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3节测量物体的密度课件(共30张PPT)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六章第3节测量物体的密度课件(共30张PPT)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目录
CONTENT
一、量筒的使用
二、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1.
2.
3.
4.
学习目标
会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
通过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体会等量替换的方法
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某一个物理量,进一步巩固密度的概念
通过实际操作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掌握实验步骤,并熟悉天平、量筒的使用
菊花石是生长在280万年前的一种天然岩石。它的花瓣是由天然的天青石和方解石矿物构成的,花瓣呈放射状对称分布组成白色花朵,花瓣中心是由近似圆形的黑色燧石构成的花蕊,活似天工制做之怒放盛开的菊花,故名菊花石。因它本身就是一幅
天然美丽的图画,若以它精工雕琢成工
艺品,更是锦上添花,精美绝
伦。若想知道这块石头的密度
该怎么做呢?
一、量筒的使用
同学们还记得密度公式吗?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就可以由公式 ρ=m/V 算出物体的密度,物体质量可以用天平测量,能否测出不规则石块的密度和小碗里的盐水密度?那么用什么仪器来测定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和盐水的体积呢?有哪些方法呢?
量杯
量筒
一、量筒的使用
量筒的用途
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也能用来测量固体的体积。
量筒上的标度
单位: 毫升 mL 1 mL = 1 cm3
最大测量值:常用100 mL,200 mL
分度: 1 mL, 2 mL,5 mL
量筒一般用玻璃制成、易碎勿伤手
一、量筒的使用
①量筒是以什么单位标度的?毫升(mL)和
立方厘米(cm3)之间是什么换算关系?
②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是多少?
③量筒的分度值是多少?
观察量筒,思考以下问题:
毫升(mL)
1mL=1cm3
100mL
1mL
一、量筒的使用
量筒的读数
读数时,量筒一定要放在水平台上,视线要与液面相平,若仰视,读数会偏低;若俯视,读数会偏高。若液面(例如水银面)为凸形,视线应与凸形液面的最高处相平;若液面(例如水面)为凹形,视线应与凹形液面的最低处相平。
俯视使
读数偏大
仰视使
读数偏小
视线与
液面相平
x
x
一、量筒的使用
液体体积
V=57mL
1.被测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量程。
2.在测量范围内,应选择分度值较小的量筒,目的是提高精确度,减小测量误差。
3.不能用量筒测量对玻璃有腐蚀性的液体。
量筒的使用原则
一、量筒的使用
(1)会选:在测量前应认清量筒的标度单位、量程和分度值,根据被测物体的体积和测量精度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量筒。
(2)会放:使用量筒测量体积时,应将量筒平稳地放在水平台面上。
(3)会读: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液面相平,量筒内的液面大多是凹液面(如水、煤油的液面),但也有液面是凸液面(如水银的液面),在读数时,视线应和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底部(或凸液面的顶部)相平。
量筒的使用方法
一、量筒的使用
(1)形状规则的固体体积的测量:可以先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棱长、直径等,再利用公式计算出物体的体积。 V=abc
测固体的体积
(2)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不溶于水)体积的测量(排水法):
V1
V2
排水法
①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内,读出水的体积V1;
②将待测小石块用细线拴住,轻轻地浸没于量筒内的水中;
③读出水面上升后的总体积V2;
④计算被测石块的体积:V=V2-V1
一、量筒的使用
(3)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不溶于水)体积的测量(针压法):
针压法测固体体积示意图
①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读出体积 ;
②用一细长针刺入被测固体并用力将其压入量筒内的水中,使其浸没,读出此时的体积 ;
③被测固体的体积V=-(由于针很细,它排开水的体积可以忽略不计)。
(4)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不溶于水)体积的测量(溢水法):
①当固体体积较大,无法放入量筒中时,可把它慢慢浸入装满水(水刚好不溢出)的烧杯中,使烧杯中的水溢出;
②浸没后把溢出的水收集起来倒入量筒中,溢出的水的体积即为该固体的体积V。
一、量筒的使用
一、量筒的使用
【例题】一位同学要用量筒测量一块不规则小石块的体积,并拟定了如下实验步骤:
A.用细线系住石块,慢慢放入量筒中;
B.将石块浸没水中后,读出体积示数V2;
C.向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V1;
D.计算石块的体积V石=____________;
(1)这位同学应采用的正确步骤是 __________;(填序号)
