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课件:第一章 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课件:第一章 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资源简介

(共63张PPT)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自主落实]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匀变速直线运动:沿着一条直线,且______不变的运动。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1)速度公式:v=_________。
(2)位移公式:x=______________。
(3)速度—位移关系式:____________。
加速度
v0+at
v2-v02=2ax
(3)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差相等,
①Δx=x2-x1=x3-x2=…=xn-xn-1=____。
②xn-xm=______________。
2.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四个重要推论
(1)1T末,2T末,3T末,…,nT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
v1∶v2∶v3∶…∶vn=____________________。
(2)1T内,2T内,3T内,…,nT内的位移之比为
x1∶x2∶x3∶…∶x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T2
(n-m)aT2
1∶2∶3∶…∶n
12∶22∶32∶…∶n2
      
1∶3∶5∶…∶(2n-1)
      
重力
静止
匀加速
v=gt
v2=2gh
      
v0-gt
-2gh
[自我诊断]
一、判断题
(1)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 )
(2)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为6 m/s,1 s后速度为反向10 m/s,加速度的大小一定为4 m/s2。( )
(3)匀加速直线运动1T末、2T末、3T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1∶2∶3。
( )
(4)某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由0到v运动距离是由v到2v运动距离的2倍。( )
      

×
×
×
(5)对任意直线运动,其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等于其平均速度。( )
(6)不计空气阻力,物体从某高度由静止下落,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之差恒定。( )
(7)做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上升阶段与下落阶段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
×


二、选择题
1.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相等时间内位移的变化相同
B.在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同
C.在相等时间内加速度的变化相同
D.在相等路程内速度的变化相同
      
B
解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可知,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变化相同,加速度不变,故B正确,C错误;匀变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故A错误;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而不是在相等路程内速度变化相同,D错误。
2.关于自由落体运动(g取10 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是竖直向下,v0=0、a=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B.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 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1∶4∶9
C.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 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3∶5
D.从开始运动到距下落点5 m、10 m、15 m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1∶2∶3
      
A
3.以36 km/h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遇障碍物刹车后获得大小为a=4 m/s2的加速度,刹车后第3 s内,汽车行驶的路程为(  )
A.12 m        B.2 m
C.10 m D.0.5 m
      
D
4.一个从地面上竖直上抛的物体,它两次经过一个较低点A的时间间隔是5 s,两次经过一个较高点B的时间间隔是3 s,则A、B之间的距离是(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  )
A.80 m B.40 m
C.20 m D.无法确定
C
      
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规律的应用
2.运动学公式中符号的规定
一般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与初速度同向的物理量取正值,反向的物理量取负值。若v0=0,一般以加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
续表
【例1】 一质点沿直线运动,其平均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满足v=2+t(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关于该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可能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5 s内质点的位移为35 m
C.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1 m/s2
D.质点3 s末的速度为5 m/s
      
B
【例2】 质点沿x轴做直线运动的位置坐标x与时间t的关系为x=6+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
A.第1 s内的位移是10 m
B.前2 s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
C.运动的加速度为1 m/s2
D.任意1 s内的速度的增量都是2 m/s
      
B
      
【例3】 (2022·江苏苏州模拟)如图所示为高速公路的ETC电子收费系统的示意图,ETC通道的长度是识别区起点到自动栏杆的水平距离,总长为9.6 m。某汽车以6 m/s的速度匀速进入识别区,ETC天线用了 0.3 s的时间识别车载电子标签,识别完成后发出“滴”的一声,司机发现自动栏杆没有抬起,于是紧急刹车。已知司机的反应时间为0.5 s,汽车在杆前0.3 m处停止,则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
A.5 m/s2        B.4 m/s2
C.3.75 m/s2 D.3.25 m/s2
      
[答案] B
1.(刹车类问题)2019年4月,我国南海传来喜讯,首艘“飞船”试飞成功,这艘名为“翔州一号”的海上商用地效翼船从三沙市永兴岛到三亚仅仅只需要几个小时。若“翔州一号”地效翼船到港前以6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初速度为60 m/s,则它在12 s内滑行的距离是(  )
A.144 m B.288 m
C.150 m D.300 m
D
      
D
      
1. 匀变速直线运动常用方法说明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常用方法
2.方法选取技巧
(1)若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多个过程的运动时间及对应时间内的位移,常用平均速度法。
(2)匀减速到0的运动常用逆向思维法。
(3)处理纸带类问题时用Δx=x2-x1=aT2,xm-xn=(m-n)aT2求加速度。
      
【例4】 质点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A、B、C、D四点。已知质点经过AB段、BC段和CD段所需的时间分别为t、3t、5t,在AB段和CD段发生的位移分别为x1和x2,则该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  )
B
      
