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地球公转的意义(第二课时)学案 (答案不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地球公转的意义(第二课时)学案 (答案不全)

资源简介

第二节 地球公转的意义
【教学目标】
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理解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空间和季节变化规律;
2、掌握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及其应用。
第二课时: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三、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1.概念
(1)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 之间的夹角。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 ,夜半球太阳高度 ,昼半球太阳高度 ,直射点上太阳高度 。
(2)正午太阳高度角:一天中太阳高度 值出现在正午(当地地方时 ),称为正午太阳高度(角)。
【思考交流】
一天中太阳高度角有多少个?正午太阳高度角呢?
答案:一天中太阳高度角有无数个,正午太阳高度角仅有一个。
2.变化规律
(1)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规律
①春分日和秋分日时,太阳直射在 上,正午太阳高度由 向南北两侧递减。
②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在 上,正午太阳高度由 向南北两侧递减。
③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在 上,正午太阳高度由 向南北两侧递减。
【规律总结】
同一时刻,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从 向南北两侧递减。
所以,离太阳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就越 ;离太阳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就越 。简称“近大远小”
【学以致用】
1、说明北京(40°N)全年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
答案:夏至日至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小;冬至日至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
2、说明海口(40°N)全年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
答案:太阳直射20°N那一天至夏至日和太阳直射20°N那一天至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小;夏至日至太阳直射20°N那一天和冬至日至太阳直射20°N那一天,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
(2)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规律
【思考交流】
1、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何时达到最大值?何时达到最小值?
答案:夏至日;冬至日
2、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何时达到最大值?何时达到最小值?
答案:直射;冬至日
3、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何时达到最大值?何时达到最小值?
答案:直射;夏至日
4、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何时达到最大值?何时达到最小值?
答案:冬至日;夏至日
【总结】
夏至日: 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冬至日: 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春分日和秋分日: 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其他地区正午太阳高度 。
3.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H=90°-纬度差
纬度差:即所求地点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所在纬度的差值。若两点在同一半球,用较高纬度减去较低纬度;若两点分属于南、北半球,将两点的纬度求和。简称“同减异加”
【学以致用】
求二分二至日北京(40° N)的正午太阳高度
二分二至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
春分日 0°
夏至日 23°26′N
秋分日 0°
冬至日 23°26′S
答案:
二分二至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
春分日 0° 50°
夏至日 23°26′N 73°26′
秋分日 0° 50°
冬至日 23°26′S 26°34′
【思考交流】
1、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为 ,最小值为 ,变化幅度为 。
2、回归线至极圈之间: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为 ,最小值为 ,变化幅度为 。
3、极圈以内地区: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为 ,最小值为 ,变化幅度为 。
注:φ代表当地纬度。
4.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应用
(1)确定地方时:
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日影 ,当地的地方时是 。
(2)确定房屋的朝向:
为了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照,确定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位置有关。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 方,房屋朝 ;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 方,房屋朝 。
(3)判断日影长短
①日影方向总是 太阳;
②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近,太阳高度角越 ,物体的影子越 。
(4)确定当地的地理纬度:
根据某地某日(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可判断该地区纬度大小。
(5)确定楼距、楼高:
为了使楼房底层获得充足的太阳光照,我们以当地一年中最小的正午太阳高度来计算楼间距。一般来说,纬度较低的地区,楼距较小;纬度较高的地区,楼距较大。
南楼高度为h,该地(北半球)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最小楼间距L为:L=h×cotH。
(6)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调整:
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应不断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使太阳光与受热板成直角。
【学以致用】
下图示意110°E经线M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内变化。据此完成下题。
