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 第二节 生活中的透镜 复习与检测(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 第二节 生活中的透镜 复习与检测(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复习与检测
基础知识
照相机
1、主要构造
(1)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2)胶片:相当于光屏。
(3)调节控制系统:
①取景窗:观察所拍景物;
②光圈环: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的多少;
③快门:控制曝光时间。
④调焦环:调节镜头到胶片间的距离,即像距。
2、照相机成像特点
物距(u):物体到透镜光心的距离。
像距(v):像到透镜光心的距离。
照相机成像特点:
①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②像距小于物距。
③像与物位于凸透镜的异侧。
3、照相机成像原理
原理: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工作的。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胶卷相当于光屏。
4、照相机的使用
若想使拍摄景物的像大一些,应使相机靠近物体,同时使镜头远离胶片。
二、投影仪
1、主要构造
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屏幕相当于光屏。
(1)镜头:凸透镜,起成像作用。
(2)投影片:投影片上有文字或图案,相当于用来成像的物体。
(3)螺纹透镜:相当于凸透镜,其作用是会聚光,用来增加投影片的亮度。
(4)光源:一般采用碘钨灯,用来照亮投影片。
(5)凹面镜:利用其对光的会聚作用,光源位于凹面镜焦点,光线经凹面镜反射,使照在投影片上的光增强。
(6)平面镜:改变光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射向天花板的光能在屏幕上成像。
2、投影仪成像特点及原理
投影仪成像特点:
①投影仪(或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②像距大于物距。
③像与物位于凸透镜的异侧。
原理:投影仪、幻灯机的原理是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三、放大镜
1、放大镜成像特点及原理
放大镜成像特点:
①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②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侧。
原理:放大镜的原理是利用凸透镜能使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放大镜的使用
(1)让放大镜与物体之间的距离适当增大些,观察到像变大一些;
(2)让放大镜与物体之间的距离适当减小些,观察到像变小一些。
四、实像和虚像
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呈现在光屏上。(小孔成像、照相机的像、投影仪的像)
虚像:由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不能呈现在光屏上。人眼逆着出射光线可以看到虚像。(平面镜成像、“水中的鱼”、放大镜的像)
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成像比较
同步检测
一、单选题
1. 关于以下成像实例:小孔成像所成的像在简易潜望镜中看到景物的像通过放大镜看到物体正立的像幻灯机屏幕上的像人照镜子时镜中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属于实像的是 B. 属于虚像的是
C. 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D. 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2. 清晨,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透过树叶上的水珠可以观察到树叶清晰的叶脉,如图所示。这一现象中水珠可以看作( )
A. 凸透镜,看到的是叶脉放大的实像 B. 凸透镜,看到的是叶脉放大的虚像
C. 凹透镜,看到的是叶脉放大的实像 D. 凹透镜,看到的是叶脉放大的虚像
3. 如图所示,是创新小组的同学们自制的照相机。在较暗的教室内,让凸透镜对着明亮的室外,拉动纸筒,在半透明膜上可看到室外实验楼清晰的像,若想在半透明膜上成实验楼更大清晰的像,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相机向前移,纸筒向前伸
B. 相机向后移,纸筒向后缩
C. 相机不移动,纸筒向后缩
D. 相机和纸筒的位置均不变
4. 年月日,年度最大超级月亮现身天空,超级月亮是指满月的时候,月亮正好位于近地点的现象。关于月亮说法正确的是( )
A. 月亮本身并不是光源
B. 月光不能沿直线传播
C. 我们看到的月亮其实是实像
D. 我们看到的超级月亮是放大的月亮的虚像
5. 下列所成的像为实像的是( )
A. 人在平面镜中成的像 B. 山在水中的倒影
C. 邮票经放大镜成的正立放大的像 D. 太阳经过小孔在地面上成的圆形光斑
6. 如图所示,小宇同学正在用“自拍神器”摄影留念。与用手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 )
A. 增大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
B. 减小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景范围
C. 增大物距,增大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景范围
D. 减小物距,增大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
7. 下列光学器材在使用时,能使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是( )
A. 幻灯机 B. 放大镜 C. 照相机 D. 投影仪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放大镜下拇指变大光的色散
B. 列队时,前面的同学挡住了后面的同学平面镜成像
C. 彩虹光沿直线传播
D. 深圳湾大桥的倒影光的反射
9. 年月日时分,神舟十四号飞船成功发射,我国空间站建设又跨出了关键一步。王大爷从报纸上看到这一消息时,感到无比自豪。他用放大镜读报时透过镜片看到的文字是( )
A. 倒立、缩小的实像B. 正立、放大的虚像C. 倒立、放大的实像 D. 正立、缩小的虚像
10. 一条衔着骨头的狗在过河时,低头发现河中影子,觉得水中狗嘴里的骨头似乎比自己的更大,忍不住去抢,结果嘴里的骨头掉进了河里,这是伊索寓言里描述的一个有趣故事。狗在河中影子的形成是因为( )
A. 光的直线传播 B. 平面镜成像 C. 光的折射 D. 凸透镜成像
11. 如图所示,某同学欲拍摄一棵高大树木的全景,但从取景框中只能看到树的一部分,她要拍摄到这棵树的全景,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
A. 向后退几步,镜头后缩 B. 向前走几步,镜头后缩
C. 把相机向上举高,镜头前伸 D. 向地面蹲下,镜头前伸
12. 用一个凸透镜看课本的情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理”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B. 书到透镜的距离大于焦距
C. 这与投影仪成像特点相同 D. 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二、填空题
13. 汽车的摄像头能对远处物体成倒立________的实像。汽车经过盘山公路的急弯处时,可通过路边的凸面镜来观察另一方来车情况。在如图所示的弯道上,最适合安装凸面镜的一处位置是________处选填图中字母。
14. 如图所示,在自制“照相机模型”时:
应该选用 填“凸”或“凹”透镜作镜头,选用 填“透明”“半透明”或“不透明”膜来承接像。
观察时,小明应将 填“”或“”端对着要观察的物体,并选择 填“亮”或“暗”的物体作观察对象。
15. 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是______ 像,不是有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是______ 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与像在透镜的______ 侧,成虚像时,物体与像在透镜的______ 侧。
16. 在卡塔尔举行的世界杯上使用了视频助理裁判技术,利用摄像机镜头跟踪运动员和足球,摄像机镜头相当于______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运动员射门时,足球向门框上镜头靠近的过程中,若以足球为参照物,镜头是________填“运动”或“静止”的,摄像机中足球的像将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三、作图题
17. 手指投影灯玩具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甲所示,调节它到墙壁的距离,墙上会出现如图乙所示清晰的喜羊羊图像,完成以下作图。
在图甲中标出物距;
画出图甲中所示的两条光线经过凸透镜之后的光线。
四、简答题
18. 手持一个凸透镜,在室内的白墙和窗户之间移动离墙近些,在墙上能看到什么?这个现象启发我们,阴天怎样估测凸透镜的焦距?为使估测结果更准确,操作时应注意什么?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缩小;
14. 凸 半透明

15. 实 虚 异 同
16. 凸透镜 运动 变大
17.
18. 答:手持一个凸透镜在窗户和室内的白墙之间移动,移到某个位置时,窗框外的景物能在墙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阴天时,可以用灯泡发出的光代替太阳光测焦距,让灯泡远离凸透镜一些,发出的光亮一些,估测的结果会更加准确。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