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课件(共69张PPT):第九章 第2讲 电路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课件(共69张PPT):第九章 第2讲 电路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资源简介

(共69张PPT)
第九章 电路及其应用
第2讲 电路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自主落实]
一、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续表
      
二、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1.电源
电源是把正电荷从______搬到______的一种装置;从能的转化角度看,电源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______的装置。
2.电动势
(1)定义: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非静电力把1 C的_________在电源内从______移送到______所做的功。
负极
正极
电能
正电荷
负极
正极
(2)表达式:E=__。
(3)物理意义:反映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的____大小的物理量。
3.内阻
电源内部也是由导体组成的,也有电阻,叫作电源的____,它是电源的另一重要参数。
      
本领
内阻
      
三、闭合电路的几个关系
1.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1)内容:闭合电路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______,跟内、外电路的电阻之和成______。
(2)表达式:I=________。
(3)适用条件:只适用于_________电路。
2.电动势与内、外电压的关系:E=_________。(适用于任何电路)
正比
反比
纯电阻
U内+U外
      
3.路端电压与外电阻的关系(外电路为纯电阻电路)
      
4.路端电压U与电流I的关系
(1)关系式:U=____________。(适用于任何电路)
(2)电源的U-I图像
①当电路断路即I=0时,纵轴的截距为_______________。
②当外电路电压U=0时,横轴的截距为____________。
③图线的斜率的绝对值为电源的______。
E-Ir
电源电动势
短路电流
内阻
[自我诊断]
一、判断题
(1)串联电阻的个数增加,总电阻一定增大;并联支路的条数增加,总电阻一定增大。( )
(2)电路中某电阻的阻值最大,该电阻的功率不一定最大。( )
(3)电动势就是电源两极间的电压。( )
(4)在闭合电路中,外电阻越大,路端电压越大。( )
(5)在闭合电路中,外电阻越大,电源的输出功率越大。( )
(6)电源的输出功率越大,电源的效率越高。( )
×

×

×
×
二、选择题
1.关于电动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动势等于电源正、负极之间的电势差
B.用电压表直接测量电源两极得到的电压数值,实际上总略小于电源电动势的准确值
C.电源电动势总等于内、外电路上的电压之和,所以它的数值与外电路的组成有关
D.电源电动势越大,说明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的电能越多
      
B
解析:电源正、负极之间的电势差为电源的路端电压,只有当电源处于断路状态时,电源的电动势才等于路端电压,故A错误;用电压表直接测量电源两极间电压时,电压表与电源构成一个闭合回路,电路中有电流,电源有内电压,则路端电压略小于电动势,即电压表的测量值略小于电动势,故B正确;电动势反映电源的特性,与外电路的结构无关,故C错误;电动势反映了电源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电动势越大则转化本领越大,故D错误。
2.电阻R1、R2、R3串联在电路中,已知R1=10 Ω,R3=5 Ω,R1两端的电压为6 V,R2两端的电压为12 V,则(  )
A.电路中的电流为2.4 A
B.电路中的电流为0.8 A
C.电阻R2的阻值为20 Ω
D.三只电阻两端的总电压为20 V
      
C
3.有两个量程的电压表如图所示,当使用a、b两个端点时,量程为0~10 V,当使用a、c两个端点时,量程为0~100 V。已知电流表的内阻Rg为500 Ω,满偏电流Ig为1 mA,则电阻R1、R2的值是(  )
A.9 500 Ω,90 000 Ω
B.90 000 Ω,9 500 Ω
C.9 500 Ω,9 000 Ω
D.9 000 Ω,9 500 Ω
A
串、并联电路的规律及应用
串、并联电路的四个有用的结论
(1)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大于电路中的任意一个电阻,串联电阻的个数增多时,总电阻增大。
(2)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任意支路的电阻,并联支路的条数增多时,总电阻减小。
(3)不论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只要某个电阻增大,总电阻就增大,反之则减小。
(4)不论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电路消耗的总功率等于各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之和。
      
【例1】 如图所示,a、b、c为同种材料做成的电阻,b与a的长度相等但横截面积是a的两倍;c与a的横截面积相等但长度是a的两倍。当开关闭合后,三个理想电压表的示数关系是(  )
A.V1的示数是V2的2倍 
B.V1的示数是V3的2倍
C.V2的示数是V1的2倍
D.V2的示数是V3的2倍
A
      
【例2】 如图所示,电阻R1、R2、R3、R4满足R1∶R2∶R3∶R4=1∶2∶3∶4,则当A、B间接上直流电压时,流过R1、R2、R3、R4的电流I1∶I2∶I3∶I4为(  )
A.1∶2∶3∶4 B.6∶3∶2∶11
C.3∶2∶1∶6 D.3∶2∶1∶4
[解析] 由并联电路的电压相同可得:电阻R1、R2、R3两端的电压相等,故由欧姆定律可得:I1∶I2∶I3=6∶3∶2,又由并联电路电流分流可得:I4=I1+I2+I3,所以I1∶I2∶I3∶I4=6∶3∶2∶11,故B正确,A、C、D错误。
B
1.(混联电路的计算)(2022·江苏淮安模拟)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4 Ω,R2=6 Ω,R3=3 Ω,电流表内阻不计,在A、B两点间加上9 V的电压时,电流表的读数为(  )
A.0          B.1 A
C.1.5 A D.2 A
      
