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课 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 教案 中职高教版职业道德与法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十一课 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 教案 中职高教版职业道德与法律

资源简介

第十一课
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
教学目标:
了解依法参与民事活动的意义和要求。
了解依法保护人身权和公民财产权的重要性。
掌握正确利用合同参与民事活动的方法。
增强维护在家庭中的权利与义务的意识。
教学重点:
依法参与民事活动的意义和要求。
依法保护人身权和公民财产权的重要性。
正确利用合同参与民事活动的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利用合同参与民事活动。
如何维护在家庭中的权利与义务。
学情分析:
学生为职业高中的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相对较低,但由于他们将来会踏入社会工作,对于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的重要性具有一定的认知。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堂上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醒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教学准备:
教师:PPT、教案、教学素材、课堂活动设计等。
学生:学生教材、笔记本等。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5分钟) 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对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的认知:你们在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依法处理民事关系的问题?你们认为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的重要性在哪里?
Step 2:概念解释(10分钟) 教师通过PPT展示依法参与民事活动、依法保护人身权、依法保护公民的财产权、正确利用合同参与民事活动、维护在家庭中的权利与义务的概念解释和相关法律条文,引导学生对这些概念有初步的了解。
Step 3:知识点讲解(15分钟) 3.1 依法参与民事活动 教师结合实例,讲解依法参与民事活动的要求和意义,例如签订合同时要了解合同的内容、合同的书写要符合法律要求等。
3.2 依法保护人身权和公民财产权 教师讲解相关法律法规对人身权和公民财产权的保护,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生活中保护自己的人身权和财产权。
3.3 正确利用合同参与民事活动 教师讲解合同的基本概念、要素和注意事项,并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如何正确利用合同参与民事活动。
3.4 维护在家庭中的权利与义务 教师讲解在家庭中的权利与义务,例如父母对子女的义务、子女对父母的赡养和照顾等,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维护在家庭中的权利与义务。
Step 4:知识运用(15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要求学生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其中的法律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学生可以就依法参与民事活动、保护人身权和公民财产权、正确利用合同参与民事活动以及维护在家庭中的权利与义务等方面进行讨论,并汇报讨论结果。
Step 5:归纳总结(10分钟) 教师通过与学生的讨论,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再次强调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请学生根据所学的内容,撰写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描述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以及个人的体会和收获。
Step 7: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小结,并对学生在本节课中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后作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