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科版 四年级上册 《呼吸与消化》单元 3.肺活量测量 教学设计及反思单元 《呼吸与消化》 课题 3.肺活量测量 课时 1核心 概念 5.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学习内容及要求 5.5 人体由多个系统组成 3~4年级⑥描述人体用于呼吸的器官,列举保护这些器官的方法。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1.科学观念 认识到肺活量是人体吸入最多的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是人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通过对测得的肺活量值进行分析和反思,明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加大肺活量,有利于身体健康。 科学思维 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能推测影响肺活量大小的因素,并学会对自己的测量结果进行反思和评价。 探究实践 通过测量肺活量,掌握如何获取合理的数据,初步学会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态度责任 在探究活动中,能以事实为依据,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乐于与人合作交流,并且能耐心、细致地完成测量活动。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学生能正确测量肺活量,认识到积极锻炼对提高肺活量的重要性。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能在测量肺活量活动中,获取合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教学 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哨子、班级肺活量统计表、肺活量数据。学生:科学作业本、一个肺活量测试袋、一根吸管、回形针等。教学过程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上课 仪式 教师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 …… 课前谈话,提出要求: 主要内容: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一起探索测量肺活量。一、激发兴趣、聚焦问题(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哨子 1.吹哨子比赛: 游戏规则:吸一口气开始吹哨子,看看谁持续的时间长。 采访赢家:赢得挑战的秘诀是什么? 了解肺活量: 概念:人体一次性吸入最多的空气后,呼出空气的量就叫做肺活量。 肺活量的影响:氧供应的严重不足,会导致诸如头痛、头晕、胸闷、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失眠等不良反应。 提问:你知道自己的肺活量吗?想测量一下自己的肺活量吗? 3.出示课题:测量肺活量(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吹哨子比赛引入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肺活量对身体有什么影响?引出课题,如何测量自己的肺活量。二、测量肺活量(预设20分钟) 材料准备:肺活量测试袋、吸管、回形针、科学作业本、班级肺活量统计表 1.提问:如何才能测出自己的肺活量呢? 2.微课讲解测量方法。 (1)展开测量袋,放好吸管(确保测量袋中没有多余空气); (2)深吸一口气,捏紧袋口,将气体从吸管呼入测量袋; (3)肺部全部气体呼出后,拔掉吸管,向里卷折测量袋,直到卷不进去为止; (4)读取鼓起的测量袋上的最大数值,单位为毫升。 3.提问: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我们需要多次测量(三次),可是每次测得的肺活量数值都不同,我们该取哪个值呢?(预设:肺活量的取值应该取最大值) 4.出示作业本中的学习单,多次测量,记录数据。 5.学生实验,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在测量之前,用演示或视频的方式进行呈现,强调注意事项,在测量过程中,教师随时给予指导,便于后期数据分析。三、肺活量联系健康生活(预设15分钟) [材料准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中有关肺活量的数据] 1.展示班级记录表中学生的肺活量数据。 (1)提问:你测得的肺活量值和同学、老师一样吗?你觉得肺活量值和哪些因素有关?(预设:和性别、运动情况有关。) (2)提问:出示普通成年人和专业运动员的肺活量进行对比 2.肺活量的重要性 肺活量大小对人体健康有影响吗?