【例5】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T为时间间隔,在第三个T时间内位移是3 m,第三个T时间末的瞬时速度为3 m/s,则(  )
A.物体的加速度是1 m/s2
B.第一个T时间末的瞬时速度为0.6 m/s
C.时间间隔T=1 s
D.物体在第一个T时间内的位移为0.6 m
D
      
3.(平均速度法和推论法的应用)(2022·山东泰安高三检测)如图所示,某物体自O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B、C、D为其运动轨迹上的四个点,测得xAB=2 m,xBC=3 m,且该物体通过AB、BC、CD所用时间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求出该物体加速度的大小
B.可以求得xCD=5 m
C.可求得OA之间的距离为1.125 m
D.可求得OA之间的距离为1.5 m
C
      
4.(图像法的应用)如图所示,甲、乙两车同时由静止从A点出发,沿直线AC运动。甲以加速度a3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到达C点时的速度为v;乙以加速度a1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到达B点后做加速度为a2的匀加速运动,到达C点时的速度也为v。若a1≠a2≠a3,则
(  )
A.甲、乙不可能同时由A到达C
B.甲一定先由A到达C
C.乙一定先由A到达C
D.若a1>a3,则甲一定先由A到达C
A
解析:根据速度—时间图像得,若a1>a3,如图(a),因为末速度相等,位移相等,即图线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相等,则t乙a1,如图(b),因为末速度相等,位移相等,即图线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相等,则t乙>t甲。通过图线作不出位移相等,速度相等,时间也相等的图线,所以甲、乙不能同时到达,故A正确,B、C、D错误。
      
5.(2022·江苏扬州模拟)如图甲所示的“冰爬犁”是北方儿童在冬天的一种游戏用具。“上坐一人,双手握铁篙,向后下方用力点冰,则冰床前进如飞”。在空旷的水平冰面上,小孩从静止开始,连续三次“点冰”后达到最大速度vm(未知),之后沿直线匀减速滑行了18 m后停下。某同学用v-t图像描述了上述运动过程,如图乙所示。若每次“点冰”获得的加速度恒定且相等,求:
(1)“冰爬犁”最大速度vm以及匀减速运动过程的加速度大小;
(2)小孩“点冰”时“冰爬犁”加速度的大小。
      
      
1.自由落体运动的处理方法
自由落体运动是v0=0、a=g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所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所有公式、推论和方法全部适用。
2.竖直上抛运动的两种处理方法
(1)分段法:分为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
(2)全程法:将全过程视为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a=-g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自由落体与竖直上抛运动
      
【例6】 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在第1 s内的位移恰为它在最后1 s内位移的三分之一,则它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  )
A.15 m         B.20 m
C.11.25 m D.31.25 m
B
      
D
      
D
      
6.(多体竖直上抛问题)如图所示,一杂技演员用一只手抛球、接球,他每隔0.4 s抛出一球,接到球便立即把球抛出。已知除抛、接球的时刻外,空中总有4个球,将球的运动近似看作是竖直方向的运动,球到达的最大高度是(高度从抛球点算起,g取10 m/s2)(  )
A.1.6 m B.2.4 m
C.3.2 m D.4.0 m
C
      
7.(2022·广东普宁二中高三月考)航天员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2 kg的物体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4 s内的位移是21 m,则(  )
A.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10 m/s2
B.物体在2 s末的速度是12 m/s
C.物体在第2 s内的位移是12 m
D.物体在4 s内的位移是80 m
B
8.(2022·山东济宁调研)磕头虫是一种不用足跳但又善于
跳高的小甲虫。当它腹朝天、背朝地躺在地面时,将头用力
向后仰,拱起体背,在身下形成一个三角形空区,然后猛然
收缩体内背纵肌,使重心迅速向下加速,背部猛烈撞击地面,
地面反作用力便将其弹向空中(设磕头虫撞击地面和弹起的速
率相等)。弹射录像显示,磕头虫拱背后重心向下加速(视为匀加速)的距离约为0.8 mm,弹射的最大高度约为24 cm。人原地起跳的方式是,先屈腿下蹲,然后突然蹬地向上加速。如果加速过程(视为匀加速)人的重
      
心上升高度约为0.5 m,假设人向上加速与磕头虫向下加速的加速度大小相等,那么人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可达(不计空气阻力的影响)
(  )
A.150 m B.75 m
C.15 m D.7.5 m
A
      
C
      
10.(2022·河北武邑中学一调)从地面竖直上抛一物体A的同时,在离地面高H处有相同质量的另一物体B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两物体在空中同时到达距地面高h处时速率都为v(两物体不会相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分层提升·培优素养
点击进入wor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