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部编版本八年级上四单元 14 课《中国共产党诞生》教学设计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即面向全体学生,关注 学生的成长。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努力做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打破教 材的局限性,大胆整合内容,挖掘生活中的历史素材,从感性出发,使 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大胆思 考和表达,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教学背景分析(一)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 1. 教材分析 ①纵向分析: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彻底改变了中国革 命的面貌,对于中国革命的进程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②横向分析:今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 100 周年,在这样特殊的历史时期, 在新时代以及疫情的背景下,回望我党来时的路,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 解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学生情况分析 1. 知识基础:经过本单元前两课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学习,学生对 于二十世纪初中国的社会现实有了较为系统的了解;通过近期热播的影 视以及新闻时事,学生对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过程以及陈独秀、李大钊 等关键人物有一定兴趣和初步的了解,但是较为碎片化和浅显,对于我1党的诞生过程相关史实和意义缺乏科学、系统的掌握和全面、深入探讨, 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处理影视资源和历史史实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系 统理解,把握历史的科学性。 2. 能力基础:初二的学生思维较为活跃,但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还不 成熟,因此,需要教师将概念和抽象化的知识深入浅出、做形象化处理。 3. 班级实际:本课拟授课班级为南充某重点中学八年级 1 班,本班学生 思维活跃,课堂参与度高。教师要利用此优势,多多启发学生思考,进 一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教学目标1. 课程标准: 了解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史实;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 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2. 依据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五位一体”的特点,我将本课教学目标 表述为: 通过图片、材料、历史人物以及历史细节的挖掘,使学生认识 到中国面临的残酷社会现实 ,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对于当时的中国来 说是一道曙光 ,理解到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先锋队 ,只有共产党才 能救中国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采用 图文资料创设情境 ,运用合作探究、讨论等方式 ,培养学生实事求 是、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在此过程中慢慢渗透历史学科核 心素养。通过回顾党的百年历程及联系当下疫情,让学生慢慢感悟,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彻底地改变了中国近代以来的屈辱和落后 ,这是 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不懈探索和奋斗的结果 ,体会共产党人的精2神力量,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教学重点和难点项目 内容 确立依据 解决措施教学重点 中国共产党 诞生的背景 从课标来看,学生需要 “ 了解李大钊传播马 克思主义的史实”;从 学情来看,有相关概念 需要解释,例如“马克 思主义是什么,为什么 马克思主义能救中 国”,而学生的知识理 论储备不足。 采用图片、典型 材料、人物故事 创设情境,深入 剖析,结和教师 的讲授,在具体 情境中突破。教学难点 中国共产党 诞生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 义,需要学生在整个近 现代史的学习过程中, 以及现实社会生活中 逐渐的体会,不是仅此 一课就能有深刻的领 悟。 结合历史人物故 事、时事热点, 在细节处和对比 中逐渐领悟。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历史地图、文字材料、多媒体 (二)教学方法3讲授法、情境教学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板书设计中国共产党诞生 混沌之夜——路在何方 曙光之现——马克思主义道路 启航之舟——顶天立地“一二大” 理想之国——百年之路,由简到巨 开天辟地 焕然一新教学过程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 新课 展示“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 必巨!——《庄子·内篇·人间世》” 以及毛泽东、习近平图片,解释句 意。并引出本课:毛泽东、习近平 都用这句话形容我党的发展,那么 今年正值建党一百周年,这节课, 就让我们站在如今的盛世之下,一 起去回望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从最 初的“简”走到如今的“巨”。 让学初步了 解本课所要 学习的主要 内容。1.漫漫救国路 自鸦片战争之后,社会的各个阶级 都曾肩负起救国的使命,试图在那 回 顾 中 国 人 民 探索救国 1. 回 顾 近代中国人 民探索救国4第一章 混沌 之夜 个混沌迷茫的时代找出一条救国 救民之路,从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 运动到学习西方技术的洋务运动, 再到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倒塌,终 于迎来所谓“民主和自由”,新文 化运动拾起接力棒,以笔为利器, 与封建旧思想旧文化继续交锋,中 国得救了吗? 3.残酷社会现实 展示民国初期军阀混战割据的相 关图片,讲授这一时期社会大背景 为:军阀混战,国家四分五裂。引 出结论:革命尚未成功,中国仍处 于混沌之中,救国之路在何方 之路的相 关史实。 