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科版 五年级上册 《计量时间》单元 6. 制作钟摆 教学设计及反思单元 《计量时间》 课题 6.制作钟摆 课时 1核心概念 13.工程设计与物化学习内容及要求 13.3工程是设计方案物化的结果。 5~6年级 ④利用工具制作简单的实物模型,根据实际反馈结果进行改进并展示。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科学观念 通过回顾对摆的认识,知道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理解摆绳长度越长,摆动越慢,反之则越快。 科学思维 在调整摆绳长度时,用比较的方法能预测摆的摆动快慢。 探究实践 在真实测量情境中,研究摆绳长度如何影响摆动快慢,能较快制作每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 态度责任 在实践探究中,养成细心观察、准确测量的习惯,能对新问题的研究保持积极的探究欲望。教学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与制作1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教学难点 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能运用测量与比较的方法来研究摆的摆动快慢,学会制作钟摆。教学准备 教师:1.教学课件;2.机械摆钟。学生:1.细长绳、铁架台、计时器(秒表或者手表)、摆锤(金属球)、尺子;2.课堂作业本。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上课仪式 教师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 …… 好,我们开始上课了。大家坐好。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一起认识时间。 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 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一、复习回顾、聚焦问题(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细长绳、铁架台、金属球、秒表 1.出示材料:细长绳、铁架台、金属球。 2.学生制作摆,并测1分钟摆动次数。(学生汇报、汇总) 3.出示机械摆钟:同学们做的摆1分钟摆动次数各不相同,钟摆1分钟摆动60次,现在你们能制作一个1分钟正好摆动 60 次的摆吗? 4.出示课题:制作钟摆。 通过制作摆,对前面所学的知识运用和巩固,也为下面预测摆绳长度做好铺垫,然后提出本节课需要完成的任务,引导学生去思考。二、探索和研讨(预设32分钟) 材料准备:尺子、摆、秒表、夹子、课堂作业本 (一)设计方案: 1.初步确定摆绳长度 (1)引导:每分钟摆动 60次的摆,摆绳长度该怎么调? (2)追问:你觉得多少长度合适呢?(提示学生根据刚才做的摆预测摆绳长度) (3)初步确定长度:师引导学生根据目前已有经验大体确定摆绳的长度,把摆绳调整到这个长度并摆动起来,学生测试1分钟摆动几次。 2.确定调试摆绳长度方案 (1)如何用较短的时间、较少的次数完成调试? (2)学生进行讨论。 (3)学生汇报。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第二次调试的摆绳长度应该怎样确定——是每次减少(或增加)5 厘米进行调试,还是取上一次测量数值的一半(或两倍)进行调试? 3.各小组讨论制定方案。 (1)设计方案。 (2)交流方案,不断完善方案,直至确定方案。 (二)制作与测试 1.教师提出实验要求: (1)制作20秒摆动20次的摆。 (2)用最少的次数调试成功。 (3)调试过程中,及时记录数据。 20秒钟摆动次数记录表 20秒钟摆动次数记录表 摆绳长度摆动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注:每次调整摆绳长度都要及时记录下来。 2.学生进行制作与测试,测量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他们的测量结果进行预测,不断修正自己的认识,制作出每秒钟摆动1次的摆。 3.比一比:各小组上台展示作品,进行检验。 (三)交流研讨 1.1分钟摆动60次的摆,它的摆绳长短有什么特点? 2.摆绳长度增长一倍,摆动次数减慢一半吗? 在确定设计方案前,引导学生思考确定摆绳长度的方法,在讨论过程中确定自己小组的设计方案。在制作时,能运用测量与比较的方法来研究摆的摆动快慢,在真实情境中不断地调整摆,有效地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三、课堂小结,课后延伸(预设3分钟) 1.制作摆钟最重要是能准确为我们计时,本节课各小组积极思考、团结合作,出色的设计方案并制作出每分钟摆动60次的摆。 2.请同学们课后继续研究,设计一个1分钟摆动30次或120次的摆,试着找一下摆的摆动次数跟摆绳长度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认识到准确测量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保持探究的欲望,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四、练一练 一、判断题 1.我们自己做的摆,摆动时方向会发生偏离。( ) 2.摆锤的重量减为原来的 1/2,摆锤每分钟摆动的次数也减为原来1/2。( ) 3.我们自己制作的摆,摆动幅度越来越小,摆速也越来越慢。( ) 4.制作一个精准的钟摆需要耐心。( ) 5.1分钟摆动 60 次的钟摆,摆绳长度在 20-30 厘米之间。( ) 答案:1.√ 2.× 3.× 4.√ 5.× 二、选择题 1.在“制作一个1分钟正好摆动 60 次的钟摆”实验中,测得钟摆 15 秒内摆动了14 次,我们应该( )。 A.增加摆绳长度 B.减少摆绳长度 C.增加摆锤的质量 D.以上都不对 2.在“制作钟摆”的实验中,摆绳可以用( )制作。 A.橡皮筋 B.细麻绳 C.弹簧 D.以上都不行 3.钟摆的长度越短,摆动的速度就( )。 A.越快 B.越慢 C.不变 D.以上都不对 4.在下面计时工具中,计时精确度最高的是( )。 A.沙漏 B.摆钟 C.水钟 D.没法比 5.我们做的单摆,在摆动的过程中,摆动的幅度( )。 A.不变 B.越来越小 C.越来越大 D.没法判断 答案:1.B 2.B 3.A 4.B 5.B五、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整理材料的好习惯。六、板书设计七、课堂反思【教材简析】 本课是五年级上册《计量时间》单元的第6课。在上一课的教学中,学生通过研究已经发现,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长短有关。摆绳越长,摆动就越慢;摆绳越短,摆动就越快。但是教科书又为学生的研究设置了新问题,机械摆钟里的钟摆每分钟摆动 60 次,如果要制作一个 1 分钟正好摆动 60 次的摆,该怎样来制作呢? 在本课中,学生将用调节摆绳长度的方法来调节摆的快慢。经过本课的研究,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钟摆,并学会用较短的时间、较少的次数来控制钟摆的快慢。根据前面的学习基础,学生也将制作一个 1 分钟摆动 60 次的摆,也就是机械摆钟的钟摆。 【学情分析】 在前面几课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了摆的基本特点。本课需要学生设计制作一个1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在制作的过程中,运用测量与比较的方法来研究摆的摆动快慢。学生在之前的科学学习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与比较能力,并能进行简单预测,但如何用较短的时间、较少的次数成功制作钟摆,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制订并完善小组的设计方案,然后实施制作与测试,学会控制钟摆的快慢。 课堂反思 【疑难解答】 制作与测试时,学生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已有数据准确地预测精确值? 答:教师在选择摆绳的时候要考虑到一个合适的区间,让学生经历不断讨论、修正、缩小研究范围的过程,用自己小组的研究方案,找出1分钟摆动60次摆的摆绳长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