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台灯调光电路的装调与应用课题名称 晶闸管的识别与检测 授课课时 2课时教学内容 普通晶闸管的构造与特性;种类及应用;极性的检测。教学目标 1.了解单向晶闸管的结构和工作特性、主要参数。2.会用万用表判别单向晶闸管的管脚极性及好坏。教学重点 晶闸管的结构、符号、特性及引脚、好坏的差别方法。教学难点 晶闸管工作特性的理解及主要参数的掌握。学情分析 利用实物展示让学生认识各种类型晶闸管,利用“做中教”,让学生从实践操作中理解晶闸管的可控工作特性。利用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会晶闸管的类型、引脚和好坏的判别方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 内容 活动 技术手段教师 学生复习(3分钟) 二极管、三极管的结构、特点 提问 学生回答问题导入新课(2分钟) 国防军事、工业交通、农业商业、家用电器方面,无不渗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新成就。 播放晶闸管的应用,提出与三极管的区别。 1、观看实物、图片。2、回答问题。 多媒体投影理论学习(40分钟) 1.单向晶闸管的结构和符号2.晶闸管的工作特性3.晶闸管的分类4.晶闸管的主要参数 根据课前预习提问:1.多媒体演示晶闸管在电路中的实际应用2.展示各种类型晶闸管;3.演示晶闸管的触发导通实验;4.演示晶闸管的伏安特性;5.讲解晶闸管的主要参数。 1.认识各种类型晶闸管,掌握晶闸管的结构和电路符号;2.分五种情况进行测试,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测试结果,并进行特性总结。理解晶闸管导通的条件和关断的条件;3.结合实验,观察伏安特性曲线的转折点,总结晶闸管工作特性;4.解晶闸管的主要参数。4.归纳总结。反向阻断、正向阻断、触发导通、持续导通、关断的条件。 多媒体投影6.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1.巡视课堂。2.通过平台查看练习完成情况,调整教学进度。 在平台上完成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的单向导电性在任务书上完成4道课堂练习,教师观察、指导。 平台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环节 内容 活动 技术手段教师 学生任务实施(35分钟) 任务准备:实施本任务教学所使用的设备及工具 发放设备及工具 填表 实物1.从封装形式上识别晶闸管引脚极性;2..晶闸管的检测;3.晶闸管的质量判别。 检测方法:可用万用表电阻挡的R×100挡测其任意两个管脚间的正、反向电阻,直到找出读数最小的一对引脚,此时黑表笔所接引脚为控制极G,红表笔所接引脚为阴极K,另一空脚为阳极A 1.利用封装识别晶闸管的引脚正负;2.用万用表检测晶闸管的引脚及好坏。3.归纳总结质量的好坏和极性。 1.多媒体课件2.平台试题任务检测发放晶闸管进行检测 发各种晶闸管;巡视课堂 1.分组检测。2.即时评价。 1.动画2.图片任务评价(10分钟) 1.自我小结2.互听解说,师生共评3.布置作业 1.巡查指导2.进行评价。3.课后查看结果,了解学生掌握情况,调整进度。 1.自我小结。2.现场互动进行评价。 UMU互动平台课后拓展 请联系生活实际,说出晶闸管的应用?继续关注微信群和互动学习平台。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