(出示视频) (预设:1.肺活量大,供氧能力强,身体各个组织器官就不容易缺氧。2.肺活量大就不容易衰老。通过视频展示。) 3.出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中有关肺活量的数据。 (1)提问:对比《国家学生体质标准》中肺活量的数值,你达标了吗?可以怎么提高自己的肺活量呢? 4.小结:提高肺活量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深呼吸、唱歌、大笑,游泳等,坚持下会有效果。 【设计意图】通过收集、分析班级同学肺活量的数据,也能意识到肺活量对身体的重要性,对照自己的健康指数,树立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健康的意识。 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求其说明理由,训练学生有理有据说明想法的能力,培养学生用证据证明的实证意识。四、练一练 一、选择题 1.深吸一口气后,下列现象说明肺活量大的是( ) A.吹哨子的时间很长 B.说话的声音很动听 C.吹灭一根蜡烛火焰 D.吹动一根羽毛 2.下列活动能明显增大肺活量的是( ) A.阅读 B.长跑 C.看电视 D.睡觉 3.在测量肺活量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吸气时只吸一小口 B.吸气、呼气两次 C.呼气时尽量将肺部气体全部呼出 D.以上都是 4.下列关于肺活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肺活量就是正常呼吸时吸收的量 B.肺活量是正常呼吸时呼出的量 C.肺活量是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 D.肺活量的大小对人没影响 5.评价肺功能强弱的指标是( ) A.营养指数高低 B.肺活量大小 C.脉搏次数多少 D.以上都可以 二、判断题 1.不是每个人都有肺活量 2.每个人的肺活量大小都是一样的 3.肺活量是人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 4.肺活量是人体吸入少量空气后,呼出去的空气的量 5.同一年龄段的男生和女生的肺活量标准是一样的 参考答案: 1.A 2.B 3.C 4.C 5.B 1.× 2.× 3.√ 4.× 5.×五、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六、板书设计七、课堂反思一、教材分析 本课为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的第三课,是本单元呼吸与健康相关内容的最后一课。学生在测量肺活量的活动中,收集、处理科学合理的数据,分析、反思自己的健康指数,树立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健康的意识。 本课探索活动为: 使用简易肺活量测量袋测量肺活量。 二、教学反思 用吹哨子比赛导入,比赛规则一公布,同学们便兴奋不已,纷纷举手想参与进来。 但因为时间关系,每个平行班,都只选择了两组同学两两PK,第一组:一个是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同学,另一名是比较柔弱的女同学;第二组:一个是比较高大、胖或壮的同学,另一个是瘦小的同学。 第一个班采用计时的方法,发现计时的同学与吹哨的同学总是不能同步,时间都在2-3秒之间,差别不大不好区分。于是后面的班级索性就不用计时了,两名同学同时吹,全班同学监督观察,反而更有利于集中全班同学的注意力,课堂效果更好,很自然的引出肺活量的概念。 探索部分,因为学生们上周刚进行了体检,在提问如何测量肺活量的时候,同学们自然就提到了肺活量器,可以自然过度并出示肺活量袋。 先让学生阅读课本上的使用方法,然后让一名学生演示使用肺活量袋测量肺活量的方法,纠正不当之处,共同总结注意事项。 测量环节孩子们异常兴奋,于是就有同学忽略了我们总结的注意事项,有不卷边直接用手攥住或掐住袋口的,还有吹多次的,数值达到了4500毫升,不得不让他们重新测量。 为避免同学们测量时多次吹气,在一个平行班尝试了让同学们捏着鼻子吹,但仍会出现吹多次的情况,除了鼻子,嘴也会呼吸,吹多次的同学总是不承认,于是采用其他小组成员监督的方法。 最后发现有的同学数值仍然很大,甚至达到4500毫升以上,经过与同学们探讨,大家一致认为是吹气之前没有把袋中的空气排干净所致。 整理数据环节,同学们通过对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反思自己的肺活量是否达到健康标准,大家都异常的安静,就连最活跃的班级也陷入了深思,到了研讨环节大家研讨得又格外激烈,我感觉这节课就已经成功了。 拓展部分,除跟大家讨论如何提高肺活量外,还展示了用“排水法”测量肺活量的方法。 三、器材 1.本课提供的口哨响亮,非常吸引学生。 2.简易肺活量袋使用方便,质量很好,偶尔有弄破的地方,用胶带粘住还可继续使用。 3.四人一组,每组两根,吸管数量足够让两个班使用。可以多次使用,但考虑卫生问题,还是另购置了一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