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四川省雅安市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一、单选题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天工开物》中描述的下列情景,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烧草成灰 B.海卤晒盐 C.南方挖煤 D.斩竹漂塘2.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常用作保护气的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3.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 B. C. D.4.下列物质中碱性最强的是()物质 唾液 葡萄汁 牛奶 鸡蛋清A.唾液 B.葡萄汁 C.牛奶 D.鸡蛋清5.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人体应合理摄入适量的锌。这里的“锌”指的是()A.单质 B.元素 C.分子 D.原子6.公共场所使用“84”消毒液消毒后,能闻到刺激性气味,其原因是()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C.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D.分子之间有间隔7.化肥能促进农作物增产,对发展粮食产业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化肥属于磷肥的是()A. B. C. D.8.我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基于二氧化钒的“冷热双吸”材料,有望助力实现“双碳”目标钒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钒为非金属元素 B.钒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8C.VO2中钒的化合价为价 D.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为防止水体污染,应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B.可用肥皂水检验硬水和软水C.净化水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D.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是氧气10.科学家利用新型催化剂,实现常温常压下将甲酸分解制得氢气。其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丙的化学式是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原子种类均发生改变C.甲酸(化学式为)是一种有机物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11.如图是两种常用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时,饱和溶液中含有B.的溶解度大于的溶解度C.将等质量的两种饱和溶液由降温到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较多D.中含有少量的,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12.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A 区分棉线、羊毛线 点燃,观察现象并闻气味B 鉴别固体和固体 分别取等质量样品于两个烧杯中,加 入等质量水溶解,测量温度的变化C 除去盐酸中含有的少量硫酸 加入适量溶液后过滤D 除去溶液中混有少量的 加入适量稀盐酸A.A B.B C.C D.D二、填空题13.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是造福于人类的科学。请利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Ⅰ、化学与生活(1)妈妈为小张准备了一份午餐:米饭、红烧肉、清蒸鱼和鸡蛋汤,从营养均衡角度分析,你认为还需搭配的食物是 。(2)用石墨作干电池的电极是利用了石墨的 性。(3)食品包装袋中常用含有铁粉的物质作“双吸剂”,是因为铁粉能与空气中的 反应。(4)Ⅱ、化学与环境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作为与担当。作为公民,从我做起。请你提出一种低碳生活的方式 。(5)“提高防火意识,预防森林火灾”。到林区活动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___。A.禁带火种 B.严禁吸烟 C.野外生火 D.文明祭祀(6)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A.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B.使用一次性塑料盒C.使用可降解的塑料 D.回收各种废弃塑料(7)Ⅲ、化学与新能源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于今年5月30日成功发射。液氢是运载火箭常用的燃料之一,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是____。A.制取成本高 B.产物无污染 C.燃烧热值高 D.贮存困难(8)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某新能源汽车定位系统应用了一种新型材料氮化铝工业上在氮气流中用氧化铝与焦炭在高温条件下制得氮化铝,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实验题14.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1)使用下列仪器加热时,需要垫陶土网的是____。A.试管 B.烧杯 C.燃烧匙(2)请结合如图装置,回答下列问题。①仪器a的名称是 。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收集装置为 (填字母代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实验室用硫化亚铁固体与稀盐酸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代号)。④实验室可用B装置制氢气,检查B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3)实验室配制溶液,需要称量固体的质量为 g。四、科学探究题15.化学兴趣小组课外实验时,取出镁条,发现久置的镁条有一层灰黑色的“外衣”他们把该镁条放入试管中,倒入一定浓度的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试管壁发烫。同学们对此气体成分产生了兴趣。【提出问题】产生的气体是什么?【查阅资料】灰黑色“外衣”中含有无水遇水由白色变为蓝色【猜想假设】猜想一:猜想二:和水蒸气猜想三:、水蒸气和气体(1)猜想三中有气体的理由是 。(2)【设计实验】为检测产生的气体成分,同学们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部分固定装置略去)B装置中出现白色沉淀,证明产生的气体中含有 ,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3)C装置的作用是 。(4)甲同学观察到装置中无水由白色变为蓝色,于是得出结论:产生的气体中一定含有。乙同学对此提出质疑,理由是 。(5)若颠倒装置和C装置的安装顺序, (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原因是 。(6)【反思与评价】从安全角度考虑,你认为实验时应注意 。五、流程题16.金属镁在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以白云石【主要成分】为原料制备金属镁,同时得到超细碳酸钙粉末的主要流程图如图所示:(1)浸钙池中得到滤液和滤渣的操作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 (填操作名称)。