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7张PPT)第3节 动能和动能定理第八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动能与物体的质量m和运动的速度v有关,且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例如:炮弹在炮筒内推力的作用下速度越来越大,动能增加,这种情况下推力对物体做了功。想一想新知讲解:一、动能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称为物体的动能。思考1:飞机在运动过程所具有的能量都是动能?思考2: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重力做功对应于重力势能的变化,弹簧弹力做功对应于弹性势能的变化。那么动能和力做功有关吗?如何定量的研究动能呢?【情景1】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在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恒力F 的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l,速度由v1增加到v2。试求这个过程中合外力做的功。若地面粗糙,上式是否还成立吗?Fv1Fv2lGFN【情景2】 粗糙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在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恒力F 的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l,速度由v1增加到v2,已知阻力恒定为f,试求这个过程中合外力做的功。若不是直线运动,上式是否还成立吗?lFv2Fv1ffGFN问题与思考动能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2.公式:3.单位:焦耳(J)1J=1kg·m2/s24.性质:①标矢性:动能是标量,没有负值,与物体的速度方向无关.例:两物体质量相同,v1=10m/s,v2=-10m/s,动能是否相同?动能相同新知讲解:一、动能思考:物体动能不变是否说明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不一定新知讲解:一、动能ADCB动能不变,速度大小不变(匀速圆周运动)物体的动能变化时,速度一定变化;速度变化时,动能不一定变化。②瞬时性:动能是状态量,对应物体在某一时刻运动状态。V是瞬时速度。在某一时刻,物体具有一定的速度,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 物体的动能一定,动能是反映物体本身运动状态的物理量。1、文字表述: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外力的总功末状态动能初状态动能1、合外力做功。2、外力做功之和。动能变化和某一过程(始末状态)相对应。W合= Ek2 -Ek1= ΔEk新知讲解:二、动能定理2、对动能定理的理解:(1)合力对物体做的功的理解动能定理公式两边的每一项都是标量,因此动能定理是一个标量方程。(2)标量性(3)对定理中“变化”一词的理解①W合>0, Ek2 __ Ek1 , △ Ek —— 0②W合<0, Ek2 __ Ek1 , △ Ek—— 0>><<①.W合= F合·lcosq②.W合=W1+W2 +…=F1·l1 +F2·l2 +…cosqcosq合外力做做正功,则物体动能增加合外力做做负功,则物体动能减少①式如果所有外力作用的位移都相同时优先选用②式如果外力作用的位移不完全相同时,则用此方法③ . W合=WAB+ WBC+ WCD ……③式适合于全程是变力,分段是恒力情形W合 = mv2221- mv1221= Ek2 -Ek1= ΔEk(4)动能定理的适用范围及条件:①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②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③既适用于单一运动过程,也适用于运动的全过程。④动能定理中的位移和速度必须是相对于同一个参考系.一般以地面为参考系.【例题】一架喷气式飞机,质量 m 为 7.0×104 kg,起飞过程中从静止开始滑跑。当位移 l 达到 2.5×103m 时,速度达到起飞速度 80 m/s。在此过程中,飞机受到的平均阻力是飞机所受重力的1/50。g 取10 m/s2 ,求飞机平均牵引力的大小。F牵F阻lxov实例分析【解析】 以飞机为研究对象, 设飞机滑跑的方向为x轴正方向。飞机的初动能Ek1=0,末动能 ,合力 F 做的功根据动能定理 ,有由于把数值代入后得到飞机平均牵引力的大小是 1.036×105N。动能定理不涉及物理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和时间,而只与物体的初末状态有关,在涉及有关的力学问题,应优先考虑应用动能定理。2.如图所示,AB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1/4光滑圆弧轨道,轨道的B点与水平地面相切,其半径为R。质量为m的小球由A点静止释放。求:(1)小球滑到最低点B时,小球速度的大小;(2)小球通过光滑的水平面BC滑上固定曲面,恰达最高点D,D到地面的高度为好h(h实例分析【详解】(1)小球从A滑到B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则 。(2)从A到D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解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关键:1.正确计算物体所受外力做的总功 ;2.明确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初、末状态的动能值。【解题步骤】总结:动能定理不涉及物理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和时间,而只与物体的初末状态有关。在处理物理问题时,应优先考虑应用动能定理。(1)确定研究对象,通常是单个物体;(3)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明确各力做功的情况(做功的大小和正负),并确定外力所做的总功;(4)明确初、末状态的动能,确定动能的变化ΔEk ;(5)根据动能定理W总=Ek2 -Ek1列方程求解;(2)明确运动过程,可以是某段过程,也可以是整个过程;“三 同”:a 、力对“物体”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中”物体”要相同,即同一物体b、由于 和 中的s与v跟参考系的选取有关,应取同一参考系c、物体做功的“过程”应与物体动能变化的“过程”一样,即同一过程W合 = mv2221- mv1221= Ek2 -Ek1= ΔEk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