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科技文化与时代风尚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唐代的科技文化与时代风尚

资源简介

课件29张PPT。唐代的科技文化与时代风尚雕版印刷中所用的雕版在印刷术发明前,人们用手抄书,既费时耗力,又易出错。唐朝初年,人们从印章和拓印刻石中得到启发,发明了雕版印刷术。1、原理:印章拓印刻石雕版印刷术的三个步骤 唐末,出现了一种用做交易凭据的印刷品“印纸”。
成都、洛阳是当时著名的印刷业中心。2、应用:《金刚经》《金纲经》雕印于868年。是一部经卷,长488厘米。卷首是图册,接着是经文,画面精美,线条流畅,墨色均匀清晰,印刷技术已很纯熟。3、代表(证据):4、贡献(影响):直接推动印刷业的发展;促进社会发展和文化的传播。返回二、火药1.火药的发明 火药是古代炼丹家炼制丹药时发现的副产品。
火药是由硫磺、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构成。古代火箭 3.火药的应用
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最初用火药制作的武器叫“火箭”也叫“飞火”。唐朝末年想一想
唐诗繁荣的原因有哪些?
李白,字太白,少年好学,喜欢文学。他“一生好入名山游”,青年时即离开家乡漫游祖国的大江南北。后被唐玄宗召为文学侍从。但当时政治日渐腐败,不到两年,李白便因得罪权贵,离开了朝廷,继续漫游各地写下许多不朽的诗篇。安史之乱(755—763)后,在贫困和漂泊中病逝。他的一生给后人留下了许多传奇的色彩。 李 白
(701—762)走近李白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你能根据以上名句说一说李白的诗歌特点吗?P45  杜甫,字子美,河南巩县人。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年轻时即以诗文出名,也先后长期漫游。科举不第,在失意和贫困中,杜甫看到了朝政的黑暗,体会到人民生活的痛苦。尤其是安史之乱(755—763)爆发后,他看到了国破家亡的惨境,饱偿了战乱的苦楚。安史之乱结束后,藩镇战争连绵不断。他只能到处漂泊,最后,在贫病交加中永远停止了歌唱。 杜 甫
(712~770)走近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春 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你能体会出杜甫的诗歌特点吗?: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而且家庭也比较富有。杜甫生活在安史之乱前后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他不仅经历了科举的挫折,而且饱受了战乱之苦,在失意和贫困中,杜甫看到了朝政的黑暗,体会到了人民生活的痛苦,饱尝了国破家亡的惨景。李白与杜甫的身世经历不同为什么杜甫与李白的诗歌风格特点有这么大的差异?杜甫,字子美写诗两百四十余首,其中包括《蜀相》、《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吏,三别等名篇。一度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
《望岳》 作者: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月夜》 作者: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请带我们一起走进长安人的日常生活,去体验他们的衣食住行吧!注意别忘了展现博大宏放的盛唐精神。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老外扎堆长安城 唐朝长安人流行穿胡服耶!衣唐代圆领袍衫及幞头“云想衣裳花想容”唐代花式糕点新疆吐鲁番出土的馕食饮茶习俗在唐代风靡全国,茶成为一种生活必需品唐代,骑马出行变得普遍而富于情趣行 原因:国运鼎盛、政局安定、制度创 新…特点:中西贯通、胡汉交融博大开放、汇纳百川、充满创新活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