(2)煅烧窑中分解时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 。(3)制浆池中含有的阴离子是 。(4)碳酸钙是常用的补钙剂,请写出碳酸钙与胃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沉钙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6)该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除水外还有、 、 。(填化学式)六、科普阅读题17.阅读科普短文,回答相关问题。皮蛋又名松花蛋,具有千年的历史传承,是中华美食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士雄曾在《随息居饮食谱》中说:“皮蛋,味辛、涩、甘、咸,能泻热、醒酒、去大肠火,治泻痛,能散能敛”。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国际化潮流的涌动,皮蛋远销欧美等三十多个国家,成为了外国消费者青睐的对象,具有极高市场价值,甚至被视为中国文化的象征。皮蛋的历史要追溯到明孝宗十七年的《竹屿山房杂部》,该书第一次提到“混沌子”,书中这样写到,把炭灰和石灰用盐水混合好,涂在蛋上,封存35天,就是皮蛋了;稍晚至明末,戴曦著的《养余月令》一书中,有“牛皮鸭子”的制法,“每百个用盐十两,粟炭灰(含)五升,石灰一升,如常法腌之入坛……”。随着经验的累积,皮蛋的制作方法主要分为液浸法和涂泥法,液浸法是将氢氧化钠、盐、茶末等混合均匀后,配成液体,将选干净的鲜蛋浸泡一段时间,等待腌制成熟。涂泥法的原料与浸泡法基本一致,但是会在浸泡溶液中加入草木灰和黄泥制作成制成化质皮蛋其内容物凝固完全:富有弹性。皮蛋凝胶的弹性是衡量其质量优劣的一个重要物指标,而蛋白质的结构是其凝胶性质的基础。皮蛋在腌制过程中蛋白凝胶的与游离碱度的均先迅速升高,后缓慢下降的趋势。原因是在强碱的诱导下,皮蛋凝胶的形成经过了4个阶段:化清、凝圆、转色、成熟。在化清阶段,料液中的大量渗透到蛋内,蛋白的和游离碱度升高很快,但由于料液中的金属离子溶化合物沉积在蛋壳气孔和蛋膜同孔上,阻碍料液向蛋内渗透,蛋白和蛋黄的和游离碱度变化分别如图1、图2所示。蛋黄主要是由的脂肪和的蛋白质组成,蛋黄凝胶的形成受水分和盐分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1)皮蛋在腌制过程中蛋白的游离碱度达到最大值的时间是第 天。(2)皮蛋因含有碱性物质食用时有明显的涩味,可加入 降低涩味。(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A.皮蛋远销欧美等三十多个国家,具有极高市场价值B.皮蛋的制作方法,主要分为液浸法和涂泥法C.栗炭灰的浸出液呈碱性,是因为其中含的是一种碱D.蛋黄凝胶的形成仅受盐分的影响(4)“牛皮鸭子”的制作过程中,栗炭灰与石灰泥【主要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皮蛋在腌制过程中蛋白的达到最大值后逐渐下降,而蛋黄的仍逐渐上升,推测这种变化可能的原因有 。七、计算题18.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锌样品(杂质不与酸反应)中的质量分数,取锌样品逐滴加入稀,待不再有气泡产生时停止滴加药品,共用去稀的质量为。反应后测得混合物的总质量为。请计算:(1)硫酸中硫、氧的元素质量比为 。(2)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3)样品中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解析】【解答】A、 烧草成灰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B、 海卤晒盐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物质状态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 南方挖煤 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 斩竹漂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A。【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2.【答案】A【知识点】空气的组成【解析】【解答】 空气中氮气约占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据此分析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能作保护气,A正确;B.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作助燃剂,B错误;C.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能用于灭火,C错误;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但是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D错误;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气体的含量和性质分析。3.【答案】D【知识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解析】【解答】A、氧气只氧元素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B、硝酸银由银、氮、氧三种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不符合题意;C、硅酸由氢、硅、氧三种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不符合题意;D、过氧化氢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符合题意;故选D.【分析】根据氧化物定义分析,氧化物为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4.【答案】D【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解析】【解答】 唾液pH为6.6-7.1,呈微酸性或中性或微碱性,葡萄汁、牛奶pH都小于7,呈酸性, 鸡蛋清pH大于7,呈碱性,且是四种物质碱性最弱的物质;故选D,【分析】根据溶液pH与酸碱性关系分析,溶液pH<7时,呈酸性,且越小酸性越强,溶液pH>7时,呈碱性,且越大碱性越强,溶液pH=7时,呈中性。5.【答案】B【知识点】元素的概念【解析】【解答】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人体应合理摄入适量的锌。这里的“锌”指的是锌元素。故选B。【分析】根据人体补充锌指的是锌元素,与其存在形态无关分析。6.【答案】A【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解析】【解答】公共场所使用“84”消毒液消毒后,能闻到刺激性气味,是由于分子的不断运动,运动到人的嗅觉器官;故选A。【分析】根据闻到气味是分子的不断运动分析。7.【答案】A【知识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解析】【解答】A、 含有植物所需磷元素,为磷肥,符合题意;B、 含有植物所需钾元素,为钾肥,不符合题意;C、 含有植物所需氮元素,为氮肥,不符合题意;D、 含有植物所需钾元素和氮元素,为复合肥,不符合题意;故选A。【分析】根据化肥的分类分析,植物所需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含氮元素的化肥为氮肥,含磷元素的化肥为磷肥,含钾元素的化肥为钾肥,含两种或以上营养元素的为复合肥。8.【答案】C【知识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解析】【解答】A、钒名称带“钅”为金属元素 ,不符合题意;B、 钒原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原子序数=23,不符合题意;C、 VO2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由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钒的化合价为+4价 ,符合题意;D、 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单位为“1”不是“g”,不符合题意;故选C。