同表达会导致花粉不育,所以该植物群体中不存在基因型为S(aa)的植株D.若基因型为S(Aa)的植株自交,则子代植株的基因型只有2种,且比例为1∶113.[2023·泰安二模](不定项) 豌豆的花色有紫花和白花两种表型,为探究豌豆花色的遗传规律,随机选取了多对天然紫花和白花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试验,结果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亲本 F1 F1自交得到的F2紫花×白花 紫花 紫花∶白花=15∶1A.该植物花色遗传可能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A/a、B/b)B.该植物花色遗传可能受一对基因(A/a)控制,但aa个体有3/5致死C.该植物花色遗传可能受一对基因(A/a)控制,但含a的花粉有6/7不育D.该植物花色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大题冲关练]——综合创新·求突破14.科研人员从南瓜的某一品种中发现了一株突变型植株(H-f),该植株三种性状与野生型(H)相比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异(如表1所示),相关杂交实验结果见表2。表1 H与H-f的性状比较 植株 性状 H(野生型) H-f(突变型)果形 扁圆形 长纺锤形单果质量 1.12 1.37节间长度 14.2 7.6表2 杂交实验及结果组别 杂交组合 结果(野生型∶突变型)1 ♂H-f×♀H 47∶02 ♀H-f×♂H 43∶03 F1自交 34∶124 F1×H 49∶0(1)南瓜果形的扁圆形和长纺锤形称为________。通过第1、2组实验,可判断突变型为________性状。(2)F1自交,子代性状分离比接近于________,由此判断突变基因的遗传符合________定律。将F1与H-f杂交,若杂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推测该变异植株的果实和茎的变异与一对等位基因突变有关。这也可说明同一基因在不同组织细胞中具有不同的________。(3)为了在幼苗期快速鉴定突变型植株,可选择__________________作为筛选性状。15.[2023·广东高三模拟]人的耳垢呈油性和呈干性是一对相对性状,受基因(A、a)控制。有人对某地区家庭的现有人群进行了调查(该地区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结果如下表:(1)根据数据可判断耳垢呈________是显性性状。(2)在所调查的群体中,干耳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____。(3)控制该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从组合二的数据看,子代性状没有呈典型的测交分离比(1∶1),而是2∶1,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考虑样本大小)(5)若一对干耳夫妇生了一个左耳是干性的,右耳是油性的男孩,经检查该男孩染色体正常,则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来该男性与一个干耳女性婚配,则子代表现为干耳的概率是________。A.1/2 B.1C.1/4 D.无法计算课后定时检测案161.解析: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D错误。答案:D2.解析: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人工异花传粉时要对母本去雄,A正确;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没有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正反交结果相同,B正确;对测交实验结果的预测是实验的演绎环节,C错误;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所用实验方法与孟德尔的实验方法相同,均为假说—演绎法,D正确。答案:C3.解析:用测交法可鉴别一匹白马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如果后代只有显性个体,则很可能是纯合体;如果后代出现隐性个体,则为杂合体,A正确;用杂交法可以区分一对相对性状中的显隐性关系,后代表现出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所以区分狗的长毛和短毛这一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杂交的方法,B错误;用自交法并淘汰隐性个体,可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度,因为杂合体自交后代能出现显性纯合体,C错误;用测交法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时,如果后代只有显性个体,则很可能是纯合体;如果后代出现隐性个体,则为杂合体,D错误。答案:A4.解析:鉴别一只动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马的毛色栗色对白色为显性性状,要判断一匹健壮的栗色公马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可采用测交法,即让该栗色公马与白色母马杂交;而一匹母马一次只能生一匹小马,子代数量越多,结果越准确,即让此栗色公马与多匹白色母马进行交配,再根据子代情况作出判断,若子代均为栗色,则为纯合子;若子代出现白色,则为杂合子。