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科版 三年级上册 《天气》单元 8.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教学设计及反思单元 《天气》 课题 8.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课时 1核心概念 10.地球系统学习内容及要求 10.1.天气和气候 ②学会使用仪器测量和记录气温、风力、风向、降水量等气象数据,并运用测量结果描述天气状况;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理解天气预报用语。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科学观念 了解天气预报所包含的信息,知道制作天气预报的大致步骤。 科学思维 通过分析与综合,建立气象数据与天气状况之间的联系。 探究实践 通过收集和整理信息,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知道天气预报的制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态度责任 保持对天气预报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乐于研究制作天气预报的精密仪器和制作方法。教学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流程,体会科技的发展。教学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流程。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优化,之前课时的班级记录表,ppt,微课,板贴,学习单。学生:第一节课画的气泡图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上课仪式 同学们好!我们将要继续探索空气和我们的生活。 1.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一、聚焦 情景导入(预设5分钟)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去火星旅行,想不想去? 那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地球和火星吧。板贴地球和火星图片 地球和火星表面都有一层厚厚的空气,有没有同学知道叫什么? 预设:大气层。板贴 2.它可以为人类提供什么,有什么作用? 预设:生存,呼吸,呼吸需要氧气,二氧化碳。板贴 3.再看看火星大气情况(ppt出示火星大气情况)。我们这样可以直接去火星么?你的理由?你有什么办法?根据生成进行板贴。 预设1.需要宇航服,宇航服提供什么保护和支持?呼吸的氧气,温度,保护。 预设2.要用火箭,燃烧。 4.那我们就准备跟着探测器一起去火星了,去的路上,请解决这两个问题。 观察到哪些和空气有关的现象?2.能用学过的知识进行解释么? 【设计意图】换一个陌生环境,让学生有新鲜感,利用宇航服完成大气层,呼吸等知识点的教学,缺乏氧气难以生存,可以说明空气是一种资源,在火星上属于稀缺资源。利用火箭,知道空气可以帮助燃烧。二、探索、探讨 二、探索研讨:系列化微课,一一突破(预设25分钟) 1.播放微课1(大致内容:火箭发射,燃烧。探测器进入大气层,燃烧。着落时缓冲,降落伞,缓冲火箭,气囊) 刚刚你看到了哪些利用了空气的现象。 预设:降落伞,缓冲火箭,气囊,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图片,外加实物板贴。 利用了空气的什么特征或者作用?引导学生复习班级纪录表内容。 预设:缓冲,有弹性。压缩,占据空间。 2.探测器成功降落了,宇航员已经在工作了。播放微课2(大致内容:火星救援片段,宇航员遭遇风暴,撤退时主人公马克被击中,留在了火星,其余队员逃离火星。) 出现了什么问题?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预设:出现了风暴,沙子被风吹起来了。 其实地球上也有很多类型的风。ppt出示沙尘暴,台风,龙卷风图片。 风带来的都是坏处么?有没有好处? 预设:清凉,发电。复习前几课内容,板贴风力发电。 3.马克还活着吗?播放微课3(大致内容:马克大难不死,在火星上种土豆等待救援) 刚刚片段主要讲了什么? 预设:马克在火星上种土豆等待救援。 那植物需要空气么? 预设:有需要和不需要空气的,分别说说理由。同学进行讨论,得出结论。 植物怎么利用空气? 预设:初级要求植物需要空气进行呼吸。部分同学会说利用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氧气进行呼吸作用。板贴,根据生成画箭头。 4.马克很高兴的在火星上等待救援,真的这么顺利么?微课4(大致内容:马克的居住舱爆炸,土豆全部死亡,存活时间大打折扣。) 马克遇到什么困难了?原因是什么? 预设:居住舱爆炸,土豆死光了。 爆炸,可能原因1:里面热,外面冷。蜡烛在里面,空气宝宝想往外流。(风的形成) 可能原因2:里面空气多,外面空气少,空气宝宝会想方设法往外流。(压强差,学生前概念。) 原因3:被风暴击中,出现破损。 5.马克只能度日如年的继续等待救援,能救援成功么?同样,带着这两个问题哦。1.观察到哪些和空气有关的现象?2.能用学过的知识进行解释么? 播放微课5(大致内容:地球派救援来,但救援出了点问题,最后利用空气进行推进,完成救援。) 刚刚观察到了哪些和空气有关的现象?