【分析】A、根据名称带“钅”的为金属元素分析;B、根据原子中电子数=质子数=原子序数分析;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D、根据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最下面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是比值,没有质量单位分析。9.【答案】D【知识点】电解水实验;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保护水资源【解析】【解答】A、 为防止水体污染,应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不符合题意;B、 可用加肥皂水观察产生泡沫多少来检验硬水和软水 ,不符合题意;C、 净化水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 ,不符合题意;D、 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是氢气,符合题意;故选D。【分析】A、根据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会污染水体分析;B、根据硬水软水加肥皂水时产生泡沫多少不同分析;C、根据常用的净水方法分析;D、根据电解水正氧负氢分析。10.【答案】B【知识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解析】【解答】A、由图示可知,一个丙分子由一氧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则丙的化学式为CO2,不符合题意;B、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符合题意;C、甲酸为含碳化合物,属于有机物,不符合题意;D、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不符合题意;故选B。【分析】A、根据微观图示中分子构成分析 ;B、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分析;C、根据除碳酸钠等之外含碳化合物为有机物分析;D、根据催化剂“一变两不变”特点分析。11.【答案】C【知识点】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解析】【解答】A、由曲线可知, 时,氯化铵溶解度为60.2克,则160.2克饱和氯化铵溶液中含有60.2克氯化铵 ,不符合题意;B、比较不同物质溶解度需温度相同,没有温度无法比较氯化铵和氯化钠溶解度,不符合题意;C、将等质量的两种饱和溶液由降温到,因氯化铵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趋势大于氯化钠,则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较多的是氯化铵,符合题意;D、氯化铵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氯化铵中含有少量氯化钠,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氯化铵,不符合题意;故选C。【分析】A、根据溶解度对应溶液质量为100g+溶解度分析;B、根据比较溶解度大小时需有温度条件分析 ;C、根据氯化铵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于氯化钠分析;D、根据受温度影响大的物质提纯适宜降温结晶分析。12.【答案】C【知识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物质的鉴别、推断【解析】【解答】A、羊毛线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可用点燃观察现象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分棉线和羊毛线,不符合题意;B、分别取等质量样品于两个烧杯中,加入等质量水溶解,测量温度的变化,温度升高的为氢氧化钠,降低的为硝酸铵,可以鉴别 ,不符合题意;C、加适量硝酸钡溶液,硫酸与硝酸钡反应会产生硝酸,引入新杂质,不能除去盐酸中含有的硫酸,符合题意;D、加适量稀盐酸,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可除去氯化钠中的碳酸钠,不符合题意;故选C。【分析】A、根据羊毛线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分析;B、根据氢氧化钠溶解放热,硝酸铵溶解吸热分析;C、根据硫酸与硝酸钡反应会产生硝酸引入新杂质分析;D、根据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可除去氯化钠中碳酸钠且不引入新杂质分析。13.【答案】(1)凉拌黄瓜(合理即可)(2)导电(3)氧气和水蒸气(4)随手关灯(合理即可)(5)C(6)A;C;D(7)B;C(8)【知识点】白色污染与防治;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解析】【解答】(1) 米饭、红烧肉、清蒸鱼和鸡蛋汤中含有糖类、蛋白质、无机盐、水、油脂,但缺少维生素,所以需搭配蔬菜类食物。(2) 用石墨作干电池的电极是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3)食品包装袋中常用含有铁粉的物质作“双吸剂”,是因为铁粉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反应。(4)随手关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或单车出行等都是低碳生活。(5)为预防森林火灾 ,到林区活动时需禁止携带或进行一切与火有关的行动、物品,所以野外生火的做法错误,故选C。(6) 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可减少塑料的使用,减少白色污染,A正确;使用一次性塑料盒会造成白色污染,B错误;使用可降解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C正确;回收各种废弃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D正确。(7)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是产物为水、无污染、热值高,B、C正确,制取成本高、贮存困难为氢气作燃料面临困难,A、D错误。(8)由题中信息可知,氮化铝是由氮气、氧化铝、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由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同时生成具有可燃性的一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 。【分析】(1)根据各食物中富含营养素及人体所需六大营养互分析;(2)根据石墨的导电性分析;(3)根据铁能与氧气和水反应分析;(4)根据低碳生活符合节能、减排、减少污染等特点分析 ;(5)根据森林要预防火灾,禁止一切与火有关的行动分析;(6)根据塑料垃圾造成白色污染,分析各选项是否减少塑料垃圾分析;(7)根据氢燃料的优点和面临困难分析;(8)根据题意和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从而写出反应方程式分析。14.【答案】(1)B(2)长颈漏斗;CD;;B;关闭止水夹,从长颈漏斗口向锥形瓶中加水,如果在长颈漏斗内形成一段稳定的液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3)10.0【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解析】【解答】(1)试管、燃烧匙可直接放酒精灯火焰上加热,A、C错误;烧杯加热时需垫石棉网,B正确。(2) ①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②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收集装置为C或D,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 。 ③实验室用硫化亚铁固体与稀盐酸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需选择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即B。 ④检查B装置气密性需采用压强差的原理,方法是关闭止水夹,从长颈漏斗口向锥形瓶中加水,如果在长颈漏斗内形成一段稳定的液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3) 实验室配制溶液,需要称量固体的质量为200.0g×5%=10.0g.【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名称及使用方法分析;(2)根据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选择发生装置需看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压强差原理检查装置气密性方法分析;(3)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分析。15.【答案】(1)盐酸易挥发(2)HCl/氯化氢;HCl+AgNO3=HNO3+AgCl(3)检验并除尽CO2(4)气体通过C装置会带出水蒸气,也会使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干扰对氢气的检验(5)不能;混合气体中的HCl、CO2均会被氢氧化钙吸收,因此无法判断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HCl(6)实验开始前,先通一段时间氮气,再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该装置,防止发生爆炸【知识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碱的化学性质;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解析】【解答】(1)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猜想气体中可能有HCl。(2)氯化氢与硝酸银反应会产生氯化银沉淀, B装置中出现白色沉淀,证明产生的气体中含有氯化氢,反应方程式为 HCl+AgNO3=HNO3+AgCl ↓。(3)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可检验二氧化碳并吸收二氧化碳,其作用是检验并除尽二氧化碳。(4)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后未进行干燥,可能会带出水蒸气使E中无水硫酸铜变蓝,所以干扰氢气的检验。(5)若颠倒B和C,则混合气体中的HCl、CO2均会被氢氧化钙吸收,因此无法判断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HCl ,不能达到实验目的。(6) 氢气与氧化铜反应时,若气体不纯,加热易发生爆炸,从安全角度考虑, 实验开始前,先通一段时间氮气,再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该装置,防止发生爆炸 。【分析】(1)根据盐酸的挥发性分析;(2)根据氯化氢与硝酸银反应会产生氯化银沉淀和硝酸分析;(3)根据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分析;(4)根据气体中有水蒸气会干扰氢气验证分析;(5)根据HCl、CO2均会被氢氧化钙吸收分析;(6)根据氢气不纯加热易发生爆炸分析。16.【答案】(1)过滤(2)(3)氢氧根离子/OH-(4)(5)(6)CO2;NH4Cl【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解析】【解答】(1) 浸钙池中得到滤液和滤渣的操作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过滤。(2)由流程图示可知, 煅烧窑中分解生成氧化钙、氧化镁和二氧化碳,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 。(3) 制浆池中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含有的阴离子是氢氧根离子。(4) 碳酸钙与胃酸中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方程式为 。(5)沉钙池中发生的氯化钙、氨气、水、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铵的反应,方程式为 。(6)该流程中二氧化碳、氯化铵、水既是前面反应的反应物,又是后面反应的生成物,可循环使用。【分析】(1)根据过滤原理分析;(2)根据流程图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从而书写反应方程式分析;(3)根据氧化钙与水反应和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分析;(4)根据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分析;(5)根据沉钙池中加入物质和生成物质结合方程式书写原则分析;(6)根据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分析。17.【答案】(1)7/七(2)食醋(3)C;D(4)(5)在化清阶段,料液中的NaOH大量渗透到蛋内,蛋白的pH和游离碱度升高很快,但由于料液中的金属离子溶化合物沉积在蛋壳气孔和蛋膜同孔上,阻碍料液向蛋内渗透【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酸、碱、盐的概念【解析】【解答】(1)由图2可知皮蛋在腌制过程中蛋白的游离碱度达到最大值的时间是第7天。(2) 皮蛋因含有碱性物质食用时有明显的涩味,可加入酸性物质进行反应降低涩味,食醋中含有醋酸呈酸性,可加入进行调味。(3) 皮蛋远销欧美等三十多个国家,具有极高市场价值 ,A正确; 皮蛋的制作方法,主要分为液浸法和涂泥法 ,B正确; 栗炭灰的浸出液呈碱性,是因为其中含的碳酸钾是一种盐,C错误; 蛋黄凝胶的形成 受水分和盐分的影响 ,D错误。(4)“牛皮鸭子”的制作过程中,栗炭灰(含碳酸钾)与石灰泥(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钙)混合,碳酸钾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钾,化学方程式是 。(5) 在化清阶段,料液中的NaOH大量渗透到蛋内,蛋白的pH和游离碱度升高很快,但由于料液中的金属离子溶化合物沉积在蛋壳气孔和蛋膜同孔上,阻碍料液向蛋内渗透 ,所以皮蛋在腌制过程中蛋白的达到最大值后逐渐下降,而蛋黄的仍逐渐上升。【分析】(1)根据图示中蛋白的游离碱度纵坐标达到最高时对应横坐标分析;(2)根据食醋呈酸性,能与碱性物质发生反应分析;(3)根据文中所给资料及碳酸钾属于盐类物质分析;(4)根据碳酸钾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钾分析;(5)根据料液中的金属离子溶化合物沉积在蛋壳气孔和蛋膜同孔上,阻碍料液向蛋内渗透分析。18.【答案】(1)1:2(2)0.2g(3)解:设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x,样品中Zn的质量分数为答: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65.0%。【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解答】(1) 硫酸中硫、氧的元素质量比为32:64=1:2.(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氢气质量为10.0g+100.0g-109.8g=0.2g.【分析】(1)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2)根据反应后减少质量为生成氢气质量分析;(3)根据反应生成氢气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锌的质量,从而计算锌的质量分数分析。