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科版 三年级上册 《天气》单元 2.认识气温计 教学设计及反思单元 《天气》 课题 2.认识气温计 课时 1核心概念 10.地球系统学习内容及要求 10.1.天气和气候 ①知道地球表面被大气包围着,大气是运动的;学会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并描述一天中气温的变化。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科学观念 通过观察气温计,知道气温计有单位符号、刻度、液柱和液泡四个基本部分;知道气温的常用单位是“℃”,读作“摄氏度”。 科学思维 通比较气温计、体温计和水温计,分析、归纳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探究实践 在使用气温计模型练习读数的过程中,掌握气温计的正确读数方法。 态度责任 在使用气温计的过程中,对利用气温计测量气温产生兴趣,感受到工具的使用能提高气温观测的精确性。教学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利用气温计模型练习读数,掌握气温的正确读数方法。教学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利用气温计模型练习读数,掌握零下温度的正确读法。教学准备 教师:1.课件优化学生:每两人一支气温计、每四人一个气温计读数练习模型、学生活动记录手册。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上课仪式 同学们好!我们开始上课了。我们将要研究空气是否能占据空间。 1.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一、聚焦 揭示课题(预设3分钟) 1.课件出示:太阳的图片。 提问:太阳对我们地球而言,有什么作用?(预设:太阳可以放出热量。) 2.交流:太阳可以使地球变热,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那么大气的冷热程度我们叫什么呢?(预设:气温。) 3.交流:地球上的气温都是一样的吗?提问:用什么工具去测量气温?(预设:气温计。) 4.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测量气温的仪器叫气温计,又叫寒暑表。顾名思义,测量体温的叫体温计,测量水温的叫水温计。 5.在《水》单元我们学习过温度计的使用,那么气温计的基本结构有哪些?如何读数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气温计。揭示课题:认识气温计(板书)。二、探索 探索:气温计的结构认识和读数(预设20分钟) (一)认识气温计的结构 [材料准备:每两人一支气温计、学生活动手册] 1.两人一小组分发气温计,明确实验要求,请学生观察气温计,并提问:温度的单位是什么?气温计有哪些结构? 2.出示活动手册第9页的第一个活动,小组讨论并进行记录。邀请一小组同学上讲台用手指一指,说一说气温计的结构。请其他小组补充不足之处。学生可以边讨论边完成活动1。 3.小结:气温计由液泡、液柱、刻度和单位符号四部分组成。温度的单位有摄氏度和华氏度,℃是温度的常用单位,读作“摄氏度”。 4.根据讨论结果改进活动手册第9页活动1的记录。 (特别强调:观察气温计时,老师要提醒学生气温计是一个非常容易破损的玻璃仪器,一定要小心拿放,尤其要避免气温计碰到坚硬的物体或掉落到地上,如果气温计破碎,务必要告诉老师来处理) (二)利用气温计模型读数 [材料准备:每两人一个气温计读数练习模型、学生活动手册] 1.出示气温计,思考:我们已经认识了气温计的结构,今天的气温是多少呢?要怎么读呢? 2.请一位同学上来读一读今天的气温。说说读数的方法。 3.交流:气温计上最低气温是多少?最高气温是多少?每一大格被分成几小格?一大格和一小格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4.气温计在读数时有什么方法呢?PPT出示使用气温计的方法: 零刻度,读数起; 向上数,摄氏几; 向下数,零下几。 5.PPT出示三幅气温计的示数图(零上温度一幅、零摄氏度一幅、零下温度一幅),让学生分别表示读作、写作,并在本子上写一写,请三位同学上黑板写。 6.分发气温计模型,要求组内的一位同学用模型表示出50C、420C、00C 、-50C、-420C。另一位同学帮忙检查是否表示正确,而后再交换任务,用气温计模型表示出更多的温度。 7.出示活动手册,完成第9页活动记录2。 【设计意图】气温计读数是本节课的重点,而零下温度的读法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是难点,教师总结读数方法后,小组要反复练习读数。三、研讨 交流与发现问题(预设5分钟) 1.学生反馈交流:在读气温计时遇到了什么问题?需要注意什么? 2.运用气温计测量温度对我们描述天气有什么帮助? 【设计意图】学生在气温计读数中会遇到一些困难,要善于找方法解决,通过气温计的使用,让学生意识到利用工具能够精确测量数据,这对描述天气、发现天气变化规律很重要。