1.M地的纬度位置可能为( )
A.23°26 N B.20 N C.23°26 S D.20 S
2.若M地纬度为20°N,则其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
A.46°34′ B.43°26′ C.86°34′ D.83°26′
长沙(28°N)一学生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了改造(如下图),把热水器装在一个大玻璃箱子,并将支架改造成活动方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9月23日,为使有最好的效果,调节支架使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的夹角α为( )
A.23.5° B.28° C.66.5° D.55°
4.下列地区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效果最好的是( )
A.海南 B.哈尔滨 C.北京 D.上海
下图为三门峡的汽车停车场示意图,箭头①②③代表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正午车位上遮阳棚的影子达到最大时,正值当地(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6.图中地面上箭头P指示的方位是( )
A.东 B.南 C.西 D.北
我国《物权法》指出,住宅间距必须保证北面楼房底层窗台面日照时间不少于1小时(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按照采光要求,下列四个城市相邻同高楼房的间距最宽的应该是( )
A.广州(23°N) B.台湾(29°N) C.北京(40°N) D.哈尔滨(45°N)
8.“日照时间不少于1小时”的节气是(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答案:1.B 2.A 3.B 4.C 5.B 6.D 7.D 8.D
【课堂小结】
【课堂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表示某日全球不同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日为北半球(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2.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纬度范围是( )
A.0°~90°N B.23°26'S~90°S C.23°26'S~23°26'N D.0°~~23°26'S
某地理学习小组,在野外某地(68°26'N,105°E)垂直立杆。经观测,得到如图所示的日照杆影信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此刻北京时间为( )
A.6:00 B.12:00
C.13:00 D.18:00
4.在上述时刻,下列可能会发生的地理现象是( )
A.上海昼短夜长 B.南极出现极昼
C.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 D.澳大利亚正值炎炎夏日
读某地某时期正午日影长短和朝向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该地纬度为( )
A.20°S B.20°N C.30°S D.30°N
6.该地正午日影最短时,郑州( )
A.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B.正值寒冷干燥的季节
C.正值高温多雨的季节 D.昼夜均分
“光线是建筑的灵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住宅小区的要求已经不是仅仅满足于基本的住的功能,对自然采光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位于我国21°34′N某城市的湖滨花园,是一所住宅小区,南北方向有多栋坐北朝南的楼房,每栋楼约 60 米高。回答下题。
7.为保证房屋采光,房产开发必须考虑楼间距。该地楼间距设计主要参考光照情况的节气是(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8.该小区的合理楼距最小不小于( )
A.40米 B.50米 C.60米 D.70米
山东济南(约36.5°N)的小明家准备在某楼盘买房,楼是东西延伸的;两栋楼的楼高和楼间距均是54米,楼层高3米,楼层越高,单价越高。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9.小明的爷爷不希望紧靠公路,又担心冬季正午室内晒不到太阳,还想尽量买得便宜一些,综合以上因素考虑,小明家最好买二栋的( )
A.7楼 B.10楼 C.12楼 D.15楼
10.二栋一楼住户人家的采光是最差的,一年中大概有多长时间的中午是阳光无法照射进来的( )
A.4个月 B.3个月 C.2个月 D.1个月
武汉(30°N)某同学对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改造(如图):将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装在一个大玻璃箱里,并将热水器的支架改造成活动形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12月22日正午,为使热水器受热最多,需调节活动支架,使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为( )
A.23.5° B.36.5° C.53.5° D.66.5°
12.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尽可能使一年内正午太阳光线与集热板保持垂直,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调整幅度为( )
A.23.5° B.30° C.47° D.60°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巴西基督像矗立在科科瓦多山顶,俯瞰着整个里约热内卢市(45°W,23°S)(左图)。6月22日当地正午,到此观光的小明同学发现基督像日影正好投向基督像右手正下方。
(1)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__。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______,该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开始向__________方向移动。
(3)该日南阳市(约北纬33°)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约为__________,此日后,南阳市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将逐日变__________(大/小)。
(4)据图2推测基督像应面朝__________方向矗立,午后影子将向______(东/西)方移动。
14.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左下图是上海市(约31°N)某小区两居民楼示意图,右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
材料二 李某购买了一套北楼的楼房(见左上图),居住后发现居室内日照时间极短,便向法院提出起诉要求退房,法院依据《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中“受遮挡的居住建筑的居室,一日内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最短不小于连续1小时”的有关规定,责令房产公司退还业主李某各类费用。
(1)你认为材料二中“一日内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最短不少于连续1小时”的说法,以一年中哪一天的日照时间为衡量标准较为合理?
