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科版 五年级上册 《健康生活》单元 5.身体的“联络员” 教学设计及反思单元 《健康生活》 课题 5.身体的“联络员” 课时 1核心概念 6.生物体的稳态与调节学习内容及要求 6.3人体通过一定的调节机制保持稳态。 5~6年级 ④具体说出人体对某些环境刺激的反应方式和作用,列举保护相关器官的方法。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科学观念 通过多次体验“扔接沙包”游戏,能分析其影响因素,知道人体感受外部环境刺激并做出反应,是神经系统协助完成的,知道有效的学习和训练能够改变神经系统的功能,并能以此应用于实际,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科学思维 通过分析“缩手反应”和“扔接沙包”的反应过程,能理解神经系统的工作过程,并构建“感受刺激-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做出反应”表达模型。 探究实践 在“扔接沙包”的体验活动中,能根据首轮经验和训练,改进自己“投”或“接”的方法,尝试提高命中率。 态度责任 通过体验与交流,认同减缓精神压力,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有益于神经系统的健康这一理念。教学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理解神经系统的工作过程。教学难点 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也是有规律的。理解神经系统的工作过程,并会以此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一盆仙人掌、班级实验记录单、红蓝磁贴、板书。学生:2人一组,每组一个杯子、一个沙包;每人需要书本、课堂作业本中的记录单、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上课仪式 教师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 …… 好,我们开始上课了。大家坐好。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一起认识自己的身体。 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 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一、激发兴趣,直入主题(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一盆仙人掌 1.出示一盆仙人掌。 提问:如果我们的手无意间被这个仙人掌刺到,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提问:在这个过程中,是我们身体的哪个器官先感知到被刺的? 提问:在这个过程中,又是我们身体中的哪个器官在指挥我们的手缩回来? 谈话:在科学上,我们把人体能处理信号,并发出指令的部位合称为神经中枢,它包括脑和我们脊柱中的脊髓,其中脑是最高级的控制中心,大部分身体的反应都由脑控制,而一些简单的不自觉反应,如刚才的缩手反应是脊髓控制的。 通过学生熟悉的被仙人掌刺到的场景引入,从常见的缩手反应展开讨论,初步认识感受器官和神经中枢。二、认识神经系统及其工作过程(预设30分钟) 材料准备:书本、多媒体课件、每组一个杯子、一个沙包、班级实验记录单、红蓝磁贴 (一)了解神经系统,出示课题 1.阅读资料:初步了解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讨论: (1)在缩手反应中,当皮肤受到刺激后,信号是如何传递到神经中枢的? (2)你觉得神经在这些反应中起了什么作用? (3)关于神经你还知道些什么? 3.谈话:我们把将信号传到神经中枢的神经称为传入神经,把脑、脊髓发出的指令传递给器官的神经称为传出神经。神经像电缆线一样,分布于全身,起着传递信息的作用。脑、脊髓以及与其相连并遍布全身的周围神经系统组成了神经系统,它就像我们身体的“联络员”,不停地传递和处理着各种信号。 (二)初步体验神经系统的工作 1.做游戏,出示游戏规则:两人一组,相距1.5米站立,确定一人扔沙包,一人拿杯子接沙包,身份一旦确定,不可变换身份。游戏总共扔10次,接住1次得1分,统计得分,进行班级汇总。 2.学生实验,并用红色磁贴在班级统计表中统计各组得分。 3.讨论: (1)在刚才的活动中,对于扔球员而言,他身体的哪些器官参与了扔球这项工作? (2)这几个器官,在神经系统的协调下,是如何工作的? (3)那如果要提高命中率,甚至百发百中,在不改变材料和规则的前提下,可以怎么做? (三)再次体验神经系统的工作 1.三分钟时间学生自由练习。 2.再次测试10次,这次用蓝色磁贴统计各组得分。 3.讨论: (1)仔细观察全班数据,你们有什么发现? (2)你知道这是身体中谁的功劳吗?说说你的理由。 (3)是不是每一组通过训练,成绩都提高了?你们觉得可能是什么原因? 4.谈话:是的,通过训练,我们的神经系统能做出更准确、更灵敏的反应。但是神经系统的工作还跟我们的心情等有关,身体各部分协调工作,是非常复杂的过程。有效的学习和训练是能够改善大脑的功能,使感觉越来越灵敏,肢体动作越来越协调,人越来越聪明。 (四)了解更多神经系统的工作 1.生活中,你还能举举感受刺激——产生反应的例子吗? 通过缩手反应,初步认识神经系统工作的过程,通过扔球游戏,再次感受神经系统的工作过程,尝试以训练来提高神经系统工作的灵敏度,同时了解到神经系统工作的复杂性。三、保护神经系统(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多媒体课件 1.