(2)步骤C中“适量”意思是指:
①水量不能过多,以免放入物体后有水溢出;
②水还要______________。
V2-V1
CABD
浸没石块
二、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测量液体(盐水)的密度
实验原理:ρ =m/V
实验设计:用天平测出液体的质量,用量筒测出液体的体积,用公式 ρ=m/V 计算出液体的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烧杯、待测液体(盐水)。
盐水
天平
量筒
二、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实验步骤: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②将适量液体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1 (如图所示);
调节天平平衡
m1
二、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③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如图所示);
④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 (如图所示);
⑤待测液体的密度为:ρ = =
烧杯A
烧杯B
二、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二、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实验数据
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m1/g 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 m2/g 量筒中盐水的质量 m/g 量筒中 盐水的体积 V/cm3 盐水的
密度
ρ/(g/cm3)
162.0 119.0 43.0 42
计算盐水的密度
ρ=
m1-m2
V
=1.02g/cm3
162g-119 g
42cm3
=
1.02
根据密度公式 计算盐水的密度.
ρ = =
二、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测固体(如橡皮)的密度
实验原理:ρ=m/V
实验设计:用天平测出固体的质量,用排水法测出固体的的体积,用公式 ρ=m/V 计算出固体的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小橡皮、细绳、水。
天平

量筒
橡皮
二、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②用天平测量出小橡皮的质量m。
③在量筒中放入适量的水,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为V1。
④把用细线吊着的小橡皮浸入到量筒的水中,读出小橡皮和水的总体积为V2。
⑤计算出待测固体的密度ρ=
实验步骤
100
20
40
60
80
mL
V1
100
20
40
60
80
mL
V2
二、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二、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橡皮的质量m(g) 橡皮放入前水的体积V1(cm3) 橡皮和水的总体积V2(cm3) 橡皮体积V=V2-V1(cm3) 橡皮的密度(g/cm3)
52
59
7
14.2
2.03
实验数据
ρ= = = =2.03g/cm3
二、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误差分析
(1)细线体积对结果的影响:实验中测量出的总体积V2不仅包含固体和水的体积,还包含浸在水中的细线的体积,所以测量的结果会略微偏大,计算出的密度会略偏小;
(2)若实验中先用排水法测量固体的体积,再将固体放在天平上测量其质量,则因为固体上带有水,会使质量的测量结果偏大,致使计算出的密度值偏大。
(3)实验中,是先测橡皮的体积,还是先测橡皮的质量 为什么
先测橡皮的质量,再测橡皮的体积若先测橡皮的体积,再测质量,则橡皮上会附有水分,会使测出的质量 m 偏大。
测量物质的密度
量筒的使用
测量物质的密度
测量液体的密度:原理、步骤
测量固体的密度:原理、步骤
认清量程、分度值;
读数时,视线与液面相平
液体的密度
m
V2-V1
固体的密度 ρ=———
1. 下列测量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
A. 测小铁块密度: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后,再用天平测质量
B. 测正方体小木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刻度尺测边长并计算体积
C. 测小砖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
D. 测比赛用铅球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
B
3.某同学从一均匀大岩石上砸下一小块岩石,用天平称得质量是27g。放入装有80mL水的量筒中,水面升到90mL,这块岩石的密度是__________kg/m3,这一小块岩石的密度与那一大块岩石的密度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2.7×103
相等
2. 要一次量出100g密度为0.8×103kg/m3 的酒精,最合适的量筒是( )
A.量程100mL,分度值2mL B.量程500ml,分度值50mL
C.量程250mL,分度值5mL D.量程400mL,分度值10mL
C
4.使用量筒时,按正确的读数方法,小明应沿如图所示虚线_________的方向观察量筒刻度,此时的读数是_________mL。
b
60
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