B
2.(串、并联电路的计算)如图所示,图线a表示的
导体的电阻为R1,图线b表示的导体的电阻为R2,则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R1∶R2=3∶1
B.把R1拉长到原来的3倍长后电阻等于R2
C.将R1与R2串联后接于电源上,则功率之比P1∶P2=1∶3
D.将R1与R2并联后接于电源上,则通过的电流之比I1∶I2=1∶3
      
C
解析:由题图I-U图线可知R1∶R2=1∶3,故A错误;把R1拉长到原来的3倍后其电阻变为原来的9倍,等于3R2,故B错误;R1与R2串联后接在电源上,由P=I2R可知P1∶P2=1∶3,故C正确;R1与R2并联后接于电源上,则电流之比I1∶I2=3∶1,故D错误。
      
3.(电表的改装)如图所示,甲、乙都是由一个灵敏电流表G和一个变阻器R组成的电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表是电流表,R增大时量程增大
B.甲表是电压表,R增大时量程减小
C.乙表是电压表,R增大时量程增大
D.乙表是电压表,R增大时量程减小
C
解析:由电表的改装原理可知,电流表应是G与R并联,改装后加在G两端的最大电压Ug=IgRg不变,所以并联电阻R越大,I=Ig+IR越小,即量程越小,A、B错误;电压表应是G与R串联,改装后量程U=IgRg+IgR,可知R越大,量程越大,C正确,D错误。
      
4.将内阻Rg为200 Ω,满偏电流Ig为2 mA的电流表,改装成量程为0.1 A和1 A的电流表如图甲、乙所示,试求:
(1)图甲中,R1和R2各为多少?
(2)图乙中,R3和R4各为多少?
(3)从安全角度分析,哪种改装方法较好?
      
答案:(1)4.08 Ω 0.4 Ω (2)0.41 Ω 3.67 Ω (3)见解析
动态分析问题的常用“三法”
(1)程序法
      
 闭合电路的动态分析  
或者按以下步骤分析:
(2)“串反并同”结论法(应用条件:电源电动势不变,内阻不为零且外电路只有一个变电阻)
①所谓“串反”,即某一电阻增大时,与它串联或间接串联的电阻中的电流、两端电压、电功率都将减小,反之则增大。
      
【例3】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负极接地,其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R1、R2为定值电阻,R3为滑动变阻器, 、 为理想电流表和电压表。在滑动变阻器滑片P自a端向b端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压表示数减小    
B.电流表示数增大
C.电阻R2消耗的功率增大
D.a点的电势升高
B
      
方法二:结论法
由于R3减小,R2与R3并联,则U2、I2均减小,而P2=I22R2,知P2减小,C错误;Uab=U2=φa-φb=φa减小,D错误;因为R1间接与R3串联,故I1、U1均增大,故电压表示数增大,A错误;根据IA=I1-I2知,IA增大,B正确。
方法三:极限法
设滑片P滑至b点,则R3=0,φa=φb=0,D错误;R2上电压为零,则功率也为零,C错误;当R3=0时,总电阻最小,总电流最大,R1上电压最大,故A错误;由于IA=I1-I2,此时I1最大,I2=0最小,故IA最大,B正确。
【例4】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E为电源电动势,r为电源内阻,R1和R3均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当R2的滑片在ab的中点时合上开关S,此时三个电表A1、A2和V的示数分别为I1、I2和U。现将R2的滑片向a端移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源的总功率增大
B.R3消耗的功率增大
C.I1增大,I2减小,U增大
D.I1减小,I2不变,U减小
      
C
[解析]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a端移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增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增大,电路中的总电流I减小,电源的总功率P=EI减小,R3消耗的功率P3=I2R3减小,选项A、B错误;电路中的总电流减小,由U=E-Ir知,电源的路端电压U增大,R1、R2并联部分的总电阻增大,电压增大,通过R1的电流I1增大,而总电流I减小,则通过R2的电流I2减小,选项C正确,D错误。
      
5.(电表示数变化量的判断)在如图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下滑动时,各电表的示数分别
用I、U1、U2和U3表示,电表示数变化量的大小分
别用ΔI、ΔU1、ΔU2和ΔU3表示。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
B
      
6.(含热敏电阻、光敏电阻电路的动态分析问题)某温度检测、光电控制加热装置原理如图所示。图中RT为热敏电阻(随温度升高阻值减小),用来探测加热电阻丝R的温度,RG为光敏电阻(随光照强度增大阻值减小),接收小灯泡L的光照,除RT、RG外,其他电阻均为定值电阻。当R处温度降低时(  )
A.L变亮        
B.通过R3的电流减小
C.E2的路端电压减小
D.R消耗的功率减小
B
解析:当R处温度降低时,热敏电阻RT阻值变大,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左侧电路中的电流减小,通过小灯泡L的电流减小,小灯泡L的光照强度减小,光敏电阻RG的阻值变大,对右侧电路,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通过R2的电流变小,右侧电路中的电源E2的路端电压增大,R两端电压增大,通过R的电流也增大,R消耗的功率增大,通过R3的电流减小,选项B正确。
      
