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著于竹帛谓之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 单元复习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 单元复习内容导览 第一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第二节 速度 第三节 直线运动 第四节 运动的相对性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在国际单位制(SI)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此外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它们的换算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km → m → dm → cm → mm → μm → nm ×103 ×103 ×103 ×103 ×101 ×101 ×101 2. 一些常见物体的长度 课桌的高度约8dm;一层楼的高度约3m;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26cm;一元硬币直径约2.5cm,厚度2mm;头发的直径约80 μm. 4.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①使用刻度尺时要注意: 一看:测量前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观察零刻度线是否磨损,认清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单位 量程 分度值 零刻度线 cm 0-20 1mm 完好无损 二放: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贴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平行。 √ 三读: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四记:记录的测量数据应包括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 ②测量的准确程度 测量能够达到的准确程度由测量工具的分度值决定,分度值越小,所测精确程度越高。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分度值 准确值 估读值 物体长度 1mm 4.7cm 0.05cm 4.75cm 5. 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①测多算少法(累积法)用刻度尺测量纸张的厚度. ②化曲为直法 用无弹性的棉线与曲线完全重合,作好两端的记号AB;然后拉直测出棉线长度l,即为曲线的长度。 A B l=AB ③平移法 借助于一些简单的辅助器材把不可直接测量的长度“平移”到刻度尺上,从而可直接测出该长度。适用于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等。 6. 误差 ①定义: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作误差. ②产生的原因 客观原因:测量仪器本身不够精确;测量时环境温度、湿度发生变化等. 主观原因:测量的原理和方法不够完善,读数时估计值不可能非常准确等. ③减小误差的方法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④误差不是错误。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误差是客观存在的,不能避免. 7. 时间的单位及其换算 ①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此外常用单位还有分(min)、小时(h)等,它们的换算关系是: 1h=60min,1 min=60 s,1min= h ,1h=3600s。 ②测量工具:秒表 机械秒表的读数方法:在读数时,先读出小表盘 上指针所通过的分钟数(按整数读);再观察小 表盘上的指针是否超过两数字之间的半分钟刻度 线,若不超过,则大表盘按照0~30s读数若超过, 则大表盘按照31~60s读数。 示数=小盘读数(min)+大盘读数(s) 所以停表的读数是__________s。 1min37.8 基础巩固题 2021年1月,我国生物学家在浙江丽水发现两栖动物新物种—百山祖角蟾。由图可知,趴在成人大拇指上的百山祖角蟾体长约为( ) A.3m B.3dm C.3cm D.3mm 下列图中,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基础巩固题 能力提升题 在加勒比海红树林中,科学家发现最大的细菌——华丽硫珠菌,形如一根细绳,可用肉眼直接观察,如图所示,其长度l为( ) A.2cm B.2.0cm C.2.00cm D.2.000cm 二.速度: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a.相同的时间,比较运动的路程(观众) b.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的时间(裁判) 注意: 物理上常用第一种观众的看法比较运动快慢,并且将相同的时间取为单位时间。 2.速度: 路程与时间的比值称为速度,符号 v。速度的物理意义 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①公式: ????=???????? ? s=v·t ????=???????? ? ②单位: 基本单位:m/s 常用单位:Km/h 1m/s=3.6km/h 1km/h= ????????.???? m/s ? ③一些物体的速度: 人步行的速度约1.4m/s,合5.04km/h;人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m/s,合18km/h;高速公路上汽车行驶的速度可达30m/s,合108 km/h;“高铁”行驶的速度可达100m/s,合360 km/h. ⑤特殊单位换算方法: 3km/min= 3×103m/60s=50m/s 15m/min= 15m/60s=0.25m/s ④速度表示的物理意义: 10m/s:每秒物体通过的路程为10m; 10km/h:每小时物体通过的路程为10km。 基础巩固题 生活中,人们通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 方法①如图甲所示:相同路程比时间;方法②如图乙所示:___________. 物理学用速度描述运动快慢,公式为v=s/t,这种方法与日常方法_____(①/②)是相同的.常用的速度单位有m/s和km/h,其关系是1m/s= ______km/h. 基础巩固题 如图所示,小明同学用刻度尺测量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到的照片,曝光时间间隔为0.2s,已知木块的实际长度是12cm。则在照片上木块从1位置到3位置运动的距离是 cm;木块从1位置到4位置运动的实际速度为 m/s。 能力提升题 如图所示为测试飞机滑跑阶段动力性能的监控屏幕截图,图中秒表(格式“时:分:秒“)表示飞机到达感光装置的时刻,监控显示在这段时间内飞机滑跑的平均速度为人正常步行速度的36倍,结合图片信息,估算飞机的长度约( ) A.5m B.20m C.50m D.80m 三.直线运动: 甲 乙 由图可知:甲是匀速直线运动;乙是变速直线运动 我们把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作匀速直线运动。 我们把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叫作变速直线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相同时间内通过路程相等,速度为定值,与路程和时间大小无关。 2.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相同时间内通过路程不相等;用平均速度表示物体的运动快慢 3.直线运动的图像: s/m t/s 0 v/ m · s-1 t/s 0 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像及v-t图像 v平均=?????总????总 ? 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在课外实践活动中,用闪光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小芳所在的兴趣小组拍下的照片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纸锥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 (选填“不变”、“先变大后不变”或“一直变大”)。若测得纸锥在A、B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6.40cm,则此过程中,纸锥的速度为_____m/s。 基础巩固题 基础巩固题 如图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共运动了 cm的路程,小球从B点到F点的平均速度为 m/s。 隧道全长1980m,有一辆长20m的旅游大巴车通过该隧道用了100s,以司机为参照物,隧道内的路灯是 (运动/静止)的,这辆车匀速过隧道的速度为 m/s,车完全在隧道内的时间是 s. 能力提升题 四.运动的相对性: 1. 参照物 ①定义:在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时,被选来作为标准的另一个物体,叫作参照物. ②参照物选取标准:参照物的选取可以是任意,确定后假定物体静止;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做参照物;参照物不能选研究对象本身,否则研究对象永远是静止的. 2. 机械运动 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位置改变的过程叫作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3. 运动的相对性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可能是运动的,也可能是静止的,机械运动的这种性质,叫作运动的相对性. 4. 相对静止 若两个物体运动的方向和速度都相同。当选其中一个物体为参照物,则另一个物体是静止的,这叫相对静止。(即同速同向运动的两物体一定是相对静止的)。 空中加油时,受油机与加油机相对静止 人站在电梯上时,人与电梯相对静止 基础巩固题 临时停车场内,旅游车和卡车并列同方向停放. 小明坐在旅游车内看着旁边的卡车,突然感觉旅游车在向后运动.下列关于旅游车和卡车的运动情况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旅游车静止,卡车向前运动 B.旅游车和卡车都向前运动,卡车运动更快 C.旅游车向后运动,卡车静止 D.旅游车和卡车都向前运动,旅游车运动更快 基础巩固题 在测量纸锥下落速度的实验中,小明用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的相机,拍得如图所示的照片。这种相机说明书上的描述如下:“…每秒曝光2次,像成在同一底片上…”。(1)纸锥通过AB段和BC段的时间tAB tBC(选填“>”“=”或“<”);(2)从A到F纸锥下落的运动情况可以分析得出:纸锥下落的速度越大,受到的空气阻力越 。(3)E到F的路程为 cm,纸锥完全通过EF段的时间为 s。(4)如果以纸锥为参照物,刻度尺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