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  1.2走向共同富裕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  1.2走向共同富裕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九年级上册1.2走向共同富裕
【课程标准】
课标摘录
对应的核心素养 目标要求 政治认同:拥护中国共产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 一世纪马克思主义 健全人格:能够主动适应社会环境,确立符合国 家需要和自身实际的健康生活目标,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具有适应 变化、不怕挫折、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责任意识:主人翁意识。对自己负责,关心集体,关心社会,关心国 家观念。 
对应的课程标准 总目标 学生能够初步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革命传统、改革开放和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汲取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 主义发展史所蕴含的精神力量,热爱伟大祖国、中华民族; 学生能够关心集体、社会和国家,具有主人翁意识、责任感 和集体主义精神。。
对应的学段目标 第四学段(7~9年级)关于政治认同的内容:初步了解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知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了解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了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 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 改革的历史性成就
对应的学习主题及 内容要求 革命传统教育教育主题: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 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理解只有社 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指引中国发展繁荣的正确道路。 国情教育主题: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 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社会的主要发生了新变化。
课标解读
结合学科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实施、具体的课标内容,从三方面进行解读
学生学什么 学生学到什么程度 学生怎么学
1.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 2.共享发展成果的原因,人们共享的措施 1.初步认识共同富裕,并理解共同富裕的重要性。 2.说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 3.总结出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原因,并举例说明出国家采取的措施。 1、通过习总书记的讲话,理解并认识什么是共同富裕。 2、通过合作探究,掌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 3、通过案例分析,了解共享发展成果的原因,并说出人们共享的措施。
【教材分析】
第二框“走向共同富裕”,下设两目,分别是第一目“改革进行时”、第二目“共享发展成果”。本框从“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出发,生动描绘了中国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的万千气象,呈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一个不断创造 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本框按照“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一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的逻辑展开。第一目,从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主要矛盾的变化、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入手,阐释我国经济发展进人新常态,帮助学生理解全面深化改革,要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这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基础。第二目,分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及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具体举措,揭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是共同富裕。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本框学习中,学生通过已有认知能够列举出我国发展中存在的部分典型问题,如环境、住房、收入差距过大等问题,运用已有分析能力能够推断出这些问题所产生的影响,从而产生对如何解决,即如何共享发展成果的学习的渴望。但深化改革原因中“经济发展新阶段”“区域协调发展”两部分内容距离学生生活较远,理解有一定困难,教师需考虑不同层次学生认知能力,把握授课深浅尺度。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坚决支持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将改革开放事业进行到底,共享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
道德修养: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制度,正确对待物资财富、精神财富。
法治观念:自觉拥护党和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自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责任意识:传承改革开放精神,参与改革开放事业,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需要人人共建。
【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展示几张图片 思考: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小结,解决老百姓面临就业、民生等问题,缩小贫富差距,就要走共同富裕之路引入新课。
环节二:阅读文本,独立思考
教师出示以下问题: 1、你是如何理解“共同富裕”的? 2、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接下来我们还应如何把改革坚持下去? 3、为什么要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如何实现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学生自己阅读课本P9-13,完成目标思考题,要求大字慢看,小字快读,并且用铅笔圈点勾画重难点,时间5分钟。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先阅读文本,独立思考,帮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了初步了解,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环节三:合作探究,落实素养
活动一:辩何为“共同富裕” 教师提问:你是如何理解“共同富裕”的?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接下来我们还应如何把改革坚持下去? 师总结:共同富裕≠同时富裕≠ 同步富裕≠同等富裕 改革进行时=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改革开放 生畅所欲言
设计意图:此处知识也为本课的点睛之笔,只有弄清楚了什么叫做“共同富裕”和“改革进行时”这两个问题本课才能顺利讲解。借助教师点拨讲解也为后面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活动二:探全面深化改革 ①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过去40多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靠的是什么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②展示材料:中国通信5G技术 思考:国家为什么要在移动通信技术领域进行突破?(从技术创新和社会责任等方面与同学们讨论) ③展示城乡图片 思考:你知道城乡或区域间还有哪些不一样? 学生边观看图片,边思考
师总结:①我国过去4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③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不断深化改革;④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解决这些问题,实现人民共同富裕需要继续深化改革。⑤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师引导学生思考:结合以上5点说一说,面对以上现实问题如何全面深化改革呢? 生答
教师总结:①有效应对重大挑战,将改革进行到底②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 ③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④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全面深化改革
活动三:议一议 教师播放视频: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学生观看视频思考讨论:
小结:①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状况,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③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展示材料: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说一说:为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你还知道党和政府作出了哪些努力? 生畅所欲言
总结如何“共享”发展成果?:①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②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设计意图 借助学生自己举例,使学生明白:为了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只有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才能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实保障。
环节四:(课堂小结、归纳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以及共享发展成果有了 新的认识。知道了党和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明白了我们 要齐心协力,辛勤劳动,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 环节五:板书设计 走向共同富裕 一、改革进行时 (一)中国未来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二)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和采取的新措施 (三)全面深化改革 二、共享发展成果 (一)我国坚持共享发展,促进共同富裕 (二)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三)发展的根本目的
当堂小测
1.某省在脱贫攻坚战中,让552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历史性地告别了困扰甘肃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这说明( ) A.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B.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已被彻底解决 C.我国已经解决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D.我国已经实现了全体人民的同步富裕 2.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面临较大困难。根据中央部署,各地各部门出台减税降费等助企纾困政策,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这表明( ) A.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B.国家巩固和增强中小微企业的主导地位 C.个体工商户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我国坚持以市场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 3.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回应群众诉求和期盼,全面推进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让“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美好憧憬变为现实,这彰显出( ) ①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③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完全得到满足 ④我国人民生活幸福,已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近五年,威海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重点培育了乡村振兴样板片区20个,累计利用外资57亿元: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达到97.9%,威海人民的幸福成色更实足。这说明( ) ①改革开放增添了威海社会发展的活力 ②改革开放使威海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③改革开放引领威海人民朝着同步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④威海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已彻底解决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5.“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已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为此,部分同学认为中国改革开放已经完成。这些同学的观点对吗?请你辨析 6.十九大报告指出,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实现共享发展成果?
作业布置 作业A:(侧重于基础巩固) 结合本课知识点,写出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原因和措施。 作业B:(侧重于能力提升) 以小组为单位,调查近几年来,党和国家为人们群众做了哪些好事、实事,总结活动收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