7.如图所示,R3处是光敏电阻,a、b两点间
接一电容,当开关S闭合后,在没有光照射时,电
容器极板上电荷量为零,当用光线照射电阻R3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R3的电阻变小,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电流表示数变大
B.R3的电阻变小,电容器上极板带负电,电流表示数变大
C.R3的电阻变大,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电流表示数变小
D.R3的电阻变大,电容器上极板带负电,电流表示数变小
A
解析:R3是光敏电阻,当用光线照射电阻R3时,根据光敏电阻的特点,其阻值变小,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电流表示数变大,C、D错误;没有光照射时电容器极板上的带电荷量为零,说明a、b两点电势相等,用光照射以后,R1、R2电阻没有变化,分压比不变,而由于R3的电阻减小,所以R3的分压减小,而两支路的电压相等,且R3左端接电源正极,故电容上端的电势要高于下端,故上极板带正电,A正确,B错误。
      
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由于某处出现了故障,电路中的A、B两灯变亮,C、D两灯变暗,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
A.R1短路 B.R2断路
C.R2短路 D.R3短路
D
解析:A灯在干路上,A灯变亮,说明电路中总电流变大,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电路的外电阻减小,这就说明电路中只会出现短路而不会出现断路,选项B错误。因为短路部分的电阻变小,分压作用减小,与其并联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减小,C、D两灯变暗,A、B两灯变亮,这说明发生短路的电阻与C、D两灯是并联的,而与A、B两灯是串联的,观察电路中电阻的连接形式,只有R3短路符合条件,故选项A、C错误,D正确。
      
1.电源的功率和效率
闭合电路的功率及效率问题
      
续表
[特别提醒] 当R“接近”r时,P出增大;当R“远离”r时,P出减小。
      
【例5】 有一个电动势为3 V、内阻为1 Ω的电源。下列电阻与其连接后,使电阻的功率大于2 W,且使该电源的效率大于50%的是(  )
A.0.5 Ω        B.1 Ω
C.1.5 Ω D.2 Ω
C
【例6】 如图所示,曲线C1、C2分别是纯电阻直流电路中内、外电路消耗的电功率随电流变化的图线。由该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源的输出功率的最大值为8 W
B.电源的电动势为2 V
C.电源的内电阻为1 Ω
D.电源被短路时,电源消耗的最大功率可达4 W
      
C
9.(电源的P-R图像的应用)将一电源与一电阻箱连接成闭合回路,测得电阻箱所消耗功率P与电阻箱读数R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此可知 (  )
A.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可能大于45 W
B.电源的内阻一定等于5 Ω
C.电源电动势为45 V
D.电阻箱所消耗功率P最大时,电源效率大于50%
      
B
      
10.(电源的功率的分析)如图所示,R1为定值电阻,R2为可变电阻,E为电源电动势,r为电源内阻,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R2=R1+r时,R1上获得最大功率
B.当R2=r时,R2上获得最大功率
C.当R2=0时,R1上获得最大功率
D.当R2=0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
C
两类U-I图像的比较与应用
续表
续表
电源U-I图像 电阻U-I图像
图线上每一点坐标的乘积UI 表示电源的输出功率 表示电阻消耗的功率
图线上每一点对应的U、I比值 表示外电阻的大小,不同点对应的外电阻大小不同 每一点对应的比值均等大,表示此电阻的大小
图线的斜率的大小 图线斜率的绝对值等于内电阻r的大小(注意坐标数值是否从零开始) 电阻的大小
【例7】 某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电源的电动势为6.0 V
B.电源的内阻为2 Ω
C.电源的短路电流为0.5 A
D.电流为0.3 A时的外电阻是18 Ω
      
C
【例8】 某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完成了蓄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的测量,该小组的同学测量了多组数据,并根据测量的数据描绘了如图乙所示的图线。已知两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E=1.40 V
B.r=3.50 Ω
C.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其阻值为零时,流过电源的电流为0.40 A
D.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1.20 V时,电流表的示数I′=0.30 A
      
[答案] A
11.(利用U I图像分析电阻和电动势)如图所示,a、b分别是一电源和一小灯泡的U I图线,图线a与纵、横轴的交点坐标分别为(0,U1)和(I1,0),两条图线的交点坐标为(I2,U2),图线b在交点的切线与横轴交点的坐标为(I3,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D
12.(利用U-I图像分析功率和效率)如图所示,直线A为电源a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像;直线B为电源b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像;直线C为一个电阻R两端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像。如果将这个电阻R分别接到a、b两电源上,那么(  )
A.R接到a电源上,电源的效率较高
B.R接到b电源上,电源的输出功率较大
C.R接到a电源上,电源的输出功率较大
D.R接到b电源上,电阻的发热功率较高
      
C
分层提升·培优素养
点击进入wor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