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地球公转的意义 (第一课时)课件 (共2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地球公转的意义 (第一课时)课件 (共20张PPT)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第一单元 地球运动的意义
第二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了解地球公转的特点;
2、理解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一、地球的公转
1.概念: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2.方向:自西向东
3.轨道:
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近日点
(1月初)
远日点
(7月初)
14710万千米
15210万千米
公转的速度
4、速度——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
时间 日地距离 角速度 线速度
1月初(近日点) 1.471亿km 61′/d 30.3km/s
7月初(远日点) 1.52亿km 57′/d 29.3km/s
一月初,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
七月初,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慢。
注:这里的速度包括线速度和角速度。
【思考交流】
为什么北半球夏半年比南半球长?
北半球夏半年时间为北半球春分日至北半球秋分日,此段时间经过远日点,日地距离较远,平均公转速度较慢,用时多;而南半球夏半年是北半球冬半年,此段时间经过近日点,日地距离较近,平均公转速度快,所以南半球夏半年用时较短。
5、公转的周期
公转一周360
365日6时9分10秒(恒星年)
【学以致用】
读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当太阳直射点在④①之间运动时( )
A.地球公转速度先快后慢 B.地球公转速度先慢后快
C.地球自转速度越来越快 D.地球自转速度越来越慢
A
2.当太阳直射点在②点附近时,关于地球公转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速度达到一年中最慢
B.地球公转速度一年中最快
C.地球公转速度在不断加快
D.地球公转速度在不断减慢
3.教师节期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大约在( )
A.①②之间 B.①④之间
C.②③之间 D.③④之间
D
C
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一)黄赤交角
1、形成:黄道平面( )与赤道平面( )的夹角。
2.大小:目前23°26′。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
通过地心与地球自转轴垂直的平面
23°26 ′
66°34 ′
“一轴两面三角度”
“一轴”指地轴;
“两面”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
“三角度”指
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90 ;
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交角为23 26 ;
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66 34 。
3.影响: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
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即太阳光线与地球上某点的地平线垂直。
(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1、移动过程:请仔细观察下列动画中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移动轨迹
23 26 N
0
23 26 S
冬至
春分
夏至
秋分
次年
春分
南回归线
北回归线
【思考交流】
1.请同学们标出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所在的位置,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图。
2.根据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时候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春分日至秋分日
(2)什么时候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夏至日至冬至日
(3)什么地方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
南、北回归线之间
(4)什么地方一年中太阳直射一次?
南、北回归线之上
(5)什么地方一年中没有太阳直射?
南、北回归线之外
位置 节气 日期 直射点位置
A
B
C
D
近日点
远日点
6月22日前后
12月22日前后
9月23日前后
3月21日前后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赤道
赤道
夏至
秋分
冬至
春分
【学以致用】读下图,完成下表填空,并在图中标出近日点和远日点的位置。
(1)黄赤交角与回归线的度数关系?
相等
(2)黄赤交角与极圈的度数关系?
互余
(3)如果黄赤交角变大,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将如何变化?极圈的度数呢?
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将变大,极圈的度数将变小。
【思考交流】
2、周期
365日5时48分46秒,即1回归年。
【学以致用】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黄赤交角的叙述,正确的有( )
A.图中角a是黄赤交角
B.黄赤交角是赤道面与地轴的夹角
C.黄赤交角的度数与回归线的度数相同
D.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
2.若黄赤交角为3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热带范围扩大,温带范围缩小
②地轴与赤道面夹角变小,与黄道面夹角变大
③全球出现极昼、极夜的区域范围扩大
④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范围扩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C
C
总结
赤道平面
黄道平面
黄赤交角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