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气压带和风带 讲义-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 气压带和风带 讲义-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资源简介

第三章大气的运动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课程标准
1.在示意图中指出主要的气压带、风带,并说明其分布特点。
2.结合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说出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
3.运用示意图,根据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分析其对气候形成的作用。
基础知识
大气压和风带的形成
大气环流
概念: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常称为大气环流。
意义:大气环流把热量和水汽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一个地区,从而使高纬度和低纬度之间、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
气压带、风带的名称:
A赤道低气压带,B东北信风带,C副热带高气压带,D盛行西风带,E副极地低气压带,F极地东风带,G极地高气压带。
三圈环流的名称
①低纬环流,②中纬环流,③高纬环流。
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
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做周期性的季节移动。在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如图所示:
总结: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
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而且气压带、风带相间分布,气压带表现为高压和低压相间分布。
同一半球,信风带与西风带风向相反,与极地东风带风向相同。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海陆的热力差异影响海陆的气压分布。北半球的陆地面积比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而且海陆相间分布,对气压的影响尤为显著,使纬向分布的气压带被分裂为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南半球的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纬向分布的气压带比北半球明显,特别是南纬30°以南的地区,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
1.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
冬季,陆地降温比海洋快,陆地气温较低,出现冷高压。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所切断,使副极地低压仅保留在海洋上。
气压中心M是亚洲(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它势力最强,控制范围最广,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
2.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
夏季,陆地增温比海洋快,陆地气温较高,出现热低压。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所切断,使副热带高压只保留在海洋上。
气压中心N是亚洲低压(又叫印度低压),它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
季风环流
概念:海陆上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引起一年中盛行风向随季节有规律地变换,形成季风。
典型地区:亚洲东部季风环流最为典型。
东亚和南亚季风的比较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1月 西北季风 东北季风
7月 东南季风 西南季风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
注意:季风的成因有两个。
一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二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如南亚的夏季风就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而成的。
问题探究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季节移动
抓“动力”——突破气压带形成
热力型成因:与温度有关,近地面温度高气压低,温度低气压高。
①赤道低气压带:近地面受热,空气膨胀上升。
②极地高气压带:近地面冷却,空气收缩下沉。
动力型成因:与温度无关,与气流垂直运动有关,气流上升,则气压低;气流下沉,则气压高。
①副热带高气压带:高气压流堆积下沉而成。
②副极地低气压带:近地面暖空气被迫爬升(抬升)而成。
抓“偏转”——突破风带风向
在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中,先依据高、低气压带的分布确定风带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再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定风带的具体风向(如下图)
抓“分布”——突破位置判断
记忆——看纬度位置:纬线0°、30°、60°、90°附近分别是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
辨别——看相间特点:气压带是高低压相间分布;气压带和风带是相间分布。
判断——看图形特点:气压带和风带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近年来,高考常涉及局部图和变式图的考察,但大都离不开以下三种类型:
抓“移动”——突破季节影响
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化,如下图所示: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季风环流的成因(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
(1)1月份季风环流的成因(如下图)
此时,东亚、南亚季风均是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澳大利亚西北季风则是北半球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左偏而形成。
(2)7月份季风环流的成因(如下图)
此时,南亚的西南季风是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右偏而形成;东亚地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澳大利亚西北部受东南信风影响。
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
项目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季节 冬季 夏季 冬季 夏季
风向 西北风 东南风 东北风 西南风
源地 蒙古、西伯利亚 太平洋 蒙古、西伯利亚(亚欧大陆内部) 印度洋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及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跟踪检测
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A____,B____,C____,D____。
(2)在B、D、F代表的风带内画出风向箭头。____
(3)低纬环流圈(除高空风外),近地面包括的气压带是____和____(填字母),风带有____(填字母)。
【答案】赤道低气压带 东北信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盛行西风带 略 A C B
【分析】
本题以大气环流形成为背景材料,涉及气压带、风带的名称和分布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综合思维的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
