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单元复习课件)-八年级生物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共5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单元复习课件)-八年级生物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共51张PPT)

资源简介

(共51张PPT)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章末复习
八年级生物上册 人教版 第五单元 第一章
本章思维导图
考点一
动物的分类
根据动物体内是否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动物可分为 动物和
动物。
(1)无脊椎动物从低等到高等分别为: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____________、软体动物、____________。
(2)脊椎动物从低等到高等分别为________、两栖动物、__________、鸟类、哺乳动物。
无脊椎
脊椎
环节动物
节肢动物

爬行动物
考点二
无脊椎动物
腔肠动物
动物类群 主要特征 代表动物 与人类的关系
腔肠 动物 大多呈 对称;体表有 ;有 无 ;身体由 和 两层细胞构成;只有外胚层才有刺细胞 海葵、海蜇、珊瑚虫、水螅、水母 海蜇可以食用;珊瑚虫产生的珊瑚给鱼类提供了庇护所
辐射
刺细胞

肛门
内胚层
外胚层
习题1
(2023·山东烟台·中考真题)夏天在海边游泳的人偶尔会被水母蛰伤,水母的毒液是由( )产生的
A.清化腔
B.内胚层
C.刺细胞
D.口
C
习题2
在海边游泳被水母蜇伤后,用肥皂水进行清洗可缓解疼痛,下列有关水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母的身体有内、中、外三个胚层
B.水母蜇人的刺细胞分布在外胚层中
C.水母的消化腔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
D.水母与水螅、血吸虫同属于腔肠动物
B
习题3
珊瑚虫生活在浅海区域。著名的“大堡礁”就是历代珊瑚虫建造的工程。由于海洋污染和气候变化已经严重威胁到珊瑚虫的生存。下列关于珊瑚虫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珊瑚虫身体体壁由两个胚层组成
B.珊瑚虫属于无脊椎动物
C.珊瑚虫和水螅的体表都有刺细胞
D.珊瑚虫消化后的食物残渣由肛门排出体外
D
扁形动物
动物类群 主要特征 代表动物 与人类的关系
扁形 动物 身体呈 对称;背腹 ;有 无 ;大部分 在人或动物体内 涡虫、绦虫、吸虫(华枝睾吸虫、血吸虫) 大部分能寄生在人体内导致人患病
两侧
扁平

肛门
寄生
习题4
与水螅相比,涡虫更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其高等之处体现在( )
A.有口
B.无肛门
C.身体呈两侧对称
D.身体背腹扁平应
D
习题5
从进化角度看,扁形动物比腔肠动物高等,以下原因不正确的是( )
A.扁形动物身体扁平,左右对称,运动能力强
B.扁形动物具有三个胚层,比腔肠动物复杂
C.扁形动物形成了肌肉层,便于运动
D.扁形动物有口无肛,比腔肠动物复杂
D
习题6
下列关于猪带绦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身体分节无附肢
B.身体背腹扁平,两侧对称
C.身体仅由两层细胞组成
D.同水螅一样都属于腔肠动物
B
线性动物
动物类群 主要特征 代表动物 与人类的关系
线形动物 身体细长,呈 ;体表有 ;有 有 ;结构简单; 发达,生殖能力强 蛔虫、蛲虫、钩虫、丝虫、线虫、秀丽隐杆线虫(非寄生) 寄生在人体、家畜、家禽和其他经济动物、栽培的农作物或经济作物的体内,给人类健康和经济上造成重大损失
圆柱形
角质层