你能解释么? 预设:利用压缩空气进行推进,改变运动方向。 解释:空气能被压缩,流动,占据空间。根据生成适时板贴。 6.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回到了地球。火星和地球,你更喜欢居住在哪里?你的理由? 预设:说明理由都可以,复习本课内容。 7.PPT出示大气污染图,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想。 星际移民太不容易了,要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爱护环境,绿色出行。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观看微课,发现微课中有哪些运用了空气的现象,结合学过的知识,尝试用科学用语解释本质特征,迁移应用。利用板画把每一个剧本的关键点贴出来,每一个关键点,解决一个教学目标,6个关键点串联起了整个故事,依次完成大气层,生物呼吸,燃烧,具有能量,清洁能源,环境保护意识等本课目标和前七课已经掌握知识点的梳理。三、单元小结 (预设10分钟) 先集体梳理班级纪录表,把本课内容完善到纪录表上,完成单元班级纪录表。用不同颜色的资料进行梳理,明确每一课的任务。 再让学生选择一种或几种合适的半结构的图表进行总结。 交流研讨。 【设计意图】从概括、归纳、整理的角度, 引导学生对本单元有关空气特征和作用的内容, 用多种形式总结提炼四、拓展 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总结。 可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复习,如创作诗歌,打油诗,改编热门歌曲等。五、练一练 一、选择题 1.把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发布天气预报 ②收集数据 ③数值天气预报 ④天气会商 ⑤气象员做出预报 A.②④③⑤① B.②③④⑤① C.②③⑤④① D.②③④①⑤ 2.每天,淮北气象台都会发布天气预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降雨是短时间内的天气情况,不会带来任何危害 B.制作天气预报时,只要收集数据气象员做出预报就可以发布 C.气象台发布暴雨,台风等预警信息后,人们应尽量避免户外活动 D.卫星收集的数据,网络信息都可以为制作天气预报提供科学依据 3.天气会商的结果由( )签发。 A.气象员 B.预报员 C.首席气象预报员 4.天气预报制作过程很复杂,以下五个阶段:①天气会商、②气象员做出预报、③发布天气预报、④数据收集、⑤数值天气预报,按制作过程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④②⑤①③ B.④①⑤②③ C.④②①⑤③ D.④⑤②①③ 5.有些生物也能“预报”天气。下列现象预示即将要下雨的是( )。 A.蜜蜂采蜜 B.燕子低飞 C.蜘蛛织网 D.大雁南飞 二、判断题 6.数值天气预报是完美的。( ) 7.天气预报只收集一个地区的天气信息就可以进行预报了。( ) 8.卫星是唯一一种为天气预报收集数据的观测仪器。( ) 9.人们能根据已经发生的天气现象,预测将要发生的天气变化。( ) 10.燕子,蜻蜓等动物会对天气变化作出反应,松果等植物也能预报天气。( ) 参考答案: 1.C 2.C 3. C4.D 5.B 6.×7.×8.×9.√10.√ 在线练习六、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七、板书设计八、课堂反思关于本节课,我认为学生只需要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但是在了解过程当中要树立以下几种观念:1.天气预报的制作是系统性的,复杂的,需要各个部门合作。2.现代天气预报的制作需要很多高科技工具,所以孩子们要有为之学习的欲望和动力,只有具备能力才有机会接触和使用高科技工具。3.要意识到天气预报和生活的关系。 本节课我设置了以下几个环节。 1.给出当天天气预报截图,让学生识图描述天气状况。由此来检验学生之前掌握的情况。 2.了解相关天气预报的历史。在了解历史的当中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1)甲骨文,占卜。(2)世界上最早的风向计:相风铜鸟。(3)《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利用了什么天气?赤壁之战中的。万事俱备只欠?风。(4)二十四节气歌。 3.自主阅读和观看视频,了解现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通过视频能够说出现代制作天气预报用到了哪些高科技工具?比如探空气球,卫星,雷达,超级计算机。 4.拓展延伸。通过观看近两年世界气象日的相关主题视频,了解天气,气候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关系。 这节课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想让学生在科学课当中意识到科学课里面不是他们想象的只有做实验,只有好玩,里面还有很多很多的其他知识,而且生活当中到处充满科学知识和作用,到处充满科学的乐趣。 这节课,孩子们充满了快乐,充满了好奇,希望孩子们有善于思考的大脑,活学活用,多发现知识的乐趣,所以学习也是有乐趣可言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