观 察 军阀割据 混战相关 图片,认识 中 国 的 社 会现实:军 阀割据,民 不聊生。思 考 中 国 的 出路到底 在哪里 之路的史实, 一是作为复 习巩固,二是 为后边残酷 的社会现实 做铺垫,形成 对比。 2. 展 示 民国初期全 国军阀混割 据战图,构建 时空,拉近学 生与历史的 距离,引发共 情,从而自然 引出第二章 内容 — — 曙 光:马克思主 义。5第二章 曙光 之现 1.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①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马克 思主义能救中国? 采用图片和文字呈现俄国十 月革命成功史实 ,以创设问题情 境,设问十月革命给当时的中国带 来了什么? 以此问引出马克思主 义。 展示有关马克思主义释义的 材料并对其进行深度剖析。依次剖 析无产阶级和人类——人——无 产阶级的根本利益的内涵,最后得 出结论:人是你,也是我,人指的 就是我们,我们的根本利益获得彻 底的解放,马克思主义信仰其实就 是对美好生活的信仰。由此解释了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马克思 主义能救中国:马克思主义是能让 我们每个人真正过上美好生活的 主义,一百多年前受压迫受剥削的 我们必须走马克思主义的道路才 能获得救赎。进而利用图文讲授马 克思主义道路:建党—暴力推翻资 了 解 十月革命 史实,思考 十月革命 对 中 国 的 影响,理解 什么是马 克思主义, 为什么马 克思主义 能救中国。 结 合 教材梳理 李大钊传 播马克思 主义的史 实,陈望道 翻译《共产 党宣言》的 史实。马克 思主义的 传播为建 党做了思 1. 创 设 问题情境,引 出马克思主 义,利用材料 对马克思主 义进行深度 剖析,大道至 简,深入浅出 地将马克思 主义拉下“神 坛”,用最朴 实的摧毁和 人物使学生 记住并理解 什么是马克 思主义 。其 次,对马克思 主义道路进 行简单讲授, 为面建党的 必然结果作 铺垫。 2. 依 据6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 现共产主义。 ②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回归教材,自主归纳。李大钊 以及早期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在中 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史实,“设立 马克思主义专号、马克思主义学说 研究会”,及相关代表文章《我的 马克思主义观》。 介绍陈望道就着墨水吃粽子 翻译第一本《共产党宣言》史实。 感悟早期共产党人用真理的星星 之火点亮黑暗沉沉的东方古国。 2.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紧密结 合 展示当时出版的有关工人生 活的刊物,早期共产党人创办的劳 动补习学校、工人识字班,帮助工 人组建工会的相关图片,讲授马克 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的史 实。 想上准备。 结 合 教材归纳 马克思主 义 同 中 国 工人的结 合史实。 课标要求,回 归教材,发挥 学生主观能 动性,自主归 纳马克思主 义传播,以及 马克思主义 同工人结合 的相关史实, 夯实学生基 础知识,理解 马克思主义 的传播是建 党的思想基 础,工人阶级 的崛起为建 党的阶级基 础。7第三章 启航 之舟 1. 共产党早期组织 利用图片文字资料,讲述南陈 北李相约建党。 利用教材地图展示共产党早 期组织在全国的分布。讲授中国共 产党诞生的组织基础。 2. 中国共产党诞生 深挖细节: 深挖一大代表的职业、年龄以 及之后的历史命运等信息,引导学 生分析历史人物。 回归教材:一大“顶天”,二 大“立地” 梳理一大召开史实以及一大 会议内容,对比一大和二大纲领, 思考探究: 为何二大是一大的延 续,为何二大对纲领进行调整?引 导学生学生分析当时中国国内具 体国情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军阀混战的社会现实,以此认 识到无产阶级革命的对象是帝国 主义和封建主义,以及要推翻北洋 军阀的反动统治。 了 解 中国共产 党诞生的 组织基础, 感悟共产 党人的初 心和使,了 解党建立 的组织基 础。 分 析 历史人物, 了解一大 和二大纲 领,通过分 析对比,认 识到共产 党人基于 现实国情, 调整纲领, 感悟共产 党人实事 求是的精 1. 利 用 图片文字创 设情境 ,利 用地图,构建 时空,增加学 生的时空观 念。使学生理 解共产党早 期组织是建 党的组织基 础。 2. 分 析 历史人物,讲 述历史故事, 从早期共产 党人的坚定 信仰中加深 学生的家国 情怀。 结 合 社 会现实,分析 对比一大和 二大纲领及8神。 调整,增强学 生的唯物史 观。第四章 理想 之国 1. 百年之路,由“简”到“巨” 展示从一大到十九大,党员人 数变化,由建党时的五十八人到如 今的九千万。 回望来时路,由一艘小船到一 个盛世,细数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 导中国人民取得的巨大成就。 2. 疫情下的中国 联系当下社会现实,疫情下的 中国和疫情下的印度,感悟中国共 产党在这场抗疫阻击战中始终将 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一切工作之 首。最后首尾呼应,从毛泽东到习,中国共产党人坚守着对美好 生活的信仰,带领着中国人民历经 百年风雨 ,铸造了一个理想的中 国。 回 顾 我党的走 过的百年 历程,感悟 共产党带 领 中 国 人 民风雨兼 程取得的 巨大成就。 放 眼 社会现实, 感悟共产 党的领导 智慧和共 产党人的 精神风貌。 中 国 共 产党诞生的 意义是本课 的一个难点, 为了使学生 更易理解,特 将时间线拉 长,回顾党百 年之路,伴随 着党的发展 成熟,中国逐 渐强盛,使学 生在历史变 迁中理解没 有共产党,就 没有如今中 国的盛世 。 联系当下疫 情,在对比中9领悟党的执 政智慧。最后 突出主题“理 想之国”,增 强学生的家 国情怀。课堂 小结 中国共产党诞生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 背景:阶级基础:工人阶级 组织基础:早期组织 建党:一大:顶天,最高纲领 二大:立地,最低纲领 意义: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依据提纲 温故本课 采 用 提 纲式的小结 概括本课核 心知识点,清 晰易懂,帮助 学生系统地 架构历史基 础知识,方便 课后复习。1 0教学反思设计亮点: 1. 以混沌之夜——曙光之现——起航之舟——理想之国为线索 贯穿全文,立意清晰明了。 2. 在重难点处采用了典型材料,并深挖历史人物信息,使课堂生 动充实高效。 3. 创设情境,依据学情突破学生认知难点,在过程中慢慢加强学 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困惑: 课标要求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仅仅依靠中国共产 党成立之初的历史背景来讲解,学生是难以理解的,因此我将历史时间 线拉长,回顾百年之路由“简”到“巨”的过程,以及联系当下疫情防 控,使学生在历史变迁和当下他们生活的现实社会中慢慢感悟。实际效 果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落实检验。1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