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9.41 静电的防止与利用 (静电平衡、尖端放电) 第九章 静电场及其应用 课前练:(2019·全国·高考真题)如图,空间存在一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两个带电小球P和Q用相同的绝缘细绳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下,两细绳都恰好与天花板垂直,则( ) A.P和Q都带正电荷 B.P和Q都带负电荷 C.P带正电荷,Q带负电荷 D.P带负电荷,Q带正电荷 D 自然界到处都有静电。生产中的搅拌、挤压、切割等活动, 生活中的穿衣、脱衣、运动等过程都可能产生静电。 在加油站给车加油前,为什么要触摸一下静电释放器? 课堂探究一:把一个不带电的金属导体ABCD放到电场强度为E0的电场中: (1). 根据金属的微观结构模型, 自由电子怎样移动呢? (2). 最终达到稳定时导体内部的电场有什么特点? 一、静电平衡 1. 静电平衡状态: 导体内的自由电子不再发生定向移动的状态 2. 静电平衡状态下导体的特点: (1)导体内部合场强处处为0, 导体表面的场强不为零 一、静电平衡 6.长为l的导体棒原来不带电,现将一个带正电的点电荷q放在棒的中心轴线上距离棒的左端R处,如图.当棒达到静电平衡后,棒上感应电荷在棒的中点O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和方向如何? ????????(????+????????)????????沿Oq连线指向q ? 教材 第23页 [针对训练3] 如图所示,把原来不带电的金属壳B的外表面接地,将一带正电的小球A从小孔中放入金属壳内,但不与B发生接触,达到静电平衡状态后,则( ) A.B的空腔内电场强度为零 B.B不带电 C.B的外表面带正电 D.B的内表面带负电 D [针对训练1] 在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A和B,电荷量分别为-Q和+2Q,相距为2l,如果在两个点电荷连线的中点O有一个半径为r(r?l)的空心金属球,且球心位于O点,如图所示,那么球壳上的感应电荷在O点的场强的大小为多少?方向如何? 系统集成 第23页 1. 静电平衡状态: 导体内的自由电子不再发生定向移动的状态 2. 静电平衡状态下导体的特点: (1)导体内部合场强处处为0, 导体表面的场强不为零 一、静电平衡 [例2] (多选)如图所示,在绝缘板上放有一个不带电的金箔验电器A和一个带正电荷的空腔导体B.下列实验方法能使验电器箔片张开的是( ) A.用取电棒C(带绝缘柄的导体棒)先跟B的内壁接触一下后再跟A接触 B.用取电棒C先跟B的外壁接触一下后再跟A接触 C.用绝缘导线把验电器A跟取电棒C的导体部分相连,再把取电棒C与B的内壁接触 D.使验电器A靠近B 系统集成 第23页 BCD 二、尖端放电 干燥的冬天, 用手接触金属时会有触电的针刺感 思考2:这些放电现象, 有什么共同点吗?(原理) 思考1:生活中有哪些放电现象呢? 自然界的雷电是 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 避雷针 思考:金属门把手、大地都相当于静电平衡的导体, 那它们是如何发生放电现象的呢? 二、尖端放电 4.在燃气灶和燃气热水器中,常常安装电子点火器,接通电子线路时产生高电压,通过高压放电的电火花来点燃气体。点火器的放电电极是钉尖形(图)。这是为什么?与此相反,验电器的金属杆上端却固定一个金属球而不做成针尖状,这又是为什么? 【详解】在尖端处,电荷容易聚集,点火器需要瞬间高压放电,自然需要电荷密集,所以点火器的放电电极做成了针尖形,容易使空气电离形成电火花而放电。验电器的金属杆上端固定的电极要尽可能减少放电,所以固定一个金属球,是为了防止空气电离放电。 教材 第22页 [针对训练2] 如图所示,把一个带正电的小球放入原来不带电的金属空腔球壳内并接触,其结果可能是( ) A.只有球壳外表面带正电 B.球壳的内表面带负电,外表面带正电 C.球壳的内、外表面都带正电 D.球壳的内表面带正电,外表面带负电 A 4.(导体的电荷分布)一带有绝缘底座的空心金属球壳A带有4×10-8 C的正电荷,有绝缘柄的金属小球B带有2×10-8 C的负电荷,使B球与球壳A的内壁接触,如图所示,则A、B所带的电荷量分别为( ) A.QA=1×10-8 C,QB=1×10-8 C B.QA=2×10-8 C,QB=0 C.QA=0,QB=2×10-8 C D.QA=4×10-8 C,QB=-2×10-8 C B 课堂小结:静电的防止与利用 1. 静电平衡状态: 导体内的自由电子不再发生定向移动的状态 2. 静电平衡状态下导体的特点: (1)导体内部合场强处处为0, 导体表面的场强不为零 (2)电荷内部没有净电荷, 电荷只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 (4)电场线与导体表面垂直. (3)电荷在导体外表面分布不均匀, 越尖锐的位置电荷的密度 (单位面积的电荷量)越大, 周围的电场强度越大; 平滑处电荷分布稀疏, 凹陷处几乎没有电荷 3. 尖端放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