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少年有梦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少年有梦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年级:七年级 学科:道德与法治
教 者: 授课时间:
课 题 1.2少年有梦
课 型 新授 课 时 1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将个人的梦想及实现与社会的发展、国家的进步联系起来,增强民族认同感使命感。 道德修养:践行自强自律的道德要求,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 法治观念:掌握实现梦想的途径和方法,努力成为公平正义的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健全人格:在认识自身梦想,努力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培养坚忍不拔、乐观开朗、自立自强的意志品质。 责任意识:学会对自己负责,树立主人翁意识。
重 点 有梦就有希望
难 点 努力就有改变
教 具 学 具 补充材料
多媒体、网络平台 教材、练习册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播放视频《少年说梦想》,同学们,看了视频中的梦想,你们有梦想吗?你的梦想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一课第2课时《少年有梦》(板书课题) 解释少年:指大约十岁到十五岁这个阶段的少年儿童,也就是少男少女。 提出问题:如果梦想不能实现,梦想还有意义吗? 二、新课讲授 第一框:有梦就有希望 1.什么是梦想?梦想有什么作用? 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它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我们的生活更有色彩。有梦想就有希望。 播放周星驰人生励志视频,提问: *2为什么少年要有梦想? 教师总结:①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它能 学生观看视频,说一说自己的梦想是什么。回答问题。 学生思考问题,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观看视频,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回答问题。 了梦想的含义及特点。
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有梦想就有希望。②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人类需要这样的梦想,因为有了这样的梦想,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③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④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有利于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探究问题:3、少年的梦想有什么特点?分别展示美国宇航员,海伦凯勒,周恩来的故事。 教师总结:①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②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连。③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继续提问:*4.什么是中国梦? ①定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 ②基本内涵: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③实施途径: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第二框:努力就有改变 什么是努力? 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 努力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努力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 提出有关梦想与现实的几种观点,学生辨析。 讲述中国人航天圆梦的历程,提问:实现梦想需要努力,但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实现梦想吗? 教师总结:实现梦想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具有不服输的坚韧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 *6.怎样为实现梦想努力?①少年有梦,不应止于行动,更要付诸行动。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②努力,需要立志。青少年要从小学习立志,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并且把自己最重要的人生志向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 ③努力,需要坚持。要落实在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只要坚持努力,即使过程再艰难,也有机会离梦想更近一步。 ④努力,也需要方法。如分清轻重缓急,合理规划和管理时间;劳逸结合,学会科学用脑;每天进步一点点;学思并进;珍视团队合作。 学生通过读宇航员的故事,思考:美国宇航员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了解海伦凯勒的经历思考:海伦凯勒的经历告诉我们什么道理?通过读周恩来的故事思考:周恩来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分组讨论:学生课前收集资料,按照自己所持的观点分组讨论,选出代表发言。 课堂辩论:每个小组代表发言,向其他小组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辩论完毕,小组之间可以自由提问,相互质疑。 知道梦想的实现是需要付出自身努力的,也明白努力的重要性及方法,这些都需要我们落到实处,一步步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为梦想而奋斗!
作 业 设 计 1.完成资源与评价P7-11、p15知识导读部分。
板 书 设 计 少年有梦
评价与 反思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梦想,并希望通过努力实现各自的梦想。本节课旨在通过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梦想,鼓励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梦想,让学生懂得梦想是需要付出的,并不是空想、幻想,对学生的思想有一定的导向作用。由于一节课的时间有限,一些问题在课堂上不可能得到充分解决,如让学生举例说明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一个小愿望,获得了哪些心得体会等。要把道德与法治课的精神落到实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