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海--气相互作用 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共2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3海--气相互作用 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共29张PPT)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第四章 水的运动
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
1、运用图表说出海—气之间水分和热量交换过程,分析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
2、能够根据图文材料解释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全球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运用图表,分析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解释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
海洋上的气温变化有滞后效应(海洋比热容大)
北半球 最高温 最低温
陆地 7月 1月
海洋 8月 2月
南半球 最高温 最低温
陆地 1月 7月
海洋 2月 8月
海洋使大气温度变化比较和缓
沿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小。
内陆地区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
蒸发
水汽输送
下渗
地下径流
地表径流
一、海—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水热平衡
1、海—气之间的水分交换
①海洋通过蒸发作用,向大气提供水汽。
②大气中的水汽凝结后,以降水形式返回海洋。
大气中87.5%的水汽来自海洋
降水
降水
大气上界
地面辐射
射向宇宙
大气吸收
大气辐射
大气吸收
大气还大地
大地暖大气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辐射
地面吸收
大气逆辐射
射向宇宙
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能量来源
太阳暖大地
地面增温
大气上界
海水吸收
海洋辐射
大气辐射
太阳暖海洋
大气还海洋
海洋暖大气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辐射
大气吸收
射向宇宙空间
大气吸收
射向宇宙空间
大气逆辐射
海洋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能量来源
海洋表层储存85%的热量。
物质交换
能量交换
海洋表层储存85%的热量
大气运动
2、海—气之间的热量交换
太阳辐射
长波辐射
海水蒸发
(潜热输送)
海水运动
①海洋通过潜热、长波辐射等方式把储存的太阳辐射能输送给大气,为大气运动提供能量。
②大气主要通过风向海洋传递动能。
潜热是相变潜热的简称,指单位质量的物质在等温等压情况下,从一个态相变化到另一个态相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二)海—气之间的热量交换
一、海—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水热平衡
(一)海—气之间的水分交换
蒸发
1、海洋通过潜热、长波辐射等方式为大气运动提供能量。
2、大气主要通过风向海洋传递动能。
(三)主要影响
通过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驱使水分和热量在不同地区传输,维持全球水分和热量的平衡。
热量收入:吸收太阳辐射 热量收入>热量支出 热量盈余
热量支出:蒸发消耗热量 热量收入<热量支出 热量亏损
活动:
全球:蒸发=降水
海洋:蒸发=径流+降水
陆地:蒸发+径流=降水
读海—气相互作用模式图,完成1~2题。
1.构成海—气间热量传输主要途径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海洋将热量以_____的形式传递给大气(  )
①长波辐射②短波辐射③潜热释放④潜热吸收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练一练
通过海——气相互作用,海洋和大气成为一个整体。如果表层海水温度发生异常,大气环流也会异常,甚至出现极端的天气事件。
二、厄尔尼诺和拉妮娜现象
沃克环流
正常年份
(一)沃克环流
正常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的表层海水温度较低,大气较稳定,气流下沉;西部海水温度较高,气流上升。
澳大利亚东部景观
南美西海岸景观
(二)厄尔尼诺现象
1、概念:有些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升高(12月25日前后,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
2、成因:每隔几年,东南信风突然减弱,甚至转为西风,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的冷海水上涌现象减弱甚至消失,赤道逆流增强,温暖的海水被输送到东太平洋,南美洲西岸赤道附近海区温度异常升高,从而形成厄尔尼诺现象。
沃克环流异常
非正常年份
南美西海岸景观
(1)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东部(南美西部)下沉气流减弱或消失,甚至出现上升气流,气候由干燥少雨变为多雨,引发洪涝灾害。
3、影响
澳大利亚东部景观
(2)赤道附近的太平洋西部(澳大利亚东部)上升气流减弱或消失,气候由温润多雨转变为干燥少雨,带来旱灾或森林大火。
(3)厄尔尼诺与更广大范围的气候异常现象呈现一定的相关性。
我国东部地区,正常情况下的气候状况应该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当厄尔尼诺发生时:
(1)夏季主雨带偏南,北方地区少雨干旱(南涝北旱)
(2)长江中下游雨季大多推迟
(3)秋季我国东部降水南多北少,易使北方夏秋连旱
(4)全国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
(5)登陆我国台风变少
(三)拉尼娜现象
1、概念: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指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降低现象。
2、成因:东南信风加强,将表面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东部底层海水上泛,致海水变冷,西部海水温度增高。
(三)拉尼娜现象
3、影响:
洪涝灾害加剧。
太平洋西部:
秘鲁寒流增强,水温更低。
降水更少,加剧干旱危害。
太平洋东部:
对我国的影响(一般影响沿海地区)
(1)在西北太平洋生成和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增多
(2)我国东北春夏易出现干旱,气温偏高
(3)我国南方易发生干旱,华北洪涝
(4)冬季较寒冷,寒潮多发,南方易出现冻雨、风雪
成因 厄尔尼诺 拉尼娜
沃克环流 减弱 增强
东南信风 减弱 增强
赤道逆流 增强 减弱
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南美洲西海岸(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向西,经赤道东太平洋至国际日界线附近的海面温度异常增温的现象;而当同一纬度的赤道西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偏高,降水异常偏多时,称为拉尼娜现象。读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箭头①②为东风,它所处的风带是       ,位于A处著名渔场的名称是      ,位于B处附近的群岛国家的名称是          。
东南信风带 
秘鲁渔场
印度尼西亚
练一练
(2)如图所示,在厄尔尼诺发生的年份,东风强度减弱,赤道附近海水的垂直环流方向与正常年份相反,说明厄尔尼诺对A处渔业生产的影响。
(3)如图所示,在拉尼娜发生的年份,东风强度异常加强,为此B国需要防御的自然灾害主要有(  )
①森林火灾 ②泥石流 ③地震灾害 ④洪涝灾害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由于东风强度减弱,表层暖水向东回流,导致秘鲁沿岸(赤道东太平洋附近)海面水温升高,浮游生物和鱼类大量死亡,对A地的渔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印度尼西亚
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
(二)海—气之间的热量交换
一、海—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水热平衡
(一)海—气之间的水分交换
(三)主要影响
二、厄尔尼诺和拉妮娜现象
(一)厄尔尼诺现象
1、概念:
2、成因:
3、影响:
(二)拉尼娜现象
1、概念:
2、成因:
3、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