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四川省雅安市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一、单选题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天工开物》中描述的下列情景,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烧草成灰 B.海卤晒盐 C.南方挖煤 D.斩竹漂塘【答案】A【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解析】【解答】A、 烧草成灰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B、 海卤晒盐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物质状态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 南方挖煤 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 斩竹漂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A。【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2.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常用作保护气的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答案】A【知识点】空气的组成【解析】【解答】 空气中氮气约占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据此分析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能作保护气,A正确;B.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作助燃剂,B错误;C.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能用于灭火,C错误;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但是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D错误;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气体的含量和性质分析。3.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 B. C. D.【答案】D【知识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解析】【解答】A、氧气只氧元素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B、硝酸银由银、氮、氧三种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不符合题意;C、硅酸由氢、硅、氧三种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不符合题意;D、过氧化氢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符合题意;故选D.【分析】根据氧化物定义分析,氧化物为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4.下列物质中碱性最强的是()物质 唾液 葡萄汁 牛奶 鸡蛋清A.唾液 B.葡萄汁 C.牛奶 D.鸡蛋清【答案】D【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解析】【解答】 唾液pH为6.6-7.1,呈微酸性或中性或微碱性,葡萄汁、牛奶pH都小于7,呈酸性, 鸡蛋清pH大于7,呈碱性,且是四种物质碱性最弱的物质;故选D,【分析】根据溶液pH与酸碱性关系分析,溶液pH<7时,呈酸性,且越小酸性越强,溶液pH>7时,呈碱性,且越大碱性越强,溶液pH=7时,呈中性。5.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人体应合理摄入适量的锌。这里的“锌”指的是()A.单质 B.元素 C.分子 D.原子【答案】B【知识点】元素的概念【解析】【解答】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人体应合理摄入适量的锌。这里的“锌”指的是锌元素。故选B。【分析】根据人体补充锌指的是锌元素,与其存在形态无关分析。6.公共场所使用“84”消毒液消毒后,能闻到刺激性气味,其原因是()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C.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D.分子之间有间隔【答案】A【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解析】【解答】公共场所使用“84”消毒液消毒后,能闻到刺激性气味,是由于分子的不断运动,运动到人的嗅觉器官;故选A。【分析】根据闻到气味是分子的不断运动分析。7.化肥能促进农作物增产,对发展粮食产业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化肥属于磷肥的是()A. B. C. D.【答案】A【知识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解析】【解答】A、 含有植物所需磷元素,为磷肥,符合题意;B、 含有植物所需钾元素,为钾肥,不符合题意;C、 含有植物所需氮元素,为氮肥,不符合题意;D、 含有植物所需钾元素和氮元素,为复合肥,不符合题意;故选A。【分析】根据化肥的分类分析,植物所需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含氮元素的化肥为氮肥,含磷元素的化肥为磷肥,含钾元素的化肥为钾肥,含两种或以上营养元素的为复合肥。8.我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基于二氧化钒的“冷热双吸”材料,有望助力实现“双碳”目标钒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钒为非金属元素 B.钒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8C.VO2中钒的化合价为价 D.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答案】C【知识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解析】【解答】A、钒名称带“钅”为金属元素 ,不符合题意;B、 钒原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原子序数=23,不符合题意;C、 VO2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由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钒的化合价为+4价 ,符合题意;D、 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单位为“1”不是“g”,不符合题意;故选C。【分析】A、根据名称带“钅”的为金属元素分析;B、根据原子中电子数=质子数=原子序数分析;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D、根据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最下面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是比值,没有质量单位分析。9.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为防止水体污染,应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B.可用肥皂水检验硬水和软水C.净化水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D.