(2)为确保低层住户有一定的采光,房地产公司在建筑住宅楼时,南北楼房之间必须要留有一定距离。理论上,楼房高度相同的情况下,北京市住宅楼的间距要比上海市________(大、小)一些,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济南市某居民楼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达一年中最小值时,地球位于右图中________(填序号)处附近,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________。
(4)实地观测是地理学习的重要方式,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实验。
内容:上海某中学地理课外学习小组,在春分日测定所在学校的地理坐标。
观测工具:支架、量角器、重锤(系有细绳)、手表(北京时间)。
安装方式:如下图所示。
测量时期:2016年3月21日。
提示: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H)H=90°-|当地纬度-直射点的纬度|
以下实地观测步骤的排序是错误的。正确的步骤排序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将安装好的观测仪器放到操场上(空阔位置),随时调节AC的角度和方向,使之始终指向太阳的中心;
②计算出正午太阳高度(与β互余),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计算当地纬度;根据正午时的地方时与北京时间(120°E地方时)的时差计算当地经度;
③当量角器β的角度最小时,记录β的数值和此时的时间。
参考答案
【答案】1.D 2.B
【解析】1.从图中看出,23°26′S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说明此时太阳直射23°26'S,故为北半球的冬至日,D正确。故选D。
2.该日为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故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B正确。故选B。
【答案】3.C 4.C
【解析】3.该地位于北半球,影子朝向正北,说明太阳在正南方向,应为当地地方时12:00,即105°E的此时为12:00,则北京时间120°E为13:00,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图中显示立杆与影子同为两米,说明正午太阳高度为45°,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H=90°-(直射点与当地纬度的纬度差)可计算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3°26′N,此时为北半球夏季,上海昼长夜短,A错误。南极出现极夜,B错误。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C正确。澳大利亚处于冬半年,D错误。故选C。
【答案】5.A 6.B
【解析】5.读图可知,该地正午日影既有朝向正南,也有朝向正北,表明有太阳直射现象(正午影长为0的时候直射),应位于南北回归线之内,CD错。全年大部分时间朝向正南,只有少数时间朝向正北,说明该地位于南半球,且位于南回归线附近,即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A正确,B错。故选A。
6.结合上题分析,该地正午日影最短时,太阳直射点应位于南回归线附近,接近冬至日。而郑州正午太阳高度在夏至日达一年最大值,A错误;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附近,北半球正值冬季,郑州该季节受西北风的影响,气候寒冷干燥,B正确,C错误;春分、秋分时昼夜平分,D错误。故选B。
【答案】7.D 8.C
【解析】7.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影子最长;所以楼间距设计考虑采光条件,主要考虑冬至太阳光照。选D正确。
8.该小区冬至正午太阳高度=90°-21°34′-23°26′=45,tan45°=楼高60/楼间距,可求出楼间距60米。选C正确。
【答案】9.B 10.A
【解析】9.根据题意冬至小明家山东济南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36.5°+23.5°) =30°, 两栋楼楼间距为54米,楼高为54米,所以可知,冬至日北侧楼层约23米以上均可看到太阳,每层楼高3米,所以在8层以上的楼层,冬日正午室内能充分得到太阳光。根据材料信息“楼层越高,单价越高”,所以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0.楼高为54米,层高为3米,只要一层一下部分被影子挡到,一楼正午就没有阳光,不被挡到的部分为51米,可以求出正午太阳高度为46.3°,山东济南约36.5°N。即太阳直射点位于南纬7.2°时,一楼正午就没有阳光射入,(23.5°-7.2°)×4×2=130天,约为4个月,即一年中大概有4个月的中午是阳光无法照射进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答案】11.C 12.C
【解析】11.12月22日正午,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H=90°-纬度差,计算武汉的正午太阳高度是36.5°。正午太阳高度和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互余,所以,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为53.5°,C对。A、B、D错。故选C。
12.30°N的地方,冬至日,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最大,为53.5°;夏至日,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最小,为6.5°;故一年中调整幅度为53.5°-6.5°=47°ˊ,所以本题选C。
【答案】13.(1)23:00 (2)北纬23.5°或23°26'N ,西经45°或45°W 南
(3)约 80.5° 小 (4)东 东
【解析】(1)里约热内卢市是(45°W,西三区)是12:00,北京是东八区,时间早11个小时,故此时北京时间为23:00。
(2)6月22日(太阳直射23°26'N)当地正午(45°W是12:00),到此观光的小明同学发现基督像日影正好投向基督像右手正下方。说明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23°26'N ,45°W,该日(太阳直射23°26'N)过后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南方向移动。
(3)该日南阳市(约北纬33°)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约为 80.5°,即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90°-(33°-23°26′)=80.5°。此日后,随着太阳直射点南移,南阳市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将逐日变小。
(4)6月22日当地正午,当地太阳位于正北,日影朝向正南,日影正好投向基督像右手正下方,据图2推测基督像应面朝东方矗立,午后太阳向西移动,影子将向东方移动。
【答案】14.(1)冬至日
(2)大 北京纬度高于上海,且北回归线以北,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越低,所以楼间距越大
(3)④ 快 (4)①③②
【解析】(1)冬至日上海正午太阳高度最小,一日内获得的光照时间最短。所以“一日内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最短不少于连续1小时”的说法,以一年中冬至日(12月22日)的前后日照时间为衡量标准较为合理。
(2)因为北京的纬度比上海高,冬至日这一天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比上海小,所以要获得足够采光,北京的楼间距要更大些。
(3)由图可知,④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冬至日。当济南市某居民楼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达一年中最小值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应为冬至日这一天。冬至日位于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速度快。
(4)测量的步骤应为①将安装好的观测仪器放到操场上(空阔位置),随时调节AC的角度和方向,使之始终指向太阳的中心;②当量角器β的角度最小时,记录β的数值和此时的时间;③计算出正午太阳高度(与β互余),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计算当地纬度;根据正午时的地方时与北京时间(120°E地方时)的时差计算当地经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