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讲义-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讲义-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资源简介

第四章水的运动
第一节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课程标准
1.结合资料,说出陆地上的主要水体类型。
2.绘制河流补给方式示意图,解释各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基础知识
陆地水体
陆地水体的组成
陆地水体包括河流、湖泊、冰川、沼泽、地下水等,其水量只占全球水储量的3.47%。
陆地水体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自然环境影响陆地水体
陆地水体的类型、水量、分布等受自然环境的制约。
①气候湿润的地区河网密度大,水量丰富;
②气候寒冷的高海拔、高纬度地区冰川发育;
③地势较低的地区容易积水形成湖泊或沼泽,断陷凹地可形成较大湖泊。
陆地水体的作用
陆地水体影响自然环境。
①供应了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需的淡水;
②河流、湖泊、沼泽对周边气候具有调节作用;
③冰川、河流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动力;
④还具有航运、发电、水产养殖、生态服务等价值。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河流与湖泊
外流区
位于河流中下游的湖泊,洪水期蓄积部分洪水,削减、延缓干流洪峰,枯水期补给河流,对河流径流起着调节作用。人工湖泊——水库,可人为调节河流径流。
内流区
在内流区,许多河流最终注入湖泊。一旦入湖河流改道或断流,湖泊就会干涸。
2.河流与地下水:当河流涨水时,河流水位高于地下水位,这时,河流补给地下水,把部分河水暂时储存在地下;当河流水位下降,并低于地下水位时,则地下水补给河流。河流与地下水的互相补给,使得部分河流在涨水时水位不至于过高,在没有雨水补给时也能长流不断。
3.河流与冰川、积雪:冰川和积雪融水是河流的重要补给,补给水量随着气温变化而变化。在高山永久积雪地区,夏季气温高,冰川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在冬季有积雪的地区,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河流出现春汛。
问题探究
河流补给类型的判读
根据河流所在地区和气候类型判断
分析思路:图示地区经纬度或海陆位置→图示地区气候类型→河流补给类型。
补给类型 世界分布(气候区) 我国分布地区
降水 热带雨林气候区;热带草原气候区;季风气候区;地中海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东部季风区
季节性积雪融水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温带、亚寒带等冬季有降雪的地区(俄罗斯、加拿大等) 东北地区的河流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也有雨水补给
永久性冰雪融水 河流发源于高大山体,山体海拔高于当地雪线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根据河流径流变化和汛期判断
雨水补给,径流变化较大,与降水变化一致;冰川融水补给决定于气温,径流高峰在夏季;地下水补给的河流,径流平稳而可靠;湖泊对径流具有调节作用,使径流变化较小;春季有明显春汛的则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结合河流的径流量,并对照河流汛期确定河流的补给形式
汛期在夏秋、枯水期在冬春的河流,一般多为雨水补给,但地中海气候区河流刚好相反。
汛期出现在夏季的河流,除雨水补给外,也可能是冰雪融水补给。
春季和夏季出现两个汛期的河流,除雨水补给外,还可能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河流在冬季断流可能是河水封冻的缘故,内流河往往是由于气温低,冰川不融化,没有冰川融水补给所致。
曲线变化和缓,多是地下水补给,也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区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
如上图,甲河流量与降水量的对应关系明显,说明以雨水补给为主;乙河流量与气温的对应关系明显,说明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规律方法:判断河流的补给类型——“四看法”
河流特征与成因分析
水系特征
水文特征
跟踪检测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在我国最干(年降水量<50毫米)、最热(极端高温45℃)的地方。却创造了最绿(植被与作物)、最甜(吐鲁番的葡萄和哈密的瓜)的奇迹。
材料二我国新疆地区的劳动人民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创建了一种特珠的引水工程坎儿井,如下困所示。坎儿井由地下的暗渠和地面上的竖井、明渠、蓄水池组成。竖井是开挖地下暗渠的通道,暗渠与地下水流方向斜交,上游挖至地下含水层中(即沙砾层)。渗溢出来的地下水顺着暗渠沿坡流出地面,明渠将暗渠流出的地下水引入蓄水池。
(1). 坎儿井所在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为___________,该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哪些_______?
(2). 坎儿井的水源主要来自___________,最大水量出现的季节及理由_______。
(3). 作为古老的引水工程,坎儿井为何采取地下输水的方式?
