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师 班级 教学日期课题名称 4.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课型 复习课课程标准 本课依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1年版2022年修订印制)》必修四《哲学与文化》了解人的实践活动的特性和作用,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阐述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过程。教材分析 探究实践与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对认识与真理的关系,学习有关真理的相关知识。本课内容为识记真理的含义和基本属性;理解并区分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和具体性;理解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最后形成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真理的能力。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有一定的政治素养,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发展阶段,形象思维比较强,抽象思维在逐步发展,理性认识有待提高,对新的事物充满好奇且具有一定辨别能力,学习积极性容易调动。 经过两个学期的政治课程培养以及学生生活经历的增长,已经具备深入思考的能力以及对周围事物的洞察能力,但是对于如何正确认识人和人类社会,缺乏科学合理地方法。因此,教师以活动为载体,学生在活动中紧紧围绕议题开展活动,结合中国发展的具体情景材料和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帮助学生生成、理解学科知识,提高学科素养。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 通过我国人口政策这一贯穿始终的主线,让学生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中国人口政策变化的原因。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科学精神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正确理解真理的含义和真理最基本的属性,通过对中国人口政策的剖析,让学生认识真理的特点和理解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在实践中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历史的统一。公共参与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激发学生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热情。教学重点 真理的基本属性;追求真理过程的特点及其方法论要求教学难点 真理的属性——客观性、具体的、有条件的教学策略 知识整合、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文本板书设计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备注一、梳理框架 带领学生回顾知识点,梳理出知识逻辑,绘制思维导图。 绘制思维导图 学生自主思维,对本框知识有个整体认知。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立足实践的人生态度。二、逐个击破 三、背诵识记 四、习题练习 对每个知识进行讲解回顾,对学生有疑惑的知识再次讲解,形成更加深入的认识。 设置背诵时长,进行课堂提问,过关知识。 设置有针对性的、新颖的练习题,指导学生练习。 学生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回忆知识,确保对该框知识全部理解弄懂。 1.真理的含义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认识: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2. 真理的唯一性 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 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只能有一个真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1. 真理的特点 (1)客观性 (2)真理是有条件的 (3)真理是具体的 特别提醒 意识、认识、真理、科学理论 ①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属于唯物论范畴。 ②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它们都属于认识论范畴。 ③真理的系统化、理论化,就是科学理论。 ④意识、认识、理论都有正确和错误之分;真理和科学理论都是正确的。 2.把握真理与谬误的关系 (1)区别: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反映,它同真理有着严格的界限,二者是相互对立的。 (2)联系 ①真理与谬误相互依存,互为前提。没有谬误作比较,就无所谓真理;没有真理作比较,也就无所谓谬误。事实上,在人的认识过程中,不可能只有真理而没有谬误,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避免错误的发生。 ②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一方面,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都有它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另一方面,谬误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向真理转化。 3.认识的特点 (1)认识具有反复性 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认识具有无限性 认识的对象——物质世界——无限运动变化 认识的主体——人 类——世代延续 认识的基础——社会实践——不断发展 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 (3)认识具有上升性 认识运动的反复性、无限性,并不表明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相反,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总结: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的原理、方法论 原理: 1.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要经历从认识到实践,再从实践到认识的多次反复的过程 2.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 3.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方法论: 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学生背诵,相互提问 2.谈谈对哲学的看法。 1.限时练习,核对答案 2.订正错题后分组讨论,形成集体意见,派代表讲解错题 3.整理错题集,形成错题题库。 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认识和真理的特点 巩固本框所学知识,做到知识升华,通过对认识的特点的概括总结,理解真理的特征明白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通过习题练习,掌握重点、难点,理清易错点,为后续哲学理论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