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江夏、蔡甸区2023年中考五调九年级理化试卷(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江夏、蔡甸区2023年中考五调九年级理化试卷(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2~2023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中考模拟考试
物理、化学试卷
2023年5月
亲爱的同学,在你答题前,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注意事项:
1.本试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全卷共12页,两大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2.答题前,请将你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并在“答题卡”背面左上角填写姓名和座位号。
3.答第Ⅰ卷(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
4.答第Ⅱ卷(非选择题)时,答案用0.5毫米黑色笔迹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wzw
5.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预祝你取得优异成绩!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l—35.5
Na—23 Fe—56 Cu—64 Zn—65
可能用到的物理量: g=10N/kg,ρ水=1.0×103kg/m3 ,水的比热容c水=4.2×10 J/(kg℃)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60分)
1.以下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结成冰 B.把纸剪成窗花 C.牛奶变酸 D.蜡烛受热熔化
2.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滴加液体 B. 闻气体气味 C.熄灭酒精灯 D.稀释浓硫酸
3. 武汉特色小吃热干面是用碱水面、芝麻酱、植物油、酱油、醋等烹饪而成,是中国五大名面之一。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远处闻到热干面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
B.植物油属于油脂,是重要的供能物质
C.食用加铁酱油可预防缺铁性贫血,铁元素属于人体所需的常量元素
D.酿造食醋中含醋酸(CH3COOH),是一种酸性物质
4.习近平指出:“幸福不会从天降,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 劳动中蕴含着很多化学知识,下列现象与解释前后关联不一致的是
选项 现象 解释
A 劳动时被汗水浸湿的衣服晾干后,常出现白色印迹 衣服被汗液腐蚀
B 厨师做面包馒头等发面食品时,面团会产生许多小孔 发酵粉含碳酸氢钠和有机酸等,面团发酵时会产生CO2气体
C 装修工人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变硬 石灰浆中的Ca(OH)2转化为碳酸钙
D 农民使用铵态氮肥时,不能与碱性物质混放或者混用 铵盐能与碱反应,降低肥效
A.A B.B C.C D.D
5.工业上用甲和乙反应制备燃料丙。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甲的化学式为CH2
B.反应中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2:1:1
C.甲、乙、丙都是有机物
D.丙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
6.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硬水和软水 分别加入肥皂水,振荡
B 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在样品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C 提纯粗盐(含少量泥沙) 将粗盐加适量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 证明木炭具有吸附能力 水中加入一滴红墨水,投入几块烘烤过的木炭,轻轻振荡
A.A B.B C.C D.D
7.向m克锌和铁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铜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质量仍为m克,对所得滤液和滤渣的判断正确的是
A.滤液可能是无色 B.滤液中一定有氯化锌和FeCl2
C.滤渣中的物质一定有2种 D.向滤渣中加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8.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降温能使乙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B.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提纯甲可采取升温结晶的方法
C.将t2℃时各100.0g的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所得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 t2℃时,将各100.0g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10.0g
的水,再降温至t1℃,剩余乙溶液质量更大
9.如图所示的编钟是我省出土的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下列关于编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发出的悦耳声音是空气的振动产生的
B.它发出的声音总能让人心情愉悦
C.敲击大钟比敲击小钟的响度大
D.敲击小钟比敲击大钟的音调高
10.2023年“五一”,武汉东湖上榜全国游客量前十。在此期间,小
明拍到了白鹤如图所示“对影成三人”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能够看到白鹤,是因为白鹤反射的光进入了小明的眼睛
B.小明看到鹤是白色的,是因为白鹤吸收了所有的色光
C.图乙是光的折射现象,与穿衣镜成像原理相同
D.图丙是光的反射现象,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
11.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对“煮粽子”的情景分析正确的是
A.蒸粽子时,冒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B.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C.粽子香味扑面而来,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蒸粽子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12.下列关于太阳能凉帽的表述错误的是
A.太阳能实质是太阳内部核聚变的链式反应所释放的能量
B.太阳能既是一次能源,又是可再生能源
C.太阳光中的不可见光属于电磁波
D.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13.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小明认为实验过程中难以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对实验装置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改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拉动长木板时,方木块相对地面是静止的
B.水平向右匀速拉动长木板时,拉力F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等
C.长木板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拉动长木板向右加速运动时,方木块受到向右的摩擦力变大
14.如图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不同的两种液体甲、乙。在两容器中距离容器底部同一高度分别有A、B两点。若两种液体的质量相等,则A、B两点的压强关系是
A.PA>PB
B.PA<PB
C.PA=PB
D.无法确定
15.如图1的物体在同一水平地面先后做直线运动。当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图像如图2时,受到的水平推力为F1;当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时间图像如图3时,受到的水平推力为F2,两次推力的功率分别为P1、P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F1<F2 B. F1>F2 C.P1<P2 D.P1>P2
16.如图所示,底面积为50cm2、高为13cm、质量为100g的平底圆柱形容器(厚度不计),将一个质量为250g、体积为200cm3的实心小球置于水平桌面上,放入小球之前容器内水的深度为10cm,将小球放入水中静止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wzw
A.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1400Pa
B.小球受到的浮力为2.5N
C.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5N
D.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1600Pa
17.一款“空调扇”既能送常温风,又能送凉风。明明了解到其内部有两个电动机,其中电动机,驱动扇叶送风,驱动机内水循环使所送的风成为“凉风”,此款风扇不会只有水循环而不送风。明明设计的电路图,符合要求的是