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是氧气【答案】D【知识点】电解水实验;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保护水资源【解析】【解答】A、 为防止水体污染,应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不符合题意;B、 可用加肥皂水观察产生泡沫多少来检验硬水和软水 ,不符合题意;C、 净化水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 ,不符合题意;D、 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是氢气,符合题意;故选D。【分析】A、根据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会污染水体分析;B、根据硬水软水加肥皂水时产生泡沫多少不同分析;C、根据常用的净水方法分析;D、根据电解水正氧负氢分析。10.科学家利用新型催化剂,实现常温常压下将甲酸分解制得氢气。其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丙的化学式是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原子种类均发生改变C.甲酸(化学式为)是一种有机物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答案】B【知识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解析】【解答】A、由图示可知,一个丙分子由一氧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则丙的化学式为CO2,不符合题意;B、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符合题意;C、甲酸为含碳化合物,属于有机物,不符合题意;D、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不符合题意;故选B。【分析】A、根据微观图示中分子构成分析 ;B、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分析;C、根据除碳酸钠等之外含碳化合物为有机物分析;D、根据催化剂“一变两不变”特点分析。11.如图是两种常用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时,饱和溶液中含有B.的溶解度大于的溶解度C.将等质量的两种饱和溶液由降温到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较多D.中含有少量的,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答案】C【知识点】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解析】【解答】A、由曲线可知, 时,氯化铵溶解度为60.2克,则160.2克饱和氯化铵溶液中含有60.2克氯化铵 ,不符合题意;B、比较不同物质溶解度需温度相同,没有温度无法比较氯化铵和氯化钠溶解度,不符合题意;C、将等质量的两种饱和溶液由降温到,因氯化铵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趋势大于氯化钠,则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较多的是氯化铵,符合题意;D、氯化铵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氯化铵中含有少量氯化钠,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氯化铵,不符合题意;故选C。【分析】A、根据溶解度对应溶液质量为100g+溶解度分析;B、根据比较溶解度大小时需有温度条件分析 ;C、根据氯化铵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于氯化钠分析;D、根据受温度影响大的物质提纯适宜降温结晶分析。12.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A 区分棉线、羊毛线 点燃,观察现象并闻气味B 鉴别固体和固体 分别取等质量样品于两个烧杯中,加 入等质量水溶解,测量温度的变化C 除去盐酸中含有的少量硫酸 加入适量溶液后过滤D 除去溶液中混有少量的 加入适量稀盐酸A.A B.B C.C D.D【答案】C【知识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物质的鉴别、推断【解析】【解答】A、羊毛线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可用点燃观察现象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分棉线和羊毛线,不符合题意;B、分别取等质量样品于两个烧杯中,加入等质量水溶解,测量温度的变化,温度升高的为氢氧化钠,降低的为硝酸铵,可以鉴别 ,不符合题意;C、加适量硝酸钡溶液,硫酸与硝酸钡反应会产生硝酸,引入新杂质,不能除去盐酸中含有的硫酸,符合题意;D、加适量稀盐酸,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可除去氯化钠中的碳酸钠,不符合题意;故选C。【分析】A、根据羊毛线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分析;B、根据氢氧化钠溶解放热,硝酸铵溶解吸热分析;C、根据硫酸与硝酸钡反应会产生硝酸引入新杂质分析;D、根据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可除去氯化钠中碳酸钠且不引入新杂质分析。二、填空题13.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是造福于人类的科学。请利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Ⅰ、化学与生活(1)妈妈为小张准备了一份午餐:米饭、红烧肉、清蒸鱼和鸡蛋汤,从营养均衡角度分析,你认为还需搭配的食物是 。(2)用石墨作干电池的电极是利用了石墨的 性。(3)食品包装袋中常用含有铁粉的物质作“双吸剂”,是因为铁粉能与空气中的 反应。(4)Ⅱ、化学与环境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作为与担当。作为公民,从我做起。请你提出一种低碳生活的方式 。(5)“提高防火意识,预防森林火灾”。到林区活动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___。A.禁带火种 B.严禁吸烟 C.野外生火 D.文明祭祀(6)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A.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B.使用一次性塑料盒C.使用可降解的塑料 D.回收各种废弃塑料(7)Ⅲ、化学与新能源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于今年5月30日成功发射。液氢是运载火箭常用的燃料之一,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是____。A.制取成本高 B.产物无污染 C.燃烧热值高 D.贮存困难(8)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某新能源汽车定位系统应用了一种新型材料氮化铝工业上在氮气流中用氧化铝与焦炭在高温条件下制得氮化铝,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1)凉拌黄瓜(合理即可)(2)导电(3)氧气和水蒸气(4)随手关灯(合理即可)(5)C(6)A;C;D(7)B;C(8)【知识点】白色污染与防治;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解析】【解答】(1) 米饭、红烧肉、清蒸鱼和鸡蛋汤中含有糖类、蛋白质、无机盐、水、油脂,但缺少维生素,所以需搭配蔬菜类食物。(2) 用石墨作干电池的电极是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3)食品包装袋中常用含有铁粉的物质作“双吸剂”,是因为铁粉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反应。(4)随手关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或单车出行等都是低碳生活。(5)为预防森林火灾 ,到林区活动时需禁止携带或进行一切与火有关的行动、物品,所以野外生火的做法错误,故选C。