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 1-3《观察叶》(表格式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 1-3《观察叶》(表格式教案)

资源简介

教科版 一年级上册 《植物》单元 3.观察叶 教学设计及反思
单元 《植物》 课题 3.观察叶 课时 1
核心概念 5.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学习内容及要求 1 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构成。 5.2地球上存在动 物、 植 物、 微生物等不同类型的生物 1~2年级 ①举例说明动物和植物都是生物。③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特征。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知道植物的叶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叶在形状、大小、颜色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征;认识到植物的叶是有生命的,会长大、会变化也会死亡。 科学思维 能在教师指导下,用比较的方法认识各种各样叶的特征,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探究实践 在多种感官观察叶的过程中,能用画图的方式记录叶的外部形态特征。 态度责任 通过观察叶,持续保持探究叶的兴趣,增进爱护植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利用感官观察叶的外部形态特征,并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
教学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比较各种各样的叶,认识到叶具有相同的结构,但又存在形状、大小、颜色等差异。
教学准备 教师:1.教学课件;2.银杏叶、枫树叶、桑树叶、柳树叶、乌蔹莓枝条(或绿萝)。
学生:1.每组一片银杏叶、枫树叶、桑树叶、柳树叶;2.观察记录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上课仪式 教师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 …… 好,我们开始上课了。大家坐好。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来观察植物的叶子吧 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 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课件,校园中不同树叶的图片 1.课件出示校园中几种叶柄、叶片、叶脉都比较清晰完整的叶的图片,如银杏叶、枫树叶、柳树叶等。 提问:你们见过这些植物的叶吗?能说一说它们分别属于什么植物吗? 2.展示不同植物叶的名称 提问:这些叶有什么特点呢? 3.讲述:今天我们就来观察植物的叶,看看叶子里藏着什么小秘密。揭示课题:观察叶(板书)。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聚焦观察对象——叶,通过提问简单了解学生前概念,了解学生对叶的结构的认识。
二、探索:认识各种各样的叶(预设15分钟) 材料准备:每个小组一盆菊花 材料准备:每组四种树叶(银杏叶、枫树叶、桑树叶、柳树叶) 1.比较叶的不同之处 (1)出示需要观察的四种叶的图片,让学生通过图片认识这些叶,知道它们的名称。 (2)明确观察任务:观察、比较各种叶,找到它们的不同之处。 提问:如何观察、对比各种树叶呢? 教师引导:眼睛看,比较树叶的颜色、大小、形状;鼻子闻,比较树叶的气味;手摸,比较树叶的厚度、硬度等。 (3)学生分组观察各类叶并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4)全班交流,小组汇报观察结果。 提问:哪个小组来分享一下,你们观察到叶子有什么不同点呢? 预设:我们小组发现,枫树叶的形状像手掌;银杏叶像一把扇子;桑树叶圆圆的;柳树叶像一艘小船。 预设:我们小组发现,枫树叶最大,柳树叶是最小的。 (5)师引导小结:同学们真棒,通过观察,大家已经发现不同的叶,形状、大小、颜色、气味、硬度等都是不一样的。 2.比较叶的相同之处 提问:这些叶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预设:我发现,这些叶子上面都有纹路。 教师引导:叶的结构有叶片、叶脉、叶柄。(具体名称不作要求)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各种感官观察树叶,了解树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小组合作,让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和语言去观察、表达。