A. B.
C. D.
18.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为定值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开关闭合前,电压表和电流表均无示数
B.开关闭合后,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C.开关闭合后,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
乘积变大
D.开关闭合后,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
比值不变
19.如图所示为家庭电路中的部分电路及元件,未连接完整。乙图中要求开关S1单独控制L1,三孔插座供大功率用电器使用。丙图是某同学家常用的一个插线板,他在使用中发现:插线板上的指示灯L2在开关S2断开时不发光,插孔不能提供工作电压;而在开关闭合时指示灯发光,插孔可以提供工作电压;如果指示灯损坏,开关闭合时插孔也能提供工作电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 乙 丙
A.电能表上所标10(20)A表示这个电能表的标定电流为20A
B.开关S1应该连接在火线和灯L1之间
C.指示灯L2应该直接连接在火线和零线之间
D.当有人发生触电事故时,空气开关会迅速切断电路
2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2=3Ω,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最右端,只闭合开关S1,电压表V1示数为U1,电压表V2的示数为U2,电流表的示数I1为0.4A;再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最左端时,电压表V1示数为U1′,电压表V2示数为U2′,电流表的示数为I2.。已知U1∶U1′=2∶1,U2∶U2′=1∶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U=6V
B.R1=10Ω
C.I2.= 0.8A
D.当开关都闭合,电流表的最小示数为5A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共60分)
21.(3分)如图所示为道路垃圾电动清扫车,左右扫盘将垃圾扫至车下吸嘴的前方,风机使垃圾箱、吸管和吸嘴组成的风道产生高速气流,垃圾源源不断地被吸到垃圾箱中,实现路面清扫。若垃圾车在清扫作业过程中沿水平路面以5m/s匀速行驶9km,车的动能   ,机械能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作业时间为   h。
22.(3分)武汉市开展社会文明大行动,规定了汽车礼让行人。汽车不避让行人冲过斑马线是很危险的,这是因为汽车具有   ,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刹车不易停住。在水平路面向前行驶的汽车,紧急刹车减速过程中,汽车轮胎对地面施加了水平向   (填“前”或“后”)的滑动摩擦力。刹车减速过程说明力是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填“维持”或“改变”)。
23.(4分)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在实验时选择碎末状的冰并用水浴法加热,这是为了使冰   。
(2)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像,在第4min时试管里冰水混合物的内能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3min时的内能。
(3)实验中试管中的冰的质量为50g,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是   J。
(4)若还想观察水的沸腾现象,继续用酒精灯加热,他   (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试管中水的沸腾。
24.(4分)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未画出)。
(1)若在图中烛焰和凸透镜之间合适位置放一眼镜的镜片,将光屏向右移动适当距离才能再次看到清晰的像。说明该眼镜是   (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2)若在图中将蜡烛移到35cm刻度线处,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将光屏移动到   cm刻度线处,可以再次看到清晰的像,日常生活中,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3)一会后,蜡烛明显烧短了,为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可以将凸透镜 (填“上移”“下移”)。
25.(4分)在做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的实验时,小明在螺线管周围摆放了一些小磁针。
(1)通电后小磁针的指向如图甲所示,由此可看出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 磁体的磁场相似。
(2)小明改变电源的正负极再次实验,发现小磁针转动180° ,南北极所指方向发生了改变,由此可知: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方向与螺线管中的 有关。
(3)由安培定则可知乙图中S闭合后,螺线管的上端为 极。要使螺旋管磁性增强,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 (填“上”或“下”)滑动。
26.(6分)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电流跟电阻关系的实验电路图,已知电源电压恒为4V,滑动变阻器(30Ω 1A)以及符合实验要求的电表,开关和导线。
(1)实验时,小明把所有元件连成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请你检查一下电路,把接错的那一根导线找出来,打上“×”,并补画出正确的那根导线。
(2)重新连接好电路后,实验中小明同学多次改变R的阻值,记下对应电流表的示数,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象。由图乙可知,小明探究电流跟电阻关系时,应控制电阻两端电压 V不变;
(3)小明为了能够完成上述实验,更换的电阻R的阻值不能超过 Ω;
