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3张PPT)哲学与文化第四课 探究认识的奥秘4.2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真理是客观的01思考:真理究竟是什么?1.有用的观念就是真理吗?2.圣人之言、领袖之话就是真理吗?3.被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吗?分析下列观点:阅读与思考一、真理是客观的:1、真理的含义:有用的就是真理被大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圣人之言、领袖之话是真理“地心说” 与基督教的说法吻合,对教廷统治是“有用的”。“地心说”在中世纪的欧洲一直居于统治地位,被人们所公认。哥白尼“日心说”的提出,打破了“地心说”的谬论。“有用的”不一定是真理,“有用就是真理”是以主观需要作为衡量真理的标准,抹杀了真理的客观性。一、真理是客观的:1、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P54一主观错误反映(不相符)正确反映(相符合)客观事物真理谬误能动反映认识真理和谬误有严格的界限。真理的客观性=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客观事物是客观的规律是客观的检验标准(实践)是客观的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反对:因为真理的客观性把真理等同于客观实在反对:因为真理具有主观形式,而把真理认为是主观产物一、真理是客观的:2、真理最基本的属性: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 。P54一客观性因“日心说”被烧死的布鲁诺阅读与思考不同的人看月球,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 天文学家看到的是月球的起源、构造、与其他星球的关系; 文学家将无限遐想和丰富情感寄于月球,吟诗作赋; 人类学家看到的是探索月球对未来人类移民、长远生存的需要; 军事家关注的是月球对综合国力、争抢太空霸权的战略意义;…… 这是不是意味着人们对同一对象有多个真理?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毛泽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任何人,不论他的出身、社会地位、职业状况等如何,只要他的认识和客观对象相符合,就是真理。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 ,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在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例如:人总是要死的)√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阅读与思考真理的客观性原理方法论【原理】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方法论】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原理总结1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02真理是客观的议学任务:“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是否适合于任何条件?三角形内角和>180°三角形内角和<180°三角形内角和=180°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这里的条件和范围从空间上讲,即任何真理都只是对物质世界的某一领域、某一层面的正确认识。多喝牛奶有益于身体健康——有人对牛奶过敏,乳糖不耐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1、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判断:1.真理是客观与主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3.我们要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推动认识发展(×)指主观认识符合当地的实际指主观认识符合当时的实际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2、真理都是具体的前苏联的社会主义革命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先在城市夺取政权”理论“农村包围城市”理论主观认识符合当地的实际(空间)真理谬误实施三孩儿政策,适用于当下在计划生育时代主观认识符合当时的实际(时间)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真理和谬误的关系 对立 真理与谬误有着明确的界限,不容混淆统一 ① 真理与谬误相互依存。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② 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对立统一谬误真理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3、真理与谬误真理中包含着谬误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原理内容】①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②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方法论】1.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要不断丰富、发展、完善真理,正确对待错误。原理总结2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03阅读与思考屠呦呦带领团队,经历数百次实验、无数失败,从传统中草药文献中获得灵感,汲取智慧,提取青蒿素,开创治疗疟疾新方法,为人类作出贡献。思考:屠呦呦小组的工作经历对我们有什么启示?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17世纪80年代的英国,有位医生曾经给一个生命垂危的年轻人输羊血,奇迹般的挽救了他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效仿,结果造成大量受血者死亡。19世纪80年代,北美洲的一位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 直到1901年维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了人的血型系统------ABO血型系统,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100多年来,新的血型系统不断被报道。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血型的认识将越来越全面。血型之父莱因茨坦发展的曲折性(1)表现:认识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认识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2)原因认识受到各种条件限制:①从认识的主体来看,认识受主体实践水平的限制,还受不同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②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的,其本质的暴露的过程和展现有一个过程。③从认识的进程来看,对一个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1、认识具有反复性: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我国现在社会老龄化程度高,人口出生率低,并受到养娃成本居高不下的影响年轻人生育意愿较低。基于对现在的人口生育现状的认识,开始实施三孩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的对象: ---认识的主体: ---认识的基础: ---物质世界无限的,变化着的人类世代延续的社会实践不断发展的2、认识具有无限性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3、认识具有上升性:注意:(1)认识 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2)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3)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 ,而是(4) 永恒真理、终极真理。③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P56三不是不断地超越自身;没有被推翻不断地向前发展。不存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知识拓展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级的程度。——毛泽东认识辩证运动发展的基本过程,也是认识运动的总规律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原理 —【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原理(1)真理是有用的,有用的观念就是真理。提示:真理是有用的,有用的观念不一定都是真理。(2)原有的真理性认识常常在新的实践活动中被推翻。提示:真理只能被超越不能被推翻(3)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它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运动。提示:认识运动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4)真理也包含谬误成分。提示:真理与谬误有严格界限不容混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5)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认识到认实践、再从实践到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提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判断正误(6).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真理在谬误的基础上产生提示:真理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7)任何真理都是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提示: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8)真理的内容与形式都是客观的,真理是不变的提示: 真理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真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9)真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提示: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注意点:1.永恒真理(×),终极真理(×)。人的认识永远达不到真理(×)人能获得全部真理(×)人总先克服谬误再更加接近真理(×)2.真理可以超越自身(√),超越社会历史条件(×)。3、 真理中包含谬误。(×)真理与谬误相互包含、相互融合(×)(真理与谬误界限分明)2.真理最基本属性——客观性2.真理是具体的1.认识具有反复性1.真理是有条件的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真理是客观的1.真理的含义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4.方法论要求2.认识具有无限性3.真理与谬误的关系3.认识具有上升性课堂小结重点区分真理的特点-------认识的特点------1.(2021·全国乙卷)王安石在推敲“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一诗句过程中,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字许,始定为“绿”,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②认识主体的知识和素质影响认识结果③认识是一个包含曲折性的前进上升过程④对同一个确定对象不能产生不同认识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C真题演练2.【2021年山东卷】历经9个多月的长途跋涉,经历了惊心动魄的关键9分钟,中国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表面,其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将在火星上开展地表成分、 物质类型分布、地质结构以及火星气象环境等探测工作,火星探测不仅仅是太空技术的突破,也是行星科学领域的突破,更是人类活动空间的拓展和延伸。材料表明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基本问题②宇宙探索活动将不断地刷新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③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④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真题演练B3.【2021年广东卷】图漫画《我该怎么走?!》(作者:陈景凯)给我们的哲学启迪是:①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真理具有不确定性②人们在否定以往认识的过程中接近真理③要善于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④个别、具体的认识都是有条件的、相对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真题演练D4、(2022·浙江6月选考)历经半个多世纪探索,“枫桥经验”铺就了一座座连接党心民心的连心桥,巩固了公安民警与人民群众鱼水深情的警民桥,架设了社会和谐、乡村和美、百姓和顺美好愿景的平安桥。如今,“枫桥经验”在全国各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告诉我们( )①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认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②立足自身需要可以建立新的具体联系③认识是一个由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反复过程④人可以认识、把握、创造和利用社会规律造福人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C真题演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