(1)读图判断A地位于赤道地区,为赤道低气压带,C地位于30°N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B地位于赤道低气压带和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为东北信风带, D地为中纬度盛行西风带。
(2)风带的风向从高气压带吹向低气压带,在北半球向右偏转,低纬度为东北风,中纬度为西南风,高纬度为东北风。
(3)低纬环流圈分布于0°—30°之间,近地面由分布于赤道附近的赤道低气压带(A)、分布于30°附近的副热带高气压带(C)和分布于赤道低气压带和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东北信风带(B)组成。
2.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气压带的名称是____,乙风带的风向是____。
(2)图示季节,澳大利亚北部的④气候区处于____(多雨、少雨)季节,其原因是____。
(3)⑤气候区终年多雨的原因是____。
【答案】副热带高气压带 西北风 多雨 太阳直射南半球,赤道低压南移,东北季风越过赤道偏转为西北风带来充足水汽。 位于地形迎风坡;东南信风从海洋吹来,带来大量水汽;沿岸暖流起增温增湿作用
【分析】
本题考查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考查知识的调动和运用能力,难度较小。
【详解】
(1)根据世界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图中甲气压带的名称是副热带高气压带,乙风带是西风带,风向是西北风。
(2)根据图上信息可知,此时是南半球的夏季,澳大利亚西北部的④气候是热带草原气候,此时处于多雨季节,原因是气压带、风带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风向发生左偏,形成西北季风,从海洋上带来大量水汽。
(3)⑤气候区位于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常年受东南信风影响,沿岸又有暖流增温增湿,加上多地形雨,全年降水丰富,形成终年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
3.下图是亚洲某时刻局部气压分布图(单位:hpa),结合所学,完成下列问题。
(1)甲气压中心按照成因分,属于__________(动力或热力)因素;按气流状况分属于__________。
(2)此季节,被甲气压中心切断的气压带是__________,上海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甲、乙、丙三地中,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__。
(3)A、B、C、D四线,可能形成锋面的是__________;北京、首尔和釜山,最可能有降水的是__________,气温日较差最大的是__________。
(4)推测釜山未来几天的天气特点。
【答案】(1)热力 反气旋
(2)副极地低气压带 温和少雨 乙
(3)C、D 首尔 北京
(4)大风、降温、雨雪天气。
【分析】
此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的知识。
【详解】
(1)从图中可以看出甲气压为高压,出现在蒙古附近,为亚洲高压,是热力因素形成的,从气流状况属于反气旋。
(2)图中判断季节为北半球冬季,亚欧大陆高压的出现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此季节上海的气候特征是温和少雨。图中等压线判断乙地等压线密集,风力较大。
(3)AB线为高压脊线,CD为低压槽线,可能形成锋面的是CD,图中判断C处为冷锋,冷锋降水出现在锋后,D为暖锋,降水出现在锋前,最可能降水的是首尔。北京处于高压脊附近,天气晴朗,气温日较差较大。
(4)釜山位于冷锋前方,未来将受到冷锋活动的影响,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
4.读南半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双选)(_____)
A.此时北极附近出现了极昼 B.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 C.南亚吹偏南风 D.常有寒潮天气影响我国
(2)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气压带的名称:A____,B____,C____。B、C之间的风带的风向为____风,A、B之间的风带的名称为____。
(3)此时A、B、C、D中____点最干热;最湿热的是____点;气压较低的是____两点;气压较高的是____两点。
【答案】BD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西北 东南信风带 B A AC BD
【分析】
本题以立体的部分三圈环流剖面图,开叉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及其季节移动规律。
【详解】
(1)从图中信息可知,赤道低气压带的中心纬线以南移至南纬5°~10°之间,所以此时正值北半球的冬季。此时北极附近应为极夜;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南亚吹偏北风;此季节常有寒潮天气影响我国。据此分析本题选BD。
(2)依据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图及图示中各点所处的纬度位置,即可判断出各气压带,风带的名称。
(3)全球的七个气压带中,最湿热的是处于赤道附近的赤道低气压带,对应A点;最干热的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对应图中的B点;干冷的为极地高气压带(D点),湿冷的副极地低气压带(C点)。气压较低的是处于赤道低气压带的A点和处于副极地低气压带的C点;气压较高的是副热带高气压带(B点)及极地高气压带(D点)。
【点睛】
世界气压带风带图: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毛里求斯共和国为非洲东部一岛国,位于印度洋西南方,四周被珊瑚礁环绕,沿海是狭窄平原,中部是高原山地。全年分雨旱两个季节,高原湖泊为岛民提供了淡水资源。每年的6至11月份气候较为凉爽少雨,是最佳的旅行时间,而12月至次年5月毛里求斯东南部多雨,有时候还会有龙卷风,气候炎热潮湿。毛里求斯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良好,其生活质量在世界上排名第54位,在非洲和印度洋国家名列第一。如图示意毛里求斯岛屿位置。
(1)分析毛里求斯岛屿东南部降水主要集中在12月至次年5月的原因。
(2)结合大气环流相关知识,列举毛里求斯夏季多发龙卷风的原因。
(3)简要说明毛里求斯被誉为“天堂原乡”的自然优势条件。
【答案】(1)12月至次年5月,风带气压带向南移动;毛里求斯岛屿东南部位于偏南风的迎风坡;来自海洋的湿润水汽,受到山脉抬升作用形成大量降水。
(2)毛里求斯位于南半球,12月至次年5月为夏季,此时海水温度较高,宽阔海平面极易形成低压中心,再加上信风的作用加强,龙卷风多发。
(3)毛里求斯是位于低纬度的岛屿,四季温暖湿润;自然景观独特;河流众多;生物资源丰富且独特。
【分析】
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环境成因和特点。影响降水的因素有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结合毛里求斯的地理位置、所处大气环流及地形进行分析。大气环流即是影响其气压带和风带,龙卷风是强低气压中心,夏季多龙卷风与其温度高、所处的信风带有关。“天堂原乡”指毛里求斯具有景观独特的特色乡土文化、乡土经济,与其特色地理位置、气候和地形有关。
【详解】
(1)影响降水的因素有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结合毛里求斯的地理位置、所处大气环流及地形进行分析;毛里求斯位于印度洋西南方的岛国,位于低纬度东南信风带;12月至次年5月,南半球的夏季,风带气压带向南移动,毛里求斯岛屿东南部位于偏南风的迎风坡,来自海洋的湿润水汽,受到山脉抬升作用形成大量降水。
(2)大气环流即是影响其气压带和风带,龙卷风是强低气压中心,夏季多龙卷风与其温度高、所处的信风带有关;毛里求斯位于南半球,12月至次年5月为夏季,此时海水温度较高,宽阔海平面极易形成低压中心;此时节该纬度信风的作用加强,龙卷风多发。
(3)“天堂原乡”指毛里求斯具有景观独特的特色乡土文化、乡土经济,与其特色地理位置、气候和地形有关。毛里求斯是位于低纬度的岛屿,四面环海,四季温暖湿润,自然景观独特;中部高原山地,形成众多河流,充足的水热条件、地形条件,形成丰富且独特的生物资源;塑造了这里特色的环境和优越的生活条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