肛门
生殖器官
习题7
蛲虫和丝虫都属于线形动物,下列关于线形动物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身体细长,呈圆柱形
B.有口有肛门
C.体表有角质层
D.有许多相似的体节
D
习题8
小华同学不注意个人卫生,得了蛔虫病,晚上经常磨牙,腹部绞痛。与蛔虫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不包括
(   )
A.体表有角质层
B.消化管结构简单
C.生殖能力强
D.运动器官发达
D
习题9
下列不良习惯中,可能会导致感染蛔虫病的是(  )
A.饭前不洗手
B.吃未洗净的水果
C.喝生水
D.以上都有可能
D
环节动物
动物类群 主要特征 代表动物 与人类的关系
环节 动物 身体呈 ,由许多相似的 组成的; 靠 或 辅助运动 蚯蚓(靠 和肌肉的配合运动,靠湿润的 呼吸)、水蛭、沙蚕 沙蚕是鱼、虾、蟹的食饵;医学上可以利用从水蛭中提取到的蛭素生产抗血栓药物;蚯蚓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属于分解者,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圆筒形
体节
刚毛
疣足
刚毛
体壁
习题10
(2023·四川凉山·中考真题)下列关于“观察蚯蚓”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蚯蚓身体由许多环节构成
B.蚯蚓的刚毛位于身体背面
C.离③远的①是蚯蚓身体的前端
D.蚯蚓在玻璃上比糙纸上爬得快
A
习题11
大雨过后,蚯蚓往往要爬到地面上来,是因为(  )
A.蚯蚓喜欢干燥的环境
B.到地面寻找食物
C.土中缺氧,无法呼吸
D.穴中浸透雨水太凉
C
习题12
下列有关“观察蚯蚓”实验的操作及观察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实验中需要不时地用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以保证其正常呼吸
B.蚯蚓的身体没有前后、左右、背腹之分
C.蚯蚓的运动是靠刚毛完成的
D.蚯蚓的体表有能分泌黏液的角质层
A
软体动物
动物类群 主要特征 代表动物 与人类的关系
软体 动物 身体柔软,表面有 ,大多具有 ;运动器官是 。 河蚌、缢蛏、蜗牛、乌贼 牡蛎、扇贝、鲍鱼等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且脂肪含量低;珍珠粉可入药;螺壳和珍珠是很好的装饰品
外套膜
贝壳

习题13
目前已命名的软体动物有10万种以上。关于软体动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河蚌、田螺是软体动物
B.身体柔软,大多数有贝壳保护
C.软体动物所有部分都柔软
D.大多数种类生活离不开水,也有生活在陆地上的
C
习题14
河蚌是如何完成呼吸作用的(  )
A.当水流经鳃时,水与鳃中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
B.河蚌总有一部分身体露出水面,便于鳃在空气中进行气体交换
C.河蚌肺中的毛细血管与水进行气体交换
D.河蚌的肺需要与空气进行气体交换
A
习题15
在河蚌养殖场,人们要在河蚌的外套膜和贝壳之间放上沙粒,这是为了(  )
A.形成珍珠   
B.给珍珠食物
C.让贝壳长得快   
D.保护外套膜
A
节肢动物
动物类群 主要特征 代表动物 与人类的关系
节肢 动物 身体分 、体表有 ,具有 的作用,附肢分节,头有眼触角、口等器官 蟹(甲壳纲)、蜘蛛(蛛形纲)、蜈蚣(多足纲)、蝗虫(昆虫纲: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有气门,是气体进出的通道) 虾、蟹为人类提供了动物蛋白。蝎、蜈蚣、蝉蜕等可以入药。蜜蜂等昆虫为开花植物传播花粉。果蝇是非常经典的实验材料。蚊、螨叮咬人,传播疾病

外骨骼
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习题16
(2023·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动物界中最大的类群是( )
A.软体动物
B.节肢动物
C.线形动物
D.环节动物
B
习题17
(2023·安徽·中考真题)外骨骼不仅是某些动物保护自己的“盔甲”,还能起到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下列动物中,具有外骨骼的是(  )
A.水螅 B.蜗牛 C.蚯蚓 D.蝗虫
D
习题18
蝗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的原因是 (  )
A.要适应新的生活环境
B.坚韧的外骨骼限制了蝗虫的活动
C.外骨骼不能随着蝗虫的生长而生长
D.外骨骼受到损伤,失去了原来的作用
C
考点三
脊椎动物

动物类群 主要特征 代表动物 与人类的关系
鱼 身体大多呈 、体表常有 覆盖,用 呼吸通过 和 的摆动以及 的协调作用游泳。 鲫鱼、鲨鱼、虾虎鱼、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养殖和捕捞业、食用、药用、供观赏
流线型
鳞片