(4)上述实验结束后,小明又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电路,只用电压表来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已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0 Ω,其测量过程如下:
①闭合开关S、S2,断开S1,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上端,电压表示数为4V;
②闭合S、S1,断开S2,移动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读数为 V时,小灯泡正常发光;
③闭合S、S2,断开S1,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与②步的位置相同,此时电压表示数为2V;
④根据上述测量,可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RL= Ω (结果保留2位小数)。
27.(10分)我国5G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如图所示,施工单位利用吊车来修建总高度为40m高的某型号基站铁塔,铁塔总质量为9吨,分为5段,吊车分开作业。基站每套5G设备的功耗是3600W、采用直流电源48V供电,同时保证着蓄电池充满电;当供电线路断电时,由电池容量为105mA·h的蓄电池提供5小时备电。
(1)(3分)①吊车上定滑轮的作用 。
②画出铁塔塔身还未被吊起时对地面压力的示意图。
(2)(3分)不计能量损失,为达到5小时备电要求,每个基站需要配备几块蓄电池
(3)(4分)工作中电动机拉动钢绞线使塔身上升到一定位置。为保证吊车车身稳定,吊车会放下两个间距为8m的液压支架。已知吊车(不含动滑轮)质量为15t,工作时重心在两个液压支架正中,竖直塔身到吊车右侧支架的距离为24m。在空中匀速吊起一段质量为2000kg的塔身时,钢绞线提供的拉力为1.1 × 104 N,不计绳重和摩擦,吊车在此状态下,为了保证吊车不侧翻,该吊车的最大起吊质量是多少
28.(4分)湖北出土的越王勾践剑被誉为“天下第一剑”,它主要使用青铜合金材料锻造而成,铜含量高达到83%。铜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1。
图1 图2
(1)铜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
(2)青铜是铜锡合金,硬度比纯铜的硬度________(填“大”或“小”)。
(3)自然界中存在少量铜单质,古人发现用其制成的物品使用一段时间后会生锈。铜生锈时发生反应:,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由该元素与铜元素组成的一种常见的化合物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29.(4分)KOH在我国古代纺织业常用作漂洗的洗涤剂。古代以贝壳(主要成分CaCO3)和草木灰(含K2CO3)为主要原料制取KOH的工艺如下图:
(1)“反应池”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是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进行操作①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
(3)操作②分离得到KOH固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30.(4分)A~D是初中化学所学的常见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A、B常温下为无色气体且组成元素相同,C、D均为黑色粉末。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物质A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 (8分) “氧净”是一种常见洗涤剂,主要成分之一是过碳酸钠(Na2CO4)。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过碳酸钠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
过碳酸钠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粉末,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盐和一种强氧化性的物质。
【实验探究一】20℃时,配制1%过碳酸钠水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测定该溶液的pH 紫色石蕊溶液显______色 说明溶液呈碱性
②取适量该混合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MnO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木条复燃 说明其溶液含有_______。
③另取少量该混合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氯化钙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说明其溶液含有_______。
(1)解释与结论:过碳酸钠具有去污能力的原因是其与水反应能产生大量的活性氧,且得到的溶液显碱性。
过碳酸钠 (Na2CO4)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二】过碳酸钠含量测定
现有一份含碳酸钠杂质的过碳酸钠样品,为测定样品中过碳酸钠的含量,同学们将一定量样品与少量MnO2粉末置于圆底烧瓶,利用以下装置进行实验。(样品中不含其它杂质,MnO2不与稀盐酸、过碳酸钠反应) 。
(2)装置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3)装置④中若有少量水未装满,对O2体积的测定_________(填“有”或“无”)影响。
(4)计算过碳酸钠样品纯度,需要的数据包括_____________(填标号)。
A.装置②中反应前后的质量差△m
B.装置⑤中水的体积VmL
C.氧气密度ρ g/mL
D. 过碳酸钠样品的质量m
32.(6分) 某兴趣小组为研究酸碱中和反应,取50.0g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并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滴加过程中用pH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1) 图中酸碱刚好完全反应的点是a、b、c中的__________点;
(2) 计算氢氧化钠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