(6) 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可减少塑料的使用,减少白色污染,A正确;使用一次性塑料盒会造成白色污染,B错误;使用可降解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C正确;回收各种废弃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D正确。(7)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是产物为水、无污染、热值高,B、C正确,制取成本高、贮存困难为氢气作燃料面临困难,A、D错误。(8)由题中信息可知,氮化铝是由氮气、氧化铝、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由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同时生成具有可燃性的一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 。【分析】(1)根据各食物中富含营养素及人体所需六大营养互分析;(2)根据石墨的导电性分析;(3)根据铁能与氧气和水反应分析;(4)根据低碳生活符合节能、减排、减少污染等特点分析 ;(5)根据森林要预防火灾,禁止一切与火有关的行动分析;(6)根据塑料垃圾造成白色污染,分析各选项是否减少塑料垃圾分析;(7)根据氢燃料的优点和面临困难分析;(8)根据题意和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从而写出反应方程式分析。三、实验题14.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1)使用下列仪器加热时,需要垫陶土网的是____。A.试管 B.烧杯 C.燃烧匙(2)请结合如图装置,回答下列问题。①仪器a的名称是 。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收集装置为 (填字母代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实验室用硫化亚铁固体与稀盐酸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代号)。④实验室可用B装置制氢气,检查B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3)实验室配制溶液,需要称量固体的质量为 g。【答案】(1)B(2)长颈漏斗;CD;;B;关闭止水夹,从长颈漏斗口向锥形瓶中加水,如果在长颈漏斗内形成一段稳定的液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3)10.0【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解析】【解答】(1)试管、燃烧匙可直接放酒精灯火焰上加热,A、C错误;烧杯加热时需垫石棉网,B正确。(2) ①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②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收集装置为C或D,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 。 ③实验室用硫化亚铁固体与稀盐酸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需选择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即B。 ④检查B装置气密性需采用压强差的原理,方法是关闭止水夹,从长颈漏斗口向锥形瓶中加水,如果在长颈漏斗内形成一段稳定的液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3) 实验室配制溶液,需要称量固体的质量为200.0g×5%=10.0g.【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名称及使用方法分析;(2)根据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选择发生装置需看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压强差原理检查装置气密性方法分析;(3)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分析。四、科学探究题15.化学兴趣小组课外实验时,取出镁条,发现久置的镁条有一层灰黑色的“外衣”他们把该镁条放入试管中,倒入一定浓度的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试管壁发烫。同学们对此气体成分产生了兴趣。【提出问题】产生的气体是什么?【查阅资料】灰黑色“外衣”中含有无水遇水由白色变为蓝色【猜想假设】猜想一:猜想二:和水蒸气猜想三:、水蒸气和气体(1)猜想三中有气体的理由是 。(2)【设计实验】为检测产生的气体成分,同学们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部分固定装置略去)B装置中出现白色沉淀,证明产生的气体中含有 ,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3)C装置的作用是 。(4)甲同学观察到装置中无水由白色变为蓝色,于是得出结论:产生的气体中一定含有。乙同学对此提出质疑,理由是 。(5)若颠倒装置和C装置的安装顺序, (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原因是 。(6)【反思与评价】从安全角度考虑,你认为实验时应注意 。【答案】(1)盐酸易挥发(2)HCl/氯化氢;HCl+AgNO3=HNO3+AgCl(3)检验并除尽CO2(4)气体通过C装置会带出水蒸气,也会使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干扰对氢气的检验(5)不能;混合气体中的HCl、CO2均会被氢氧化钙吸收,因此无法判断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HCl(6)实验开始前,先通一段时间氮气,再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该装置,防止发生爆炸【知识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碱的化学性质;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解析】【解答】(1)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猜想气体中可能有HCl。(2)氯化氢与硝酸银反应会产生氯化银沉淀, B装置中出现白色沉淀,证明产生的气体中含有氯化氢,反应方程式为 HCl+AgNO3=HNO3+AgCl ↓。(3)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可检验二氧化碳并吸收二氧化碳,其作用是检验并除尽二氧化碳。(4)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后未进行干燥,可能会带出水蒸气使E中无水硫酸铜变蓝,所以干扰氢气的检验。(5)若颠倒B和C,则混合气体中的HCl、CO2均会被氢氧化钙吸收,因此无法判断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HCl ,不能达到实验目的。(6) 氢气与氧化铜反应时,若气体不纯,加热易发生爆炸,从安全角度考虑, 实验开始前,先通一段时间氮气,再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该装置,防止发生爆炸 。【分析】(1)根据盐酸的挥发性分析;(2)根据氯化氢与硝酸银反应会产生氯化银沉淀和硝酸分析;(3)根据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分析;(4)根据气体中有水蒸气会干扰氢气验证分析;(5)根据HCl、CO2均会被氢氧化钙吸收分析;(6)根据氢气不纯加热易发生爆炸分析。五、流程题16.金属镁在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以白云石【主要成分】为原料制备金属镁,同时得到超细碳酸钙粉末的主要流程图如图所示:(1)浸钙池中得到滤液和滤渣的操作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 (填操作名称)。(2)煅烧窑中分解时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 。