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节 密度教学目标1.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2.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核心素养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得出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得到可以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来表示物质的一种特性,从而引出密度的概念;学会用图像的方法来表示和研究物质的密度,使学生对物质特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唤起学生对自然奥秘的探究兴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学会用比值的方法定义密度的概念,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及其应用。教学难点: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利用比值的方法定义密度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教学过程【情境导入】怎样把外观一模一样的铝块和铁块区分开?如:颜色,硬度。自然界的物质很多,不同的物质有很多不同的特性,我们就是根据这些不同的特性来区分不同物质的。【知识点一】密度认识【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113至116文字内容,插图,基本概念、定义用红笔做上记号,记住水的密度值。1.生活经验告诉我们,由相同物质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越大,质量越大,用密度表示物质的这种特性。2.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密度,计算公式是ρ=m/V,其中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ρ表示密度。3.密度的国际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用符号表示是kg/m3,常用的密度单位还有克每立方厘米,用符号表示是g/cm3,它们的换算关系为:1g/cm3=103kg/m3。【合作探究 】一、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1.提出问题:同一种物质,它的质量与体积有什么关系?猜想: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正比。2.设计实验:(1)实验方法:用体积不同的长方体铝块进行实验,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和体积。(2)画出实验表格质量 体积 质量/体积铝块1铝块2铝块3换用等体积的铁块作实验样品,分别测出每个铁块的质量,计算铁块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完成实验表格。质量 体积 质量/体积铁块1铁块2铁块3结论:①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一般不同。②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比相同。③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比不同。(3)以体积V为横坐标,质量m为纵坐标,在方格纸上分别将铝块、铁块的质量与体积关系描点并作图象。(4)观察所作的图象和对比实验数据,都得到了近似的一条直线,说明:①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一定,即质量与体积成正比。②不同物质,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如果一块砖的体积为V,质量为m,则这块砖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为m/V;将两块相同的砖叠放在一起,其体积为2V,质量为2m,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为m/V。二、密度1.在密度表中:常温常压下是指________________,水的密度是1.0×103kg/m3,固体的密度表中,铝的密度是2.7×103kg/m3,其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铝的质量是1×103kg。2.固态﹑液态﹑气态的物质的密度大小有什么特点?3.冰和水都是由同一种物质——水分子组成的,它们的密度不相同。4.不同物质它们的密度一定不同吗?请举例说明。【交流展示】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公式ρ=m/v是密度的定义式,它反映的是密度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之间的定量关系,不能说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2.(易错题)氧气瓶内装有气态氧,现有一瓶氧气正在使用,氧气瓶内氧气的质量减小,体积不变,氧气的密度减小。3.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质量跟体积关系的图象,那种物质的密度较大?4.一块橡皮,使用一段时间后,没发生改变的物理量是(C)A.质量 B.体积C.密度 D.无法判断【知识点二】 密度和质量体积的计算【自主学习】1.已知质量和密度,你能求出物体的体积吗?试着写出求体积的公式:V=m/ρ。2.已知密度和体积,你能求出物体的质量吗?试着写出求质量的公式:m=ρV。【合作探究】一、等体积变换问题一个空瓶质量为200g,装满水后总质量700g,若用这个瓶来装另一种液体,装满后总质量是600g,该液体的密度是少?提示:此题中瓶子装满水与装满待测液体的体积有什么关系?写出解答过程。二、物体空实心的判断问题体积是30cm3的铝球,质量是27g,这个铝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请用三种方法)若是空心,则空心部分体积为多大?提示:比密度:计算平均密度与密度表中铝的密度比较。比质量:计算体积为30cm3的铝球质量与实际质量相比较。比体积:计算质量为27g的铝球体积与实际体积相比较。三、平均密度问题有一工艺品(实心),由金和铜两种材料制成(两种合金混合后的各自体积保持不变),其质量为1983.4克,体积为106立方厘米,则此合金中金、铜的质量各多少?(ρ金=19.3g/cm3,ρ铜=8.9g/cm3)【交流展示】1.合作探究第一题有数学“等体积变换”思想,即同一容器分别装满两种不同液体时的体积相同。2.求解混合物的问题,要注意以下几点:(1)混合前后总质量不变;(2)混合前后总体积不变(一般情况);(3)混合物的平均密度等于总质量除以总体积;此类问题难度较大,正确把握上述三点是解此类型题的关键。3.有两种不同材料制成的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种实心球,在天平右盘放2个甲球,在左盘放3个乙球,天平恰好平衡,则甲、乙密度比为3∶2。4.将密度为0.8g/cm3的甲种液体40cm3和密度为1.2g/cm3的乙种液体20cm3混合,混合后的体积变为原来的90%,求混合液的密度。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密度的知识,我们来总结一下我们所学的内容有哪些?1、密度的引出 2、密度的定义 3、密度的公式4、密度的单位 5、密度是物质的特性量 6、密度的图像作业设计动手动脑学物理题目和课时作业本上相关题目。板书设计第二节 密度1、密度的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ρ”表示2、密度公式:3、密度单位:千克/米3(kg/m3)克/厘米3(g/cm3)1g/cm3=1000kg/m3=103kg/m34、密度物理意义:ρ水=1.0×103kg/m3表示1米3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它的质量和体积无关,(因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