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人体对环境刺激做出反应,需要经过哪些步骤? 2.谈话:如果神经系统受损,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影响呢?你们有没有经历过牙痛?牙痛还是小事,如果我们不小心伤到了神经中枢,比如脊髓,就会导致下肢瘫痪呢。 3.讨论:在日常生活中,为保护我们的神经系统,我们需要注意些什么? 回顾本课神经系统的工作过程,并学以致用,产生保护神经系统,关注身体健康的意识。四、练一练 一、判断题 1.打麻药麻醉的是传出神经。( ) 2.神经系统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它和其它系统没有关联。( ) 3.手碰到仙人掌刺做出的缩手反应,只是由周围神经完成。( ) 4.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 5.有效的训练能够改善大脑功能,使感觉越来越灵敏,肢体越来越灵活。( ) 答案:1.× 2.× 3.× 4.√ 5.√ 二、选择题 1.( )是人体的控制中心,它总是在不断地发送和接受信息 A.心脏 B.血管 C.脑 D.血液 2.传入神经也叫感觉神经,它负责 ( ) A.处理信息 B.把信号从身体各处传递到神经中枢 C.把信号从神经中枢传向身体各处 D.以上都不是 3.人体的神经中枢不包括( ) A.大脑 B.脊髓 C.神经 D.血液 4.莉莉削铅笔时不小心划破手指,立马就感觉疼,这是 ( )感觉到的。 A.血液循环系统 B.呼吸系统 C.神经系统 D.消化系统 5.扔接沙包由哪些神经系统参与 ( ) A.传入神经 B.传出神经 C.脑 D.传入神经、脑、传出神经 答案:1.C 2.B 3.D 4.C 5.D五、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整理材料的好习惯。六、板书设计七、课堂反思 【教材简析】 本课为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健康生活》单元第5课。它与第4课“脑的知识”相衔接,认识神经系统及工作过程,建立“神经系统”整体认识,形成良好习惯,维护健康。教材以仙人掌刺扎时人体反应现象激趣引出学习主题,通过资料阅读,初步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并通过“扔接乒乓球(沙包)”游戏这一“体验-练习-比赛-感悟”活动,感受人体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的过程,体会人脑与神经的协调工作,认识到神经能连接中枢神经和身体各个部分,具有接收、传递信息的作用。在“研讨”中,梳理并描述神经系统感受器(感觉器官感受刺激)—传入神经(传递信息)—神经中枢(发出指令)—传出神经(传递信息)——效应器(身体做出反应)的工作过程,知道神经系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 脑与神经虽然是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两者活动过程却很难直接观察到,相比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更具隐性特征。因此依托神经系统活动产生的现象或有趣的体验活动,让学生从自身生理反应的角度来认识神经系统成为突破“隐性”难点的首要方法。通过学习体验,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人体内部的各种信息的上传下达都离不开神经与中枢神经的密切配合。 一、教材简析 《学会管理和控制自己》是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6课,本课帮助学生认识情绪对自身的影响,学会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 本课有3个活动: 1.身体对压力的反应; 2.管理压力和冲突; 3.管理愤怒。 二、教学反思 (一)身体对压力的反应 1.本课一个难点就是如何让学生产生共情,把内心真实的情绪经历表达出来。于是我学着陈老师,课前给五年级段学生做了一个五年级学生压力调查问卷,强调由学生本人在没有任何负担下根据真实情况如实填写。总共回收了411份问卷,并把调查结果数据图带回了课堂。 2.有了比较符合学生真实的调查结果,学生一下子就找到了共情。这时,我再让学生说一说最近让他感觉到有压力或者情绪的一件事,学生就很愿意来分享了。 3.在认识压力对身体的影响时,我采用了微课学习的方式,视频如下,如需要请自行下载。 02:07 4.我请学生说一说:身体对压力的这些反应(下图),你在生活中有没有发生过。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经历述说,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要学会管理压力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二)管理压力和冲突 1.本环节设置了几个情境案例。可以请学生来说一说该如何处理,并请其它同学用手势来表示赞同或提出意见。分享一组学生交流的照片。 2.然后在轻音乐中,请学生在作业本上写下令自己感到有压力的事和管理压力的方法,并找自己信任的小伙伴评价(画星星表示认可他的方法)。分享几张学生的作业。 3.分享更多敢于交流表达的同学。 该内容由 美篇工作版 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