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共58张PPT)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共58张PPT)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58张PPT)
1.物理学什么?
2.物理重要吗?
3.能学好吗?
4.纪律
第一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第一章 机械运动
一天,小东和小明比谁家离学校近。放学后,他们各自回家,一边走一边数步子,小东走了452步,小明只走了448步,小明家离学校比较近吗?用“步子数”来作为比较的依据,可行吗?靠感觉器官去判断,很难精确,而且有时会出错。所以,要作出准确的判断,得到精确的数据,必须用测量仪器来测量。
学习目标
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重难点)
02
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和时间的单位。
01
03
知道测量有误差及减小误差的方法。
国际单位:米,符号m。
其他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
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长度的单位
千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微米
纳米
km
m
dm
cm
mm
nm
μm
10
10
10
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例:一个正常发育的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0_____
(填上适当的单位);一个甲型H7N9流感病毒分子的直径约为9×10-8m=______nm。
解析:一个正常发育的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 m,
1.6 m=160 cm;9×10-8m=9×10-8×109 nm=90 nm。
cm
90
例题
先“换”后“算”:1.数字不变,利用等量代换将单位换算成我们需要的单位,2.进行数字化简计算(科学计数法形式)。
先“换” 后“算”
物理量的原数字不变,原单位与换用单位之间进行等量代换
将各物理量单位前的数字进行化简运算
单位换算方法步骤
学练优P2-3
学练优P2-1,草稿纸过程
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
认识刻度尺
比较精确的长度测量工具
它的零刻度线在哪里,是否磨损?
其零刻度线在左端(离最左端边缘有一小段距离),没有磨损。
0-8cm
1mm
单位
零刻度线
量程
分度值
它的量程是多少?
它的分度值是多少?
0
1
2
3
4
5
6
7
8
cm
认识刻度尺
决定精密度
测量范围
起点
测量的工具:刻度尺、皮尺、卷尺、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等等。
1.选:在实际的测量中,并不是分度值越小越好,测量时应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达到的程度,再选择满足测量要求的刻度尺。
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尺寸
2.认
它的量程是多少?
它的分度值是多少?
它的零刻度线在哪里,是否磨损?
3.放:即刻度尺的位置应放正,零刻度线对齐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贴被测物体且与被测物体保持平行,不能歪斜。
也可选取某一刻度线与被测物一端对齐,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值即为物体长度。
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一端对齐。
学练优P2-5
4.看:正对刻度,即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如图丙所示);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5.读: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即读数,要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图中铅笔长度为69.5mm,其中69mm是准确值,0.5mm是估计值。
6.记:指记录,记录测量结果应包括数字和单位。丁图中木块长度为2.78cm。
2.78cm
总结为六个字:选、认、放、看、读、记
分度值 1mm ;
物体长度为 2.78cm 。
分度值 1cm ;
物体长度2.7cm。
分度值不同,读数也不同
练一练
如图所示,用薄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
1mm
2.12cm
注意物体末端落在整刻度的情况:
大刻度
小刻度
单位
长度的估测
物理课本长
桌子高度
指甲盖的宽
手掌宽
你的身高
楼房高
步长
1 cm
1 dm
1 m
10.(山西中考)小明同学到南美洲游学,见到一种外表酷似微型西瓜的野生水果,其独特的迷你造型和清爽的口感令人称奇。如图是迷你“西瓜”与一元硬币放在一起的对比照,根据图片信息,估测该迷你“西瓜”的长度约为 ( )
A.2 mm B.2 cm
C.6 mm D.6 cm
学练优P2-8
想一想:如何测量铁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
a.测多算少法(累积法)
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
b.平行法(卡测法)
(适于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
c.化曲为直法(等效替代法)
测较短的曲线,例如地图册上的铁路线长
d.化直为曲法(等效替代法)
例如用已知周常的自行车轮测量马路的长度
轮式测距仪
A′
B′
A
B
国际单位:秒(s)
常用单位:时(h)、分(min)等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1 h = 60 min
1 min = 60 s
问:
1 h = s
3600
时间的单位
古代人测量时间的方法
沙 漏
日 晷
漏壶(漏刻)
测量时间的工具
  现代常用钟表
手表 石英钟 电子停表 机械停表
  在运动场和实验室经常用停表。
大圈1整圈是30s,1大格是1s,所以每一小格是0.1s。小圈1整圈是15min,1大格是1min,所以每一小格是0.5min。
结果=小盘的分钟数+大盘的秒读数。
先读小盘,再读大盘。
实验:用停表测量时间
点击画面进入动画
30s
0.1s
15min
30s(或0.5min)
9min38.4s
如图所示是某种机械停表的实物图,长针转一圈度量的时间是 ,分度值是 ;短针转一圈度量的时间是 ,分度值是 ,图中显示的时间是 。
0
31
2
33
4
35
6
37
8
39
41
10
43
12
14
45
16
47
18
49
20
51
22
53
24
26
55
57
28
59
0
1
2
6
7
8
9
10
11
3
4
5
12
13
14
练一练
学练优P5-10
时间的估测
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
正常呼吸一次时间
人眨眼的时间
时间与时刻的区别 P2-2
P5-9
(一)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就叫误差。
(二)误差的来源 (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者):
2.仪器本身不准确(例热胀冷缩) 。
3.测量方法(例测圆的直径)。
1.测量时,要用眼睛估读出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数字,是估读就不可能非常准确。
误差
(三)注意:
1.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误差不可能消除,只能尽量的减小。
2.减小误差的办法: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B、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
C、改进测量方法。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错误是不应该发生的,是可以避免的 。
3.误差不是错误:
取平均值注意事项
不合理
1.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叫做误差
B.误差和错误一样是可以避免的
C.测量工具越精密,测量方法越先进,误差就越小
D.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B
练一练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长度的测量
时间的测量
误差
单位:m、km、cm等
测量工具: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
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
单位:s、h、min等
测量工具:停表、钟、表等
误差与错误的区别:错误可以避免,误差不可以避免,只能减小
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课堂小结
1.给下列各物体的长度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中学生的身高1700 ;
(2)物理课本的宽为1.85 ;
(3)人眨一次眼经历的时间大约0.2 。
mm
dm
s
随堂训练
2.完成单位换算:
(1)一张纸的厚度是:70 um=______nm = m
(2) 1.5h = ______ min=______s
7×10-5
7×104
5400
90
3.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为 cm;机械停表读数是 min s。
2.00
3
38.3
4.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A
谢谢观看
盒子物理:1553639251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