答案:B5.解析:甲、乙两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A错误;甲、乙两小桶内的小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随机从每个小桶中抓取一个小球组成一组是模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B正确;为了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即被抓取的随机性),在每次抓取小球时,都应摇晃小桶,将桶内的小球充分混合,C正确;为了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每次抓取小球统计后,应将小球放回原来的小桶内,D正确。答案:A6.解析:如果含t的雌配子不能受精,则雌性果蝇只能产生T的配子,雄性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T∶t=1∶1,子代雌蝇∶雄蝇=1∶1,A错误;含有T的雄配子存活率显著降低不影响子代性别比例,所以雌蝇∶雄蝇=1∶1,B错误;如果雌性和雄性中基因型为TT的个体不能存活,则雌蝇∶雄蝇=1∶1,C错误;如果基因型为ttXX的受精卵发育为雄蝇,则雌果蝇和雄果蝇的基因型及比例为雌性(1TTXX+2TtXX)∶雄性(1TTXY+2TtXY+1ttXY+1ttXX)=3∶5,D正确。答案:D7.解析:F1中紫花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1∶2,则F1中紫花植株自交得到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3∶2∶1,性状分离比为5∶1,由此可得F2紫花植株中杂合子占2/5,F2中红花植株占1/6。答案:BC8.解析:根据兔的毛色黑色(W)与白色(w)是一对相对性状,与性别无关,亲代兔A、B、P、Q均为纯合子,可知亲代兔A的基因型为WW、B的基因型为ww,则子代兔C和D的基因型相同,都为Ww,A正确;兔C的基因型为Ww,根据第二项交配图可知兔R的基因型为ww,兔C与兔R交配得子代基因型为Ww和ww,根据D和S在30℃下的表型,可推出C与R的子代在30℃环境下成长,其毛色为白色,B错误;兔C与兔R交配得子代基因型为Ww和ww,若在-15℃环境下成长,根据C和R在30℃下的表型,其毛色最可能的表型及其比例为黑色∶白色=1∶1,C正确;由图可知相同基因型的个体在不同环境下表型是不同的,由此得出表型是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D正确。答案:B9.解析:该对遗传因子控制的性状有三种,说明R对r为不完全显性。由组别三可知,紫花植株的遗传因子组成为Rr,但根据三组杂交实验的结果不能判断出白花植株和红花植株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rr、RR,还是RR、rr,A错误;白花植株与红花植株均为纯合子,二者分别自交,其子代都不会出现性状分离,二者杂交,则其子代都开紫花,B、C正确;因为RR、Rr的性状表现不同,所以,无论是Rr×rr,还是Rr×RR,子代都会出现1∶1的分离比,即均可用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D正确。答案:A10.解析:通过题干信息可知,基因S1、S2…S15互为等位基因,为一组复等位基因,A正确;根据题干信息已知,“当花粉的SX基因与母本有相同的SX基因时,这种花粉的精子就不能完成受精作用”,因此一般不存在SX基因的纯合个体,如S1S1、S2S2等,B正确;基因型为S1S2和S2S4的亲本,由于都含S2基因,而当花粉的SX基因与母本有相同的SX基因时,该花粉的精子就不能完成受精作用,所以正交和反交的子代基因型不完全相同,C错误;具有自交不亲和特性的品系进行杂交育种时,由于当花粉的SX基因与母本有相同的SX基因时,该花粉的精子就不能完成受精作用,所以母本无需去雄,D正确。答案:C11.解析:现有一些红花植株(W_)与一株红色花斑植株(Wd_)作亲本杂交,后代出现1/6的白花植株(ww),故亲本红色花斑植株的基因型为Wdw,其产生的w的配子概率为1/2,而后代白花植株(ww)占的比例为1/6,因此亲代红花植株产生的w配子概率应该为1/3,分析各个选项,只有WWd∶Ww=1∶2,产生的w配子概率为1/3,B正确。答案:B12.解析:孟德尔遗传规律适用于核基因,不适合细胞质基因,因此上述基因中,只有A、a基因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N、S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A错误;N基因属于细胞质基因,基因型为N(Aa)的母本可通过减数分裂过程将其N基因传递给卵细胞,B正确;由于S(a)的花粉不育,可选S(a)的卵细胞与N(a)的精子结合形成基因型为S(aa)的植株,C错误;植株S(Aa)自交,由于S(a)花粉不可育,因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S(AA)∶S(Aa)=1∶1,D正确。答案:AC13.