尾部
躯干部

习题19
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淡水中的某些藻类植物大量繁殖,这种现象称为“水华”。研究者发现,在发生“水华”的水域适于放养一种鱼,不仅可以解决“水华”问题,还可以收获大量的鱼。你认为放养的这种鱼应该是(  )
A.以浮游植物为食的鲢鱼   
B.以水草为食的草鱼
C.捕食浮游动物的鳙鱼   
D.捕食各种小鱼的乌鱼
A
习题20
在鱼类养殖中,我国有优良的淡水鱼品种,如著名的“四大家鱼”是(  )
A.草鱼、鲤鱼、鲫鱼、青鱼
B.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C.鳙鱼、鲫鱼、带鱼、草鱼
D.鲤鱼、青鱼、带鱼、鲢鱼
B
习题21
下列关于鱼类养殖捕捞的做法错误的是(  )
A.禁止在禁渔区、禁渔期进行捕捞
B.禁止使用小于最小网目尺寸的网具进行捕捞
C.渔业发展重心要从养殖业转移到捕捞业上
D.合理利用鱼类资源,有计划地养殖和捕捞
C
两栖动物
动物类群 主要特征 代表动物 与人类的关系
两栖 动物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 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用 呼吸, 辅助呼吸。 青蛙、蟾蜍、大鲵(二级) 是农田害虫的天敌,很多两栖动物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皮肤
习题22
(2022·山东青岛·中考真题)同学们在校园生物角看到了河蚌、青蛙、蚯蚓、鲫鱼等动物,对它们进行了观察和记录。下列关于它们的呼吸和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河蚌用鳃呼吸,依靠足在水底缓慢运动
B.青蛙只用肺呼吸,依靠趾间的蹼游泳
C.蚯蚓用皮肤呼吸,依靠疣足完成运动
D.鲫鱼用鳃呼吸,依靠头部和躯干部的摆动游泳
A
习题23
(2022·四川自贡·中考真题)自然界中,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的动物是(  )
A.蝗虫   
B.蜥蜴   
C.大鲵   
D.蝮蛇
C
习题24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景象已越来越少,下列哪项不是造成青蛙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
A.青蛙天敌的捕食   
B.栖息地遭到破坏
C.人类的大量捕杀   
D.农药的大量使用
A
爬行动物
动物类群 主要特征 代表动物 与人类的关系
爬行 动物 体表覆盖有角质的 或甲。用 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由坚韧的 。 蜥蜴、壁虎、扬子鳄(一级) 食用、药用、防治林木害虫等
鳞片

卵壳
习题25
(2023·山东临沂·中考真题)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蚯蚓体表有角质层,可以防止土壤摩擦,起保护作用
B.蝗虫体表有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C.鱼的体表有鳞片覆盖,起保护作用
D.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能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A
习题26
爬行动物是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其共同特征之一是(  )
A.皮肤辅助肺呼吸   
B.体表有角质鳞片或甲
C.幼体在水中发育   
D.卵生,但卵表面没有坚韧的卵壳
B
习题27
下列关于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都属于陆生脊椎动物  
B.都属变温动物
C.所产的卵都有卵壳   
D.都用肺呼吸
B
鸟类
动物类群 主要特征 代表动物 与人类的关系
鸟类 体表覆 ;前肢变成 ;有喙无齿;有 辅助 呼吸。骨骼 、薄、坚固,有些骨内部 ;胸骨向前突出,形成龙骨突,增加了胸肌的附着面积 家鸽、企鹅、鸡、鸭 捕食农林害虫;人类食物中动物蛋白的重要来源;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


气囊


中空
习题28
(2023·山西晋中·中考真题)观察如图所示蓝脚鲣(jian)鸟的形态,你推测其很可能善于(  )
A.飞行和游泳
B.飞行和爬行
C.跳跃和游泳
D.奔跑和爬行
A
习题29
(2022·辽宁葫芦岛·中考真题)鸟有许多适于飞行的特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鸟的胸肌发达,可以减少空气的阻力
B.鸟的骨骼轻、薄,可以减轻体重
C.鸟的气囊与肺一样,都能进行气体交换
D.鸟有喙无齿,为飞行提供动力
B
习题30
家鸽在飞行时,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是( )
A.肺
B.气囊
C.肺和皮肤
D.肺和气囊
A
哺乳动物
动物类群 主要特征 代表动物 与人类的关系
哺乳 动物 体表被 ;胎生,哺乳;牙齿有 、 和 的分化。胎生、哺乳,大大提高了后代的 率。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对环境的复杂多变及时作出反应。 大象、鲸、家兔等 为人类提供食物;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提供丰富多彩的服装原料;人类的得力助手;给人类带来危害。

门齿
犬齿
臼齿
成活
习题31
(2023·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某同学观察一块动物头骨,发现它有门齿、犬齿和白齿。具有该特征的动物是
(  )
A.爬行动物
B.两栖动物
C.哺乳动物
D.昆虫
C
习题32
(2022·辽宁鞍山·中考真题)下列关于大熊猫主要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胎生
B.用肺呼吸
C.体温不恒定
D.哺乳
C
习题33
(2021·山西阳泉·中考真题)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除了家喻户晓的明星物种大熊猫外,还有小熊猫(一种哺乳动物)、红腹角雉(一种鸟)等珍稀动物。小熊猫和红腹角雉的共同特征是( )
A.体温恒定
B.生殖方式为胎生
C.体表被毛
D.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A
谢谢,下节课再见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