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科版 一年级上册 《植物》单元 1.我们知道的植物 教学设计及反思单元 《植物》 课题 1.我们知道的植物 课时 1核心概念 5.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学习内容及要求 1 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构成。 5.2地球上存在动 物、 植 物、 微生物等不同类型的生物 1~2年级 ①举例说明动物和植物都是生物。③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特征。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科学观念 通过认识常见的植物,知道植物会生长的特征,认识到植物是有生命的。 科学思维 运用比较的方法,能区别植物与塑料花的不同,尝试概括出植物具有生命的本质特征。 探究实践 在种植一棵植物过程中,能运用多种感官观察植物,描述和记录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变化。 态度责任 在观察植物的过程中,能倾听、乐于表达和分享有关植物的信息,增进认识和研究植物的兴趣,培养珍爱生命、爱护生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认识常见的植物,并能简单描述植物的特征。教学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通过植物和塑料花的对比观察,学习用证据支持自己的看法;种植一棵植物并持续观察记录。教学准备 教师:1.教学课件;2.班级记录表、塑料花、红掌塑料花、大蒜、绿萝枝条、绿豆、向日葵种子。学生:1.植物;2.观察记录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上课仪式 教师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 …… 好,我们开始上课了。大家坐好。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一起认识身边的植物。 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 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教学课件 1.小朋友们,当你们进入小学的校园,你会发现了校园里都生长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说一说,你都认识哪些? 2.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几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提问:这么多的花草树木,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是什么?(植物) 3.这节课我们就走进植物王国,一起来说说我们知道的植物。(板书)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观察和认识植物的兴趣,同时教师也可以初步了解学生的前概念。二、探索:初步认识植物(预设25分钟) 材料准备:教学课件 1.在生活中,你们见过哪些植物呢? 2.找大图中的植物。 (1)小朋友,你能找到大图中哪些是植物吗?用铅笔把植物圈出来。挑战大家的眼力,谁观察得更仔细找得更多。 (2)小朋友们,你能简单地给大家描述一下其中一种植物吗?比如,它生长在哪里?它长什么样?会不会开花?叶子又是怎么样的呢? 3.石头上的蝴蝶,它是植物吗?为什么? 小结: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这么多有意思的植物,在我们学习这一单元的时候,你还会有更多新的认识,记得把它补充到这张记录单上。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认识到植物与环境息息相关,植物分布广泛、具有多样性。研讨:塑料花是植物吗(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塑料花 1.蝴蝶不是植物,那塑料花是植物吗? 2.生活中的植物是什么样的?塑料花是植物吗? 3.小结:校园中不同的地点长着不同的植物,它们有着各自的特点和名称,植物是有生命的,我们要爱护植物。 【设计意图】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求其说明理由,训练学生有理有据说明想法的能力,培养学生用证据证明的实证意识。四、课外拓展:种一棵植物(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课件,种植视频 1.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植物,你知道这些植物的种植方式有哪些吗? 2.小结:植物的种植可以种植在土里,也可以种植在水里。一般的植物适合种植在土里,不过像番薯、大蒜、绿萝等既可以种植在土里,又可以种植在水里。 3.该怎样进行种植呢?以下这段视频可供小朋友们参考!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激发学生继续观察和探索的兴趣,将课堂延申至课后。五、练一练 我们知道的植物 一、选择题 观察下图我们发现,种植植物后,植物( ) A.没有变化 B.能生长 C.不需要水 D.不需要阳光 2.下列选项中, ( )不是植物。 A.萝卜 B.小草 C.塑料花 D.凤仙花 3.下列关于植物的相同点描述错误的是( ) A.所有的植物生长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B.所有的植物都会生长、发育 C.有的植物会繁殖后代,有的植物不会繁殖后代 D.所有植物可以美化我们的室内环境 4.我们经常在 ( )看到大树。 A.天空中 B.大海里 C.陆地上 D.沙漠里 5.下列能说明植物是活的理由是( )。 A.植物会长大 B.植物是绿色的 C.植物有香味 D.植物叶子是黄的 答案:1.B 2.C 3.D 4.C 5.A 二、判断题 1. 塑料花是植物。( ) 2.狗尾草是一种植物。( ) 3.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 ) 4.植物生长时浇的水越多越好( ) 5.水葫芦没有生命( ) 答案:1.× 2.√ 3.√ 4.× 5.×六、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整理材料的好习惯。七、板书设计八、课堂反思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植物单元的起始课,引发学生对植物的喜爱是本课的重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1)说说我们知道的植物; (2)找找大图中哪些是植物; (3)讨论塑料花是不是植物; (4)种一棵植物。 本节课我分为两个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植物相关知识;第二课时:种植一棵植物。 二、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植物相关知识 聚焦 播放一段《中国植物》视频,带领学生走进植物的世界,引发他们对植物的喜欢与好奇,从而引出课题《我们知道的植物》。 03:21 探究 (一)找植物 全部学生都能找到植物,但图中涉及到的植物太多,范围又广,学生找的过程中是无序的,很混乱,建议只选取图片中的一部分进行寻找,这样会更加容易。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太小不太会表达,因此在分享与交流环节中,教师一定要先举例如何描述,再让学生分享。 (二)塑料花是不是植物 课堂上,我提供了一种假花和一种真花,让学生进行对比观察,观察时引导学生进行有序观察,如从上到下,从外到里,提示用眼睛看,用鼻子闻,还可以用手轻轻摸一摸,最后说出是或不是植物的理由。 学生在同时观察真花和假花的过程中,能进行更加细致的观察与对比,更容易说出真花和假花的不同,更深入地认识到植物的特点。 第二课时:种植一棵植物 先让学生观看植物生长的视频,接着出示一些植物的种子,如黄豆、玉米、向日葵、蚕豆等,让学生思考如何让这些种子像视频里面一样发芽生长。 00:28 学生立马想到把种子种在土里,于是老师和学生一同讨论需要的器皿小铲子、土、水壶等,并介绍土培和水培的种植方法。最后教师分发种植工具,让学生动手尝试,体验种植过程,教师给予指导。 课后,我给每个孩子都发了一些种子,回家跟父母一起种植,并观察它的生长变化,这是让学生感受生命变化过程很重要的环节。为了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并进行长期的观察,于是我给家长们写了一封种植信,让学生参与种植小打卡,把整个活动上升为全校一年级的种植活动。 学生种植小分享 三、实验器材 自备材料:真花 材料:塑料花、各种不同的种子 (1)塑料花叶子太容易脱落了,建议把粘性增强一点。 (2)学生在种植过程中发现水稻种子不容易发芽,建议换成其他种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