【答案】
【小题1】陆上内循环 蒸发、植物蒸腾、降水
【小题2】高山冰雪融水 夏季 新疆地处内陆,远离海洋、降水少;水源主要依靠冰雪融水,夏季气温最高,冰雪融水量最大。
【小题3】由于新疆地区晴天多,光照强烈,蒸发旺盛,地表水损失大,因此,采取地下输水的方式。
【分析】
本大题以新疆坎尔井为材料,涉及水循环的类型和环节、坎儿井工程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素养。
【详解】
(1)由材料可知,坎儿井所在地区为新疆地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地表水缺乏,水循环类型为陆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植物蒸腾和降水。
(2)由材料可知,坎儿井所在地区为新疆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少,坎儿井的水源主要依靠冰雪融水,夏季气温最高,冰雪融水量最大,所以,最大水量出现的季节为夏季。
(3)坎儿井采取地下输水的方式主要与当地的气候干旱有关,由于新疆地区气候干旱,晴天多,光照强烈,蒸发旺盛,地表水损失大,所以,采取地下输水的方式。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纳特龙湖是一个主要依靠周边河流及火山温泉补给的内流湖,该湖位于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交界处。雨季时,湖泊面积可达900km2,旱季时,湖泊有60%-70%的面积干涸,成为一个个互不相连的水洼。由于含有特殊的火山熔岩成分,湖水有高盐碱、高毒性的特点,而高盐碱湖水是一些藻类理想的生长环境。盐湖周边高度盐碱化的土壤及湖面上挥发的有毒气体不适合大多数生物存活,但小火烈鸟却适应了这里的严酷环境,在这里生存繁衍。
小火烈鸟主要栖息在咸水湖泊、沼泽等浅水地带,并以水中藻类为食。纳特龙湖常年有小火烈鸟栖息,被誉为“小火烈鸟的摇篮”。每年都有大量的小火烈鸟分批迁徙到纳特龙湖并在湖泊中部露出水面的高地建巢繁殖。2018年,厄尔尼诺和印度洋风暴给该地带来14年以来最大的降雨量,造成了十几年以来最大的洪灾,强碱性湖水的侵袭使没有防护能力的鸟蛋无法孵化,小火烈鸟的繁殖受到了灾难性的冲击。
运用水循环原理,说明纳特龙湖湖水盐碱度高的主要原因。
【答案】盐碱物质随河水、火山温泉等汇入湖泊;火山温泉使湖水水温升高,加上湖泊地处热带,湖水蒸发旺盛,使水体中的盐碱物质浓度不断升高;该湖为内流湖,没有外泄通道,盐碱物质难以排出。
【分析】
本题以非洲的纳特龙湖为背景材料,主要考查运用水循环原理分析湖水盐度,难度一般,需要学生联系所学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注意抓住水循环的各环节,同时调动所学影响湖水盐度的相关知识。
【详解】
从河流补给和地表径流的角度来看,纳特龙湖是一个依靠周边河流及火山温泉补给的内流湖,盐碱物质随地表水、火山温泉等汇入湖泊,火山温泉会使湖水水温升高,蒸发旺盛;从蒸发的角度来看,地处热带,蒸发旺盛,使水体中的盐碱物质浓度不断升高;从排水的角度来看,该湖为内流湖,没有外泄通道,盐碱物质难以排出等使得湖水盐碱度高。
3.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的地质构造属于________,简述该地貌的形成原因________。
(2)乙处地貌类型为________,简述该地貌的形成过程________。
(3)乙地与丙地均有地下水(泉)出露,按照埋藏条件,乙地为________水,丙地为________水;两地相比,水质较好、流量较稳定的是________地。
(4)丁地在海底地形中属于________,该处蕴藏有丰富的________等矿产资源。
【答案】
(1)向斜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
(2)冲积扇(或洪积扇) 山区河流流出山口,携带的物质在山前(山麓)沉积。
(3) 潜 承压 丙
(4) 大陆架 石油、天然气、煤、硫、磷
【分析】
本大题以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为材料,涉及地质构造、地貌、地下水、海底地形及矿产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解读图文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
(1)读图可知,甲地岩层向下弯曲,地质构造为向斜,该地貌为向斜山,属于地形倒置,原因是向斜槽部的岩层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外力侵蚀,所以形成山岭。
(2)据图可知,乙处的地貌为冲积扇,它形成于山区河流流出山口的地方,当河流携带的物质流出山谷,在山前地带地势突然变平缓,流速减小,携带的物质在山前沉积而形成冲积扇。
(3)乙处的地下水位于第一个隔水层以上,属于潜水,丙处的地下水是从断层的裂隙涌出,位于两个隔水层之间,埋藏较深,是承压水,受外界的影响较小,所以水质较好、流量较稳定。
(4)据图可知,丁地属于大陆架,大陆架地区有来自陆地的有机物沉积,持续时间长,且数量巨大,容易形成石油、天然气、煤、硫、磷等矿产资源。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科罗拉多河发源于落基山脉,向西南奔流2334km后,在墨西哥境内汇入加利福尼亚湾,流域涵盖美国七个州及墨西哥两个州,被称为美国西南的生命线。拉斯维加斯市90%的饮用水都来自科罗拉多河,依靠胡佛大坝输出的电力成长为今天的世界娱乐之都。科罗拉多河水位季节变化大,4~5月洪水期与冬季枯水期流量相差近30倍。“科罗拉多”即西班牙语“红色”之意,有“美洲尼罗河”之称,该河流含沙量高,水呈暗褐色。由于长期过度开发利用,自1998年以后,河水几乎再没能成功注入大海。下图示意科罗拉多河流域。