三、研讨:观察同一棵植物的叶(预设10分钟) 材料准备:乌蔹莓枝条(或一盆绿萝) 1.展示一根叶片繁茂的乌蔹莓枝条。 提问:这是一根乌蔹莓枝条,仔细观察,同一棵植物的叶,都一样吗? 2.学生观察并判断,说一说理由。 预设:这些叶的形状都是一样的。 预设:上面的叶片小,下面的叶片大。 3.师小结:同一棵植物的叶,处于不同生长阶段。颜色浅、比较小的是“小时候的叶”,也称为“嫩叶”;颜色深、比较大的是“长大了的叶”,也称为“老叶”。叶是有生命的,从叶芽开始,会长大,会死亡。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同一棵植物的叶,知道叶是有生命的。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珍爱生命,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四、拓展:画一片叶(预设7分钟) 材料准备:每组四种树叶(银杏叶、枫树叶、桑树叶、柳树叶)、记录单 1.请学生说一说,需要画出叶的哪些部分。 2.教师示范画叶子:手持一片叶,边观察边画,先画叶片,再画叶柄,最后画叶片上的叶脉。 3.学生画一片叶,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展示交流:猜猜画的是什么叶。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记录一片叶,培养学生做好观察记录的学习习惯。通过班级的展示交流,引导学生了解评价方法,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欣赏他人的意识。
五、做落叶画(预设3分钟)) 材料准备:叶画作品若干 1.展示精美的叶画作品。 2.教师指导制作叶画方法:准备各种各样的落叶;裁剪、粘贴树叶;写上姓名。 3.学生课后完成落叶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落叶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珍爱生命,保护大自然的意识。通过课后的落叶画创作,锻炼学生的艺术思维与实践能力。
六、练一练 3.《观察叶》 一、选择题 1.松树的叶子是( ) 。 A.细长的 B.椭圆的 C.红色的 D.扇形的 2.哪片树叶是柳树叶 ( ) A. B. C.D. 3.大多数植物的叶子长在( ) 上 A.根 B.茎 C.叶 D.花 4.判断两片叶子是否属于同种植物,主要看 ( )是否相同 A.颜色 B.大小 C.形状 D.气味 下列选项中, ( )是银杏叶。 A. B. C.D. 答案:1.A 2.C 3.B 4.C 5.C 判断题 1. 所有植物的叶子都是绿色的。( ) 2.桑树叶表面是光滑的。( ) 3.观察叶子时要注意它的形状、颜色、大小等。( ) 4.我们可以随意采摘树叶( ) 5.植物的叶会慢慢发生变化( ) 答案:1.× 2.× 3.√ 4.× 5.√
七、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整理材料的好习惯。
八、板书设计
九、课堂反思
本课有3个探究活动:1.观察各种各样的叶,提供特点比较明显的4种叶子,让学生通过各种感官观察,认识到不同植物的叶是多种多样的,也明白不同的叶有相同的结构。2.观察同一棵植物上的叶,这一活动主要提供叶芽、嫩叶、老叶、黄叶的枝条,展示叶生长、发育、衰老的生命过程,明白植物的叶是有生命的,植物也有生命。3.画一片叶,目的是用用画图的方式让学生描述和记录叶的结构。 活动材料 材料:植物的叶图片、植物的叶标本 提供的植物叶图片和标本能很好的对课堂进行补充,让学生在认识叶基础上,再认识提供的各种材料,有更好的拓展作用。 自备材料:水槽、银杏叶、柳树叶、槭树叶、腊梅叶 自备的材料是在校园里摘的新鲜树叶,特点明显,也能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聚焦:这些叶子有什么特点 这一环节本意是想引出叶子的结构,但提出问题,学生都会从形状、颜色大小来回答,最后绕了一圈才回到叶子的结构上。第二个班时,我用旧知引入的方式: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绿萝的身体结构,能说说是什么吗?今天,老师带来了这些叶子,能说说它们是由哪些构成的?采用的这样的方式很快进入课程,认识叶的身体结构。 探究活动 观察各种各样的叶 教材要求学生能用感觉器官观察叶的不同特点。因为前面已经学习了如何用感官观察植物,学生很快就明白观察方法。一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虽然在发展,但概括的常常是事物直观的、外部的特征。为了让他们概括更直观,所以我用了表格形式,引导学生如何去观察。采用了表格的形式,学生汇报起来更轻松,更有条理。最后还加入提供的植物图片和植物标本给学生观察叶的特点,增加认识量。 但需要注意的是:1.一年级学生有意注意时间较短,随时组织教学,提醒活动中轻声交流。2.根据表格汇报时,以小组为单位,1个学生汇报自己的观察所得,其余小组进行补充,但要反复强调补充的是不同的内容。 分辨同一棵植物上的叶。教材是准备一段枝条。教学中,我是先出示颜色相同,大小不一样的绿萝叶,让学生分辨他们是同一种叶吗?学生大都能根据颜色一样、形状相似判断是同一种叶;当再出示颜色不同的、状态也不同的叶,和前面的叶相连接,分辨是同一种叶吗?这时,因为从具体的枝条转向单纯的叶,比较抽象,学生有点困难。但也有部分同学还是能从叶片的形状、叶脉的走向、叶缘的特点去分辨。得出他们就是同一种植物上的叶。 建议:活动中只出示叶来判断同一植物上的叶是不同的,相对教材而言,加大了难度,但要根据学生情况确定内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