(3)制浆池中含有的阴离子是 。(4)碳酸钙是常用的补钙剂,请写出碳酸钙与胃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沉钙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6)该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除水外还有、 、 。(填化学式)【答案】(1)过滤(2)(3)氢氧根离子/OH-(4)(5)(6)CO2;NH4Cl【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解析】【解答】(1) 浸钙池中得到滤液和滤渣的操作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过滤。(2)由流程图示可知, 煅烧窑中分解生成氧化钙、氧化镁和二氧化碳,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 。(3) 制浆池中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含有的阴离子是氢氧根离子。(4) 碳酸钙与胃酸中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方程式为 。(5)沉钙池中发生的氯化钙、氨气、水、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铵的反应,方程式为 。(6)该流程中二氧化碳、氯化铵、水既是前面反应的反应物,又是后面反应的生成物,可循环使用。【分析】(1)根据过滤原理分析;(2)根据流程图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从而书写反应方程式分析;(3)根据氧化钙与水反应和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分析;(4)根据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分析;(5)根据沉钙池中加入物质和生成物质结合方程式书写原则分析;(6)根据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分析。六、科普阅读题17.阅读科普短文,回答相关问题。皮蛋又名松花蛋,具有千年的历史传承,是中华美食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士雄曾在《随息居饮食谱》中说:“皮蛋,味辛、涩、甘、咸,能泻热、醒酒、去大肠火,治泻痛,能散能敛”。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国际化潮流的涌动,皮蛋远销欧美等三十多个国家,成为了外国消费者青睐的对象,具有极高市场价值,甚至被视为中国文化的象征。皮蛋的历史要追溯到明孝宗十七年的《竹屿山房杂部》,该书第一次提到“混沌子”,书中这样写到,把炭灰和石灰用盐水混合好,涂在蛋上,封存35天,就是皮蛋了;稍晚至明末,戴曦著的《养余月令》一书中,有“牛皮鸭子”的制法,“每百个用盐十两,粟炭灰(含)五升,石灰一升,如常法腌之入坛……”。随着经验的累积,皮蛋的制作方法主要分为液浸法和涂泥法,液浸法是将氢氧化钠、盐、茶末等混合均匀后,配成液体,将选干净的鲜蛋浸泡一段时间,等待腌制成熟。涂泥法的原料与浸泡法基本一致,但是会在浸泡溶液中加入草木灰和黄泥制作成制成化质皮蛋其内容物凝固完全:富有弹性。皮蛋凝胶的弹性是衡量其质量优劣的一个重要物指标,而蛋白质的结构是其凝胶性质的基础。皮蛋在腌制过程中蛋白凝胶的与游离碱度的均先迅速升高,后缓慢下降的趋势。原因是在强碱的诱导下,皮蛋凝胶的形成经过了4个阶段:化清、凝圆、转色、成熟。在化清阶段,料液中的大量渗透到蛋内,蛋白的和游离碱度升高很快,但由于料液中的金属离子溶化合物沉积在蛋壳气孔和蛋膜同孔上,阻碍料液向蛋内渗透,蛋白和蛋黄的和游离碱度变化分别如图1、图2所示。蛋黄主要是由的脂肪和的蛋白质组成,蛋黄凝胶的形成受水分和盐分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1)皮蛋在腌制过程中蛋白的游离碱度达到最大值的时间是第 天。(2)皮蛋因含有碱性物质食用时有明显的涩味,可加入 降低涩味。(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A.皮蛋远销欧美等三十多个国家,具有极高市场价值B.皮蛋的制作方法,主要分为液浸法和涂泥法C.栗炭灰的浸出液呈碱性,是因为其中含的是一种碱D.蛋黄凝胶的形成仅受盐分的影响(4)“牛皮鸭子”的制作过程中,栗炭灰与石灰泥【主要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皮蛋在腌制过程中蛋白的达到最大值后逐渐下降,而蛋黄的仍逐渐上升,推测这种变化可能的原因有 。【答案】(1)7/七(2)食醋(3)C;D(4)(5)在化清阶段,料液中的NaOH大量渗透到蛋内,蛋白的pH和游离碱度升高很快,但由于料液中的金属离子溶化合物沉积在蛋壳气孔和蛋膜同孔上,阻碍料液向蛋内渗透【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酸、碱、盐的概念【解析】【解答】(1)由图2可知皮蛋在腌制过程中蛋白的游离碱度达到最大值的时间是第7天。(2) 皮蛋因含有碱性物质食用时有明显的涩味,可加入酸性物质进行反应降低涩味,食醋中含有醋酸呈酸性,可加入进行调味。(3) 皮蛋远销欧美等三十多个国家,具有极高市场价值 ,A正确; 皮蛋的制作方法,主要分为液浸法和涂泥法 ,B正确; 栗炭灰的浸出液呈碱性,是因为其中含的碳酸钾是一种盐,C错误; 蛋黄凝胶的形成 受水分和盐分的影响 ,D错误。(4)“牛皮鸭子”的制作过程中,栗炭灰(含碳酸钾)与石灰泥(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钙)混合,碳酸钾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钾,化学方程式是 。(5) 在化清阶段,料液中的NaOH大量渗透到蛋内,蛋白的pH和游离碱度升高很快,但由于料液中的金属离子溶化合物沉积在蛋壳气孔和蛋膜同孔上,阻碍料液向蛋内渗透 ,所以皮蛋在腌制过程中蛋白的达到最大值后逐渐下降,而蛋黄的仍逐渐上升。【分析】(1)根据图示中蛋白的游离碱度纵坐标达到最高时对应横坐标分析;(2)根据食醋呈酸性,能与碱性物质发生反应分析;(3)根据文中所给资料及碳酸钾属于盐类物质分析;(4)根据碳酸钾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钾分析;(5)根据料液中的金属离子溶化合物沉积在蛋壳气孔和蛋膜同孔上,阻碍料液向蛋内渗透分析。七、计算题18.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锌样品(杂质不与酸反应)中的质量分数,取锌样品逐滴加入稀,待不再有气泡产生时停止滴加药品,共用去稀的质量为。反应后测得混合物的总质量为。请计算:(1)硫酸中硫、氧的元素质量比为 。(2)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3)样品中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答案】(1)1:2(2)0.2g(3)解:设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x,样品中Zn的质量分数为答: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65.0%。【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解答】(1) 硫酸中硫、氧的元素质量比为32:64=1:2.(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氢气质量为10.0g+100.0g-109.8g=0.2g.【分析】(1)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2)根据反应后减少质量为生成氢气质量分析;(3)根据反应生成氢气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锌的质量,从而计算锌的质量分数分析。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四川省雅安市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学生版).docx 四川省雅安市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