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7.混合与分离》(表格式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7.混合与分离》(表格式教案)

资源简介

教科版 三年级上册 《水》单元 7.混合与分离 教学设计及反思
单元 《水》 课题 7.混合与分离 课时 1
核心概念 2.物质的变化与化学反应
学习内容及要求 2.2.物质的溶解与溶液 ③描述一定量的不同物质在一定量水中的溶解情况。 ④知道是否搅拌和温度高低是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快慢常见因素。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通过实验了解食盐可以通过蒸发的方式从水中分离出来。 科学思维 通过比较的方法,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做出合理的判断。 探究实践 借助探究食盐从浓盐水中析出的活动,对实验进行观察、描述、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态度责任 通过观察食盐与水混合与分离的过程,形成细致、客观的观察态度。
教学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设计并实施“加热食盐水”的实验来析出食盐。
教学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过滤实验装置的组装和操作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优化,过滤过程微视频、班级记录表、教学课件等。
学生:1 份食盐、1 份清洗干净的细沙、1 份食盐与沙混合物、1 根玻璃棒、一杯清水、一块石棉网、一个酒精灯、一个三脚架、一盒火柴、一个放大镜、一张咖啡过滤袋、一个漏斗、一个铁架台、一个烧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上课仪式 同学们好!我们将要继续探索水的世界。 1.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
一、聚焦 揭示课题(预设2分钟) 1.投影图片出示:食盐和沙混合物,你有什么办法将食盐和沙分离? 2.揭示课题:混合与分离(板书)
二、探索 1.初步了解食盐和沙子的特点:食盐和沙有什么特点呢? 每组领取食盐和沙,集体交流讨论食盐和沙子的特点,并完成活动手册。 2.根据食盐和沙的特点你会怎么样来分离?(引导学生根据食盐和沙不同特点来设计方法/把食盐和沙放入水中会有什么不同现象?) 3.方案一:教师演示将食盐和沙混合物倒入装有水的烧杯,并搅拌溶解食盐。 方案二:学生领取装清水的烧杯,并把食盐和沙倒入搅拌溶解食盐。 4.展示烧杯,食盐哪里去了?可以怎样将沙和盐水分开? 方案一:5.出示过滤装置,并课件学习过滤操作。 6.学生进行过滤操作分离沙和盐水? 7.怎样将食盐和水分离?(把水蒸发了) 8.展示蒸发装置,并学习操作规程。 9.学生进行蒸发实验,分离食盐和水。 方案二:5.出示过滤装置,并课件学习过滤操作。 6.食盐怎么从水中分离出来呢? 7.提供蒸发装置,学习操作要求。 8.学生实验操作,先进行过滤实验分离沙和盐水。 9.用过滤装置换取蒸发装置分离食盐和水。 10.整理器材放回原处,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经历完整的分离食盐和沙两种物质的过程,深入理解混合与分离的本质。
三、研讨 实验发现(预设18分钟) 1.蒸发获得的食盐是混合时的食盐吗? 引导分析蒸发获得的食盐和原来食盐之间的异同。 2.水再分离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 (利用一些物质在水中能溶解的特点可以分离一些物质。) 3.食盐和沙混合后是怎么分离的?追问水到哪里去了? (利用物质之间不同的特点进行分离) 4.在分离食盐和沙的食盐过程中你还有发现?
四、拓展 1.准备:木屑、铁屑、磁铁、纸、水、烧杯、网筛 2.木屑和铁屑混合了可以怎么分离? (利用铁屑能磁铁吸的特点,利用木屑在水中是浮的、铁屑在水中是沉的特点) 【设计意图】从课堂实验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寻找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进行实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遇到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
五、练一练 一、选择题 1.小明把沙子倒入盐水中,他可以用( )的方法把沙子分离出来。 A.过滤 B.蒸发 C.溶解 D.加热 2.下列物质中,能用过滤方法把它们分离出来的是( )。 A.水和冰糖 B.水和食盐 C.水和面粉 D.水和味精 3.我们在混合沙和豆子时需要进行搅拌,但我们搅拌后发现( )总是在上面的。 A.沙 B.豆子 C.都有 D.不知道 4.用( )方法可以分离出盐水中的食盐。 A.加热盐水 B.滤纸过滤 C.快速搅拌 D.静置一会儿 5.加热蒸发皿分离盐水中的盐和水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盐水还未完全蒸发之前熄灭酒精灯 B.蒸发皿中的食盐颗粒十分细小 C.加热时,要用玻璃棒一直搅拌 D.加热完后立即用手把蒸发皿放到桌面上 二、判断题 6.把食盐从食盐水中分离出来可以采用滤纸过滤的方法。( ) 7.使用简单工具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便利。( ) 8.用滤纸过滤时,倒进漏斗中溶液的液面要高于滤纸的边缘。( ) 9.海边的盐田利用阳光将海水中的水分蒸发得到海盐( ) 10.溶解到水中的物质,就不可能再从水中分离出来了。( ) 参考答案: 1.A 2.C 3.B 4.A 5.D 6.×7.√8.×9.√10.× 在线练习
六、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
七、板书设计 7.混合与分离 食盐 能溶解在水中 过滤 蒸发 沙 不能溶解在水中
八、课堂反思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的方式能找回混合在沙子里面的盐,明白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本课有以下活动: 1.区分盐沙混合物中哪些是盐哪些是沙 2.思考怎么分离食盐和沙 3.用水分离食盐和沙 4.分离食盐和水 二、课堂反思 1.本课如果要让学生每一个环节都亲身体验的话,要2课时才能完成。教学第一个班时,从盐沙混合——溶解——过滤都是学生亲身体验,本来计划是一课时上完,结果只完成到了过滤。后面的班级为了节省时间,我也再次研读教材,认为溶解的实验不是重点,课上不做详细讲解,前部分只详细讲解过滤部分,后面的蒸发提取食盐就能完成。 2.做溶解的活动时,如果不考虑后面的蒸发提取食盐活动,那么水量可以不做要求,但为了一节课的连贯性,我给学生提供的盐和沙的量都是固定的(1勺沙、2勺盐、20毫升水),这样能保证盐水的浓度,后面的部分能快速提取盐。 3.过滤活动以前学生没有接触过,对他们有一定难度。活动中为了让他们体验到“一贴二低三靠”,活动中每一个环节都让他们动手,小组合作完成。
4.教学第一个班时,为了让滤纸贴靠漏斗,也是想省事儿,就让他们用滴管直接在盐水和沙的混合液中取水,活动中发现他们控制不好力度,吸上来的除了盐水,还有沙,会导致过滤不成功。后面的班级我给每一个小组都提供了滴管和一杯清水,让他们直接取清水沿着滤纸的边沿滴上一圈,这样就能很好的让滤纸变湿,紧贴在漏斗上。 5.玻璃棒引流学生不是很好的操作,需要老师在巡视的过程中给予指导;滤纸尺寸偏大,活动前老师可以剪下多余的部分,节省活动时间。
6.因为《水沸腾了》刚做过蒸发实验,本课的蒸发活动对于孩子们而言比较轻松,不过活动前还是要提醒他们注意酒精灯的使用安全。
7.为了能快速提取出实验,我在蒸发皿上做了标记,要求孩子们按照标记来加盐水,这样既能快速完成实验,孩子们也能参与到完整的提取食盐的过程。
8.过滤、蒸发实验我用的都是铁架台,比较稳定。 三、器材反馈 1.滴管很好用,在本课起了很大作用。 2.滤纸偏大,高出漏斗边沿,可以考虑根据漏斗的小定尺寸。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