(1)科罗拉多河主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胡佛大坝的修建使其下游径流变化____、泥沙含量____。
(2)分析说明科罗拉多河水位季节变化大和含沙量高的原因。____
(3)自1998年以后,科罗拉多河河水几乎再没能注入大海,分析其成因。____
【答案】海陆间循环 减小 减少 上游发源于落基山脉西部,冬季受西风影响,降水较多(以降雪为主),积雪量大,是河流的主要补给区域,而中下游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稀少,河流补给少;冬季河流上游地区气温低,积雪融化少,河流水量很小,形成枯水期;春末夏初气温升高快,上游地区积雪迅速融化,河流水量大增,形成汛期。流域降水少,干旱、半干旱地区面积广,植被稀疏,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地表起伏,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流水侵蚀作用强。 人口不断增长,经济发展,生产和生活用水不断增加;大坝层层拦蓄河水,流入下游水量减少;过量开采地下水,地表水减少;全球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导致河流水量减少。
【分析】
本大题以科罗拉多河为背景材料,涉及科罗拉多河主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修建大坝对河流下游水文特征的影响、科罗拉多河水位季节变化大和含沙量高的原因、自1998年以后,科罗拉多河河水几乎再没能注入大海的原因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
(1)由材料“科罗拉多河发源于落基山脉,向西南奔流2334km后,在墨西哥境内汇入加利福尼亚湾”可知,科罗拉多河最终注入海洋,说明参与海陆间循环,水库大坝的修建,在河流汛期会拦蓄洪水,使下游水量不会太大,减轻洪涝灾害;枯水期会补给下游水量,缓解下游旱情,从而会使大坝下游的径流变化减小。大坝的修建会拦蓄泥沙,是下游泥沙含量减少。
(2)由于河流补给季节变化大导致了科罗拉多河水位季节变化大。由材料可知,4~5月洪水期与冬季枯水期流量相差近30倍。河流4~5月洪水期,是因为春末夏初气温升高快,上游地区积雪迅速融化,河流水量大增,形成汛期。科罗拉多河上游发源于落基山脉西部,冬季受西风影响,由于海拔高,冬季以降雪为主,积雪量大,冬季河流上游地区气温低,积雪融化少,中下游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稀少,所以河流全流域在冬季补给少,形成枯水期。科罗拉多河流域降水少,植被稀疏,土质疏松,容易水土流失,大量泥沙流入河流;流域地表起伏,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流水侵蚀作用强,冲刷河床明显,因此含沙量大。
(3)自1998年以后,科罗拉多河河水几乎再没能注入大海的原因主要从生产和生活用水、大坝拦蓄河水、全球气候变暖等方面分析。全球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导致河流水量减少。由材料“流域涵盖美国七个州及墨西哥两个州,被称为美国西南的生命线。拉斯维加斯市90%的饮用水都来自科罗拉多河”可知,科罗拉多河流经地区多,随着人口不断增长,经济发展,生产和生活用水不断增加,过量开采地下水,地表水减少。胡佛大坝的修建,拦蓄河水,导致流入下游水量减少。材料提到由于长期过度开发利用,自1998年以后,科罗拉多河河水几乎再没能注入大海,说明长期过度开发利用,导致河流下游地区水量越来越少,最后没有河水入海。
5.读“温带地区两区域的河流图”,甲图中河流AB段为“地上河”,回答问题。
(1)图中三个湖泊中,对河流补给作用最大的湖泊是____,对河流径流调节作用最大的湖泊是________,主要由河流提供补给水源的是________。
(2)河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通常是:丰水期________________,枯水期________________。而甲图中河流AB段的河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是否如此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
(3)乙图中河流主要的补给水源可能是______________,该种补给形式在我国分布较普遍的地区是________(填“东北”、“西北”、“西南”或“东南”)地区。
【答案】① ② ③ 河水补给地下水 地下水补给河水 否 甲图中AB段始终是河水补给地下水,因为“地上河”的水位始终比地下水位要高。 高山冰雪融水 西北
【分析】
本题考查重点为河水的补给,难度一般。河水与地下水是相互补给的,补给方向受水位高低影响。丰水期,河水水位高于地下水水位,河水补给地下水。
【详解】
(1)根据湖泊所在位置可以判断,湖泊①位于河流的源头,是河流上游水源的主要来源,湖泊②位于中游与河流互相补给;湖泊③的水源来自于河流,与河流不存在互补关系,只存在河流对湖泊的单向补给。因此图中三个湖泊中,对河流补给作用最大的是①,对河流径流调节作用最大的是②,主要由河流提供补给水源的是③。
(2)河水与地下水是相互补给的,补给方向受水位高低影响。丰水期,河水水位高于地下水水位,河水补给地下水;枯水期,河水水位低于地下水水位,地下水补给河水。甲图中河流AB段的河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不是这样。 材料显示AB段为“地上河”,河水水位始终高于地下水水位,因此始终是河水补给地下水。
(3)乙图中河流为内流河,其主要补给水源为高山冰雪融水,在我国,该补给形式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