解析:根据F2中紫花∶白花=15∶1,植物花色遗传可能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只要含有显性基因即为紫花,而只有aabb为白花,且F1的基因型为AaBb,A正确;若是受一对基因(A/a)控制,aa个体有部分致死,则亲本紫花为AA,白花为aa,F1为杂合子Aa,没有致死情况下自交后代为A_∶aa=3∶1=15∶5,而实际因为致死A_∶aa=15∶1,即aa个体有4/5致死,B错误;若是受一对基因(A/a)控制,但含a的花粉部分不育,则根据后代有紫花和白花出现,说明F1能产生两种配子,即F1为杂合子,产生雌配子的种类和比例不受影响,即雌配子A∶a=1∶1,而产生雄配子中a所占雄配子比例可设为x,根据F2中白花占1/16,可知1/2x=1/16,解得x=1/8,即雄配子中A∶a=7∶1,即含a的花粉有6/7不育,C正确;由上述分析可知,豌豆花色遗传出现了一定的性状分离比,说明植物花色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D错误。答案:AC14.解析:(1)南瓜果形的扁圆形和长纺锤形属于一对相对性状;从第1、2组实验看出,杂交子一代都表现为野生型性状,所以突变型为隐性性状。(2)F1自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34∶12接近于3∶1;由此可判断突变基因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若该变异植株的果实和茎的变异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F1与H-f杂交,杂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野生型∶突变型≈1∶1,这也可说明同一基因在不同组织细胞中具有不同的功能。(3)幼苗期无法观察单果质量,但可以通过观察节间长度来快速鉴定突变型植株。答案:(1)相对性状 隐性 (2)3∶1 分离野生型∶突变型=1∶1 遗传效应(功能)(3)节间长度15.解析:(1)根据组合一可判断耳垢呈油性是显性性状。(2)在所调查的群体中,干耳的基因型频率为×100%≈50%。(3)油耳为显性性状,若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油耳父亲的女儿不表现为干耳性状,与第一、二组的调查结果不符,所以控制该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4)从组合二的数据看,子代性状没有呈典型的孟德尔分离比(1∶1),其原因是只有Aa和aa的组合,后代才可能有1∶1的性状分离比,而第二组家庭为多个家庭,油耳父亲的基因型可能为AA、Aa,子代中干耳出现的概率为1/3,设组合二中父亲为Aa的概率为x,则1/2x=1/3,解得x=2/3,所以亲本父亲中基因型AA∶Aa=1∶2。(5)若一对干耳夫妇生了一个左耳是干性的,右耳是油性的男孩,经检查该男孩染色体正常,则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胚胎发育过程中体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可能是显性突变,也可能是隐性突变,由于不能确定该男孩的基因型,故无法计算该男性与一个干耳女性婚配,子代表现为干耳的概率,D正确。答案:(1)油性 (2)50% (3)常 油耳为显性性状,若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油耳父亲的女儿不表现为干耳性状,与第一、二组的调查结果不符,所以控制该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或调查人群中男女的发病率未呈现性别差异) (4)组合二中油耳父方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Aa∶AA=2∶1 (5)胚胎发育过程中发生基因突变(体细胞发生基因突变) D课前自主预习案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素能目标★考向导航基础梳理——系统化知识点一 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杂交方法1.豌豆作杂交实验材料的优点2.孟德尔遗传实验的杂交操作“四步曲”知识点二 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假说—演绎”分析知识点三 分离定律基能过关——问题化一、判一判(判断正误并找到课本原话)1.孟德尔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并证明了遗传因子就是基因。(必修2P5正文)( )2.在孟德尔提出对分离现象解释的假说时,生物学界还没有认识到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必修2P5相关信息)( )3.如果孟德尔当时只统计10株豌豆杂交的结果,则很难正确地解释性状分离现象。实验统计的样本数目足够多,是孟德尔能够正确分析实验结果的前提条件之一。(必修2P6讨论)( )4.“演绎”就是进行测交实验,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测相符,就可以证明假说正确。反之,则证明假说错误。(必修2P7科学方法)( )5.子代中只要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即属于“性状分离”。