四、拓展 拓展:观察其他温度计,比较气温计、体温计、水温计(预设12分钟) 1.提问:水温计、气温计都属于温度计,温度计还有哪些类型呢?PPT出示:水温计、体温计、电子温度计、双金属温度计、红外线温度计等很多不同类型的温度计。 2.PPT出示三幅图:气温计、体温计、水温计,提问:观察气温计、体温计、水温计,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小组讨论,请2-3位同学说说他们的发现。 4.小结:气温计、体温计、水温计在量程上有很大不同,不同类型的温度计有不同的应用场景,不同的结构与它们的功能相匹配。 5.作业:老师在校园的一棵大树下悬挂了一个气温计,明天请每组组长记录一下五个时间点的温度,填在记录单上。 教室外某一处一天中气温的变化记录表 日期:____ 地点:______ 小组:____ 测量时间气温(℃)早晨(8:00)第二节课后(10:00)中午(12:00)第六节课后(14:00)傍晚(16:00)【设计意图】从认识气温计,到对比气温计、体温计和水温计,希望学生能够了解,知识和使用不同的温度计,研究他们的结构特点与功能关系。五、练一练 一、选择题 1.下图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是( )。 A.16℃ B.-4℃ C.-6℃ D.-15℃ 2.如图所示是一支常用体温计。下列关于该体温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的示数是8℃ B.它的分度值是1℃ C.它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D.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我们在使用温度计时,应该拿温度计的( )。 A.上端 B.中间 C.下端 D.任何位置都可以 4.下列三个数据中,表示的温度最低的是( )。 A.3℃ B.-8℃ C.17℃ D.100℃ 5.我们把空气的温度叫作( )。 A.气温 B.水温 C.体温 D.室温 二、判断题 6.天气冷还是热,每个人的感受不一样。( ) 7.气温计也可以用来测量水温和体温。( ) 8.用气温计测量气温时,要将温度计置于阳光下,移到脸前最近处再读数。( ) 9.体温计、气温计、水温计之间没有区别。( ) 10.读温度计时,要等示数稳定后再读取。( ) 参考答案: 1.B 2.D 3.A 4.B 5.A 6.√ 7.× 8.× 9.× 10.√ 在线练习六、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七、板书设计 2.认识气温计 结构:液泡、液柱、刻度、单位符号(0C)八、课堂反思器材1:气温计模型(另一面是温度计模型) 使用说明:这是一个非常精巧的器材设计,材料简单内涵丰富。黄色的一面可以用来进行模拟温度计读数,蓝色的一面可以用来进行模拟气温计读数。放在学生认识气温计之后使用,效果好的不得了。 下面以气温计为例说明如何使用:方法一按要求标数,老师或组长说具体气温如42℃,学生在气温计模型拉动红纸片表示出来;方法二按要求读写数,老师或组长拉动红纸片在气温计模型示数,学生进行正确的读数和写数。 器材2:气温计 实践反思:科学活动是需要动手操作的,如果纸上谈兵,或只用课件图片来讲解气温计,学生根本不可能真正掌握气温计的使用。气温计属于温度计的一种,温度计根据用途可分气温计、体温计和水温计(实验室常用的玻棒温度计)等。一般情况下,实验室配备的气温计数量只有几个不够用,配套工具箱解了燃眉之急。 实践反思:学生之前对玻棒温度计有认知基础,故气温计的认识和使用老师可以适当放手,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观察再集体反馈。问题可以这样提:1.气温计由哪几个部分组成?2.和水温计比较,有什么相同和不同?3.你还有什么发现或疑问?集体反馈时重点讲解气温计的规范使用。 实践反思:学以致用,每个小组利用手中的气温计进行室温测量,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进行观察读数,若偏差过多小组讨论寻找原因,再由组员代表写到黑板上,组织分析,主要是两方面结论:1.老师抽样核检,各小组测量出的室温都比较合理;2.各小组间的数值不完全相同,这是实验中的正常误差。 教学流程:1.聚焦,分别提供两组图片,呈现同一地点不同季节图片和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图片,了解同一地点不同时间天气有变化,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天气有不同。 教学流程:2.探索,观察气温计,了解气温计的主要结构和所用方法,特别是对气温的读写进行指导,并运用气温计尝试测量教室的气温。 教学流程:3.研讨,气温计和常见的水温计有什么异同?使用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另外再借助气温计模型进行温度识别和读写练习,交流分析大家测量出的教室气温。 教学流程:4.拓展,介绍其他类别的温度计,简单介绍用途和特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