(必修2P4正文)( )6.F1测交子代表型及比例能直接真实地反映出F1配子种类及比例,但无法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必修2P7正文)( )7.F2的表型比例为3∶1的结果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必修2P7正文)( )8.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必修2P8概念检测1)( )9.纯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纯合子。(必修2P8概念检测1)( )二、议一议【教材易漏拾遗】1.[必修2P4表1-1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结果分析]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F2出现3∶1的分离比的条件是什么?2.[必修2P6探究·实践拓展]材料用具 两个小桶,分别标记甲、乙;两种大小相同、颜色不同的彩球各20个,一种彩球标记D,另一种彩球标记d。思考:有同学认为本实验中甲、乙两个小桶中彩球的数量不一定相等,只要每个小桶中颜色不同的彩球比例为1∶1即可。该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3.[必修2P8拓展应用]水稻的非糯性和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非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而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是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现在用纯种的非糯性水稻和纯种的糯性水稻杂交,取F1花粉加碘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半数花粉呈蓝黑色,半数呈橙红色(并非任何淀粉遇碘液均变蓝)。思考:(1)花粉出现这种比例的原因是什么?(2)实验结果验证了什么?4.[必修2P8思维训练拓展]本来开白花的花卉,偶然出现了开紫花的植株。如何获得纯种开紫花的植株?课前自主预习案1基础梳理——系统化【知识点一】1.自花 异花2.自花传粉 外来花粉【知识点二】高茎 相对 显性 性状分离遗传因子 彼此分离 随机结合 D d d 1∶1【知识点三】等位基因 减数分裂Ⅰ后期 等位基因 同源染色体 染色体 有性生殖基能过关——问题化一、判一判1.? 2.√ 3.√ 4.? 5.? 6.√ 7.? 8.? 9.?二、议一议1.提示:①所研究的每一对相对性状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相对性状为完全显性。②每一代不同类型的配子都能发育良好,且不同配子结合机会相等。③所有后代都处于比较一致的环境中,且存活率相同。④供实验的群体要大,个体数量要足够多。2.提示:该同学的观点正确。甲、乙小桶代表生殖器官,颜色不同的彩球代表配子的种类。杂合子产生的雌配子或雄配子的种类均有两种,比例均为1∶1,且雄配子数量一般多于雌配子的数量(雌雄配子经减数分裂产生的数目不同)。3.(1)提示:在F1水稻细胞中含有一个控制支链淀粉合成的遗传因子和一个控制直链淀粉合成的遗传因子。在F1形成配子时,两个遗传因子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含支链淀粉遗传因子的配子合成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含直链淀粉遗传因子的配子合成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其比例为1∶1。(2)提示:分离定律。即在F1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4.提示:获得纯种开紫花植株的方法有两种:①用紫花植株的花粉进行花药离体培养,然后用秋水仙素处理,保留紫花品种。②让该紫花植株连续自交几代,即将每次自交后代的紫花植株选育后再进行自交,直至自交后代不再出现白花植株为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4版新教材高考生物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五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课前自主预习案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doc 2024版新教材高考生物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五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课堂互动探究案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学生用书.doc 2024版新教材高考生物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五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课堂互动探究案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课件.pptx 2024版新教材高考生物全程一轮总复习课后定时检测案16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